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老將軍派人告訴這些小輩,墳遷去的地方,若是思親便過去上個墳,親戚遠一些的,就不要勞煩跑那一趟,便是去了,也未必能進去。小輩得了信,自是歡喜,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們和京城李家的關系沒有斷,至于旁人,跟他們又有何關系。 李菻善帶著媳婦,還有弟弟meimei們,候在要下葬的地點,不論是嫡還是庶,只要是李家的孫兒輩,此時全都在這兒,至于重孫輩,除了雅昶之外,全都被留在家里。跟隨著遷墳過來的村民,看著唯一的孩子,個個心驚,京城李家的處事還真讓人說不清楚,一個過繼的孩子,卻是日后撐門面的人,就不怕血脈斷了 第362章 旁人怎么想, 李家不會強求,他們行事還會受人指手畫腳不成?看風水的能人和禮官兩人帶著一些副手的角色, 指揮著下葬的次序,然后禮官說著每人需要什么時候做什么, 而李家的第四代的領軍人物雅昶小朋友, 一直板著小臉, 十分認真的聽著禮官的話, 該行大禮時,便行禮,該磕頭的時候也不含糊。 為了今天的下葬的事,王修晉還特意把學堂里琴彈得不錯的幾位先生請來, 上輩子王修晉也是參加過追悼會的,追悼會上的哀樂, 他還能記得一些, 便向先生哼了哼,要說專業人士就是比他這種業余的強,幾位先生不但彈出了哀樂,還補充完整, 直道王修晉有才。 禮部的禮官聽到哀樂的時候, 十分贊同幾位先生的話,禮官還向先生求教了怎么彈奏, 他期望把這曲子傳遍天下,人逢喜事需要歡樂了曲子,在悲傷的時候也是如此, 這首被被先生們起名為《歸去兮》的曲子便很好的表達了這樣的感情,很適合人離世后奏響。 這個時代是沒有知識產權的法規,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什么必須他授權才能用的事,當然就算有知識產權法,王修晉也不會弄的,后世寫這首曲子的人便是無償的供人們使用,他便更不需要靠這個賺錢。在下葬開始前,幾位先生便一直反復的彈奏。在旁人眼里,他們這樣的舉動有失文人的身份,可在他們自己看來,比起王修晉為他們做的事,他們回報的太少,如今有可能回報的機會,不賣些力氣,對不起自己的良知。 曲子一下在李家所有人起身往外走才停下,李家的人到了外圍之后,李菻善陪著王修晉等幾位還沒出來的先生,雅昶陪著老爺子先離開,李大老爺向給過來幫忙的封了幾個白包,和米掌柜忙著送包。從李村跟過來的人從過來看到排場便開始小心翼翼的,就怕行事錯了,這會兒哪里還敢接白包。在他們看來,能讓祖輩遷到這樣的地方,放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而且以后他們及他們的后代也可以葬在靠近這邊的一塊地里,雖然不及此處,卻也是極好的地方。 李村過來的人拒絕白包,卻仍是一人被塞了一個,他們回到李村后,便覺得比李村的人高出一頭,以后不用因為葬在哪里還要被族老們要挾,只需要提前和將軍府的管家說一聲,由管家派人劃地,不會出現和人撞到一起,更不會出現壓到哪家墳的事,最主要的是,將軍府的管家不會向他們要白包,就他們包的那點錢,還不夠人家喝小酒,也就是村中的族老覺得自己有那么一點點的權力,連死人的錢都想賺。 將軍府這邊可算是完成了一樁大事,而李老爺子也了了一樁心事,整個人都顯得特別的愉悅,精氣神特別的好。