第102節
這為何不愁,自是不用言喻,王妃多年未能有孕。要能有,早該有了,如今蘇夫人頭一份,又生得是大公子,肚子里說不定還揣了個二公子。 趁著這幾年功夫,父子處出感情來,別說王妃不能生,就算能生,到那時候黃花菜也涼了。這偌大的晉王府以后指不定誰當家。 周mama不停地在晉王妃面前叨叨,擱在以前,晉王妃哪怕裝個樣子,也能裝過去??蛇@次她卻裝不下去了,斥道:“mama,怎么外面說得這話你也信。不定是徐月茹或是柳側妃故意放出的流言蜚語,就想激了本妃和姓蘇的斗!” 周mama格外不贊同:“不管這是不是有人故意挑唆,可這事總是真的,紅兒親眼看見了,回來跟奴婢講的。王妃,您再這么不爭下去,日后……” “行了,別說了,下去!” “王妃……” “下去。紫煙,讓她下去!” 這還是晉王妃第一次這般對周mama翻臉,她格外不能接受,老臉上死灰一片,嘴唇翕張了下,默默地和紫煙下去了。 “娘娘,mama也是太過擔憂您了?!弊陷赵谶吷系?。 換做以前,這幾個紫從來不會插這種嘴,可今日卻是說了這話。這么說來,她們都覺得事態已經嚴重到自己必須做點什么? 晉王妃滿心茫然。 第108章 晉王將小寶抱回來, 瑤娘能看得出兒子有些不高興。 “怎么了?可是他調皮了?” “他可能困了?!睍x王找了個他以為可能的說法。 可讓瑤娘來看實在不像是困了, 不過她也知道晉王不會背地里虐待小寶, 只當小寶是被悶著了。 “讓你不跟你爹去,你非要去。你爹是做大事的人, 那些事肯定非常無聊,自己把自己悶著了吧?!彼龘嶂鴥鹤拥男∧X袋笑道。 于是, 做大事的晉王和被自己悶著的小寶, 很無奈地接受了瑤娘這種說法。 小寶還想努力一把:“曾、曾外祖父……” 瑤娘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晉王補充道:“他今兒說了幾次曾外祖父,你教的?” 確實是瑤娘教的,不過她就只教了一遍,尋思小寶學不會來著,哪知那日去寧國公府, 小寶表現得超級棒,可把寧國公和寧國公夫人喜的, 一曾天臉上笑容都沒落下。 “曾、外祖父……” “你是不是想曾外祖父了?還是想去寧國公府?”所以說還是當娘的了解兒子。 小寶竟有一種感激涕零的錯覺,忙點頭,說了個是, 又道:“去、去!” “你想去找曾外祖父?” “去,曾外祖……” 瑤娘有些詫異,不禁和晉王對視一眼,對小寶說:“現在不能去,天都快黑了?!?/br> “明兒去!” 這小子還真是成精了! 瑤娘有些發愁地對晉王道:“這可怎么辦?” 她沒有騙小孩子的習慣,且兒子這么聰明,瑤娘也不想騙他??扇巼? 也不是她能做主的。 晉王沉吟一下:“離父皇萬壽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這陣子也沒事,想去不是不可,只是你如今身子不便……” “去,去曾外祖……”小寶繼續說。 “明日本王讓福成帶他去?!?/br> 瑤娘點點頭,一副要說悄悄話的模樣,晉王順時隨俗彎下腰。 瑤娘悄悄道:“說不定他明兒就忘了?!?/br> 真的嗎? 晉王看著那邊眼睛灼灼發亮的小寶,再望望近在咫尺的瑩白小臉,覺得十分質疑。 很明顯小寶的記性十分好,第二日他依舊沒有忘記,醒來后便叫著要去曾外祖父家。于是福成今日換了差事,不用跟在晉王身邊了,而是陪小寶去寧國公府。 這還是小寶第一次離開自己單獨出門,瑤娘十分不放心,準備了兩身衣裳,還帶了好幾種小寶喜歡吃的小糕點,并一再交代福成小寶想拉尿是什么樣子。 福成在旁邊連著點頭記,小寶耳根子都紅了。