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然而付巧言想著去歲那個影影綽綽的華麗身影,她又把這些事壓了下去。 也可能幾十年過去了,王皇后對這些事也沒那么在意了。 無論怎么看,那都是主子們之間的故事,跟她又如何相干呢?不過就是小宮女們私下無人時偷偷講的“小話”罷了,她一貫不同人碎嘴,至今也沒跟旁人念過一句主子的不是。 付巧言翻了個身,迷迷糊糊有了些睡意。 她沒敢睡死,淑妃午后也要歇一個時辰,等到申時正她便會起身,洗漱后去書房看書寫字作畫,到了晚膳才會停歇。 作為伺候筆墨的宮人,付巧言要早一步到書房,把淑妃要用的紙筆都潤好,煮上一壺熱茶,備好茶點,省得娘娘過來沒口水喝。 這些事知畫都同她一一交代過了,今日也會帶她一起去準備。 往常這些都是知畫的活,準備好就得離開去起居室跟著寒煙一起收拾,如今付巧言接手,倒是給她省了不少事。 沈福手下四位大宮女,寒煙和另一位叫寒絮的是貼身大宮人,她們一人手下兩個小宮人,跟專門輪班伺候淑妃衣食住行,除了桃蕊這位掌衣宮人不在跟前伺候,還有一位掌禮宮人名叫桃陌,是專管景玉宮器具和小庫房的。 而黃門中正監林泉是專管外事的,他同沈福關系很好,平日里笑瞇瞇的,用午膳前付巧言還同他見過禮。 兩名少司,一位叫張有酒的帶著一個小黃門專管小廚房,另外一位叫陳澤的領著剩下兩名小黃門干些力氣活。 她們宮里原本是少了兩名無品小宮人和小黃門的,不過如今付巧言來了頂了一個缺,依舊不顯得人多。 加上淑妃,一個院子里通共就這十幾口人,倒也簡單。 付巧言記性好,一天就把這些人記了個七七八八,院子里見了也嘴甜記得問好。 這滿宮里哥哥jiejie的,就屬她人微言輕,自然是要端正態度的。 未時正她便醒了,輕手輕腳打點好自己一身行頭,便就出了門。剛一跨過垂花門,便瞧見知畫站在回廊拐角處等。 今日風停雪靜,雕欄畫柱梅上雪,襯得她滿目璀璨光華。 原本只六分長相,硬生生叫那眉心朱砂痣襯成了八分麗人。 付巧言快走兩步,跟到她身旁淺笑問安:“叫jiejie久等?!?/br> 知畫微微搖頭,伸手幫她正了正衣襟。 小丫頭依舊瘦成一把骨頭,她本就身材修長,這一瘦下來連脖子都跟著纖長不少。她眼睛毒,自是看得出來她里面還穿了一身夾襖,因人太過瘦弱,也因面容清麗無雙,倒也沒顯出半分臃腫來。 真是個難得的好顏色。 知畫不知怎么,突然想起經常來景玉宮的那位八殿下。 她偶爾書房伺候,見過那位好幾回。 八殿下是如今宮里最英俊的一位了,將束發的年紀卻已七尺有余,他同皇上最為相似,都是頗為英朗的長相,卻也隨了生母溫才人,平添了幾分俊秀。 加之又是著淑妃長大,他性子上偏了養母許多,最是溫和有禮,時時都能吸引小宮人們的目光。 大約是兩三年前,他才十二三歲的年紀時,多少有些雌雄莫辯的美麗,跟眼前這位小宮人倒是有些相似的。 倒不是說長得像,而是那種給人的美感,大抵都讓人見之心喜。 知畫微微瞇起眼睛:“聽說你之前生過???” 付巧言輕聲答:“去永巷前挨過凍,多虧那邊姑姑體恤,月余才熬過來。如今很是怕冷,衣裳都要多穿幾件?!?/br> 她語氣很淡,這話講出來沒多少起伏,卻也讓知畫知道當時她的遭遇。 在宮里最怕得病,不是說沒有藥,使點銀子攀點人情多少都能弄到,可活卻拖不得。 你躺在床上,那一天天活誰做?