連看不順眼的人,都覺得順眼幾分,不過整頓起家宅里的人,卻是一點兒都不手軟。 王修晉和李菻善原本不知道,老爺子收拾院子里的人,還是去老爺子的院子發現,他們過來幾次都沒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最開始還能當他們去辦差事,可若是時間久了,便會察覺不對,得多寸,每一次都趕上那幾人不當差?問了小爹才知道,那些人是被老爺子送出府,至于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但逃不開犯了錯,惹怒了老爺子。 王修晉和李菻善面面相覷,也不好去問老爺子原由,便也只能壓下內心的好奇。不過很快,他們便知道了原因,老爺子身邊的那幾位熟面孔,不知何時被人收買了,婭佑到的第二天便被一些有心人士知道,就是這幾人傳出去的。王修晉得知后氣得直磨牙,李家哪里對不起他們了,李家對待下人夠寬厚了,難不成便是因為太過寬厚了,才養肥了這些人的膽子。 而讓王修晉抑郁的事,他的標簽功能,居然沒有給那幾人頭上標簽,還害得他在聽到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原因是,他沒從那幾人的頭上看到標簽,不過父親說是,而四皇子也說是,連李菻善也說是,便讓王修晉內心的火氣更大了一分,這些人太狡猾了,連他的標簽功能都能躲過。 王修晉并沒有多想,他沒有去想這幾人會聯合起來忽悠他,而是認為是他的標簽出了差錯。心里還在想著老爺子怕是相當的難過,那些人可以稱得上是老爺子的心腹啊,這,被心腹出賣,怕是比沒養好兒子還要傷心。于是王修晉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著女兒去哄老爺子開心。 現在婭佑醒的時間比以前長了一些,見著老爺子拍著手樂,老爺子特別稀罕婭佑,以前也不見老爺子抱其他的小輩,但是雅昶小的時候也沒見老爺子抱幾次,但婭佑卻一樣,老爺子幾乎每天都要抱抱,就連婭佑往老爺子身上尿了一身,老爺子也是樂呵呵的,還拍著婭佑,說女娃有李家的風范。 王修晉見李老爺歡喜,便松了口氣,他最擔心的便是怕老爺子會郁結于心,再弄出什么病來。這樣成天樂呵呵,王修晉也就放心了,便是白日里,早晨王修晉出去的時候,也把女兒送到老爺子那,雖說人年紀大了,精力有限,可不了不讓老爺子多想,婭佑和李霖芾都打包送到老爺子院子里,由老爺子幫忙帶著,下午老爺子要休息的時候,再讓李霖芾抱著婭佑回院子。王修晉連理由都想得及好,怕配給女兒的丫頭心思不正。老爺子哪里不知是王修晉的托詞,卻也樂得幫王修晉照顧孩子,老爺子現在算是明白什么叫含飴弄孫之樂。 日子過得及快,轉眼便到了婭佑百天的日子,這天也是婭佑正式被記入族譜的日子,和其他孩子的待遇不同,婭佑的名字是老爺子親自寫在族譜上的,老爺子此舉便是讓李家上下都清楚,他對婭佑的看重,以后李家上下,萬不能因為婭佑是女娃,還是過繼來的,而輕視。 在婭佑百日的第二天,朝廷里出了一件大事,一位以閑散王爺著稱的,和先帝有結拜之交,據說還對先帝有救命之恩的異姓王爺被抄了家,一時間,百姓議論紛紛,沒有人說是皇室不對,大家矛頭一致對向了被抄家的王爺,別看掛著閑散王爺的頭名,背地里指不定做什么事,沒事抄家的時候,官兵抬出來的箱子,全都是真金白銀,幾輛馬車都沒拉下,更別提其他的東西。 