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他的請功自然不是單純賞賜點什么,而是舉薦人才。 曹縣丞搞情報工作很擅長,去京城也大有可為。 等曹縣丞離開,林重陽就立刻找來魏十三和周七,將這里的情況簡明扼要說了一下。 魏十三道:“林大人,陛下有令,許你便宜行事,務必將這里的白蓮教一干妖孽連根拔起,以免釀成大患?!?/br> 魏十三突然這樣說給林重陽嚇了一跳,“十三兄,弟弟我就是一個文官,拿筆桿子的,可不會排兵布陣呢?!?/br> 魏十三笑得露出大白牙,“大人,陛下給你機會報仇,你可要抓住啊?!?/br> 林重陽也就不客氣了,謙虛地態度表示一下就行,后面還是要擔起責任來。 “秘密召集當地錦衣衛收集情報,同時化整為零,派一百人悄悄潛入浦臺,五十人潛入鄒平監視,暫時不要打草驚蛇。我們要加快趕路,早日到濟南求見都指揮使大人?!?/br> 山東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夏鐵蓮,并不是靠世襲和恩蔭上來的,而是辛丑年同進士,做過知縣、推官、知府、參政,今年初被皇帝調任為都指揮使。 夏鐵蓮為人耿直,嫉惡如仇,據說第一次升職就是因為同僚們集體活動,才給他拱上去的。 皇帝看中他剛正不阿的性格,讓他擔任沖要之地的都指揮使,負責一省的軍事。 如今內地的衛所開始出現崩壞跡象,常年的安逸以及武官的貪婪,讓衛所士兵們消極怠工,戰斗力越來越低下。 所以朝廷才想讓一些性情剛直的文官來擔任武官職位。 林重陽委托周七帶人護送家屬正常趕路,他帶著李苗王鐵和魏十三一起帶一小隊疾行趕往濟南府。 他們帶著特制的行軍帳篷,兩天兩夜趕到濟南城,天一亮便進城,直奔都指揮使司遞上名帖求見夏鐵蓮。 誰知道夏鐵蓮并不在,林重陽便再去巡撫衙門拜會巡撫鐘大人。 鐘大人原本是山東布政司,與林重陽有數面之緣,如今雖然官職比林重陽高,可百官以翰林院為貴,他自然不敢輕視這位翰林院侍講學士兼詹事府左庶子、海事館提督。 一陣寒暄,拉近了距離,林重陽便直奔主題商量正事。 林重陽希望他配合,封鎖府城周邊,將城內的可疑人員控制起來,至少讓他們無法出城。 鐘大人微微頷首,卻面露難色。 “不瞞重陽,你這辦法本官大力贊成,切斷他們南北的溝通,就可以各個擊破。只是……” 林重陽道:“大人可有為難” 鐘大人咬咬牙道:“并非本官為難,而是咱們濟南城如今今非昔比。本官不是最能說了算的了?!?/br> 林重陽立刻明白了,前兩年德王從德州跑到濟南府來修建王宮了,原本的巡撫衙門都被他占了去,沒想到占了地盤,連權力也要侵占? 他道:“鐘大人,藩王不可以干涉地方政務?!?/br> 鐘大人道:“本官自然知道,只是德王殿下和陛下是一母同胞,自然格外縱容些?!?/br> 懂了。 又是一個恃寵而驕的。 被鐘大人這么一說,林重陽對德王便提高了警惕,府城內的消息逃不過德王府,如果有人在德王府做文章,那就不好辦。 他沒有留在府城,而是離開巡撫衙門直接出城,讓李苗去給林大秀等人送信,不進濟南城,而是去齊河暫避。 他則和魏十三帶了火器隊兩百人,快馬輕騎直奔鄒平。 在先遣隊的接應下,他們直接沖去長關村將正在宣揚往生真空家鄉,追隨無生老母的唐聰等人給抓獲。 為了避免引起信眾們聚眾鬧事,他要求當地官府出面,安撫百姓,告訴他們教可以繼續信,但這個唐聰是掛著羊頭賣狗rou的偽真人,他的目的就是為了jianyin婦女、聚斂錢財、蓄意謀反,讓百姓們且不可上當,免得被連累,連誅九族! 他這樣將教徒們的抵觸降到最低,甚至還從唐聰的下屬里挑出一個沒那么瘋狂的來做真人,讓他安撫教眾。 處理完鄒平,他們又快馬輕騎趕往浦臺。 