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書迷正在閱讀:幼崽喂養指南、言情線又崩了、鬼靈殿下變彎了[重生]、[綜]卷毛控怎么了!、婚事涼涼、美食心計、無道、致我最愛的你、古穿今功夫影后、美人譜
宜生也欣喜地看著七月。最近,七月的表現越來越好,經常做出讓她吃驚的舉動,好在,都是好的方面。 七月對著三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嘴角扯出一絲微小的弧度,白凈的臉蛋便像是微微開放的花蕾,甜美地讓人心醉。 一點也看不出呆傻的樣子。 “真笑了真笑了!”梁氏拍手叫道。 七月被她的叫聲嚇了一跳似的,那尚未綻開的笑容凝在了嘴邊。 梁氏連忙摟住七月,“看我這咋咋呼呼的,別嚇著咱們七月,七月啊,多笑笑,笑笑多好看啊……” 宜生也鼓勵地看著七月。 七月扭了扭頭,半晌,那微微的笑才又出現在嘴邊。 宜生、梁氏、渠偲,甚至阿杏都高興地圍著七月,不斷地逗七月笑,一室笑聲不斷。 傍晚時分送走梁氏母子,宜生和阿杏繼續興致勃勃地進行逗七月笑的事業,其中又以阿杏為主力,畢竟宜生逗起來難度太小。所以,阿杏便只能嘴角抽抽,聽著宜生的指令,做出一個又一個幼稚的動作,只為逗七月發笑。 好在,七月很給面子,對著阿杏笑了好幾次。 于是,這天直到睡覺,宜生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雖然和離未成,雖然莫名其妙來了個圣旨,但起碼,還是有值得高興的事。 只是,沒過幾天,梁氏再度登門,告訴了宜生兩個消息,這兩個消息,卻讓宜生瞬間高興不起來。 梁氏是帶著滿臉喜色和少許忐忑登門的。 因為她帶給宜生的兩個消息,其中一個便是——渠瑩跟文郡王已經交換了婚貼,算是正式訂婚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賜婚圣旨馬上就到。 至于第二個消息,梁氏卻是帶著邀功的心理說給宜生聽的。 “我知道meimei你不看好文郡王,可我覺得郡王還是不錯的,雖說后院有姬妾,可他是郡王啊,當今的親孫子,又深受寵愛,以他的身份,若沒姬妾才叫不正常呢!再說身份,齊大非偶是沒錯,可……咱們渠家也不算差啊,再說這婚事可是郡王主動求的瑩兒,又怎么會看低瑩兒的出身?若非郡王主動求,我也不會動心,咱們又不是那些攀龍附鳳主動湊上去的人家?!闭f這些,多少是為解釋為什么還是給渠瑩定了這門親事。 “而且,meimei我跟你說,郡王可真是個有心人啊?!毙?,梁氏捂著嘴神秘地看著宜生。 “你道七月為什么被冊封郡主?這其中的確有蹊蹺,這蹊蹺啊,就是這個郡主,是郡王特意在皇上面前,為七月求來的??!” ☆、83|10.14 三日前。 “徐先生,渠家還未允婚?”文郡王扔了手中的書,揉揉頸間,問著王府幕僚。 “是?!毙煜壬⑽㈩h首。 文郡王英氣的眉頓時皺了起來,“一個翰林之女,又不是什么天姿國色,長得還不如王府的丫頭,居然還拿喬起來了?” 徐先生不贊同地道:“郡王切莫這樣想?!?/br> “渠小姐可不僅僅是一個翰林之女,她的哥哥,她的祖父,甚至曾祖,都是翰林。累世翰林,門生遍布,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翰林能比的。清流之中,渠家雖不是最當權,卻是名聲最好的,文人士子中更是名聲斐然。如今王爺和郡王深受陛下寵幸,只是朝臣多有非議,與名聲好聲望高的渠家結親,實在是上上之選。況且——”說著,徐先生神秘一笑。 “況且,那渠小姐相貌平平才好,如此才更顯得郡王重賢不重色?!?/br> 文郡王的爹四王爺是個喜歡美人兒的,嬌妻美妾幾乎擠滿王府后院,年輕時甚至還做出為美人與人相爭的荒唐事兒,如今雖然收斂了,但卻依舊本性不改,也因此為不少朝臣詬病。