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在顧青云看來,他奶奶應該是享受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聽話的就給多點,不聽話的就給少點。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爺爺、爹、二叔三個主要勞動力飯菜是最多最好的,女眷就少很多,特別是三個姐妹就更少了,只剛夠吃飽。 分完飯菜后,大家開始慢慢吃了,這時候,顧青云碗里就會有爹娘夾過來的黃鱔rou。 “爹爹,娘親,自己吃,你們辛苦,我不辛苦?!鳖櫱嘣茡u搖腦袋,用小手擋住碗口。其實,他的小碗里也是黃鱔居多,幾乎沒有多少青菜。這是他奶對他的偏愛。 “我喜歡吃青菜,給我青菜就可以了?!爆F在是三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青菜還沒長好,村里人都是和野菜一起混合吃的,有蕨菜和薺菜,野菜雖然做得口感不好,但營養很豐富。 大家一副“這小孩怎么那么懂事啊”的欣慰神情。 顧青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接受爺爺奶奶和爹娘的饋贈,實在是他們干的活多,萬一吃不飽干活累出病了,他怎么辦?在這個家里,在他還沒長大之前,他能靠的就是他們了。 至于三位姐妹偶爾投過來的羨慕眼光,顧青云就無視了。 吃完飯后,老陳氏就宣布二嬸李氏下午不用去田里干活了,留在家里做飯就行。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畢竟李氏已經懷胎三月了,這次懷像不是很好,今天拔草彎腰的時候就不舒服了。 剛剛吃飽飯,干了半天的活,大家都會回自己的房里歇一會。 林溪村是七山一水兩分田,水田少,山多,荒地多,那些荒地都被些石子、野草覆蓋著,所以大家分的宅基地也大,村子里現在人口又少,所以每家每戶的占地面積都挺大的。 顧家也不例外。 整個農家小院是坐北朝南,分有前后院,都是用籬笆圍成的,還圍著種了一圈的枸杞樹、金銀花藤,還有當地的一種荊棘灌木從,荊棘灌木從上的葉子和樹皮都是刺,可以有效地抵擋牲畜,后院因為靠近山,就多圍了一圈的木制柵欄,又種了一圈當地的綠竹。 小院門口對著的正房有三間,左邊是爺爺奶奶住的地方,還隔了一個小房做倉庫,中間是堂屋,是待客和吃飯的地方,右邊是廚房。 左右廂房就是顧大河和顧二河住的地方,都是三間小房子。 房子都是泥瓦房,本來屋頂是茅草的,自從一年前顧青云的身體不再需要吃藥后,家里就存錢把茅草屋頂改成了瓦片,這樣一來下雨就不會老是漏水了,整座農家小院看起來也規整了不少。 據顧青云估計,整座院子占地面積有七八百平方米。 顧家人很是勤快能干,后院是茅房、糞坑、豬圈、雞籠、菜地,前院就種了葡萄、柿子樹、桃樹、李子樹、棗樹等各種能結果的果樹,都是從山上移植下來的,多年來,要想吃水果就只能指望院子里的果樹爭氣了。 現在果樹都長大了,每年還可以拿到鎮上賣,多多少少有點收入。 住的地方沒有矛盾,離得比較遠,所以大家可以說些悄悄話。 此時,顧青云還和父母睡在一起,他的大姐大丫和二姐二丫住在隔壁。 “哼,娘就是偏心弟妹,我懷栓子的時候還一直下地干活呢,大丫差點就生在田埂上了,現在才三個月還沒顯懷,就說干不得活了,真那么嬌貴的話,嫁給我們家干嘛?不會嫁到鎮里?”小陳氏回房后就開始憤憤不平。 二嬸李氏是隔壁村的,娘家有四兄弟,唯獨她一個女兒,是四年前進門的,因為有娘家有嫁妝,剛開始還和小陳氏互別苗頭。小陳氏是老陳氏的遠房侄女,關系也不是很親近,但小陳氏嫁過來后,當時只有她一個兒媳婦,還是過了一段婆媳相好的日子,可自從李氏進門后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在顧青云大哥夭折,顧青云身體不好的時候,即使老陳氏表面上是一碗水端平,但小陳氏還是覺得公婆更偏向二房。 