該你的事要擔在別人身上,也要看旁人樂不樂意。所以知畫聽她說感謝永巷姑姑體恤,想必那位姑姑是真的給過她寬裕的。 “你倒是命好?!敝嫶鬼?。 付巧言輕笑:“可不是,我也覺得自己命好,如今又來了景玉宮,沒有比這再好的地方了?!?/br> “你倒是通透?!敝嬓Τ雎晛?。 她們這邊說邊等,那邊正殿的門便開了,知畫領她直接去了書房,把一整套茶具都端了出來。 “娘娘醒來后大抵要半個時辰,這會兒你把茶碗燙好,煮上水,再把墨硯好便可以了?!?/br> 知畫說著頓了頓,先叫她去書桌那:“你讀過書,這個會吧?” 付巧言忙點頭,接過她手里的松墨,在端硯上研磨起來。 因不知娘娘每日會不會寫字作畫,所以墨只淺淺備上一層,隨著黝黑的松墨推開,一股子清香散了出來。 這是四大名墨之一的松墨,全為御供。 這墨研磨出來黝黑油亮,一丁點墨渣都無,也沒普通黑墨的臭味,只能透出香來。 “好墨?!备肚裳杂芍再潎@。 知畫見她頗為上手,也沒再費勁同她說筆墨紙硯的事:“娘娘對這些沒什么講究,好用便是了,倒是茶水記得每日都不能重樣,娘娘什么茶都喝的,這套紫砂龍鳳茶壺是娘娘最心愛之物,切記每幾日都要拿出來用一次,好叫娘娘看見?!?/br> 能叫龍鳳多為皇帝皇后御用,淑妃這里能有一套茶具,雖然龍鳳在形制上不那么講究,爪上都少一趾,卻也足顯珍貴。 付巧言一下子就明白這是皇上御賜給淑妃的了。 她仔細端詳那一套紫砂茶具,知畫兩手穩穩拖著壺身,上下一翻轉便把底露給了她瞧。 只見那湖底刻著館閣體隆慶十年四字,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寫的是瞿三刀。想來便是紫砂大家,特地給隆慶帝做的御壺。 淑妃這里茶具很多,除了這套龍鳳紫砂,還有一套雕刻三君子的方壺紫砂,一套官窯冰裂紋、一套雕花青瓷并一套白玉雁歸。 這幾種茶具出茶都極美,倒也是淑妃的品味。 知畫又從柜中取出一個小瓷壇:“這是玉泉山上的泉水,每兩日送來一壇,專給娘娘飲茶?!?/br> 付巧言點頭稱是,她在家中也跟父親學過煮茶,大越尚茶,在學校也要考較煮茶手藝,做的不好年末是要降檔計分的。 書房里有個小茶爐,燒兩塊最好的銀絲煤,用小水壺把水煮上,一絲煙都無。 茶桌就放在窗口,正殿燒著地龍,開著窗也不冷,遠遠往外望去,紅梅娉婷白雪妖嬈,倒是一處好景。 兩人這剛準備好,那邊淑妃正巧踱步而入:“今日煮的什么茶?” 付巧言忙起身沖她行禮,微微抬頭一瞧,見她穿了一身墨綠襖裙,上衣是用金線收的窄袖,下裳的六幅裙則繡了一整片并蒂蓮花,一塊拇指大的祖母綠掛寶墜在衣領處,隨著她的走動搖曳生姿。 淑妃長相清麗,眉眼溫婉,渾身一股書香氣,許是上了年紀,眼角也微微有了淺淡紋路,卻也顯得她更是溫和。 要說美,也是真的美。 第27章 添香 昨日付巧言極是緊張,根本不敢往娘娘那多瞧一眼,今日里膽子大了些,才敢這樣偷看。 “回娘娘話,今日里是君山白茶?!敝嫶?。 淑妃偏愛清茶,也就是俗稱的葉子茶,味淡一些的茶餅比如普洱一類她也是喝的。 就是御貢茶團她并不十分喜歡,倒也不是絕對不喝,每年里只把最好的那二兩龍鳳茶團用了,其他俱是給了兒女。 說起來,這兩個孩子雖然都不是淑妃親生,但名下皇子公主都養成的,除了名滿大越的貴妃、一胎龍鳳雙生的順嬪便只有淑妃了。 