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例會
當天上午。 羅蘭美國公司總部會議室。 “今天的例會還有最后一個議題,先生們,就在最近……我們羅蘭公司遇到了一點小麻煩?!?/br> 雖說最后一個議題是公司遇到的麻煩,羅蘭美國公司執行總裁伊文·詹寧斯的臉上卻依然掛著淡淡的微笑,似乎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難住這位年僅3八歲的沃頓高材生。 “艾迪·豪斯主管,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br> “好的,總裁先生?!?/br> 艾迪·豪斯整了整領帶,輕輕咳了兩聲。 “先生們,9月中旬,具體來說是25天以前,公司特約情報顧問斯塔克·杰森從《puter·epire》期刊社初審編輯羅伯特·赫博斯手里購買了一份投稿被拒的論文,內容是有關電腦音樂第二條路的最新進展,斯塔克·杰森向公司索要10萬美元獎金?!?/br> “這件事情是由我們研發部和情報部共同處理的?!?/br> “考慮到電腦音樂第二條路的最新進展可能帶給公司的實質性威脅,我們討論之后一致認為應該拿下這篇論文以供研究。因為斯塔克·杰森和羅伯特·赫博斯都無法確保這篇論文沒有另行投遞,經過友好協商,最終公司支付了7萬5千美元得到了這篇論文?!?/br> 說到這里,艾迪·豪斯稍稍停頓了一下。 會議室里一片安靜,沒有人對于花費7萬5千美元私下購買論文一事表現出任何疑問,似乎這是理所應當的一樣。 悄悄松了口氣,艾迪·豪斯繼續介紹情況。 “拿到論文之后,研發部立刻展開了研究。先生們,有一個很不幸的消息要告訴大家,已經有人真的找到了電腦音樂的第二條路,并且根據第二條路的理論做出了初代產品。然而遺憾的是,那兩個人并不屬于我們羅蘭,也不屬于科更或是任何一家歐美研究機構,那是兩個華夏人?!?/br> 這個消息一出,會議室里立刻響起了一片輕輕的低語聲。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幾年前正是羅蘭和科更兩家合成器巨頭公司聯手否定了電腦音樂第二條路的存在,為合成器的持續繁榮鋪平了道路,也為各自的專項研究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無論是羅蘭公司還是科更公司,所有人都確信會是這兩家公司最早探明電腦音樂第二條路的存在和前進方向,這樣的研究也將為兩家公司今后的繼續輝煌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 誰也沒有想到,這條直通未來的陽光大道現在卻被別人捷足先登了,而且這個別人還不是來自盟友科更公司或是份屬同一陣營的歐美研究機構。 這是足以動搖公司現行策略的大事情。 一時間,會議室里充斥著低低的討論聲。 “先生們,請保持安靜?!?/br> 伊文·詹寧斯屈指敲了敲桌面,他的臉上依然掛著一絲自信的微笑。 “艾迪·豪斯主管,請繼續?!?/br> “是,總裁先生?!?/br> 艾迪·豪斯立刻回應。 對于這位始終面帶微笑的執行總裁,艾迪·豪斯的恐懼發自內心。當初科更搶先開發出16軌觸屏合成器的時候,就是這位剛剛上任3個月的執行總裁,面帶微笑卻又毫不留情的肢解了當時上百人的研發部,只留下了艾迪·豪斯這位當時的研發部副主管和那些沒有參與16軌觸屏研發的研究員。至于因此造成的研發部人才缺口,這位執行總裁大筆一揮批下了翻倍的資金,從最好的院校和研究機構重新招聘了大批人才充實進了研發部。最近幾年羅蘭開發的合成器在市場上始終力壓科更一頭,就跟這位總裁上一次的大手筆有著密切關聯。 作為上一次研發部“肢解慘案“的幸存者,艾迪·豪斯每次面對這位微笑著的執行總裁都會渾身發冷,就像老鼠見到了最兇狠的貓王一樣。 “咳咳,先生們,我不得不告訴大家另外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br> 艾迪·豪斯再次干咳了兩聲,取出隨身攜帶的《siene》,面帶尷尬的繼續說道。 “十五天前,我們得知《siene》同樣接到了這篇論文,當時我們就跟《siene》期刊社進行了溝通,希望他們不要刊登這篇論文,或者推后幾期。然而遺憾的是,《siene》拒絕了我們的請求以及……公司的好意?!?/br> “今天上午,最新一期的《siene》已經刊登了這篇論文,并且在封面顯著位置安排了導讀,就是我手上的這一期?!?/br> “先生們,情況就是這樣?!?/br> 說到最后,艾迪·豪斯的聲音已經有氣無力了。 會議室里再次響起低低的討論聲,不過這一次,伊文·詹寧斯并沒有再讓大家安靜下來。 艾迪·豪斯低著腦袋坐在那里,眼神有些呆滯。 他在等待著預想中的風暴來臨。 “從封面來看這是《siene》本期的重點文章,難怪人家不肯接受公司的好意,這下可就有點麻煩了?!?/br> 聲音來自艾迪·豪斯的左邊,那是高級副總裁的聲音。 “不不不,對于我們來說《siene》刊登這篇論文還不算什么麻煩,重點是我們從提前拿到的那篇論文中獲得了什么。如果根據那篇論文已經研究出了有價值的東西,《siene》刊登的論文就對我們沒有任何威脅,論文作者得到名聲,我們得到實際的利益,一切k;但是如果直到現在我們還是一無所獲,那我們就真的虧了,而且麻煩才剛剛開始?!?/br> 這一次的聲音來自總裁高級助理。 艾迪·豪斯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事實上他最怕的就是高級助理說的這個,之前跟格林·查爾曼的爭吵也正是因為這個。 對于羅蘭或者科更這樣的國際化集團公司來講,花錢購買一些“資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購買的“資料“物有所值,或者根據購買的“資料“研究出了有價值的東西,那么一切前情都可以既往不咎。換句話說當初即使花了再多的錢購買“資料“也沒有任何關系,哪怕經手的人從中貪污了一點也不會有任何人事后追究。 但是! 一旦花錢購買的“資料“被證實虛假,或者公司無法從購買的“資料“當中研究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那么當初力主購買這份“資料“的人就要倒霉了,而他(她)倒霉的程度將根據這份“資料“的重要程度來定。 艾迪·豪斯正是當初力主購買那篇論文的人。 現在,公司情報部主管可以比較輕松的等待公司的決議,隨后根據決議認真執行就能順利過關。然而他這個研發部主管,不僅力主花錢購買了那篇論文,而且迄今為止論文的研究也沒有給公司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艾迪·豪斯很難想象自己這一次可以輕松過關。 如果最終的結局僅僅只是解職或者直接解雇,現在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接受下來。 但是…… “先生們,請安靜?!?/br> 伊文·詹寧斯再次屈指敲了敲桌面。 會議室里迅速安靜了下來。 沒有人愿意在這樣的時候觸怒這位微笑著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