老百姓也不傻,他們知道誰好誰癩,而且起得早的人,還瞧見親隨帶著圣旨,大臣帶著官兵去抄家的時候,閑散王爺的家丁可是拿著武器反抗來著,不少官兵都受了傷,又來了幾批官兵才把人治服,機靈的百姓很快便把閑散王爺和之前造反的事聯系到了一起,然后便通了。 這天早晨鬧得事很大,王修晉自然沒睡好,頭一晚上李大老爺和三老爺便沒有家休息,說是軍營有事,而早晨李菻善也被仆人叫起,說是軍營里派來人,請他過去,仆人拍門的聲音吵醒了王修晉,醒了之后便沒了睡意。起來后,才從米掌柜處得知朝廷的一位王爺倒了。 王修晉仔細的想想,怎么也沒想起來,有這樣一位王爺。米掌柜看著王修晉的樣子便樂了,“據說那位很是低調,先帝封他為王的時候,他還拒絕來著,得了封后,便調求不參政,也不上朝,平素里也不見他和大臣有聯系,更不見他有什么產業,整日里的也不見府門打開,慢慢便淡出了視野,若不是這次出了事,怕是沒有人記昨還有這樣一位五爺的存在了?!?/br> 王修晉對這位很佩服,能稱之為臥薪嘗膽的典范了,可惜沒成功。 米掌柜又笑道,之前為了釣出這條大魚,老爺子把身邊的心腹都送出去了,好在沒出事,不然老爺子……往下的話沒說,王修晉立刻領會,然后便反應過來,“被祖父趕走的人,去做臥底了?” “臥底”米掌柜對王修晉冒出的新詞覺得有趣,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便點了點頭,“之前不予你說,是因你天天接觸的人太多,不小心說出去,恐隔墻有耳?!?/br> 王修晉并不在意這些,知道那些人沒有問題才松了口氣,他的標簽功能還是有用的便好。待王修晉出府的時候,街頭巷尾的人,談資便是官兵大戰家丁,還有拉出來的數車金銀,王修晉無意中聽到句,“皇商有錢吧!那位王爺麻營生都沒有,錢卻比皇商還要多?!?/br> 王修晉摸了摸下巴,他非常想說,任何一個商戶都比他有錢??!他的錢可都供給國庫了。不過,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卻是不能說出去的。只是,比他還有錢?王修晉能想像到皇帝看到抄家后的單子,臉上是什么樣的表情。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為毛朕比不過一位閑散王爺 第363章 宮里的皇帝此時超淡定, 在抄家之前皇上已經預想到了,閑散王爺絕對有不少錢, 不然怎么能養得起那么多人,還讓大臣為他賣命, 便是到死也沒有人說出幕后指使者?;实墼催^審訊的內容, 上面王大人問造反的大臣的話, “值得嗎?為了一個虛幻的東西, 賠上一族人的性命?!蹦切┐蟪紱]有回答,大概也無從回答。 造反就像是一場瘋狂的賭博,賭輸了便是賠上身家性命,贏了, 或許是榮華富貴一輩子。至于“或許”的理由,如果新皇登基, 念著這些幫他造反的好, 會給這些人加官進爵。若是不想讓人記得他的黑歷史,那么這些人的下場仍舊是要賠上身家性命,而他們還很有可能死和更悲催。 造反的事件,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除了留給百姓幾天的談資之外, 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應。百姓現在最關心的便是即將開始的說書界的第一次全國大賽,最近來自各地的說書人全都云集在京城, 隨著說書人到來的還有各地的富商支持者,他們自然是希望自己一直支持的人拿到最終的大獎。 