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第59章 親事 皇帝駕崩, 這個消息對于顧青云來說,實在是太突然了。 說真的, 當今是一個長壽的皇帝, 從他出生后他就在那里,一直活到現在六十幾歲才駕崩,對于皇帝來說, 是極長壽的。 這是開國皇帝,百姓對他的感情應該是感激居多,畢竟他結束了亂世,而且這幾年風調雨順,百姓收成好, 家里有了點余糧,就更樂意把功勞算在他頭上了。 所以他的駕崩, 影響極大。 按規定, 家家戶戶在門口綁上了白布條,民間百天之內不能辦喜事,不能穿紅衣,一年內禁止一切娛樂活動。 而對于官員來說, 新舊交替之時,就有大文章可為, 可這些都與顧青云無關。 唯一值得關注的是, 老師之前不起復是不是他事先知道了點什么?還有,他什么時候能起復?可惜這些問題他不能問。 對他有影響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新皇登基, 明年是不是會開恩科?他們考鄉試是不是可以多一次機會? 而對他們家有影響的是顧荷的婚期延期了,本來打算秋收后就成親的,現在看來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行。 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 國喪期間,什么都不能做,他們這幫同窗好友也不敢聚在一起吃飯喝酒,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讀書。 顧青云自己住在縣城,他每天要到方家去接受方仁霄的教導。 自從拜師后,方仁霄對他就嚴格很多,每天都會布置很多功課,不斷地指導他寫策論和經義,尤其是寫詩,背聲韻、詩集之類的,更是從沒斷過。 可詩文的寫作能力還是沒能得到顯著提高。 “你說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老夫看你腦子里就缺少了一根名為‘作詩’的弦!”方仁霄看著顧青云交上來的詩作,恨鐵不成鋼,就差點著他的額頭罵了。 顧青云趕緊給他倒茶,笑道:“老師,消消氣,您別氣壞了身子,為了學生是不值得的。不如您看看我的策論和經義?”他忙遞過自己寫的經義和策論。 暈,才拜師兩個多月就想讓自己作詩脫胎換骨?這怎么可能?自己有這個能力嗎?作詩還是得慢慢來才行,想一步到位那真是異想天開,顧青云對自己的能力了解得很,只要有一點進步,其實他自己就很高興了。 方仁霄接過來看了看,臉色才稍緩下來。 顧青云暗松了口氣。 之前沒拜師,他覺得方仁霄的性格挺好的,雖然不茍言笑,但對自己還算是有耐心。沒想到一拜師,是自己人了,就對自己橫挑眉毛豎挑鼻,好像看哪都看不上眼,明明之前對自己還算是欣賞的啊。 他突然想起恩科的事,于是就忙問方仁霄:“老師,明年會有恩科嗎?” 方仁霄很肯定地點頭:“肯定有的,新皇登基,現在全國的官員還不夠多,不止是會試,就是鄉試也有,你又多一次機會了,這次一定要好好把握?!?/br> 顧青云點頭。 “等你明年考上舉人,就該娶媳婦了?!狈饺氏鐾蝗宦朴普f了一句。 顧青云一愣,這是什么意思? 方仁霄干咳一聲,拍拍顧青云的肩膀道:“你呀,長得那么俊,太招人喜歡了?!?/br> 顧青云恍然大悟,這是簡家的小姑娘看上自己,現在老師在暗示自己如果同意的話,出孝后就可以找人來提親了。 如果不同意,相信他也不會逼迫自己,因為前不久方氏剛被診出有孕,為此老師那天高興得很。畢竟一晃這么多年,自己的女兒還能再生一個,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當時顧青云知道這件事時,還以為他和簡姑娘的婚事不成了,沒想到峰回路轉,對方還能看上自己。 他突然覺得有些不知所措。 “老,老師,我和簡姑娘差著輩分,可以成親嗎?”律法書沒寫有,他還想問清楚。 一想到方子茗成為他的堂舅舅,他就郁悶,不過貌似大家都是各論各的,因為古代都是大家族居在一起,姻親眾多,輩分很混亂,甚至各個朝代的皇家都會出現成親輩分相差的情形,所以自周朝以來,法律上只強調同姓不婚,其他的只要沒有血緣關系,輩分相差是可以成親的。 明明知道這種情況,但他還是想再確認一次。 方仁霄一聽,虛點他的額頭,笑道:“你呀,當然可以,否則老夫當初就不會想到收你為徒了?!?