小陳氏和老陳氏的娘家都不在本地,當時逃荒的時候也失散了,現在還沒能聯系上。 “娘這也是為了孫子?!鳖櫞蠛影颜诜坷锢@圈圈的兒子抓住,準備把他放在小床里睡覺。 顧青云郁悶,他明明正在飯后散步好不好。 “孫子?孫子,哼,誰知道一定能生孫子?要不是弟妹那年回娘家非要帶兒子回去,還染病不治,你瞧吧,現在的顧家哪有我們這一房站的地?我一想到那年冬天栓子和二娃子同時發燒,娘和弟妹堅持要大夫先給二娃子看病我就心寒,明明我們栓子比二娃子病得還要嚴重。哼,不就是看我們栓子身子骨弱嗎?結果現在活下來的還是栓子?!倍拮泳褪嵌控舱鄣膬鹤?。 “好了,你別在孩子面前說這些?!鳖櫞蠛涌匆娧劬α辆ЬУ膬鹤泳皖^疼,忙叮囑道,“兒子,你娘說的話不要說出去?!?/br> 顧青云猛地點頭,小手捂住嘴巴小聲道:“我誰也不說,爺奶也不說,我知道爹娘是最疼我的?!?/br> “我兒子就是聰明?!毙£愂虾苁切牢?,摟著他道,“在外面你就和你爺爺奶奶親近點,但不要什么都說出去?!?/br> 顧青云點點頭。 “你弟弟看起來是憨厚老實,可最后不也沒意見嗎?大夫還說了,要不是他來早一點,栓子就救不回來了,當時大夫還是你去背回來的呢?!毙£愂舷陆Y論,“反正,我就希望弟妹這次最好生個女兒?!?/br> 顧大河嘆了口氣,這又不是由他們說了算。 “栓子他爹,我想了想,為了栓子以后過得好一點,還是得用點手段?!毙£愂贤蝗恍÷暤?,見顧青云已經躺在小床上閉上眼睛了,就給他蓋上小被子,現在還是三月份,天氣還有些寒冷。 “什么手段?” “你覺得我們栓子怎么樣?他很聰明的,你教他寫自己的名字,多久了他都沒忘記,平時學數數也很快,大丫都沒他記得快?!?/br> 顧家在前朝是個小地主,有兩百畝地,當時為了供養顧伯山讀書就賣了一百畝,為了最大限度占便宜,當時顧伯山在學堂里學了后就回來教給弟弟,所以顧季山是懂一點字的,他生了兒子后也把自己記得的字教給兩個兒子了。 所以顧大河也會寫幾十個常用字,在顧青云有意識的誘導下,也把自己會的字教給他了。 現在小陳氏一說,顧大河就記起來了,忙點頭道:“是啊,我們栓子聰明,我教他寫的字他都記得了?!?/br> “栓子身子骨弱,現在雖然看著大好了,可你看,和別的同歲小孩相比,還是小了一圈,我怕他將來干不了農活怎么辦?到時我們老了,還能幫他多久?現在,我想想,我們讓他去讀書怎么樣?不用下地干活多舒服,你看大伯,前朝的時候老是考不上,結果新朝新立,他這么大年紀一去考,竟然給他考了個童生回來,還做了村長,現在,還想著去考秀才呢?!?/br> 小陳氏很清醒,在這個家里,她是最希望兒子好的。她以后不能生了,如果不是栓子,可能現在早就被休了,即使她相公站在她這一邊又如何?只要公婆堅持,他總有一天也會妥協的。畢竟沒有兒子傳宗接代,每個男人都不能容忍的。 她要想辦法為兒子打算打算。 第3章 收入 顧大河沉默不語。 “當家的,你快說啊?!毙£愂嫌檬种馔蓖彼?。 “我們沒有銀子啊,當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大伯讀書花了多少錢,本來家里日子過得好好的,幾天能見一次葷腥。后來為了大伯讀書賣了那么多地,爹和娘都很有意見,所以爺爺一去世就馬上分家了?,F在你讓公家出錢送栓子上學,我怕爹娘不同意。再說了,還有弟弟呢,他會不會也有意見?”顧大河終于開口。 他看著兒子單薄的小身子,白嫩嫩的臉蛋帶著一絲紅暈,小嘴微張,胸膛微微起伏,睡得正香。想起兒子平日里的言行舉止,和村里的那些臟兮兮的泥猴兒完全不一樣。 