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節 急性子的司馬光
汴京城,司馬府邸,院子里,司馬光已經六歲了,正巧,他的jiejie也在院子里玩,司馬光靈機一動,拿起了一個青胡核桃。 “光弟想勞煩jiejie為我剝開它”。 “司馬光轉身過神來,接過青胡核桃,試了好幾次,那個青胡核桃依舊完好無缺”。 他jiejie很是生氣的道:“這個是什么石頭,司馬光你是誠心想看我的笑話,想氣我是不是,哼”。 他jiejie很是生氣的走了,過了半晌,家里的丫鬟走了過來。 “小憐,你過來,你把它剝開”。 那丫鬟小憐接過司馬光手里的青胡桃,把青胡桃放在開水里,青胡桃經開水這么一泡,再用小刀輕輕一刮,皮就掉了,然后交給了司馬光,馬光高高興興地拿起這個去了皮的核桃跑了出去。 又過了半晌,司馬光jiejie回來看到青胡桃全都依舊被剝開了。 司馬光的jiejie很是好奇的問道:“這個都是誰剝開的,這么厲害了” 司馬光笑了笑道“當然是你聰明的弟弟我剝開的,我用開水泡了一會兒,然后就剝了”, 正巧,父親司馬池從外邊回來,司馬池白天在秘書省任著作郎官,監督安豐酒稅,他一身緋色圓領袍子,內穿一件白色圓領包子,腰間佩戴著銀魚袋,頭上戴著官帽,走進了院子,正看到司馬光和他jiejie正在爭論著,便讓人叫來了丫鬟小憐。 小憐啊,那個青胡桃到底是剝開的 回著作郎官是,是二少爺讓小的剝開的 “好了,這兒沒有擬定事情了,你下去忙你的事情吧,順便把二少爺給我叫過來”。 一打聽情況,知道了兒子司馬光撒了慌,很是生氣,一臉怒氣, 司馬光站在司馬池面前,嚴厲地訓斥“你給我跪下”。 司馬光跪在地上,,低著頭。 “你知道你自己錯在哪兒了嗎,小孩怎么能撒謊騙人呢?來人,家法伺候”。 “父親大人,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沖了出來,抱住了司馬光:“官人,若是你要打就打我吧,都是妾身不好,沒有好好管教好孩子,何況,他已經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您就饒了他吧”! “是啊,父親,弟弟他已經認錯了”。司馬光的哥哥司馬旦也在幫他求情。 司馬池聽到兒子的回答,剛才的怒氣,已經消失了,淡淡笑了笑,他撫摸著司馬光的頭說道“做人最要緊的就是誠實,一個人如果不誠實,那他就會失信于人,若天子失信于人,就等于失信于天下,那他還如何為江山社稷出力呢”。 “孩兒明白了”。 午后,陽光,窗前,司馬光的手里拿著一本《聲律啟蒙 》念著:“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院子外面,遠遠的歌聲,那歌聲唱的正是柳三變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每當司馬光背誦到“兩岸曉煙楊柳綠”。的時候外面的歌聲就唱到了“楊柳岸,曉風殘月”。 竟然害得司馬光也給背誦成了“兩岸楊柳綠,曉煙殘月,此去經年,應是一園春雨杏花紅,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司馬光一時間很是生氣的朝著外面大罵了一聲:喂,外面那個娘子你就不能消停一會兒嗎,害得我又背錯了,真是氣死我了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知道司馬光是個急脾氣,讀書學習經常只圖進度而不求甚解,比如一篇文章連讀幾遍也不能牢記在心。常常是同窗們都背課文了,可他總是記不住。 司馬光看到母親聶氏進來了,有一些委屈,帶著哭腔娘親,我是不是一個笨孩子,這文我已經背誦了很久可還是不會背誦”。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笑了笑:“當然不是,你只是需要比別人多花一些時日罷了,這讀書是不可急于求成的,尤其是現在啟蒙階段,要打好基礎;二是要你得有自信和耐性,不可抱怨也不可泄氣,這也是做人的道理。 父親司馬池道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朝的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道“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孩兒明白了,謝母親大人、父親大人教誨”。 明月,臨窗,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