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淼淼破涕為笑,又問起他去見右突厥可汗圖爾曼的事。 李憶見圖爾曼,是想說服他趁左突厥如今還未壯大,主要兵力又集中在涼州,正是他統一突厥的良機,但圖爾曼雖欣賞李憶,卻不愿輕舉妄動,李憶本就沒指望真能說服他,留話給他,如果左突厥生變,希望他能珍惜機會,又領著長翎軍悄悄潛進左突厥刺殺史那賀。 他想得比淼淼更深一層,只要史那賀死了,左突厥內亂,右突厥必定乘虛而入,鷸蚌相爭之下,無論左、右突厥,未來數年內都顧不上南下侵略中原。 淼淼不由感到慚愧,“我還以為自己有多聰明,原來你都想好了,我自作聰明跑去殺史那賀,反被林庭風所制,差點誤你的事了,還連累你受傷?!?/br> “怎么會呢?我受傷是我自己本事不濟。那晚若非燕公子,我們也不能順利殺了史那賀。你一介女流,卻有赤心報國的大義,還有,你把史那賀的死嫁禍給林庭風,這么妙的計策我都想不出來。念兒,你不會嫌棄我又沒本事又蠢笨吧?” 淼淼更加汗顏了,她提出殺史那賀解涼州之危,只是想幫她爹爹而已,完全出于私心,哪有什么國家大義。又想起燕飛曾說,那晚刺殺史那賀時,除了他們和長翎軍,還出現了另一撥神秘的黑夜人,約二十來人,身手極高,燕飛就是趁這些黑衣人和史那賀的護衛廝殺時撿了個漏,那些黑衣人一見他殺了史那賀,也不糾纏,旋風一般撤了。 她把此事和李憶說了,李憶沉吟片刻,說既然史那賀一死他們就撤了,可見他們的目的和他們一樣,他猜測極有可能是朝廷派來的人。 兩人又聊了一會,淼淼把已放涼的藥端過來喂他,李憶此時才驚覺自己竟是赤/裸著上身,俊臉一紅,忙伸手拉被子,淼淼按住他的手道:“別亂動,小心碰著金針,大夫說了,這金針要兩個時辰后才能拔?!?/br> 李憶的臉一直紅到脖子,“那、那多不好意思啊,男女授受不親,我這樣子……有失斯文?!?/br> 淼淼出身江湖,絲毫不以為然,但見他的臉紅成這樣,便道:“你若覺得不好意思,那我先出去了,我叫夏至來,這藥你趁熱喝了?!?/br> 她把藥放下,正要起身,李憶卻伸手拉住她,兩邊臉頰依然通紅,眼睛不敢看她,結結巴巴地道:“別、別走,如此也好,你既看了我的身子,那、那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一回長安,我便會稟明父皇,請他為我們賜婚?!?/br> 淼淼面不改容,“好說好說,我會負責任的,以后你跟著我混就是?!?/br> 三日后,不出所料,阿蘇爾一接到史那賀被刺身亡的消息,悲憤填膺,跑到城下喊了一句“待我回突厥登基為皇,我會向大祈提親的,越王你一定要等我”,率領大軍披星戴月地趕回突厥和她的兄弟搶皇位去了。 長安,晉王府。 已是二更時分,書房里一燈如豆,一名黑衣人單膝跪在書案前。 “……那人身手敏捷,輕功極高,小的見既然史那賀已死,便命大伙撤了?!?/br> 李昀閉著兩眼,兩指揉著眉尖,沉吟片刻問道:“你方才說……那些騎兵頭盔上都插一根長羽毛?” 黑衣人又道:“是,看他們的五官,不太像中原人,有些人會說突厥話,但小的能肯定,他們不是突厥人。