/br> 顧青云于是放下心來,只是接下來的聽課,他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方仁霄見狀,也不理他的小心思,直接用尺子狠狠打了一下他的手心,繼續講課。 顧青云手一疼,很不好意思,這才認真起來。 這天,好不容易挨到下課,在老師家又蹭了頓午飯后,顧青云背著書箱準備步行回縣城,沒還走出二門,就看到一名身穿青衣的丫鬟在等著自己。 “小桃姑娘?!鳖櫱嘣莆⑿χ蛘泻?。小桃是師娘身邊的丫鬟,他見過幾次。 小桃抿嘴笑了笑,行禮后把手中的書籍遞給顧青云,說:“顧少爺,這是我家夫人讓奴婢交給你的?!?/br> 顧青云一臉懵逼,不過還是接過來:“幫我謝謝師母?!鄙衔鐒倓偙焕蠋熈R了一頓,這么快就傳進師娘的耳里了? 小桃應了一聲,就快速離開了。 顧青云看著手中的詩集,不是新的,看樣子被翻閱過很多次,再看,上面有些注釋和感想,字體似乎是方子茗寫的。 他靈光一閃,想到了幾年前在方子茗翻看詩集時看到的素箋,上面的字跡就是這個樣子的! 顧青云突然知道這個詩集的主人是誰了。 不過這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對方已經知道有這門婚事了? 如果說之前顧青云還有點擔憂簡家姑娘的性格,那這段時間偶爾的見面和接觸,就已經打消了他的這點擔憂。 毫無疑問,老師家的家教是值得稱道的。 他甩甩頭,不再想這個問題,自己現在是男人,娶妻是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逃避?,F在最重要的是,等出國孝后,就和家人商量什么時候來提親。 在顧青云走后,方仁霄就回到后院,見家里的女人聚在一起聊天,就站在門外聽了一下。 連氏問女兒:“真的決定是他了?” 方氏點點頭,她撫著微凸的肚子,笑道:“我觀察了那么久,娘你又試探過,青云是個好孩子,他不喜女色,不出去胡混,突然有了大筆銀子,也沒有出去亂花,可見是個沉穩老實的?!?/br> “可是他家在鄉下……”連氏摟著簡薇,還是舍不得外孫女受苦。 “沒關系,我們給多點嫁妝就是了,而且他家現在家境也不錯,又不用薇兒下地干活。我去細細打聽過了,顧家雖然沒咱家條件好,可家風不錯,都是老實人,就是有點小心思,也是人之常情,但對外還是很團結的,且我爹收青云那孩子為弟子,他肯定要對薇兒好的。最主要的是,現在薇兒都十六歲了,再去找,一下子都找不到合適的?!?/br> “唉,都怪之前提出的條件把她給耽誤了,怪娘不好,想過繼你的孩子,才讓薇兒耽誤到現在,別家的姑娘從小就該物色好對象,一般十五、六歲就該定親了?!边B氏無奈地嘆了口氣。她先前嫁過來的時候和繼婆婆發生矛盾,為此她還落下了一個男胎,雖然沒有證據是繼婆婆做的,但她敢肯定,一定與她有關。 所以她才那么厭惡二房,即使不關相公二弟的事,還是忍不住遷怒他們,堅決不肯過繼他家的兒子,只想著過繼自己女兒親生的,為此不吝付出大半的家財。只是沒想到自己女兒和她一樣命苦,生薇兒的時候難產,傷了身子,大夫說很難有孕,結果只能撿一個妾生的種來養,雖然那個妾已經死了,但還是為自己的女兒感到委屈。 自己女兒遇到好的大夫,一直堅持調養,現在竟然開懷了,幸好是一路從京城坐船回來的,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誰能想到她會突然懷孕呢? “現在你有孩子就好了,我這幾年也看開了,還是你們的幸福最重要,這胎無論是男是女,都不用過繼了,我和你爹到時死了,讓阿茗幫我們摔盆就是了,或者以后阿茗的孩子多,就看能不能過繼一個過來?!?/br> “娘!”方氏震驚地看著她,就是簡薇也抬起頭來。 “夫人!”方仁霄聽到這里,按捺不住了,忙走進來。她執著了那么多年,怎么現在就突然看開了? 連氏看著方仁霄也不震驚,繼續說:“相公,這些年是我執著了,像你說的,我們死后哪管得了身后事?我現在只希望女兒能平平安安生下這一胎?!比q算是高齡產婦了,要好好保養才行。 幾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是外婆耽誤了你啊?!边B氏摸摸簡薇的臉,很是愧疚。 簡薇搖搖頭,恬靜一笑:“外婆,這樣很好,薇兒還不想嫁那么早呢?!毕肫鹉莻€身姿挺拔、神情溫和、眼睛黑亮的人,她的臉微微一熱,忙低下頭來。 * 三個多月一晃而過,出了國孝后,顧青云連續參加了兩場婚禮,一場是自家二姐顧荷和林耀祖的,這次婚禮,他已經長成,可以背著二姐出嫁了。 顧荷的嫁妝不錯,林家的聘禮全部都照搬回去,自家還陪嫁了床、梳妝臺等家具,和大姐顧蓮的嫁妝差不多,只是壓箱銀達到了十兩。 