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等送完賓客后,已是夜幕降臨,明月升起,光輝灑下。 方仁霄今天高興得很,含笑道:“老夫將近知天命之年才坐到你這個位置, 如今你提前十年就做到了,指不定你以后能升到正四品。好,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br> 顧青云摸摸腦袋, 笑道:“老師,這可不一定,以后的事很難說?!笔聦嵣?,寒門官員想突破正五品的限制是需要機緣的, 他自己保持中立,一心沉浸在讀書學問中, 即便做事認真嚴謹, 但官場上的交際沒有深入,有好事很難輪到他。 這次他能得到這個位置,雖說早就有預感, 但明旨下來時,還是覺得驚喜。 方仁霄見他如此,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膀道:“你這樣保持下去就好了,畢竟身后有一家子在,且你不是那種會鉆營的性子,勉強你反而不妥。你之后繼續寫書,在算學方面繼續精進,以后成為大師也是一條適合你的路子?!?/br> 在旁邊看了這么多年,他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弟子,為人正直老實,在官場浸yin已久,依然學不來手段,權欲之心相比之下還是很淡薄,不過傻人有傻福,一路走來,大都是順順當當的。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以后再往學術方面發展,總歸得到人們的幾分尊敬,就算做錯什么事,最差的結果大不了是貶官回鄉罷了。 和方子茗相比,差距甚遠。 “老師,我也是這么想的?!鳖櫱嘣坪俸僖恍?,“等我年紀再大一點,我覺得去國子監挺不錯的?!彼故窍肴セ始視?,只他是文官,威望不夠,肯定不行。 “國子監?不錯?!痹谶@大喜的日子,方仁霄倒是沒有說顧青云沒有大志,反而凝神思考,“再不濟是不是還可以去翰林院養老?” “呵呵,老師,您可真了解我?!鳖櫱嘣曝Q起大拇指,一邊扶著他往房里走去,一邊笑道,“今日還有件喜事,咱們房子后面的那戶人家人口越來越多,快住不下了,偶有摩擦,我在這邊都能聽說,現在他們就想著賣掉這座房子然后再去別的地方買座大的,我今天知道消息,就和他們約好了,他們要賣的話就賣給我?!?/br> 自從上次改建房子,顧青云就發現自家房子太小了,才二進的房子,以前還好,一家五口人,綽綽有余,現在不行了,孩子們漸漸長大,以后孫子孫女長大,還有他爹娘上京,那該如何??? 只是左看右看,房子的一邊是大路,另一邊是方宅,沒有買賣的余地,只能往后面和他們挨著的人家看,但人家住得好好的,不會無緣無故搬家,所以只能按下不提,不過他還是一直關注那戶人家,現在機會終于來臨。 哈哈,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事實上,兩進的院子有二十多間房,肯定是夠住的,只是大家擠在一起終究不美。再者,他享受了這么多年,庭院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和簡薇親手布置的,一直看著它們慢慢長成如今繁茂的模樣,只要一想到以后要拔掉它們就心疼,特別是那棵銀杏樹,是他中進士那一年親手栽下的,此樹壽命有千載,可以活很久,說不準還能活到后世呢。 銀杏果又別名白果,有縮尿之功,以前他考殿試時就是吃了白果才上殿的,而銀杏樹長得極為好看,他很是舍不得。 “后面那戶人家?”方仁霄思索一會,很快就找出對應的名字,“是鴻臚寺左少卿管大人,嗯,他家子孫昌盛,是住不下了?!?/br> “是的,之前他還找過我,問我是否有搬家的打算,我當然說不?!兵櫯F寺左少卿是從五品,鴻臚寺相當于現代的外交部,專門負責接待外賓,也是顧青云心儀的一個部門。 對于他的回答,當時對方沒有流露出什么神色,但只要看看顧青云的人口數和他家的人口數,就知道兩家誰會先忍不住。 “買下來也好,房子寬敞一點,有良哥兒和辰哥兒在,以后子孫自是不會少的。最不濟,等老夫和你外婆不在了,現在的房子就是你們的,這樣也夠寬敞了?!狈饺氏鲅刂钟卫茸咧?,一邊淡淡地說道。 顧青云一聽,忙抓住他的手臂,停止腳步,急聲道:“老師,您可不許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您現在還年輕得很,離百歲還有幾十年呢。