他們撤兵時,用突厥話大喊史那賀是被林庭風殺死的?!?/br> 李昀緩緩睜開雙眼,沉聲道:“越王失蹤三個月,其后現身高昌時曾領三千人奇襲阿蘇爾,我當時就覺得奇怪……你且去打探一下這支騎兵的來歷?!?/br> 黑衣人領命,無聲退下。 又過五日,越王的精神總算好些,柳青源讓淼淼隨越王一同先回長安,自己則留在涼州善后。淼淼告訴柳青源,當日她在高昌街頭被流氓欺負,是燕飛挺身而出救了她,把燕飛描述成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游俠,在她的力薦下,燕飛成了永寧侯府的門客,這次也隨淼淼一同回長安,負責保護她的安危。 越王的身體經不起顛簸,因而這一路走得極慢。宮里已接到越王重傷需回長安醫治的消息,大為緊張,派了御醫和一眾宮婢宦官御廚連夜北上,在甘州碰頭后一路伺候回京。 路上燕飛和涼州七小龍時常打牙祭,那天晚上太混亂,七小龍如今才認出燕飛就是去年年底他們在高昌城外撿到的倒霉蛋。燕飛也相當感慨,他一向自詡武功高強,沒想到兩次落難,全靠這幾個其貌不揚的普通人相救。一翻暢談下來,簡直相逢恨晚。 到了六月中,一行人終于到了臨潼,在驪山行宮落腳。燕飛提醒淼淼,“你爹說了,你一個姑娘家要忌諱點,你隨越王同行一事不宜讓人知道,這里離長安不過一日路程,咱們就在這里和越王分開,先行回長安吧?!?/br> 淼淼朝他瞪眼睛,“這怎么行?他的身體還虛著呢,我得留在他身邊照顧他,你都說了這里離長安不過一日路程,也不差那一天了,大不了越王進城時我們等在城外,過兩個時辰再進城就是了?!?/br> “念兒……” 兩人正說著,李憶坐著輪椅,由夏至推著過來,手里還抱著一個食盒。他剛剛泡過溫泉,烏黑油亮的長發半束半披,身上只穿了件月白色素面直綴,更襯得他臉如皎月無瑕,“念兒你看,我帶了芙蓉糕給你,剛才一直忙著收拾,你一定餓了吧?!?/br> 夏至插嘴道:“殿下惦記著去年在驪山行宮時,柳姑娘特別喜歡吃這里的芙蓉糕,昨天特意命人提前趕來和這里的廚子說了,今天定要準備好芙蓉糕,等你來的時候有得吃?!?/br> 李憶有點不好意思,低聲斥道:“多事?!庇质疽忭淀档揭慌缘耐ぷ幼?,把食盒打開,里面果然放著一碟剛蒸好的芙蓉糕,“還熱著呢,你快吃?!?/br> 這一路為掩人耳目,淼淼都是宮婢打扮,燕飛則是扮成護衛。自上路以來,李憶每日最關心的事情,是淼淼有沒有吃飽吃好,別人趕路都會瘦一圈,淼淼這一路卻是胖了一圈,之前的尖下巴明顯圓潤了不少。 淼淼夾起一塊芙蓉糕放進嘴里,一邊嘟囔好吃,一邊又道還好已到了臨潼,不然再這么走下去,她很快又變回“柳千斤”了。 李憶一直笑瞇瞇地看著她吃完,這才道:“念兒,御醫說這湯泉宮里的溫泉對我的內傷很有裨益,要我在這里多住幾日。我想著,這里離長安已不遠了,不如你先回長安,也省得被人知道了說閑話。你看這樣可好?” 淼淼笑著點頭,“你考慮得甚是周詳,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你安心在這兒靜養,明兒一早我就和燕公子先行回長安?!?