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節
蔡政立刻讓人將備好的卷子也拿過來拆封,看了以后皇帝覺得字都不如林重陽的出彩,所以無論是文章、字體還是相貌,林重陽都是當之無愧的狀元郎,唯一的就是年紀有點小。 皇帝瞥了二人一眼,楊琦倒是支持林重陽做狀元郎,只是看樣子蔡政不那么積極。 那邊韋光見皇帝和諸大臣為難的樣子,拱手笑得十分矜持,“陛下,幾位大人,奴婢有話?!?/br> 韋光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雖然這時候的掌印太監沒有歷史明朝那樣大的權力,但因為并未那般腐朽,且韋光為人也還正直謙遜,所以諸大臣對他也尊重的,并沒有對其他太監的那種輕蔑。 皇帝微微頷首,示意他講。 韋光謙遜地弓著背,“諸位大人,若是文章和字體,咱們選狀元郎是看哪個?” 蔡政道:“以文選人,自然是文章?!?/br> 他們立刻明白過來,同時對皇帝行禮道:“陛下,以文選人,是咱們科舉的法度,有法可依,以此為標尺選狀元郎自然也是應當的?!?/br> 幾人笑起來,林重陽那篇文章,讓他們感覺非常新奇,有法可依這個詞匯就把各人心里一直以來的一些想法,確切地定義出來。 皇帝要的就是名正言順,見狀笑道:“愛卿嘉言?!?/br> 韋光笑道:“老奴恭賀陛下喜得一名德才兼備的六首狀元郎,此乃人瑞,非天下盛世英明之君不可得!” 他這般一說,一干太監立刻跪下恭賀陛下喜得六首狀元郎,一個比一個聲響,唯恐落在后面。 蔡政和楊琦等人也似是回過神來,可不是怎么的,這個林重陽不聲不響居然已經連中三元! 加上他之前童生試的小三元,那就是六元。 六元,且是憑本事的六元,古往今來有幾個? 本朝小三元不少,三元也有幾個,但是六元狀元這的確是第一個! “哈哈?!被实鄞笮?,朗朗不止,蔡政等人就知道皇帝其實早就認定的,別人反對也沒用,且這林重陽也的確是憑真本事的,自然也沒必要拗著皇帝來,紛紛恭喜陛下。 于是定下了第一名狀元郎,第二名楊穎榜眼,第三名蔡康探花郎。 提筆要寫的時候,皇帝又頓住,猶豫道:“如此一來,狀元郎可比探花郎還要俊俏?!?/br> 諸大臣:…… 皇帝陛下您對探花郎的相貌是有多執著,當年囧大先生的弟子沈之儀就被坑得不輕,因為同屆三甲另外兩位一個四十多,一個三十多容貌一般,所以只能委屈沈之儀做了探花郎。 當然這個是不能說出去的,要是讓人家知道其實前三甲多數時候看臉,估計士子們會郁悶鉆牛角尖。 這一屆有個好處,陛下并沒有從二甲往一甲調名次,基本認可了他們的閱卷,也堵住了朝中悠悠眾口,免得他們瞎議論。 楊琦笑道:“陛下,蔡康儀表堂堂,比狀元郎更有官威?!?/br> 皇帝心里又糾結,更有官威那是狀元相,可文章的確不如林承陽的合心意,哎呀說來說去不能把公主嫁給探花郎實在是虧大了。 算了,皇帝大筆一揮,就在林重陽的墨卷上筆走游龍:第一甲第一名,寫完了還忍不住自己又寫了倆字——狀元。 諸臣子看得出皇帝這是非常滿意這位御賜神童! 寫完第一名的,另外兩名皇帝就懶得寫,將筆擱下,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勞。 定下了一甲名次,金榜填寫完畢,就等第二日傳臚大典。 