還有,我和薇兒不要您那座房子,留給子茗最好?!边@是他的真心話,對于方仁霄和連氏的財產,沒有半點覬覦。 他自己有賺錢的能力,何必盯著老人家這一份不放?最重要的是,岳父岳母和方子茗他們都比他有資格。 感受到手中手臂的枯瘦,沒有以前的健壯有力,顧青云眼睛猛眨,心中痛楚,幾欲落淚。一想到方仁霄要離他而去,他就心里難受得不行。 如果顧季山和老陳氏是因為血緣關系上的先天親近,那方仁霄就是長久生活在一起的親密了,尤其是一路走來,方仁霄對自己指導良多,幫助極大,沒有他可能就沒有自己如今的一切。這么多年了,自己和方仁霄相處的時間比和老家的長輩們還要長,感情自是極為深厚的。 “老師,您以后不許說這些不好的話,你們要一直活著,健健康康的?!鳖櫱嘣朴謴娬{了一遍。 就著走廊上的燭光,方仁霄看著顧青云眼里的水亮,很是震動,連忙拍拍他的肩膀,低聲道:“好了好了,老夫只是說說而已,世界這么美好,老夫還沒活夠呢?!?/br> 顧青云看到身后跟著的下人安靜地退后幾步,就掏出手帕擦擦眼睛,低聲道:“不知為何,我有時總會特別敏感。反正,我不喜歡您說這些話?!?/br> “好好好,以后再也不說了?!狈饺氏雒κ箘诺攸c點頭,聲音放柔。 一時之間,師徒二人相對有些無言,只是氣氛很是靜謐美好。 送方仁霄到房門后,顧青云又叮囑下人幾句,這才從隔壁回家。 他一路走著,一路看著明月,清冷的月光下,有些寒意襲身,他的心情不甚美妙。生死之間有大恐怖,死亡是無可避免的,可是他多希望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能有他在乎的人一路陪伴。 想著想著,他又忍不住苦笑,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罷了。 顧青云收拾好心情后才回房,簡薇見他這么久才回來也不在意,只以為他和方仁霄有話聊。不過當她聽到后面的管姓人家愿意出售房子后,頓時大喜。 “好,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咱們這兩列的房子格局差不多,那邊也是兩進的,合起來就有四進,夠住了。不過……”她算了算,“以前咱們家買這套房子是五百多兩,加上修建就一共花了七百兩左右,如今肯定漲價了,現在買兩千兩應該要的,這個位置的地段很好?!边@價格提升得太快了,可是沒辦法,周圍都是官宦人家,這個地段就值這個價。 “差不多是這個價格,咱們家夠錢嗎?”顧青云還以為自己苦盡甘來呢,沒想到買個房就再次陷入煩惱了,“我還有一筆錢在長亭那里,我那些書陸陸續續地賣,還有收入,今天長亭跟我說了,我估計了下,應該有三百兩?!?/br> “咱們不必賣田莊和鋪子,上次良哥兒成親有禮金,大不了偷偷賣些擺設?!焙嗈钡故呛苕偠?,她的首飾極多,有些金銀是可以賣的。 “我寫信回鄉,看爹娘那邊是否還有銀子剩下?!鳖櫱嘣泼掳?,心中有一股羞愧感,沒想到自己這么大了,還需問爹娘要錢。 他想到前面幾次爹娘寫信來時老是問自己夠不夠錢用,還說這么多年他們已經攢下一筆銀子,就等著他用了,家里的地買得差不多,林溪村不大,所有空閑的地都被他們家和大爺爺家買了,隔壁村的也買了一些,再遠一些的爹就沒買,反而把銀錢攢起來,說要以防萬一。 顧青云說了幾次都不管用,上次大兒子回來時還偷偷說過,說爹娘攢錢是為了讓他打點用的,只是他一直沒用到。 簡薇點點頭,這個倒是不用急,管家那邊還需要物色新的房子,還可以拖一段時間。 * 趙郎中致仕,顧青云上位,請了司里的官吏吃過飯喝過酒后,事情就進入正軌。他不是空降進來的,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已經讓眾人熟悉起來,再者顧青云做人做事不差,所以其他人在工作上依然很配合,讓他意外的是,接替他位置的是以前戶部認識的王主事。 他外放三年學政后,回來時還是做主事,本來心情一直很憤懣的,沒想到如今倒是調到工部來了,還做了他的副官。 顧青云本來很高興的,畢竟是熟人,只是當他聽說對方走了太子的門路后,就只能謹慎從事了。 在他已經適應新的職位時,九月份,消息傳來,顧永辰考中秀才,院試排在第二,沒有連中小三元。而顧永良依舊在家讀書,沒有上京。 第217章 默契 “不錯?!鳖櫱嘣瓶粗殴{, 露出歡喜的笑容,“小魚兒十五歲能考中秀才很優秀了, 我得寫信表揚他一番?!币徊恍⌒木驼f出小名。 “第一名是誰?”簡薇連忙追問。 “郡里的一名少年, 名字叫盧開云,今年十六歲,嗯, 這戶人家我認識,他父親是知府,和張兄是進士同年?!鳖櫱嘣剖种笓徇^對方的名字,笑道,“小魚兒在信中很佩服對方, 不錯,虧我還以為他會憤憤不平?!辈慌掠写煺? 就怕孩子們無法正確面對挫折。 至于小魚兒在信中流露出的遺憾是很正常的, 到底比他大哥差上一點,不過在顧青云心目中,考到這種程度他已經很滿意了。 “爺爺奶奶兩位老人家的身體是否康???”簡薇折好母親寫的信,抬頭又問道。 顧青云臉上的笑意頓時一收, 沉聲道:“病情已控制,只能將養著?!彼麤]說的是, 兩位老人家就是在熬著日子了, 大半時間都躺在床上,他沒想到老陳氏一向堅強,但在顧季山病倒的情況下, 她會堅持伺候他,誰勸也不聽。在顧季山病情好轉后,老陳氏也跟著病倒了,讓家里的人跟著慌起來。 用何大夫的話來說,就看能拖多久,多則一兩年,少則幾個月。 這樣一來,顧青云想請假回去侍疾都不行,除非他想辭官,否則就得在京城等消息。 簡薇抬眼看他:“要不我回去侍疾?” 她這么一說,顧青云眼睛一亮,只是一想到京城的應酬和方仁霄、連氏,他就暫時打消這個念頭:“家里有良哥兒兄弟倆就夠了,再說了,還有我爹和二叔他們在,你在京城有很多事情要做?!?/br> 顧永良之所以一直沒上京,一是為了照顧顧季山他們,二是因為在林山縣氣氛很是安靜,覺得適合他讀書。 方仁霄本來覺得這樣不好,兩年后就得考會試了,還不如回京,畢竟京城的資源豐富,在他和自己在,還可以指導功課,只是想到顧季山和老陳氏,就妥協了,沒再說什么。 會試三年一次,這次不行,以后還有很多次機會,但能盡孝的機會失去就不能再來了。而且有顧永良在,顧永辰還有個人指導。 “就是委屈了瑤兒,她一個公侯家的小姐一成親就到咱們老家去,離開父母?!焙嗈眹@了口氣,臉上帶著滿意,“這還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他們夫妻感情?” 這對婆媳只相處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但兩人的性情頗為相似,很合得來。 顧青云跟著點點頭,只是他覺得應該沒事,大兒子的信中沒有表露出來,當然,沒有表露也是正常的。 “良哥兒會處理好的?!鳖櫱嘣七€是對自己大兒子的魅力和大兒媳的人品有信心。 傍晚方仁霄和連氏從郊外爬山回來,聽到顧永辰中秀才時,都很是高興。 “這么一來,明年的八月份,辰哥兒就得和瑜哥兒一起去考鄉試了?”連氏突然想到這個問題,“瑜哥兒作為舅舅,萬一考不過外甥,這面子……”她還是很關心這個有血緣關系的、唯一的外孫的,尤其簡瑜人是不大著調,但他人長得俊,嘴甜,會哄人,所以在京城待一段時間后就迅速成為連氏的心頭好。 顧青云和簡薇面面相覷,半響說不出話來。 舅舅考不過外甥,之前不是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嗎? 顧景似乎也想到這個事,黑亮的眼睛看向顧青云和簡薇,眼里流露出笑意。 方仁霄瞪眼:“這不是常見的事?別說是甥舅一起考,就是父子同考,再加上個爺爺,一家三輩同進考場也不稀奇??疾贿^就考不過,難不成咱們辰哥兒還得為了照顧舅舅的面子故意落榜?那個不爭氣的家伙?!?/br> 顧青云一聽,忙開口道:“外婆,您放心,瑜哥兒上次來京已經懂事了,念書也很努力,老師又教過他,家里還有岳父在,這次肯定沒問題?!?/br> 簡薇在一旁跟著點頭,又笑著說道:“這次院試,大姐家的丹參也中了秀才,雖說是掛在榜尾,但總算是得償所愿了,大姐他們一定很開心?!?/br> “何家的?”方仁霄記性還是很好的,“老夫記得他年紀已經有……”他暗自算了算,半響沒開口。 顧青云忍住笑,道:“我這個大外甥比咱們家良哥兒正好大十歲,今年二十九歲,這次中秀才,只能說不容易?!眲e看家里的小孩一個個中秀才年紀都很小,好像很容易似的。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一般的寒門學子在三十歲之前中秀才都屬于正常。 方仁霄一聽就沒了興趣,咕噥道:“舉人四十歲之前不中就不必再考,進士是五十歲之前就得考上才好?!?/br> 顧青云贊同,他做了兩任的副主考官,心中清楚這個潛規則:“年紀太大錄取了也做不了多少年的活,在考官看來,這是浪費機會,還不如把機會讓給那些年輕點的人。不過大外甥還有幾次機會,興許他如今就開竅了呢,這種例子古往今來不少,有些人幾十年不中,一中就從童生一路順利成為進士,呵呵,大家都說這是時來運轉,擋都擋不住?!?