為了掩飾,他爬遠了去拿自己的小木馬,佯裝要把小木馬也帶上。 終于收拾停當準備出門,剛好晉王今日要進宮,便將小寶帶上了車。自打入了京后,晉王就改坐車了,而不是騎馬。 走到半路,福成帶著小寶換車,折道往寧國公府去了。 小寶不在,瑤娘覺得格外無聊,趁著天氣好讓紅綢幾個將屋子徹底打掃了一遍,該拿出去曬的東西,都抱出去曬一曬。 忙一忙,也中午了,用罷午膳,瑤娘去午睡。睡起來后時間還很早,又陷入無聊之中。以前瑤娘從沒有這種感覺,逗逗兒子,和幾個丫頭說說話,時間總是過得極快,今日卻是感覺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太陽落了山,小寶還是沒見回來,瑤娘有些急了,讓人去問晉王回來沒,哪知晉王也還沒回來。事后才知道晉王被人絆住了,也不知道期間發生了什么事,幾個皇子竟結伴找了處酒樓喝酒。 一直到天擦黑,小寶才回來,問了福成才知道,今兒小寶在寧國公府玩得特別開心。正確應該是說在寧國公所住的虎踞堂,小寶似乎特別喜歡那個地方,滿院子撒歡,可把寧國公高興的,晚飯都多用了一碗。 也不知這一老一少是怎么商量的,總而言之小寶明日還要去。 聽完后,瑤娘心中頗不是滋味,自己這是被兒子拋棄了?有一種雛鳥即將離巢,和母鳥分開的錯覺。 小寶似乎能看出瑤娘心里的不妥帖,又是撒嬌又是賣憨,總算讓瑤娘暫時不去想這事了。 其實這也是小寶考慮后的不得已而為之,他娘有這么多人看著,暫時出不了什么事??蓪巼沁叢煌?,那里算是燈下黑。 冥冥之中,小寶總有一種那個沈泰要壞事的感覺。 太虛樓,一如既往的賓客盈滿。 不過今日二樓卻是整整一樓都被人包下了。 不管是提前訂下的,還是有人來問,俱都是沒有空余的雅間。 二樓最大的那間雅間里,坐著幾個男人,看似推杯交盞,笑容滿面,實則暗中廝殺已經不知道進行了多少回。 也是今兒湊巧了,晉王進宮,在乾清宮碰見了安王幾人。 這才知道,弘景帝并不只是宣了他,而是這趟入京的幾個皇子都來了。一如早年訓教幾個兒子那般,弘景帝問了問各自封地的事宜,有褒揚的,有貶斥的。訓斥的自然是魯王,這個聲名狼藉的六子。 魯王頂著一張大臭臉,站在下面不敢怒也不敢言。 弘景帝訓完之后,又聊了聊想當年。似乎人上了年紀就喜歡這樣,總是喜歡說些往事。這往事中有自己的回憶和兒子們的共同回憶,有各自小時候的事,似乎誰也沒漏下,卻也驚不起任何波瀾,因為實在太乏善可陳。 幼年之時的缺失,見身邊的太監宮女,永遠比親爹見得更多。等懂了事開始念書,這些個皇子們因為各自出身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分了許多派系。生在皇家首要第一件事,從來不是兄友弟恭,而是你不能讓人越過去。 有年長一些的皇子,例如太子例如安王例如代王,比下面幾個弟弟大許多,早就爭得你死我活??蛇€沒爭出個結果,下面比自己出息的皇弟們就一個一個都冒了出來。 當然也不是沒兄友弟恭,可那不過是表面上的,就好比現在誰都知道在演戲,就弘景帝站在上頭恍然不自知。 也許不是不知,只是不愿知。 天家無父子,明明縱觀史書與各朝各代,都在講訴著同樣的故事??煽偸怯腥瞬辉敢庀嘈?,總覺得自己也許是那個例外。 既然要演,自然要演全套,離開之前安王提出要請幾個弟弟去喝酒。即是有那不想去的,也不得不去了,也因此才有太虛樓一聚。 安王仗著這里自己年紀最長,接二連三的勸酒,看似與幾個弟弟親近,實則沒少說些看似平淡無奇,其實都是些挑唆之言。 明明是在喝酒,可臉上的笑卻越來越冷,有的禁不住拱火的,早就是一肚子氣。 