而其子文郡王,雖然還沒做什么荒唐事兒,但收的幾個侍妾也是個頂個的美貌,若是娶妻時再以容貌為標準,難免讓人聯想起其父的作風。 但是,若是娶個有名無顏的卻不一樣了。 納妾納美,娶妻娶賢,只要有個賢妻坐鎮,納幾個美貌的侍妾又算什么?正好說明文郡王雖愛色,但卻不被美色誤。 所以,渠家小姐是再適合不過的郡王妃人選。 文郡王懶懶地揮手:“行了行了,我哪里不知道這些。只是這渠家也太過拿喬,王府主動求娶,居然還推三阻四地,實在讓人惱火?!?/br> 徐先生搖搖頭:“郡王,這次卻不是渠家拿喬,而是——有人從中阻撓?!?/br> 文郡王俊眼一挑,“哦?” …… “郡王也是有心,居然不知從哪得知了meimei你的事?!绷菏弦荒樧隽撕檬虏缓靡馑贾v,卻又忍不住炫耀的神情。 “郡王佩服meimei賢良純孝,稱你為天下女子典范,還說渠家家風清正,才養出meimei這般的賢良女兒,侄女肖姑,meimei這般賢良,瑩兒定然也不錯……咳咳,郡王還說,妹夫娶得你這般賢妻卻不知珍惜,反而寵幸小妾,實在是令明珠蒙塵,錯把魚目當珍珠?!?/br> “郡王同情meimei和七月的處境,這才向皇上進言,冊封七月為郡主?!?/br> “這郡主就是個虛名,在咱們看來了不得,可對郡王那樣真正深得圣寵的皇家子弟卻算不了什么。眾多皇孫中,皇上最寵愛的就是文郡王,如今文郡王為七月求一個郡主的虛名,自然是隨口就允了,左不過一道圣旨的事兒?!?/br> 梁氏嘰嘰喳喳地說完,臉上已然染上興奮的薄紅。 文郡王是什么人?天之驕子,龍子鳳孫! 這樣尊貴的人物為了求娶自己的女兒居然這般煞費心思,這讓梁氏頓時覺得臉上有了無限光彩,心里記得得矜持,可對著小姑子,卻還是忍不住喜氣洋洋地將話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先前小姑子說文郡王齊大非偶,見慣美人之類的,她雖不大喜歡,心里卻也不是不暗暗贊同的??扇缃窨磥?,人家文郡王的確是真心求娶,不然怎會連對方已出嫁姑媽的事都打聽清楚,但費心為其解決呢? 文郡王那樣的人物的確見多了美人,渠瑩的樣貌對他而言可能沒什么吸引力,但正是因為見慣美人,才更明白娶妻要娶賢,渠瑩、渠家,乃至渠瑩的姑姑都名聲在外,被郡王看上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小姑子擔心的——后院妖妖嬈嬈的姬妾再多又怎樣?物件兒一樣的,絲毫威脅不了她女兒的地位! 梁氏真心實意地高興著,并試圖把這份心情傳達給小姑子。 可是,宜生注定感受不到她這份心情。 *** 之所以一重生就反對渠瑩嫁給文郡王,是因為宜生前世就已經看到了這樣做的結果。 前世,文郡王也是如今生一般向渠府提了親。 梁氏也是喜出望外,恨不得立馬點頭。但宜生的父親,渠瑩的祖父,渠易崧,卻并不看好這門婚事。文郡王是四王爺長子,而四王爺是當今最寵愛的兒子,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嫡長子,許多人都私下議論說,當今百年之后,皇位花落哪家還未可知。 于是四王爺一黨便如日中天,擁躉極多,聲勢竟遠遠超過太子。 渠易崧是嫡長子繼承制的忠實擁護者,自然對四王爺一黨殊無好感。但渠易崧并不是□□,而是堅定的皇黨,哪怕心里更傾向太子,但只要皇帝下詔傳位四皇子,他便是忠實的四王爺擁護者。 所以,渠易崧可以說是堅定的中立派,而清流之中,跟他一樣的中立派還有很多,并且隱隱以渠易崧為首。 可是,若孫女嫁了文郡王,渠易崧這個中立派便再也做不成了。 任他再怎么自詡大公無私,外人眼中,他的孫女嫁了四王爺的兒子,那么他自然就是四王爺一黨。