他也不甘心自己的兒子以后長大后只能做一個農夫,和他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從年頭忙到年尾,從早干到晚,他也希望兒子讀書,兒子數數那么好,以后不能考科舉,是不是也能在鎮上做一個賬房? 他在鎮上做短工的時候就見過賬房,體力活不用做,還有熱茶和點心奉上。不像他們這些干活的,汗都流了幾斤,一口水都沒能喝上。 “當家的,我再問問你,我們就這么一個兒子了,以后你年紀大了,朝廷征徭役的時候我兒子能干得了那些活嗎?”小陳氏見相公有點猶豫了,就忙鼓動道,“他身子不好,這不是要他的命嗎?我們可就這么一個兒子,以后二弟生再多兒子,那也不是我們的親生骨rou啊?!?/br> 顧大河又是一怔。 是啊,現在新朝賦稅比前朝少多了,不用交什么名目繁雜、亂七八糟的稅,他們種田的只要按照畝數交三成的農業稅就行了,可是人口要交的賦還是有的,三歲以上的,每人每年要交100文錢,不論男女,現在全家就要900文,明年二弟的女兒三丫就滿三歲了,到時就要交一兩銀子。 這是固定要交的,以后家里人口越來越多,也只會越交越多。 家里現在每年的固定收入估計只有三、四兩吧。 除此之外,家里每年還需要出一名男丁到朝廷指定的地點服徭役,每年需要服20天的徭役,這都是白干的,沒有補償,活又重,不是壯勞力的話,回來后都會大病一場。 自己兒子的小身板能受得了嗎? “只要我兒子考上秀才,就不用交稅,不用服徭役了,還可以免除三十畝地的稅,兒子那么聰明,我認為他一定能考上的?!毙£愂系恼Z氣是斬釘截鐵的。 顧大河想想兒子平常的行為也贊同地點點頭,一想到自己兒子成為秀才公就滿心地興奮! 他老顧家還沒出過秀才呢! “二弟的意見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爹和娘的,只要他們同意,一切都不是問題?!毙£愂系恼Z氣很是冷靜,她繼續道,“我知道娘平日里不喜歡大伯,也不喜歡你們讀書寫字,生怕你們把家給敗壞了,不過我認為只要想個好法子改變娘的想法就可以了,到時我們不用做什么,娘也會安排好的?!?/br> 她靠近顧大河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小床上假裝睡著的顧青云豎直了耳朵也沒能聽到是什么。不過他還是很興奮,不枉他平時對他娘的暗示。 自從一年前他身體大好后,他才有精力琢磨自己以后該干哪一行??催^家里人干活的辛苦后,他一點也不想種田。 前世他也是農村長大的,當時有雜交水稻,有肥料了,一畝水田根據情況不同可以收獲上千斤的稻谷,就這樣,村里也沒聽說有人種田能發家致富的。 現在在林溪村,一畝地平均產3石稻谷,也就是180斤左右。 顧家的稻田照顧著很精細,肥料也下的足,就有250斤,他們家分的水田有10畝,可收獲2500斤,早稻3文錢一斤,倘若都賣出去的話可得7.5兩左右。 水稻一年兩季,晚稻口感較好,價格上升為4文錢一斤,可得10兩。 收完晚稻后,就要開始在水田里種土豆,到次年3月初,就一定要收了,因為插秧的時候到了,不能阻礙水稻的種植。 在這個時候,土豆還不是特別大,不是成熟的最佳時期,而且土豆價格低,1文錢一斤,每畝可收成500800斤左右,顧家可收600斤,每年還要留出一畝地種蘿卜和菘菜,只有9畝可用,這就收入5.4兩的銀子。 家里還有8畝的旱地,也只能種植玉米或紅薯了,兩者的產量是紅薯稍勝一籌,每畝也是只有600斤左右,價格也很低,1文錢一斤都賣出去的話,可得4.8兩銀子的收入。 旱地不能每年都種紅薯,還得輪著種其他的,比如大豆之類的,可以肥地。 這就是農田的收入,一共有27.7兩銀子。 再加上家里織布、別人找爺爺去做木工活的錢、爹和二叔打短工的收入,整個顧家10口人一年最多有35兩銀子。 這個銀子還要用來交稅,三成的農業稅只收稻谷和小麥,本地是收稻谷,其他紅薯和土豆是不收的,那10畝水田折成銀兩就需要上交5.3兩。 