/br> 夏至提醒說針灸的時間到了,又推著李憶走了。 燕飛在一旁相當郁悶,“我說六水,我剛才也是這么勸你來著,你怎么不肯聽我的?他這么一說就成了考慮周祥了?” 淼淼兩手托腮,癡癡地看著李憶遠去的身影,“他這么帥,說什么都是對的?!?/br> 燕飛更加郁悶了,從懷中掏出小銅鏡,怎么看也不覺得自己這張臉比不上越王。 夏至推著李憶,一直過了垂花拱門才道:“貴妃娘娘明天專程到驪山看望殿下,依殿下看……她是打的什么主意?” 李憶看著路旁開得燦爛的梔子花,眸子里有一絲淡淡的傷感,“既然我身負重傷,她這個一向疼愛我的母妃,自然要前來看望的,如果我在這里出了什么事,也是我這身重傷的原因……” 第90章 舐犢情深 翌日, 天朗氣清。 一輛簡單樸素的馬車一早出了長安, 直奔驪山行宮。馬車抵達湯泉宮的時候, 正是太陽西斜之際, 天邊堆疊著層層火燒云, 染紅了整座驪山。 “娘娘萬安?!?/br> 當安貴妃見到坐在輪椅上那個臉色蒼白弱不禁風的少年時, 當場怔住,愣怔半晌后禁不住潸然淚下, “團團, 你……你真的是團團?我的心肝啊, 你怎么瘦成這樣了?老天爺, 你才去了大半年, 這是吃了多少苦頭啊……我可憐的兒啊……” 她快步上前,半蹲在李憶的輪椅前, 難以置信地摩挲他消瘦的臉,一時哭成了淚人, “團團,你真的是我的團團……你可算回來了……” 李憶將她扶起,歉然道:“娘娘別難過, 恕孩兒不能給您見禮了。娘娘似也清減了不少, 聽說娘娘一直在靈覺庵為父皇念經祈福, 可是太勞累了?父皇身子可好一些?” 安貴妃用帕子拭去眼淚,柔聲道:“只要你和你父皇能好起來,我吃些苦又有什么打緊?可惜你父皇的身子,眼下是一日不如一日了?!?/br> 皇帝四月初時吐了一回血, 自那后身體每況愈下,最近一個月以來更是連床都下不了,每日吃的藥比飯還多。 李憶神色黯然,“都怪我,不能替父皇分憂,我明兒就與您一起回去看他?!?/br> 安貴妃忙道:“傻孩子,你父皇知道你回來了,突厥人也退兵了,這幾日精神好多了,我來前他特意吩咐我,一定要讓你在這兒好好靜養一段日子,身子大好了后才能回去?!?/br> 兩人正說著,一只肥碩的野山雞撲棱著翅膀飛了過來,從安貴妃頭頂掠過。 丹陽提著裙擺跑了過來,“飛飛……飛飛……回來!不許亂跑……” 李憶朝她喚了一聲,“丹陽,慢些跑,小心扭了腳?!?/br> 丹陽目瞪口呆地看著李憶,好片刻才反應過來,捂著臉驚呼道:“哇!二哥哥你好帥!只差一點點就比燕公子還要帥了!” 安貴妃扯掉頭上的雞毛,氣急敗壞地指著丹陽罵道:“你這野丫頭,早知就不帶你來了,一天到晚抱著只野雞到處跑,本宮前世作了什么孽啊,竟生了你這么個缺心眼的冤家……真真是氣死本宮了……” 丹陽笑嘻嘻地躲開安貴妃,繞到李憶身后,將他從頭到腳看了又看,嘖嘖稱奇贊不絕口。李憶笑著拿出禮物給她,看著她快活地蹦來蹦去,安貴妃嘴巴雖嗔怪,眼里卻掩不住寵溺的笑意。 夕陽絢爛,眼前的歡聲笑語,讓他生出一種回到從前那無憂無慮的日子的錯覺。 雖已夏天,驪山上卻是涼風習習,李憶命人將晚膳擺在海棠苑的六角水榭里,三人一雞,竟難得融洽不覺冷清。 