因為之前顧蓮出嫁的時候,壓箱銀沒有這么多,所以這次也給她補回去了。 這已經是顧青云能爭取到的條件了,因為這段時間,顧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已經沒有多少現銀了。 自從上次顧青云說了要買田地和商鋪后,顧季山和老陳氏不知道怎么商量的,就用這些錢買了十二畝水田,都是上等良田,這就花了一百二十兩銀子,這樣加起來,他們家就有三十畝地了,正好是顧青云可以免稅的額度,其他顧家族人掛在自己名下的水田在此之前就轉回去了。 接著,他們又在縣城尋訪了大半個月,買了一個臨街的商鋪,花了七十兩,現在已經租出去,每月可得租金一兩左右。 剩下的十兩銀子,又買回一頭驢,可做勞動力,也可出租出去。 就這樣,一下子兩百兩銀子就花出去了。 在過完年后,顧季山和老陳氏竟然決定在內部先分家,只是在官府登記還是一家人,也在一起吃飯。 這個決定在顧家簡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把大家都弄蒙了。 就是顧青云也驚詫不已,一般是父母在不分家,現在顧季山和老陳氏還活得好好的呢,怎么就突然想起分家了?而且自己還沒說要和方家結親的事啊,怎么如此突然? 顧季山卻很淡定:“我前不久生了一場急病,雖然現在好起來了,但一想到如果我那時突然走了,只剩下你們兄弟倆,萬一兄弟鬩墻,我就是到了地下都會死不瞑目啊?!?/br> 前段時間,顧季山不知怎么的,摔了一跤,整個人就不省人事,幸虧何大夫來得及時,養了一段時間后就基本恢復了,讓家人很慶幸。 “爹!”顧大河和顧二河異口同聲地喊了一聲,“我們怎么會?” 顧季山擺擺手,示意他們住嘴:“兄弟鬩墻的事我還見得少嗎?就是咱們村都有幾戶人家,為了一點家業就爭得你死我活,兄弟情分都沒有了。我相信你們可能不會和他們一樣,但我覺得還是得趁著我現在腦子清楚,就先分了,做好最壞的打算?!?/br> 大家靜默下來,面面相覷。 “就聽你爹說吧?!崩详愂暇従忛_口。 最后經過商量,村里的五畝水田、碼頭的那個食鋪和出租的院子都給二房,這是他們自己要求的,因為顧二河覺得種田不能賺什么錢,就打算接著開食鋪,他不想再種田了,分得的田地也給大房幫忙打理,得到的糧食就四六分。 而林溪村的二十畝田地和縣城里的那個新買的商鋪,都是大房的。 顧季山和老陳氏不想管家里的其他事情,他們留下五畝水田作為養老田,讓大房幫忙耕種,他們只需顧著養好雞,咸雞蛋的收入就是他們老兩口的,每年大房和二房還會給一定的養老錢。此后,三丫顧蓉出嫁,還是公中出錢。至于顧青平和顧青安的學費,就一直出到他們十二歲,之后就是由二房自己支付了。 顧二河和李氏相互看了一眼,想到顧青云是十二歲考上秀才,之后就不用公中出什么錢,于是也沒借口反對,只能同意。 “至于我們手中的這點私房錢,到時肯定會平分為兩份的?!鳖櫦旧较肓讼?,加了一句,“那一百兩是栓子的,不算在里面?!?/br> 顧青云聽了,哭笑不得。 “還有,這頭驢主要是二房在用,牛就留給大房,要耕地?!崩详愂涎a充道。他家的牛前幾年生了頭小牛,就給了顧伯山家,所以現在這頭牛的所有權就是自家的。 大家都同意了。 最后,顧季山就把顧伯山叫來,大家簽了一份私下的文書。 顧伯山雖然很驚訝,不過這畢竟是弟弟家的家事,而且有時候提前把事情都說清楚了,大家的感情反而更好。 果然,接下來,顧青云就發現爹娘和二叔二嬸的感情更好了,大家都干勁十足。又因為二嬸和二叔要到碼頭開店,一般會在縣城過夜,幾天才回來一次,所以家里的小孩都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回來的時候就會特別好說話。 之前小陳氏還在私下念叨自己家虧死了,覺得這大半個家當都是他們大房掙下的,認為二房撿了個大便宜,但事情已經決定,她改變不了,顧大河也改變不了,就只能認命。結果現在一看,自己能當家做主,感覺很好。加上二房有意維持關系,想想畢竟是最親的兄弟,要相互扶持,這才平復心中的不甘。 顧青云自己對這個分家的結果沒什么意見,反正他現在自己能掙錢,去年過年的時候,書店的何林給了他一份大紅包,足足有三十兩,加上他每個月的稿費,和偶爾為考縣試和院試的考生作保的保費,他現在的小金庫已經達到兩百兩,要不是他每個月的紙張費消耗太多,還有維持人際關系的花費比較多,他能存下的錢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