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
聽到聲音,陸煊兩人忙轉過身來。 陸煊有些不好意思,顧永辰卻大大方方的,似乎剛才說出自己親爹糗事的人不是他一樣。 “爹爹!小寶哥哥來了,要不要去叫哥哥回來?”今天顧永良和同窗去郊外春游了,還帶了一套蹴鞠服出去,大約是和小伙伴們蹴鞠去了。 “不用,不用,既然小石頭出去玩了就讓他玩吧,我今天來不是找他的?!标戩用[擺手。 顧青云沒打算針對剛才的話發表任何意見,直接和陸煊一起進入客廳。 陸煊是侯府世子,禮節還是要講究的,簡薇和顧景也要一起出來見面。 陸煊抱著胖嘟嘟的顧景逗弄了一會兒,兩人一問一答,小家伙童言稚語的,聊得極開心的樣子。 顧青云和簡薇在一旁含笑地看著,只有顧永辰在拿著一個柿餅津津有味地吃著。 直到顧景有些不耐煩了,扭著小屁股要簡薇抱抱,簡薇這才把她抱回后院。 陸煊說出自己來的目的。 “這等小事,你何必親自來跑一趟?”顧青云不解,“反正這又不是什么大事,你讓吳文過來拿就行?!辈痪褪顷戩拥奶酶缦胍槐舅麑懙摹端銓W再解》注釋版嗎?自從這本書出版后,他自己留有上十本,每一本都會親自寫下注釋,解答的過程比印刷版要詳細。 這些都是留著送給別人的,上次就送過一本給阮郎中的大公子。 在顧青云看來,其實印刷版本就已經夠用了,定義理論過程寫得極為詳細,可按照眾人的慣性思維,還是覺得有原作者的筆記在上面會更好,更有價值。 無奈之下,他只能緊跟潮流,正好留著送禮。 “太奶奶讓我馬上來問,說是以免耽誤堂哥應考?!标戩悠财沧?,不以為意,一派閑適地坐在椅子上,還伸出長臂搶了顧永辰正要拿著的下一個柿餅。 顧永辰看著自己手中不翼而飛的柿餅,愣了愣,又繼續伸出小手去抓另一個,一臉歡快地吃起來。 顧青云看著他,他之前就知道陸煊和陸家二房的關系不好。據他了解,自從陸澤二叔陸權的腿被人打瘸后,整個人就自暴自棄,很少出現在眾人面前,坊間有小道消息稱他如今只呆在家里玩女人,整個人變得好色又暴躁。 自從陸權的腿瘸了后,陸澤的堂哥陸清就重金請名師來教導兒子讀書,打算從文。 顧青云記得一件事,陸煊曾經無意中和他抱怨過幾句,家里因為陸煊堂哥讀書的事花費極大,譚氏和妯娌有些矛盾。不過陸煊堂哥倒是不錯,人還是很爭氣的,上次院試就考中秀才,今年才十九歲,準備八月去參加鄉試。 “好吧?!边@個借口讓顧青云恍然大悟,又無言以對。那位侯府的老太太依然健朗,比他爺爺奶奶年紀還大,還能經常指使陸澤和陸煊父子倆去幫二房,偏心偏到全京城的權貴圈子都心照不宣,提都不愿意提起。 “夫子,這個柿子餅挺好吃的,吃起來干爽,味道很清甜,是不是庭院里的那兩棵柿子樹結的?”陸煊幾口吃完一個后,意猶未盡。 顧青云點頭:“這是你師娘親手做的,還不錯。你很好養,幾年前到我老家時還說葡萄好吃?!币稽c兒沒有侯門公子的挑剔和矜貴,當然,可能這是陸煊的另一面了。 他有一次在狀元樓三樓曾見過陸煊帶著一幫小伙伴在大街上騎馬呼嘯而過,還見過他帶著一伙人在街頭斗蹴鞠技藝的情景,那時的他,在小伙伴們的簇擁下,看起來氣場強大,頗有一番酷帥浪蕩的氣質。當然,在其他人看來,這就是“人不風流枉少年”了,還算不上紈绔,畢竟他幾乎天天被關在皇家書院里,出門溜達的機會很少。 “這個確實好吃嘛?!标戩佑殖粤艘粋€后才說道,“夫子,我快訂親了?!?/br> 顧青云一愣,連顧永辰也停止咀嚼的動作,兩人一起看著他,很是疑惑。 陸煊看著眼前兩張相似度極高的臉,停頓了下,呵呵一笑,撓撓腦袋說道:“對象是寧伯伯的侄女,嗯,就是寧國公世子的嫡長女,過段時間我爹就去下定?!闭f到這里,少年俊俏的臉龐飛起了一抹紅暈,這讓小麥色的皮膚怎么都掩飾不住。 寧國公?顧青云迅速回想一下對方的資料,雖然老國公已經退下來不擔任任何職務,可他戰功赫赫,依然有圣眷,每年過年還可以得到宮中的賞賜。