京城內因為突然涌進的人群,而加了許多的人手, 像是街頭的巡邏的捕快衙役和士兵便比平時多了兩倍,就是避免出現意外事故,連四皇子的安保所里,一些正在學習的安保人員也都被派了出來,美其名曰練手,實則是京城內不好有太多的士兵走動,怕引起百姓的恐慌。而四皇子則覺得眼下是非常不錯的機會,可以讓安保人員到街頭試試能不能抓到些人,也因此當有人提議的時候,四皇子難得好說話的立刻便應允了。而四皇子的痛快答應,還讓提出建議的人有些不解,內心在猜疑四皇子這般的痛快是不是暗地里給他們設了套。 隨著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京城內各大商業地段迎來了一個利潤的高峰期,衣食住行,這些行當的商家全都賺得合不攏嘴,若是這段時間沒賺到錢的,怕是會被同行恥笑的,簡直就是撿錢一樣。王修晉站在裁縫鋪外,看著買買買的人群,不由得想起末世前的旅行團,到達世界各地,恨不得把家底花光,也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回國。 做為商鋪的東家,王修晉對商鋪賺錢很開心,做為皇商,王修晉在考慮要不要把商場理論遍布整個大梁。讓各地的百姓不用一定要跑到京城才能買到京城特別的商品。王修晉越想越覺得可行,立刻寫了個折子,交給皇帝身邊的親隨,此事還真不能由他出面,而是以國營的名義,在這個時代是不能叫國營,而是得打著皇室的旗號,至于叫什么,那是皇帝頭疼的事,跟他沒關系。 王修晉寫完折子便做了甩手掌柜,他名下的幾個產業,各個發了一筆橫財。有些商家定的價格一路看漲,想要賺得更多,王修晉聽到消息后搖了搖頭,他雖然能夠理解這些人是什么心里,但,買賣不是一次性的,若是這般經營,便是賺錢也是一時的。 晚上,王修晉剛下了馬車,便見到車坊的管事,只見對方一頭大汗的,臉上滿是焦急,他主得前兩天去車坊,管事還得意的說著,庫存的車子基本都賣出去了,還說今年一定會超額完成年初的定下的數額,怎沒兩天就一臉的愁容?!翱墒浅隽耸裁词??” “南邊的一位富商從坊里定了十輛自行車,簽的契是半年后交貨,可今兒就鬧到坊里,誰讓月底交貨,名目是我們跟他同來的富商簽的契是月底交貨,那位富商就定了兩輛,交貨自然沒問題,而且兩人訂貨時還差了近十天,這十天里,我們接單子都接到手軟,就他的貨,我還是看在那位富商的面子給提前了,要不就得排到年后去?!?/br> “就這么點兒小事?”王修晉挑了下眉,就這樣的事如果管事的都不能解決,要他何用,莫不如直接換人。 “富商是個不講理的,帶著不少人過去,把坊人砸了,還傷了幾名匠人?!惫苁碌谋煌跣迺x的眼神掃過,冷汗直流,便是他也傷了,頭上還有個包。 王修晉指了指管事的,氣得不行,“傷者呢?安排去了哪個醫館?打人的呢?” “傷者都送去最近的醫館,富商和動手的人全都被衙役抓走了,他們還打了衙役?!惫苁碌男÷暤恼f著,這事他處理的不對,這會兒了知道錯了,最近的單子多,讓他有些飄了。 “今年的紅利沒了,今年上半年且試用著,若是再犯錯就滾蛋?!蓖跣迺x氣得不行,工坊里被砸的什么樣,他不擔心,只要不是被燒毀,只是砸些東西就不存在無法挽回的損失。他要先去看看傷者,至于那些動手的,進去了就別出來的了。 從將軍府到醫館的一路,王修晉不停的反思著自己得罪了哪路神仙,一件事連著一件事的,就不能讓他消停的賺點錢,改善國民生活水平? 