席間安貴妃問李憶是怎么受的傷,李憶因不想提及長翎軍,只含糊其辭,說是陣前受的傷。晉王派去刺殺史那賀的人那晚沒看到林庭風和淼淼,所以晉王和安貴妃并不知道李憶是被林庭風打傷的。 安貴妃眼底滑過一絲疑惑,也不再多問,親手舀了一碗海參鹿茸羹給李憶,“這湯大補,你現在身子虛弱,要多喝一碗?!闭f著也給丹陽舀了一碗,“鹿茸最是補血,對女子最好了?!?/br> 李憶身后立著兩人,一個是夏至,另一個有點面生,十七八歲的樣子,圓臉塌鼻梁,模樣甚是憨厚,他上前一步替李憶接過湯碗放到一邊,低聲道:“殿下,這湯有些熱,先涼一會?!?/br> 李憶點了點頭,朝夏至道:“去瞧瞧那面做好了沒,做好了趕緊端上來?!?/br> 夏至應聲去了,安貴妃問道:“面?團團你想吃面?” 李憶眉眼彎彎,笑著道:“我記得娘娘說過,最喜歡吃辣子油潑面了,聽說臨潼有一家小店,百年的老字號,他家的油潑面筋道十足,每天只做一百碗,賣完就關門,是以這小店天天一早就排長隊?!?/br> 安貴妃一陣怔忡,她以前不止一次提過,她進宮前最愛吃辣子油潑面,但皇帝不喜歡吃辣和油膩的東西,所以宮里從來不做辣菜,她每每和李憶提起這辣子油潑面時,總是滿懷遺憾和向往,沒想到他竟記住了。 此時夏至已快步回來,手中托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人還沒到,已香氣四溢。 “我特意命人請了那店主來,替娘娘做一碗正中的辣子油潑面,難得皇上不在這兒,娘娘今兒可以飽一下口福?!?/br> 面條已放到安貴妃面前,上面蓋一層紅彤彤的醬汁,幾粒蔥花,光是聞著那香氣,便讓人食指大動,正是她最愛的辣子油潑面。 丹陽用力吸了一口氣,嚷道:“好香,母妃我也要吃。二哥哥你偏心,這么好吃的東西你只顧著母妃,從來不留給我……” 李憶笑著道:“你這貪心的丫頭片子,我方才不是給你禮物了?這油潑面果然好香,可惜御醫說我現在忌辛辣,不然我也要嘗一嘗。娘娘,你把醬汁先拌一下,趁熱吃?!?/br> “你這孩子,難為你記得……” 許是那蒸騰的熱氣熏了眼睛,安貴妃的眸子一陣氤氳,她忽然想起李憶小時候,嘴巴饞得不行,但每回有了好吃的,總是藏一些在荷包里,一見到自己,便蹬著小短腿跑過來,向她伸出胖嘟嘟的小手,把好吃的東西往她嘴里塞,一邊嘟囔,“母妃吃,吃,團團有好吃的……” 她閉了閉眼,眼眶微紅,拿過玉箸把面拌勻,小心地嘗了一口,“唔,好吃,就是挺辣的,辣得我眼淚都掉了?!彼门磷虞p輕拭了拭眼角,“但真的很好吃,與我年輕時吃過的味道一樣。團團,你有心了?!?/br> 李憶赧然一笑,“您喜歡吃就好,慢點吃?!?/br> 他說著便拿起方才安貴妃替他舀的海參鹿茸湯,用勺子舀了一勺,才遞到唇邊,原本一直老神在在窩在丹陽旁邊的飛飛,不知為何忽然咯咯驚叫,撲棱著翅膀從三人中間飛了過去,把李憶的湯碗打翻。 “這天殺的畜生!就你縱著它,下次再讓我看到它,看我不把它的毛拔光!”安貴妃狠狠罵了丹陽幾句,又朝李憶道:“團團,你沒燙著吧?這湯不喝也罷了?!?/br> 丹陽又大呼小叫追著飛飛去了。 李憶低垂雙眸,鼻尖有點發酸,“我無事,丹陽孩子心性,您別與她計較?!