至于老國公的兒子目前還是世子身份,他是戶部寧郎中的大哥,是武將,在外放中。他和陸煊一個是國公府的世子,一個是侯府的世子,輩分卻差了一輩,所以兩家成親完全是門當戶對。 “那你見過人家姑娘了?”顧青云見陸煊不好意思的樣子,忍住笑,一臉嚴肅地詢問。 “見過了?!标戩狱c點頭,臉上的紅暈更深了,頗有些手足無措的感覺,看起來應該是滿意的。 “那挺好的,你爹費心了?!鳖櫱嘣泣c頭。如此一來,和國公府聯姻,陸煊的世子之位就更加穩固了。這一年來,陸煊的弟弟名聲頗好,和自家的小兒子一樣大,據說小小年紀就孝順非常,天資聰穎,長得是俊俏可愛,還被一大儒收為弟子,這讓顧青云有點擔憂陸煊的處境。畢竟他常年待在皇家書院,在家的時間不多,時間一長,和陸澤的感情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這是侯爺給你定下的?”顧青云又問。想到陸煊今年已經十六歲,這個時候訂親不算遲也不算早。不過一想到陸煊即將成親,從五歲的陸煊到他現在十六歲,他算是自己看著長大的,突然之間心中就有了一種感慨油然而生。 陸煊點點頭,面容流露出喜悅。 顧青云聞言,心情更加放松了。陸家兩兄弟一文一武,看來已經定下了發展方向。在顧青云看來,陸澤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知道防患于未然。 也是,他總覺得打仗那么厲害的人,能在戰場上運籌帷幄,又能成為皇帝的心腹,在官場上縱橫捭闔,那對家事的處理應該也不在話下。 “夫子,我爹對我很好的?!标戩虞p聲說了一句,又看了一眼顧永辰,突然一笑,故意大聲道,“夫子,你看小魚兒吃得多香,已經第三個了!” 這話一出,顧青云的眼睛頓時瞇起來,他看向顧永辰,慢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小魚兒,你小時候的眼睛又大又圓,黑漆漆的,非常靈動,看起來十分可愛,爹爹和娘親喜歡得不得了,可惜現在你的臉rou太多,已經把你的眼睛擠成小眼睛,真是太可惜了!” 顧永辰一聽,忙停下手掏出手帕抹抹嘴巴,正襟危坐,不敢再吃了。 陸煊在顧家吃了午飯后才離開,期間顧永良滿身大汗回來了,幾個孩子午覺都不睡,愣是嘰嘰咕咕地湊在一起說了好久的話,時不時發出嘿嘿嘿的笑聲,直到吳文進來提醒時間,陸煊這才告辭。 陸煊走后,顧青云又開始抓著兩個兒子和他一起讀書。業精于勤荒于嬉,趁著自己有時間一定要督促他們,大兒子還好,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兒子就差一點,玩心比較重。 復習的意思過得特別快,顧青云把以前的筆記和書草草過了一遍,時間就到了。 四月十五日,選拔鄉試主副考官的考差正式開始。 第164章 考試 考差的地點在保和殿, 對于這個地方顧青云還算是很熟悉的,他在這里參加過貢士之后的復試、殿試, 還曾經在這里參與過別人的復試和殿試, 幫忙做過準備工作,目前還沒有產生緊張感。 整個夏朝分為十三個省,此次錄用的考官是二十六名, 相比之下,報名參加考差的人有一百多人,大家故地重游,趁著考試還沒開始,就相互打招呼。 “我聽說陛下已欽定其中一些人作為主考官, 這次來只是走個過場?!睆埿捱h走到顧青云身邊,小聲說了一句。 顧青云頷首, 也低聲回答道:“這是正常的?!北砻嫔鲜钦f所有考官都要經過考差, 可實際上,一些大省的考官早已定下人選,皇帝肯定把好的職位留給自己的心腹。 “其實這樣不錯,起碼我們還能有機會。不像六年前, 要去敲開大人們的門?!睆埿捱h意有所指地笑笑。這樣的考差制度,其實只舉行過一次而已, 這次是第二次。 顧青云贊同, 他環視周圍,不同于以前來這里的戰戰兢兢,在場的人都不是官場上的新丁了, 可以在保和殿保持從容不迫,談笑風生,就是聲音會自動放低,現場只能聽到三五成群的人在一起小聲地說著話。 