淑妃對這兩個孩子俱是十分細心周到,說是養母,親生的怕也做不到這樣好。 八皇子好歹是她襁褓里便開始養的,六公主可是十歲才記到她名下,也沒見她薄待了去。 宮里人人都夸淑妃心地好,就連皇帝也因為這個年節都要加倍賞賜,以感謝她撫育皇嗣。 就拿龍鳳茶團來說,宮里除了皇后,也就她同貴妃能分到二兩,如果年份不好上供極少,其他主位有時都是沒有的。 剛知畫同付巧言一一講過放茶的罐子,龍鳳茶團特別用了耀州窯的黑瓷,以顯示御用的規格。 早年的龍鳳茶做的是大茶餅,里面用料十分講究,煮出來香氣氤氳,味道很濃。到了隆慶帝這里,他口味偏淡,就改成了小茶團。荔枝大小一顆,用油紙包好,里面香料少用了十數味,茶的本香便顯出來了。 要不是這樣,淑妃根本不會喝。 “好些日子沒喝白茶了,倒也是應景?!?/br> 前幾日剛巧落過雪,宮里這會兒正是路最不好走也是景最美的時候。 知畫笑著沖淑妃行禮,扶著她坐到椅上:“娘娘,以后這些活都是付meimei的了,這書房的事她都會,定是比奴婢做得好哩?!?/br> 她這一句話說的百轉千回,語調略微快了一些,顯得十分俏皮。 淑妃一貫對手下的小丫頭們很和藹,聽了這話,凌空點了點她鼻子:“行了,別跟我這逗趣,快去找你寒煙jiejie去吧?!?/br> 知畫又笑著再拜,這才退了出去。 付巧言這邊剛好把茶煮上,拿了個桐木茶盤,把茶杯茶壺都擺上,想了想又添了個午膳前用梅花做的小布景,這才端到淑妃跟前。 白茶是淡色茶,茶湯清亮,知畫選的是那套白玉茶具,跟布景放在一起,平添三分雅致。 淑妃看了一眼,笑著點頭:“你倒是有些情趣,去書架上找一本《周山志》過來?!?/br> 付巧言沖她福了一福,忙去書室找了出來。 她上午打掃時簡單看了下書籍擺設,雖然滿滿當當擺了五個柜子的書,卻是按字部排序,并不難找。 這本周山志看起來并不是很厚,薄薄一冊,卻略微有些舊了,想來是翻過幾回的。 淑妃倒也沒想她轉身的功夫就取了出來,問她:“上午去書房里看過了?” 付巧言笑笑,輕聲細語答:“諾,奴婢上午看過,發現書是按字部排序的,很好找?!?/br> “你倒是機靈,你先把第三篇和第四篇大致看下,待會兒讀給我聽?!?/br> “諾?!备肚裳源饝宦?,便走到了書屋里。 娘娘顯然要忙,她也不好在外面礙眼。 淑妃見她確實乖巧懂事,也是花骨朵一般年紀,不由有些憐惜:“坐下看吧?!?/br> 付巧言捧著書,站在書室門口沖她行禮:“謝娘娘賞賜?!?/br> 雖說淑妃允她坐下,她也不好沒規沒矩那么隨便,只略略沾了個椅子面兒,挺直了腰背端坐著翻起書來。 這是一本主要寫周山附近市井小品的話本,開頭第一篇便是茶館里說書先生開場,付巧言在家中時看過不少這類書,也知道這門路。 她徑直翻到第三篇,仔細讀了起來。 第三篇講的是周山鎮上員外府上小小姐養貓的事兒,頗有童趣,到了第四篇卻是那小小姐情竇初開,同未婚夫婿踏青賞景互訴衷情,滿篇皆是含蓄情話,看得付巧言微微紅了臉面。 她其實年紀也不算小了,家中時母親也念叨過幾次她的婚事,只是那時她剛考上平學,還有三年功夫才能畢業,母親便也沒有心急,話里話外都是想留她到十八歲上再許出去。 大越不興早婚,女子多是十五以后才出嫁,待到家里光景好些的或者特別受寵的姑娘,留到雙十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