醫館里幾位傷者的家屬也到了,見到王修晉并沒有扎堆的圍過來,王修晉先是向大夫詢問傷情,得知情況后松了口氣,好在都是皮外傷。然后看向管事的,“他也受了傷,您給瞧瞧,傷患所有的開銷您著人算個數出來,我派賬房送過來?!?/br> 管事的被王修晉突然點頭,還愣了一下,回想自己有說過受傷的事嗎?為何東家知道? 王修晉沒管要管事的是什么反應,而是走到幾位傷者身前,深深的向他們鞠躬,可把這些人嚇得跳了起來。王修晉卻道他們受得起。并言,所有的花費都有工坊拿錢,養傷期間,他也會著人每天給他們各送一只雞補身子。這段時間的工錢雙倍。 受傷的家屬聽著,心思各異,但總的來說沒有覺得不平的。王修晉也在注意著這些人頭上的標簽,心中慶幸,沒有遇到蠻不講理的人。這邊處理好,王修晉又匆匆的去了一趟工坊,看著工坊里的沒有受傷的人還在做著工,王修晉先是向大家道謝,并表示這個月每人都會多一倍的工錢,然后還仔細的詢問,有沒有受了傷,卻覺得并不重,就沒去醫館的,如果有,請盡快去醫館檢查一下,放心這錢工坊出,之后從動手的富商那邊得到的賠償也會給他們。還真就有幾人覺得自己傷得不重便沒去醫館,聽到東家這么說,便決定去醫館查看一番。 醫館的大夫查看這些人的傷后,便覺得大驚小怪,就碰了一下,哪需要上什么藥,可管事卻說一定要開個方子。東家可是在去工坊之前交待了,不管傷得多輕,都要讓醫館開個方子,每人的方子讓醫館開兩份,一份給傷者,一份東家要拿去衙門,找動手的富商要賠償,除了醫藥賠償之外,管事的第一次聽說心理賠償。東家的意思是,受傷的匠人都是工坊里的巧手,一人能頂多人用,因為突來的打砸出現了驚嚇,不能再做工。這還不算什么,還有誤工賠償,也是給匠人的。給工坊的賠償一塊就更大了,東家問他工坊每日的最大生產數量,然后讓對方以全部賣出數的百倍進行賠償。管事摸摸脖子,他覺得得罪誰也不能得罪東家,這么一堆賠償下來,估計那富商會窮得當底褲。 管事的卻不知,他算的還是少的,王修晉帶著幾位先生用一刻鐘的時間便得出了一個數,心理賠償有多少,全憑王修晉一張嘴,說多少就是多少,至于誤工賠償,參照對工坊的賠償。而工坊的賠償,哪是簡單的最大產量,還要計算違約費等等,最后得出的事,王修晉還是不太滿意,這事必須立個威風,他要所人有都知道,惹到他的后果。 衙役請到衙門的富商可不知大禍臨頭,只以為賠些銀子便能出去,事實上,他不只要賠銀子,還要賠上幾年的牢獄之災,他惹到了不能惹的人。衙役看著還一派悠閑的富商,眼里多了些幸災樂禍,這么無知,怎么賺到的錢,進京城之后,就不打聽打聽跟什么人要如何辦事? 沒一會兒,衙門這邊便有人過來,是皇商身邊的王掌柜。王掌柜笑呵呵的拿出東家列的單子,每一筆賠償寫得清清楚楚,“東家說了,也不為難對方,傷人賠錢便是?!庇凶R字的衙役看著上面的數,眼睛瞪得溜圓,這比搶劫還狠??!不過看到上面每一位受傷的人的工錢,衙役好生羨慕,他幾個月的月例,才能頂人家一個月的月錢,只恨當初爹娘讓他學手藝的時候,他覺得做衙役威風,便沒同意,現在也就只能羨慕的份。 衙役把單子轉給官爺,當官的一看,也不由得瞪大雙眼,“本官一月的月例和匠人的工錢一樣多?!币矡o心看其他了,那位好死不死的,砸誰的工坊不好,非得得罪皇上的眼前紅人,活該倒都霉,皇商要多少就是多少,官爺為了巴結一下,沒開堂審理,直接判了幾年牢獄。 第364章 在牢里的富商, 看著長長的,讓他覺得是巧立名目的賠償, 氣得差點沒厥過去。富商表示不服,他要找狀師。官爺聽著衙役的匯報后, 挑了下眉, 還真是不撞南墻不死心, 他倒要看看有哪個能接這個狀子。