那時,他怎么說,怎么做,都不重要了。 所以,一開始渠易崧是拒了這門婚事的。 但是,抵不住渠瑩自己愿意。 文郡王第一次向渠府提親時,渠瑩還對他沒什么印象,隔著簾子遠遠看了一眼,只覺得是個豐神俊秀的年輕人,但那般尊貴的氣度,姣好的相貌,卻離她很遠很遠。 可是,渠府拒婚后,渠瑩居然數次在貴族女眷舉行的宴會上巧遇文郡王。 再怎么穩重內斂,也才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如何抵擋得住文郡王那一次次看似不經意的溫言相詢、輕聲淺笑? 飛蛾撲火般,渠瑩一顆心牢牢系在了文郡王身上。 為了嫁給文郡王,她在渠易崧的書房外跪了一夜。 第二天,渠易崧黑著臉應了這門婚事。 渠瑩出嫁那天,仿佛她姑姑渠宜生出嫁時的翻版,只是場面更輝煌,更隆重,引得全京城的人都競相觀看。 十里紅妝迤邐了整個京城,鑼鼓喧天中花轎進了四王爺府,世人眼中,清流之首的渠家正式倒向四王一黨。 然而,婚后的渠瑩并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幸福。 婚前文郡王對她的溫柔愛慕仿佛一場大夢,在她嫁進王府的那一刻,這夢便醒了。 婚后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溫柔旖旎,卻是標準的相敬如賓,他敬她,卻從不親近她,連行房次數都寥寥可數。她以為他天生冷漠,一次次努力試圖靠近,卻總被他客氣疏離的面孔擊敗。 直到她看到他與其他姬妾在一起時風流愜意的模樣。 直到她滿心忐忑和期待地做了拿手的湯羹想要給他一個驚喜,卻看到那人懷抱美人,滿臉調笑,用最輕松的口吻說出于她而言最惡毒的話: “一看到她那張臉就倒胃口,要不是看上渠家的名聲,本王何必委屈自己娶這么個無鹽女?!?/br> 渠瑩嫁給文郡王第五年,四王爺篡位未成反被殺,文郡王死在亂刀之下,云霓郡主被送去北方韃靼和親,嫁給了足以當自己父親的韃靼首領。 而作為鎮壓四王爺謀反和擁護新君上位的主力,鎮國公世子陸澹圣眷加身,恩寵不絕,從此成為京中最為赤手可熱的人物,榮耀最盛時,他迎娶威遠伯府嫡女沈七月,邀她一起共享這份榮輝。 除了少數幾人,世人都不知道,四王爺黨的計劃之所以如此迅速的被識破鎮壓,是因為文郡王妃向表妹傳遞了消息。 所以,四王爺壞事后滿王府的女眷或被囚禁或被發落,唯有文郡王妃得以全身而退。 但全身而退的文郡王妃并沒有重返繁華,而是落發為尼,從此一生常伴青燈古佛。 這就是渠瑩前世的人生軌跡。 這一世,宜生一回來就阻撓兩人婚事,可是……兩人還是定親了。 而且,多出冊封七月為郡主這個變數。 冊封郡主真像梁氏說地那般輕而易舉么?文郡王幾句話就哄地皇帝做出這般不著調的冊封? 梁氏喜氣洋洋,絲毫沒有覺得這其中有什么不對,可是,宜生卻只覺得渾身發冷。 不會,不會那么簡單的。 前世,因為父親阻撓,文郡王便從渠瑩處下手,讓渠家內部挑起紛爭。而這世,阻撓的人變成了她,所以,招數就變了么? 而面對阻撓自己計劃的人,文郡王真會那么好心,求個郡主的冊封只為改善她和七月處境? *** 水面漣漪蕩起,卻終究會被時間撫平,一如七月被冊封一事。 不過一個月,這次冊封引起的風波便似乎全都平息了。 直到有一天,沈問秋帶著滿身寒氣踏入宜生的小院,皺著眉給她帶來一個消息。 ——韃靼老首領去世,新首領即位,向□□遞送國書,請求娶一位美麗的□□公主為妻,而皇帝,打算在宗室女中選一女充為公主。 宜生猛然瞪大了眼睛。 這位韃靼首領,正是前世娶了云霓的那個。 ☆、84|1.14 渠易崧剛從翰林院回來,大氅都還沒來得及脫下,就被宜生堵在了書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