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夭后女帝(43)二更
夕陽西下,天空被霞光染紅,和北翼皇城地面上的紅色互相輝映。 皇宮告破,北翼帝君親手殺掉了宮里想要逃走的妃子們,穿著戰袍坐在象征帝位的龍椅上,帶著朝貫。戰袍下穿著黑紅色皇袍。 手里拿著一把米一長的青銅劍,威嚴看著朝殿大門。 國師果然說的是對的,昨天剛好是北翼的八百六十三年第一天…… 等到赤月、東陵、萊陽三國的統帥走進北翼朝殿內,就看見瞪著一雙眼睛的北翼帝君。 北翼帝君在新年第一天坐在龍椅上而亡,宣告著北翼江山易主。 延續了八百六十三載的一個王朝終結。 北翼沒了,這場戰爭遠沒有結束。 一直觀望中立的國們,等著三國因分地盤不均鬧掰,大打出手。 宇月大陸新年過后的第一天,赤月、東陵、萊陽三國帝君出現在月夢臺上。 東陵新人帝君童琦樓獻上一份國書,自愿將整個東陵江山為嫁送給赤月國女帝,從此再無東陵。 而萊陽帝君在月夢臺上自愿降低為赤月國附屬國,聽從赤月國的調遣。 赤月國沒有硝煙收割了這兩個大國領土,整個宇月大陸一片嘩然,他們都感覺自己在做夢,還是說今早起來的方式不對。 怎么一睜眼,這宇月大陸大部分江山就成了尹家的了? 那東陵新任的帝君腦袋被門夾了吧,將整個東陵當做嫁妝!不是聘禮! 東陵的那些臣子們很想要暈一下,他們的陛下這是要倒貼上去呀。 陛下您在東陵的王霸之氣呢?!您折騰他們這些老骨頭時不是挺厲害的,怎么能為了尹赤月而折了自己的膝蓋倒貼上去。 天下女子何其多,您偏偏要找一個最難征服的。 也不知道赤月國的這位女帝給他們陛下下了什么藥,讓其這樣。 還有,萊陽的陛下是不是腦門也被夾了? 怎么也和他們陛下一起瘋。 不止東陵臣子百姓懵,萊陽皇室的各位宗親皇子們也很疑惑他們的父皇(陛下)到底中了什么邪。 怎么好端端的要自貶一等,成為赤月國的附屬國。 整個宇月大陸的人除了赤月國的百姓外,都很不解。 東陵百姓們對自己并入到赤月這事看的開,他們可是等了很久,一直很羨慕赤月的福利。 赤月城皇宮內,尹赤月被埋在一堆又一堆的奏折中流著寬面條。 自從東陵并入到赤月后,她的奏折就沒有批完過。 不但是尹赤月,朝中大臣們也沒有沐修過了。 天天累死累活,感覺身體都空了。 自從東陵并入到赤月后,前任東陵帝君童琦樓就成了甩手掌柜,將所有關于東陵的事務部甩了出去。 一開始還看他們不爽的東陵臣子們現在一個個笑開了花,他們的陛下真是太聰明了。 讓赤月國這些人為了他們東陵累成狗真是不要太美好。 不用他們花一分錢養著百姓,多劃算呀。 哦呵呵。 尹赤月抬起頭看向將狐貍面具扔在書案上,盤坐在地面上悠哉喝茶的童琦樓青筋暴起,這個人真是太討打了。 手里的奏折嗖地一下飛了出去剛好砸向童琦樓額頭。 只見童琦樓抬起手指輕輕一捏便將奏折捏在手里,瞇著眼對著尹赤月一笑,用最溫和的嗓音道“陛下一定要將奏折批好哦,我先走了?!?/br> 童琦樓拿起桌上的狐貍面具起身就要往御書房外走去,他錯了就不該在這里來喝茶。 手放在門栓上,卻怎么也打不開門。 門上出現一道透明符印,尹赤月黑著臉站在童琦樓身后。 御書房內堆成山的奏折在靈壓下慢慢飛起來,飄在空中。 一滴冷汗自童琦樓額頭流下,他一時得意了。 揉了揉臉,童琦樓轉身,做出一副可憐兮兮樣,撲倒在尹赤月腳下。 “陛下,我錯了,這些奏折我馬上幫你批閱?!蓖鶚橇ⅠR認慫。 一把拿過飄在空中的奏折做到書案上認真批閱。 尹赤月大筆一揮,頒布詔書科舉提前。 之前還幸災樂禍的東陵老臣們都他們童琦樓捉了壯丁。 開玩笑,他都沒得玩了,這些老東西憑什么悠哉享受。 想要參加赤月國開國后第一會科舉的學子們,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核才能參加這一次的童生試,只有參加童生試成為童生后,才能參與一個月后的鄉試。 鄉試完結兩個月后,就要進行會試。 這一次會試的貢生名額增加了五百名,只要能成為貢生,就可能分配到一些小地方任職。 赤月國哪怕是一個捕快也要每個月進行考核,所有捕快都必須進行文考和武考。 縣衙里任何一個職位都必須經過科考后,獲得舉人方可述職。 現在赤月國各個縣衙的職位大部分都由瀾山書院學子們頂著,只要這次恩科結束后,接任職位的官員到位,所有新任官員通過任職考核后,就進行職位交接。 瀾山書院學子們若是愿意進入監察司的,進行入職考試后,可在各地監察司任職,替百姓們監察當地官員們的一言一行。 而監察司的言行則有瀾山書院等幾個地方共同監督考核,只要被查出利用職位之便做出危害百姓之事,就會被解除官職和瀾山書院學位,被天下學子唾棄的同時還要受牢獄之災。 這一次的科舉貢生一共千人,千人能通過殿試的則有五百人。 只要進入到三甲的進士們,會直接被任命官職,進行職位培訓。 誰讓赤月國領土擴張人員稀缺,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一個官員去管理,靠赤月軍和東陵軍的將士,百姓們自發組織維護。 有的地方則繼續沿用東陵之前的官員,只要百姓們認可便可繼續留任在當地。 半年后,通過科考的舉人、貢生、進士們都被安排到不同地方進行任職。 朝堂上也進行了填補,很多在瀾山書院的學子被安排到了六部進行填補,而六部原有的官員很多得到升遷。 一切步入正軌。 一年后,萊陽國陛下駕崩,臨終當著眾多大臣的面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樰親王元伯崎。 萊陽國臣子們也好還是皇子們也罷,都沒有一個反對的。 他們都明白只有元伯崎在,萊陽國才是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