庇殖砗竽莻€圓臉塌鼻子的小宦官道,“小滿,把東西收拾一下,重新上一席?!?/br> 月上中天,湯泉宮里大部份人都已睡下。 李憶的房中依然點著燈,夏至正一邊聽李憶指點,一邊擺弄著衣櫥里的服飾,什么月白長袍要襯直領云紋中衣,什么玄色鑲邊寶藍直綴要襯那件白紗罩衣,理論一套套的,把他忙得一頭煙。 小滿叩門進來,神色凝重,李憶朝他點了點頭,“說吧?!?/br> 小滿低聲道:“回殿下,那羹湯沒事,所以她也舀了一碗給丹陽公主,毒是放在盛湯的那只碗里,我當時看得真切,殿下要喝湯的時候,她朝公主的雞彈了一指,那雞就朝殿下飛過來了。不過其實那時我已把碗換過了,就算殿下喝了湯也不會有事。那毒我也查過了,名叫悲秋,是一種蠱蟲,春天生夏天活,天氣一轉涼就死,蠱蟲一旦進入人體內,卻要到秋天才發作,中蠱的人往往氣血逆行,吐血而亡,與內傷不治而死極為相似?!?/br> 夏至聽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好可怕的蠱蟲,那個女人心腸當真歹毒。不過她既然一開始下了蠱,后來又為何出手打翻殿下的碗?是一時心虛怕事情敗露?” 小滿也想不通,兩人一齊看向李憶。 李憶看著長案上時明時暗的羊角燈,有片刻的失神,良久才道:“是那碗油潑面……” 十九年的養育之情,他不清楚安貴妃對他到底有幾分真心,幾分假意,也許只有一分真心,也許連一分也沒有。但他對安貴妃,即使在知道她的虛偽面目后,心底深處依然有幾分儒慕之情。同樣的,他想也許安貴妃也有,或者說,是他渴望她有也,他并不希望看到她赤/裸丑陋的最終面目。 那碗辣子油潑面,最終喚醒了她的一分真心。 六月底的時候,長安接到消息,阿蘇爾果然打敗了她的幾個兄弟,登基稱女皇。 李憶經過一個月的治療休養,已可下地走動,于七月初回了長安。據說他回長安的那一天,鮮衣怒馬,春風得意,從東直大街一直策馬走向太極宮,引來沿途無數年輕女子朝他扔鮮花果子。 繼晉王之后,長安王侯勛貴家的千金小姐們,又多了一個思慕的對像。 第91章 七巧宴 隨著戰事平定, 越王回京, 皇帝的病情也有了起色, 許是心情也跟著好轉了, 把在靈覺庵住了半年的安貴妃接回了映月宮。這一接, 坊間便有傳聞, 皇帝感念與安貴妃多年來的相濡以沫,有意扶她為后。 仿佛有意回應這一傳聞, 七夕這一日, 安貴妃在皇帝的授意下, 在宮中舉辦七巧宴。宮中已多年沒有辦過七巧宴, 只因本朝七巧宴向來只有皇后才有資格舉辦, 自從先皇后去世后,這是十九年來宮中第一次舉辦七巧宴。 以往的七巧宴, 除了后/宮女子,皇后還會邀請一眾皇親國戚和朝臣的女眷參加, 但安貴妃說北方戰事方平,不宜鋪張,故而只邀請了這些女眷中的年輕未婚女子進宮, 這自然又為安貴妃贏得一片贊譽, 說她具有溫良恭儉讓的美德。 另又有傳言, 說是宮中有意借這次七巧宴,為越王選妃。于是七夕這一日,長安勛貴家中所有的未婚女子,皆盛裝打扮, 映月宮中一片花團錦簇鶯鶯燕燕,甚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