/br> 事實就是這么殘酷,雖說是可以學到老考到老,但過了一定的年齡,考上的機率會越來越小,除非你真的出色到一定程度。 可是如果出色到一定程度的話,早就可以考上了,畢竟如今的科考,主觀性比以前減少很多。比如說算學題,這是有標準答案的,正確與否一目了然。 想到鄉試,他又在琢磨著明年的鄉試自己要不要去申請做主考官,他如今在工部各方面的關系已經理順,漸入佳境,離開一段時間是可以的。 只是一想到王翎知王主事,不對,是王員外郎他就止住這個念頭。 做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后,身為一司的主官,他的直屬上官就變成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可以說他的交際圈子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個檔次。相對應的,就是情況更為復雜。 他還真怕自己去做主考官期間,王翎知會不會背著他做出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就算以前兩人通過蹴鞠賽成為能說得上話的朋友,但在官場上,這種關系很不牢靠。 即便王翎知是那種性格豪爽、似乎沒有什么心眼的北方大漢,顧青云也不敢輕易脫手自己手中的工作,把大權讓給他。要知道太子如今的地位還處于微妙狀態,只能說他和皇帝之間的關系撲所迷離,就算有皇后娘娘作為潤滑劑,貌似也不濟事。 好吧,顧青云想到小時候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大皇子現在變得如此聰明,他表面上似乎沒有和太子競爭的念頭,可處處在刷存在感。又想到太子那些比他小一點的兄弟們,還有后宮一群女人,單是這些八卦都足以讓大家說上個三天三夜。 皇帝四十歲登基,御宇二十二年,今年六十二歲,大皇子二十九,太子二十二,后面的皇子有幾個都已經超過十八歲,偏偏當今太會保養了,身體沒有傳出什么毛病。 有一個長壽的皇帝,作為太子就得萬分小心。 顧青云覺得自己對皇家的事敬而遠之是對的,有人實在逼迫太甚的話,他大不了辭官。 似乎因為這事,最近這一年來,謝長亭都很少約他出去了,尤其是他升為郎中后。 顧青云有些感動,又想到自己寫的書已經完成,估摸著過幾天就可以和謝長亭商量出版刻書的事了。 他正想到這里呢,方仁霄就問起明年鄉試的事,當聽說顧青云不去試差后就點點頭,道:“也好,畢竟明年辰哥兒要去考,就算你不在越省,也會有人牽強附會抨擊你,指正不公。有時落榜的秀才中會有幾個蠻不講理的,沒得惹來一身腥?!?/br> 顧青云默然,如果他成為主考官,肯定不能在越省監考,但那些落榜的秀才可不管,覺得你爹是主考官,他肯定知道答案,指不定顧永辰就是作弊呢,畢竟鄉試的卷子,有一部分的考題是相同的,大家可不會給你找邏輯關系,驗證作弊的不可能性,反而會因為妒忌聽風就是雨。 不過,主副考官都是從京城派出的,大家都是京官,就算不是同僚也會聽過對方的名字。他不能否認的是,大家相互間的確是有一種默契在。比如說他和龐喜林,兩人是好友,如果龐喜林在越省主持鄉試,到了最后排名階段時,他看到顧永辰的卷子落在最后,就算不把他提到第一,也會放在前十位,這是主考官的權力,別人辯駁不得。 而他呢,看到關系好的同僚子侄名字,只要對方的卷子進入到最后的范圍,不是自己的親屬,不在回避的范圍,那他肯定會錄取,名次還會稍微提高一點。這是一種默契,自從有科舉制度以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顧青云做過兩任副考官就發現了,他也默默地承認這個潛規則。 今天他錄取別人的子侄,他日在考場上別人就會回報他,抬一抬手,對他的后代子孫有好處。 書香門第就是這么來的,要不然怎么說書香世家的人脈廣,還代代有精英出呢? 以后小魚兒的婚事,顧青云打定主意就在書香門第中找。 * 既然打定主意不去做什么主考官副考官,顧青云就利用空閑時間安定寫自己的書。到了工部,雖然業務很是繁忙,得經常出差,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很多素材和經驗,得到很多實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