結果在浦臺這里遭受了無生老母化身唐健兒的頑強抵抗。 唐健兒是唐聰的meimei,以無生老母化身自居,久而久之連自己都深信不疑,覺得能呼風喚雨、創世造人,要清洗骯臟的現世,凈化人間,帶領兄弟姐妹去無望真空家鄉。 因為火器威力巨大,那些自詡被教主金手指點一下就可以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可憐蟲們,咿咿呀呀呀地沖著火器隊就砍過來,卻在八十步外就被擊斃。一番激戰之后,火器隊擊斃一百八十六人為代價,二十人,活捉唐健兒。 再令地方官衙復制鄒平那一套。 只要不反對他們信教,就不至于激發所有人的反抗,他只需要揭穿唐健兒根本不是無生老母的化身,而是打著無生老母的名頭招搖撞騙,他還親自上香,請求無生老母保佑大明繁榮昌盛,保佑當地風調雨順,再不要十年九旱,還得朝廷忙著賑災…… 收拾殘局,八月初,林重陽回濟南府的路上,接到了德王府的請帖,請他八月初五王府賞桂。 第225章 番外一 探王府 林重陽先去看了唐聰,他被挑斷腳筋手勁,形容憔悴,已經無力再傷人。 一名錦衣衛立刻搬了一把椅子過來,林重陽順勢坐在那里,看著蜷縮在墻角的唐聰。 “唐聰,說吧,為什么要刺殺本官?!?/br> 反正他不相信自己和唐聰幾年前的那點過節會讓人惦記著現在才出手。 唐聰還穿著那身孝服一樣的護法法衣,破破爛爛、血跡斑斑,他呻吟了一聲,“草民……良民……你、這是官逼民反?!?/br> 林重陽冷笑,“爾等聚眾鬧事,刺殺朝廷命官,這是官逼的?”如果說吃不起飯,民不聊生,你這樣說就算了,明明這兩年的日子開始好過起來,你們一到晚上就聚眾宣傳神神鬼鬼的東西,然后打著無生老母的旗號濫交,反而還說得自己那么委屈。 嘖嘖。 唐聰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林重陽緩緩起身,“也罷,反正說不說你也是死路一條?!?/br> 他走到門口,給外面的魏十三使了個眼色,“讓人送他進京吧,去北鎮撫司說話估計比較有感覺?!?/br> 魏十三立刻下令將唐聰用鐵鏈鎖起來,送往京城。 一聽說要去北鎮撫司,唐聰立刻掙扎起來,大喊著:“狗官,你不得好死,你擋人財路,天地不容?!?/br> 林重陽聞言卻也不惱,“真是老百姓好糊弄,隨便扯點鬼話連篇也能騙人,起碼多讀點書,編瞎話也好編?!睋跞素斅犯旌胃?。 魏十三跟他講過,刺客的幕后主使是真空教,但是他們肯定也是被人收買的,最有可能收買之人就是晉商。 因為市舶司、造船廠、海事館、北邊互市,現在幾個商貿重頭戲,都把他們摒除在外,讓他們利益大大縮水,加上如今跟蒙古人的關系得到緩和,北邊的軍糧采用屯田法也堪堪夠用,不再需要由晉江們運糧北上,那他們就無法換鹽引賺錢。 那他們最大的錢財來源就被斷了個差不多,他們扶持的朝中力量不少動作,只可惜朝廷財政危機得到緩解,內閣又不受人賄賂、要挾。 而晉商們扶持的勢力多數在中下層,如今還抵達不了內閣和六部堂官這個級別。 他們便覺得關鍵問題在林重陽,如果沒有林重陽,朝廷財政危機不可能如此順利解決,倭寇、蒙古之患也不可能平靜,所以他們鋌而走險,要除掉林重陽。 他們不能動用自己相關的勢力,因為太容易被揪出來,所以他們就想到了山東境內的真空教。 讓唐聰他們出人負責刺殺,比其他任何人都好用,因為他們是純粹的民間組織,不牽扯官場和軍隊,事情敗露也不會查到晉商團伙去。 而現在京城因為修建外城,人口眾多,魚龍混雜,林重陽成親滿城歡慶,自然沒人會想到這個,也根本不會戒備什么。 所以他們才能出其不意,一擊得手。 他們派去的那些人并不是多高明的刺客,都是一些被洗腦的狂熱之徒,言說殺了林大人,哪怕被官兵打死,有無生老母接引也不會有任何痛苦,反而會立地飛升回到真空家鄉。 