只要長腦子的文人狀師都不會接, 這事明眼人都知對錯,接下來那就是輸,還丟了名聲。沒長腦子的,不代表人傻, 他們認定王修晉雖為商,卻推崇了不少對文人有好處的事, 像是他提議的評選, 便讓很多貧寒子弟有了更大的機會。而又沒腦子,又傻的,也不見得會接。 當然,也不是沒有抱著僥幸心理, 想要一戰成名的人, 官爺覺得此人腦子被驢踢了,還不等他做出應對, 被打傷的傷者家屬跑到接下狀子的那位狀師家門口靜坐去了,他們什么也不做,就是坐在他們家門口。家屬過來靜坐是沒有人組織的, 他們只是聽說原本打人的要賠給他們的錢,會因為這個狀師的而沒了,這可不能忍。工坊賠給他們的,是東家仁義,打人的賠錢那叫正章,殺人還要償命呢,打人就想白打?沒門。 狀師家里被圍個不通,便是想請衙役將這些人請走,連門都出不去,即便是衙役來了,他們也不會管,這些人只是坐著,也沒干啥壞事,他們沒理由趕人,這里是天子腳下,他們哪敢亂用棍棒。狀師家里幾天便掀不開鍋了,采買的人出不去,幾口人不能總吃稀飯,不吃菜。 四周的住戶不知情的時候,也不同情這戶人家,尤其是那個狀師,盡給一些有罪的人做狀師,若不是沒錢,他們怕是早就賣房搬家換地方,離這種人遠遠的。知情之后,還給過來靜坐的人大行方便,不是送個水,就是拿些個干饃,家屬們哪里哪里能要饃,現在人們的生活是好了些,可是他們過來的人不少,這么一人一個的饃收下來,那就是一戶人家幾天的口糧。然后紛紛拿出自己帶的吃食,只接了對方送來的水。 狀師得四周住戶的行為,氣得直摔椅子,他請他們幫忙買些菜,這些人連理都不理,倒是主動送水送吃的……無非就是嫉妒他日子過得比他們好,等他此次揚名立萬的,讓他們好瞧。 其他沒接下狀子的狀師則一個個躲在附近看熱鬧,他們要看看這位是怎么作死的。在這人手下討過苦頭的狀師,更是興奮,人啊,還得保持本心的好,不能太張揚,不能太自為以是。 官爺把傷的人向上級匯報,本是一樁小事,在他手里便可以結了案,可偏偏有作死的,還有覺得不解氣的,這事便不能是他處理得了。上面的一看,尤其是看到受害的一方是皇商后,也沒瞧那些繁復的賠償單,直接拔回,并告訴手下,“請什么狀師,現在京城里的事夠多了,就這么點兒小事還請狀師,直接把人發回原藉,讓人把對方的家財清算一下,先賠給皇商,余下的上繳?!?/br> 官爺一聽,抱著宗卷又回去了,然后接了幾天狀子的狀師失業了。衙門傳來消息,此案從快從嚴處理,于今日將犯人押回原藉。狀師揚名的美夢碎了,王修晉相當的不解氣,尼煤,從什么快從什么嚴,這火氣還沒發,工坊管事的跑了來,把衙門的消息更具體的講了一遍,王修晉聽完之后,挑了下眉,他怎么覺得此事有些不妥呢?讓管事的稍等一會兒,他準備去問問父親,他主要問問上繳,繳給誰,可別進了人的私人腰包。 王大人聽完之后,只道兒子想太多,并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貪的,也有清流的,尤其現在整頓了幾次之后,哪還有人敢亂伸爪子。王修晉這才松了口氣,準備讓管事的跑一趟,直接把錢帶回來就行了。王大人卻沒讓兒子離開,“我聽著你工坊的案子,列出一張特別長的賠償清單,怕是要把人家家底都掏空??!” “父親,那些都是他們當賠,我并沒有多要?!蓖跣迺x超淡定的回答,完全不覺得自己要得多,他還覺得手下留情了。王修晉并沒有說兒子做得對錯,他只是覺得其中幾條賠償明目有趣,就想問問兒子是怎么想出來的。