又仔細看了下,發現了幾個熟人有譚子禮、龔鳴鳳、王主事等。其他的人有年輕有年老的,其中就有一位將近六旬,看起來很面生,看著他花白的頭發,顧青云認為如果不是他的成績特別好,官職高的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錄取的,畢竟長途跋涉很耗人的精力,再加上還要出考題,除非是在京城主持鄉試,那就沒問題。 只是京城鄉試的主考官要求更高。 “我聽說三年前的那批副考官,有人的差事還沒結束就有旨意下達,直接外放去外省做學政?!鳖櫱嘣聘嬖V張修遠,不過他自身是不樂意外放的。 張修遠微微皺眉,沒說話。 顧青云一笑,如今方子茗在杭州做得不錯,和上下的關系搞得好,他掌管糧運、水利和訴訟等方面,等熟悉情況后,就先從訴訟方面著手,剝絲抽繭,解決了幾件舊案,在知府衙門算是站住腳。 沒過多久,監考的人來了,顧青云看了下,有一個熟人,是翰林院的吳學士另兩個是吏部和禮部的官員。 此次考差是由吏部、禮部、翰林院共同舉辦的,禮部審查考試資格,翰林院出題,吏部派遣官員。 大家回自己的位置做好,等待試卷下發,一邊還微微轉動腦袋四處打量,頗感新奇。畢竟,他們已離開考場好長時間了,但只要一坐在這里,緊張感就立即涌上心頭。 顧青云同樣如此,不知為何,他只覺得自己的心跳得有點快。 難道是太激動了?還是很懷念?他說不清楚,他看了眼左右,大家的情緒似乎也有點不對勁。比如右邊的譚子禮,脊背挺得直直的,整個人流露出昂然的斗志,就是太直了,下巴揚起來,有點不自然。而左邊的龔鳳鳴,一臉的苦大仇深。 不再看他們,為了轉移注意力,顧青云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清水倒入硯臺,手持墨條開始慢慢地磨墨。 不久,再看一眼考場,發現大家都是同樣的動作,都在磨墨,動作還頗為齊整。 等了一會兒,試卷下發到他這里了。 顧青云忙停止動作,先看試題。 考試時間只有一天,試題不多,只有四書五經各出一道經義題、還有策論、律法、算學、雜文和詩賦,也是各出一道。 這些題型都是鄉試要考的,算是考察一下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看是否生疏。 顧青云快速看完兩道經義題目,還好,經過復習和指導過大兒子的功課,不算陌生。 律法和雜文,都曾在衙門中耳濡目染過,尤其是雜文,有翰林院和戶部的鍛煉,讓他一看到題目就能一揮而就,完全難不倒他。 類似的雜文都不知道寫過多少次了。 算學,這是送分題?;ㄙM了六七年時間專心研究算學,還出版了兩本書,顧青云的算學知識掌握得極為扎實,加上這道題自己第二冊的書上有例題,稍微改改數據就成了。于是二話不說,他直接就能把答案寫在紙上。 等做完這幾道題,再一一謄抄完畢后,時間已經到了中午。 午飯很簡單,一碗熱氣騰騰的大骨湯,三個雞蛋饅頭,和以前考殿試時差不多,還是一樣的簡單和乏味。不過唯一比貢士們好一點的是,他們把熱水換成了大骨湯,算是有一點點葷腥味。 這點好意卻被大家給無視了,這里的人至少闊別考場三年以上,一般是六年,顧青云自己就是八年,平時在家大伙兒吃的食物不說是山珍海味,起碼rou菜是不少的,當然不會覺得感動。 顧青云沒在意,這些年來,他家是沒缺過rou食,可相對而言,過得還算是較為簡樸的。他們家每個月的租金進賬和付給下人的月錢、他們家自己的花費幾乎是持平的,很少有結余。沒辦法,家里人多,孩子們處于生長期,偶爾一次頭疼受寒,花費就會多起來,小時候的顧永辰還穿過哥哥的舊衣服呢,更別提他們在學業上的花費了,單是每年一家人的筆墨紙硯支出就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至于平時交際應酬的來源都是靠他和簡薇的俸祿來維持,所幸他唯一需要“上供”的對象是阮郎中和詹員外郎,其他的同事幾乎是有來有往,能相互抵消。 