只是沒想到禁衛軍反撲那么快,更沒有想到新娘子武功那么好。 這些都是魏十三轉告林重陽的。 “將他們押回北鎮撫司,相信很快就能拿到口供的?!蔽菏浅W孕?。 林重陽道:“小心別讓人滅口了?!?/br> 魏十三笑道:“這個你放心,就怕他們不來滅口呢?!眮硪粋€抓一個。 林重陽還是有些懷疑,“晉商是用什么手段賄賂的唐聰他們?” 錢財、美人,這些對唐聰來說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從別人那里得到,他的教眾們的供奉就足夠他享受的。 魏十三看著林重陽,“重陽,你的意思?” 林重陽道:“我認為肯定有更大的誘惑?!?/br> 魏十三沉吟,錢財、美人不足以誘惑,那就是權勢、長生,而唐聰他們信真空教,很大程度都是他們自己編造欺騙老百姓的,所以只有權勢。 唐聰做了真空教的大護法,統領一干教眾,享受高高在上被人頂禮膜拜的感覺,這種權力的欲望只會越來越膨脹,讓他覺得自己可以統領更多的人。 但是靠著他們這樣傳教,速度還是太慢,十幾年了,他們也只在山東的泰安州、鄒平、浦臺這三個地方教眾最多,其他地方還是勢單力薄。 濟南城更不用說了,那里有座齊州書院,自詡讀書人,一個個巧舌如簧,凡是有弟子去傳教就會被砸場子,逼著跟他們辯論。 那些書生們一個個能言善變,真空教的弟子們哪里是對手? 所以他們肯定想謀求更快、更廣的傳播方式。 那無疑要借助外力。 jian商和邪教勾結,倒是不過的結合。 魏十三道:“拿下了唐聰和唐健兒,我帶人跑一趟山西,且去會會他們商會?!?/br> 林重陽道:“晉商商會能夠滿足唐聰他們想要的嗎?” 魏十三隨口道:“估摸著也就是允許他們去那邊傳教……哦,不對……”不等說完,他自己就意識到不對。 如果去那邊傳教和去別地一樣,也沒有讓唐聰他們快速擴大勢力。 林重陽道:“這個不要想了,反正唐聰和唐健兒一干人捉拿歸案,其他事情就好辦,記得讓人時不時地安撫一下這些教眾,繼續讓他們去舉行儀式,免得出亂子?!?/br> 幾年養成的習慣還真是難改,愿意信就讓他們信著,但是絕對不能搞個人崇拜,尤其是個人封神這種還是洗洗睡吧。 魏十三點點頭:“都安排好了?!?/br> 林重陽就道;“那你陪我去賞桂花吧?!闭f著他把德王府的大紅灑金梅花箋請帖拿出來,遞給魏十三。 魏十三接過去看了一眼,驚訝地道:“德王?他跟這事兒有關系?” 林重陽淡淡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濟南城里如今德王府的手伸的很長?!敝扮姶笕说囊馑己茱@然對德王府不滿,堂堂巡撫根本不能戒嚴省城,因為約束不了德王府的人。 如果不是他先下手為強,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且早就有準備,要拿下鄒平和浦臺抓到唐聰和唐健兒只怕也沒那么容易。 他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德王,更何況德王不好好在德州做他的王爺,非要跑到濟南府來。 本來濟南府衙門就多,堪比北京城,百姓日子過得就不怎么舒服,現在又來了個德王。德王子嗣眾多、家奴隊伍龐大,欺男霸女、圈占土地、打壓地方官府,一個小小的奴才都比七品官還能抖威風,可以說惹得百姓和地方官都非常不滿。 可他們偏偏自詡名士風流,喜好風雅,不好習武弄棒,對朝廷沒有任何危害 有幾個兒子以世子為首仗著自己父王是皇帝的親弟弟,一點都不收斂,辱罵責打地方官員也是常有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