魯王扔了酒盞,站起來:“合則二哥今兒喊我們來喝酒是來挑事的?沒意思,不喝了!”說完,他就揚長而去了。 安王想拉他都沒拉住,也沒料到魯王會如此明言,格外顯得尷尬,解釋道:“這老六如今脾氣越來越大,連點長幼尊卑都沒有,合則我找你們來喝酒,還是我的錯不成?” 永王笑著道:“當然不是二哥的錯,老六年紀越大,脾氣越擰,別說我們幾個做哥哥的,連父皇的話大抵也聽不了幾句?!?/br> 代王站了起來,“既然老六都走了,這席也就散了吧,時候也不早了,弟弟先回府了?!?/br> 晉王也站了起來,言簡意明:“謝二哥這酒,我也不多留了?!?/br> 晉王即要走,慶王自然不會再留:“那弟弟我也告辭了?!?/br> 這人忽地一下走了七七八八,安王再好的脾氣,也禁不住有些惱了。他看著永王,眼神惡狠狠:“老四,你別說你也要走?!?/br> 永王笑得一派斯文,安撫地拍了拍安王,“行了二哥,您的心意盡到了,兄弟們也都知道。就剩我們這酒還怎么喝?留待后日,哪天我做東請了你上我府里?!?/br> 你想請,關鍵人敢去才成,誰不怕誰背地害人。這場若不是在弘景帝面前,又是都來了,恐怕安王這個做二哥的面子都不好使。 永王施施然走了,只剩下安王和年輕的吳王。吳王是在場中年紀最小的,他娘不過是個宮女出身,還是生了吳王之后,才晉封的嬪。所以他打小就是個沒主見的,從不輕易得罪人。 沒主見歸沒主見,也知道這種場合不易再留,忙站起身作了個揖,又賠了禮,匆匆忙忙離開。 只留下安王一個人,先是冷笑不止,而后意味深長。 他的一個手下從外面走進來,“殿下,這么好的機會……” 安王瞪他一眼,“你這是在害老子,還是給老子出主意?前面從我這兒走,后面出了事,沒死的會把本王給活吞了?!北鹿苁遣皇撬率?,別人都會給他扣個殘害手足的大帽子。 “那現在……” “讓人跟在他們后面,一直把人送回府?!?/br> 所以說別看喝頓酒,其實安王是吃力不討好。沒出事則已,出了事就是他的鍋。不過他也料想沒人那么蠢,會在這種情況下動手。他所謂的派人護送,不過是做個樣子,撇清自身罷了。 而他這趟目的不過是想打探彼此的虛實,順道在弘景帝面前表現一下做兄長的風范罷了??上@幾個弟弟個個都不是吃素的,根本沒讓他打探出什么來,甚至連脾氣暴躁的魯王,也是不顯山不露水。 自打那日起,小寶就日日不綴往寧國公府去。 一日不讓去就鬧,關鍵寧國公喜歡這小子,一個鬧著去,一個留著不讓走,最后小寶竟是在虎踞堂住了下來。 為此,瑤娘還傷心了一會兒,覺得兒大不由娘,小寶不喜歡自己了。 幸好幾個丫鬟懂事知事,圍著一通哄,紅翡甚至教瑤娘打起葉子牌。沉迷于葉子牌的瑤娘頓時把兒子給忘到腦勺后了,每日除了一日三餐另加兩頓點心,以及必要的活動身子骨,竟是天天拿著金瓜子和幾個小丫頭打牌。 輸多贏少,而她玩得很開心。 見此,晉王總算松了口氣,扭頭賞了小順子一枚玉扳指。 這主意是小順子給晉王出的,福成最近跟在小寶身邊,小順子這個歷來打下手的總算是熬出了頭,也能跟在晉王身邊人五人六地被人叫著順爺,雙手抄在袖子里指揮下面辦事了。 深深領會到福成做奴才之精髓道理的小順子,自然以主子的一切為行為標準。不光得懂眼色知眼色,還要會辦事,瞧瞧不過是個小小的葉子牌,哄了蘇夫人開心,殿下自然高興。 主子們高興了,下人的差事就好辦了。 這當頭上面的圣旨下來了,冊封蘇瑤娘為晉王側妃,從一品,食俸八百。與此同時,為晉王長子賜名的圣旨也同時而至,小寶被賜名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