他沒有用自己的權力去開源,也不接受黑色收入,家里最大的還是他的炭敬等心照不宣的收入。 當然現在還多了一樣,就是他的話本和算學書收入。還有這兩年,王家駿家里送來豐厚的節禮。 不過等到他所合伙的船只回來,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的話,那筆錢肯定能賺回更多的利潤。 鼻端聞到湯的香氣,他暗暗摸了一下肚子,的確是餓了。之前他在翰林院做編修時,還曾經到廚房跟進過殿試的伙食,知道眼前的食物用料是極好的,用的材料都是上等水準,廚師的手藝也還不錯。 細嚼慢咽,一口一口地把饅頭吃完,顧青云想起以前考試的艱難,只覺得那是很遙遠的事了?;叵肫疬@些年的奮斗,雖說不是有很大的成就,可他已經盡力,算是問心無愧。 想到這里,顧青云忍不住露出笑容。 被人監視著去茅廁回來后,顧青云開始寫最后的兩道題——詩賦和策論。 詩文暫且不理會,顧青云看著那道策論題,嗯,很普通的題目,用兩句話總結就是:目前國家存在什么問題?有什么對策和建議? 他平時就有收集過這方面的信息,顧青云仔細考慮了會,很快就有了切入點。 他想到如今商貿的紅火,夏朝的茶葉、布匹、瓷器等傳統的出口商品銷售良好,為商人們賺取了大量的利潤,如此一來,江南等地的農民就大量種養蠶桑,比起以前種糧食的收入高多了。這不是不好,事實上,如今的布匹在市場上還是供不應求,商人們還四處鼓動,恨不得所有的人都種養蠶桑,所有人都進入他們的紡織坊干活。為此,那片地區還出現了大量全職的紡織工人,要不是技術和原料跟不上,布匹的產量肯定比現在增加。 對此,朝中還有大臣憂心忡忡,覺得江南地區的人道德淪喪,一切向著利益看,不安分了。 這些事還輪不到自己cao心,顧青云只是想到同年信中所說的事,這幾年鄰近省市的糧食價格比以前高,大大小小的人都能在這種商貿的盛宴中得到一部分利潤,雖然最底層的農民得到的利益很微薄。 眼看著時間快不夠用了,顧青云連忙寫下自己的策論,他在策論中著重提到了紡織產業要進行技術革新,讓紡紗機更加先進,能進一步解放人力,提高生產力。對此,提出的建議是可以向全國的人尤其是匠人用重金懸賞更先進好用的紡紗機。 他隱約記得英國的工業革命就是從改革紡紗機開始的。 顧青云總認為,只要金錢的誘惑更大,這片土地上的人這么聰明,應該會有人能發明出一種更為先進的機器。 除此之外,對于本朝的造船技術,即使已經好到一定程度,他回一趟林溪村也只需一個多月,可十幾年過去,船只的技術還是沒有明顯提高。 寫到這里,顧青云又重申自己的海權論,只是相對于殿試的那篇,經過多年的思考,今天的這篇寫得更為完善,更適合如今的環境。 洋洋灑灑的,顧青云看著自己寫下的兩頁紙,又看了眼最前面的漏壺,決定還是先謄抄上試卷,最后一首詩留到最后寫,免得時間不夠用。 不過經過寫話本的鍛煉,他寫字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耳邊傳來沉重的呼吸聲,顧青云側頭不經意看了下,發現是龔鳳鳴正在奮筆疾書,四月的天不冷不熱,很是舒適,他的額頭卻布滿了一層細細的汗珠。 顧青云皺皺眉,難道今天的試題很難嗎?沒再多想,他用最快的速度謄抄完這道策論題,再看時間,還剩下不到半個時辰,用來寫一首詩,差不多足夠了。 經過這些年的鍛煉,顧青云寫過各種類型的詩句,送過無數篇給別人,其中的質量有好有壞,不過只要沒有正式出版過,沒有送過給別人,自己還可以再用。 抓耳撓腮,凝思苦想,還有一刻鐘考試時間結束,顧青云終于已經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