王修晉不會說是那些是上輩子法律范圍內的賠償范圍內允許的,只說是換位思考。 王大人想了想,便樂了,點了點兒子,“行了,去忙吧!有時間帶著婭佑回家里坐坐,你娘很是想婭佑?!?/br> 自行車工坊被砸的事,在宮里的皇上也清楚,看著親隨送上來賠償單,皇帝是哈哈大笑,直道不愧是皇商,錢算得夠精,當初向敵國要賠償時,就應該讓皇商去,肯定能讓敵國賠得幾輩子也不會惦記著大梁的土地。 富商怎么也沒想到他只是耍耍威風,結果卻弄到這樣的下場,若是知道會這樣,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只盼著回去之后,賠了錢能夠消滅,待他翻身之日,必要討回奇恥大辱之恨。 和富商一道而來的人,瞇著眼睛看著對方離開,嘴角泛著嘲笑,他太了解對方的性格。沒有那個腦子,沒那個能耐,卻是個好命的,居然能占著家產,可惜??!守不住……吹了口哨,他也該回去了,接收那人余下的家財,只是等他回去,哪還有他想要的東西。 賠償的后續要等管事的回來之后才能進行,傷者家屬便離開了那位狀師家門外,離開對著狀師的大門,都留下一灘口水,比起大門,他們更想把口水吐到對方的身上。 京城里的說書大賽并沒有因此停下,繼續火熱的進行中,在總決賽的當天,王修晉陪同老爺子到現場觀看,聽著改編各種話本中的精彩段子,繪聲繪色的講述讓人猶如故事之中,在這個沒有影視劇的年代,說得好的說書先便如同后世的大明星,很受人追捧,也正因為這樣,才會讓五皇子賺得現在看人都覺得是錢了。 王修晉聽著五皇子的評價,笑得直揉肚子,五皇子還真是敢說。一旁的皇帝淡淡的掃了一眼五皇兒,這還是他那個只知道讀書的兒子嗎?四皇子沒有的聽到老五和王修晉的對話,他在聽著上面說書先生說的段了,很有意思,他在考慮要不要請這些進宮里再說說。 坐在四皇子身邊的,并不是哪位皇子,而是四皇子的長子,皇帝的皇孫,這會兒也聽得津津有味,聽到有趣的地方,眼睛亮閃閃的。 現場比試,現場投票,立刻唱票,全程有大梁最權威的都察院下設的監證司監證,百姓特別的放心。當第一名拿著巨額的資金,和一塊真金做的牌子,激動的張了半天的嘴,愣是沒說出一句話,只是跪地上給皇宮的方向磕了幾個響頭。沒有人知道皇帝就在現場,皇帝看著磕頭的第一名,“是個實誠的人?!?/br> 之后的第二第三名有第一名珠玉在前,自然是有樣學樣,卻沒得到皇上任何的評價。第一次的大賽就此落幕,之后的說書的天下巡回,除去賺錢之后,還有另一個目的,便是領旨暗訪??纯锤鞯毓賳T有沒有其他的心思。 便是造反的事已經過去,皇帝仍是不放心,怕有漏網的小魚,或是還有其他人也有此念,必須提前扼殺。 王修晉可不知這些,大賽結束之后,另一向大賽緊接著開始了,京城學堂的運動會,這是屬于京城學子的節日,去年沒有拿到名次的學堂,早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一洗血恥,隨著運動會一年接一年的舉辦,越來越受學堂的重視,尤其是今年,在不久之前,皇帝特意下了一道旨,京城的學子參加科舉,不需要有運動場四圈的跑步成績,沒有成績的,不可參加科舉,可把這些成天與書為伍,一個個弱不禁風的學子們嚇壞了,有一位還直接暈了過去,著實是身子骨太弱了。 剛接到旨的時候,學堂的先生們還覺得皇上有意難為他們,之后聽說有人暈了,才算是想明白皇上的用意,身體太差如何為官,靠吃補回來?當官的月錢就那么點,哪里夠天天吃補身子的東西,除非是貪,以皇帝對貪官的厭惡,還是老實的出去跑吧! 