旱地只需要上繳每畝每年200文錢的農業稅,加起來就是1.6兩左右。 所以在顧家每年的總收入就有差不多28兩的銀子。 在紅樓夢里,作者曾經說過24兩小戶之家可過一年。而在林溪村,每人每年起碼要花2兩銀子,所以每年就只剩下8兩。 可是,顧青云還沒計算種子的成本呢,減去人口賦稅和種子費,家里最多只有五六兩的收入了。 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還得老天爺開眼,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節,萬一有個意外,就會減少收入。 自從顧青云算出自家的收入后,他就覺得種田真的沒出息,以后他種一輩子都不能發家致富了。畢竟現在都有土豆、紅薯和玉米了,這些在現代都是高產量的作物,可是在這里,肥料只能靠人和豬拉出來的,肥料太少了,根本就不夠肥田,還要從鎮上或村里的其他人家買,這又是一筆支出。 再說了,這些作物的種子都沒有經過改良,產量肯定沒有現代的高,能上600斤已經是豐收了,還得精耕細作,很耗人力,村里人每年還得配合一些野菜和自家種的青菜,勉強可以騙個肚飽。 在古代,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可是只要活得好,經商他也不嫌棄,反正有錢啊??墒撬窒?,每朝每代,有錢的商人都是待宰殺的肥豬,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實在沒安全感,地位太低了。 還一定要給自己找個靠山,要不然家破人亡也是有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他想不出自己該如何經商,該怎么發財。 現在連土豆、玉米和紅薯都有了,豬下水村里人很愛吃,去晚一點都很難買到,河里和溝里的泥鰍黃鱔和魚起碼是葷菜,即使費油有腥味,多的是村民去找來吃。 逃荒的時候觀音土都吃了,樹根也扒了,更別提河里的東西了?,F在村里的小河,天天有小毛孩在捉魚吃。 其他的,能讓他經商發財的,一時半會,他真的想不出。 至于“工”,他爺爺就是木匠,可在鄉村,大多數的男人都會一點木工活,做個凳子什么的,自己做就行了,反正不用錢。只有講究一點的人家才會請專門的木匠來做。 去學其他的手藝活?現在都是傳男不傳女,講究“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去做學徒相當于做長工,什么活都要干,師傅把秘訣捂得死死的,最后還不一定能學到真本事。 反正,學手藝一定很辛苦,這一行也不適合他,他貌似吃不了那種苦。 最后,只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讀書了,讀了十幾年的書總會有點心得吧,即使現在是繁體字,顧青云也覺得自己應該比本地的土著要好一點。 而且讀書人的地位在古代很高,萬一走狗屎運能考上秀才的話,那就進入“士”的階層了,一般的小吏和地痞流氓也不敢輕易地敲詐你。 再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況,從三歲起,顧青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里人送他去讀書。 可是讀書是一件很花費錢財的事,怎么才能讓家人同意呢?這就很傷腦筋了。 前幾年剛來這里的時候,相信他們顧家還是存了一筆錢的,可是當時田地還很貧瘠,賺的錢肯定沒有現在的多,再加上當時他和小堂弟二娃子生病花的錢,特別是他花的錢,去年又剛加蓋了瓦片,家里現在應該沒多少存款了。 于是就有了他平日里有意無意暗示小陳氏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