之前覺得到京城學堂讀書是件特別好的事的學子們,就差沒把腸子悔青了,現在回去讀書也來不急了,只能認命的到外面跑,想著運動場里的圈,學子們只能咬牙堅持。 皇帝頒旨的時候,并沒有想什么身體不身體的,他只想磨煉一番學子的心性而已,如此簡單。不過,被人美化一下,皇帝還是很滿意的。 去拿賠償的管事的回來了,身帶巨資,一路不曾停歇,王修晉對管事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讓先生和管事的核對具體數額后,便讓管事回去休息兩天,等緩過乏后,再回工坊里上工,至于給家屬送賠償的事,著人在工坊門口貼個通知,兩天后到工坊領便是。 作者有話要說: 李菻善:0出鏡,強烈要求出鏡,我是主角,我是主角,我是主角 王修晉:你只是男二,我才是主角 第365章 工坊給傷者的賠償金可謂是開創了先河, 讓其他工坊做工的人倍感羨慕,尤其是和醫館談了合作, 凡是在皇商名下的工坊或是商鋪做工的人,都可以到醫館里做檢查, 身體不舒服便可以去, 只要醫館的大夫開了藥方子, 拿到交款的證明就可以到做工的地方拿七成的藥費。這條頒布后, 連為官的官員都不淡定了。 賠償金是怎么計算的,他們略有耳聞,對于做工的人拿那么多的工錢,為官的相當不滿, 可他們卻又不能指手劃腳。誰讓王修晉賺的錢都拿給皇上了,也不是沒有想向皇上提議, 如果皇商降了工錢, 可以拿給國庫的更多,可,也只是想想,他們若是敢說, 皇帝絕對不會給他們好臉色, 他們也就只能看著錢落進一幫地位低了不知多少的人手里,看著眼氣, 卻無能為力。 試想想,為官還不如一個手藝人賺的多,拼死拼活做官有何用, 還不如當初學些手藝。據說,皇商還專門請了先生給這些做工的人授課,教他們識字,浪費,大大的浪費,讓他們識字有何用,又不能參加科舉,有給他們授業的時間,那些文人可以做多少的事。 “想太多,去授業的都是一幫小娃娃,最大的也不過是十歲?!币晃豢床贿^去的官員起身,說完之后離開,有時間抱怨這些,還不如去做些正經的事。 “皇商用自己的錢,做什么跟我們有什么關系,還是淡定些做好自己的事,以免被上官發現,不好交差?!庇忠晃黄鹕?,叫著先腳離開的人,再呆下去,他更覺得無顏面,他們看不起商人,可數數做的事,還不如商人利國利民,一個個不覺得羞愧,反而大言不慚的想要瓜分百姓應得的錢,丟不丟人。 不單單是官員,在別人家工坊做工的人,聽說皇商那邊的待遇后,深覺差距大,可是沒必法,皇商名下的產業每年招人數量有限,而且招人都是由皇商親自把關,想走個后門都不成。他們很嫉妒能去皇商名下做工的人,工錢比他們多不計,其他的各種東西,每月加起來的,比他們月錢還多。 “聽說,皇商許諾,年底要給每一位做工的人配一輛自己行?!币晃徽谧龉さ娜诵÷暤恼f著,一邊說還不忘記注意工長的位置,就怕工長心情不好,扣他的工錢。 “我也聽說了,我有個親戚就在車坊做工,聽他說,皇商的意思是滿大家都是騎自行車的,總不能制造自行車的卻沒有?!绷硪晃唤又?,“當初我怎么就沒去試試工,說不定就會被選上?!?/br> “呸,別做夢了,看大齊沒,手藝不錯吧!都沒去上,就你,和他差那么多,還想去,醒醒吧!”前一個開口的,直接潑了冷水,然后對上大齊看過來的視線,立刻賠了個笑臉。等大齊轉過視線后拍了一下做夢的人,都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