傳臚大典所用的依仗也是皇朝最高配置,只有在皇帝登基、大婚、萬壽、凱旋、元旦之日才用的,極為隆重。 初六一早,林重陽等新科進士們裝扮一新,頭戴進士烏紗帽巾,后有五寸長的展翅,身穿大紅進士袍,腳蹬粉底皂靴,隨著引路官員列隊進入宮內,來到奉天殿丹陛下,依次列隊北向立。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按班站立,等待皇帝陛下升殿。 皇帝皮弁服,從華蓋殿擺儀仗,殿試執事官等于華蓋殿行禮畢,鴻臚寺官奏請皇帝升殿,音樂大作,莊重典雅,錦衣衛指揮使和大漢將軍為前導,皇帝在奉天殿升殿,樂止。 禮部執事官唐煜等舉榜案入,贊禮,林重陽等中式舉人們立刻列隊至丹陛四拜,這算是面圣。 傳制官跪請傳制,執事官此時舉榜案至丹墀御道放定,高聲唱到:“有制!”而后率領中式舉人們由東門出,至丹陛面向西站立。 林重陽等人立刻整齊劃一地跪下聽宣讀制文。 執事官唐煜出列,高聲宣讀,“紹慶十八年,三月三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此時的貢士范圍較廣,其實就是進貢之士的意思,還沒專指會試中式舉人?!?/br> 至此林重陽等人正式成為一名進士。 贊禮官以及新科進士們立刻山呼萬歲。 唐煜繼續唱到:“第一甲第一名,林承陽進殿見駕?!?/br> 啊啊啊??? 林重陽很明確地感覺自己小腿肚子一抖,心跳陡然加速,臉頰也微微發熱,滿腦子的不敢置信。 他居然中狀元了?。。。。?!這不是做夢! 果然夢還是要做的,萬一實現了呢,自己現在不就是實現了么! 唐煜對這種情況也算司空見慣,狂喜之下有些不知所措,沒什么的,允許他們激動一下。 唱名連續三次。 林重陽出列,感覺自己腿都不會彎曲了,腳一抬就飄進了殿內,腦子里一個勁地喊:穩重!穩重!不可殿前失儀??伤睦锏男∪藘荷宪f下跳,“我真的成了狀元郎!” 進了奉天殿內,被領至皇帝寶座正下方,林重陽跪下,已經穩如泰山,沒有一點抖動。 進士及第,不是進士出身,不是同進士! 哈哈哈哈。 請允許我狂笑三秒鐘。 心里的小人蹦跶得他有點按不住,只得不斷地默念:再得瑟要被拖出去杖斃了! “第一甲第二名,楊穎出列?!?/br> 楊穎在會試的時候是第五名,沒想到殿試居然成了榜眼,他激動得比林重陽得狀元還甚,三聲唱名之后雙腿還邁不動,嘴角要咧到耳根上。 唐煜瞪了他一眼,暗自警告他穩重,還不如人家林重陽呢。 楊穎趕緊飄進殿內跪在林重陽左后方。 “第一甲第三名,蔡康出列?!?/br> 蔡康原本還尋思要靠著殿試扳回一局,能壓林重陽一頭中個狀元呢,結果只是一個探花郎,哎自己居然不如林重陽,心里有點不是滋味,不如一個孩子啊……啊啊啊…… 他雖然不甘心,也只能跪在林重陽右后方,如此就成了狀元獨占鰲頭的排位。 往年的探花郎雖然名次不如狀元郎,但容貌都是最出色的,所以跨馬游街,狀元郎最拉風?,F在自己容貌也不及狀元郎,簡直……今年的探花郎估計是最憋屈的。 唱完前三名,唐煜就喊第四名傳臚出列,然后由他代唱后面的諸位進士。 其他人不需要再出列進殿見駕,只在原地就好。 林重陽默默地聽著,呂明憲是傳臚,會試他名次在第六,升了兩名,其他人大差不差的,至少前二十名雖然名次有變,人數基本不變,并沒有三十名開外被提進前二十的。 不過讓他高興的是趙文藻由十五名提到了前十名以內,想必有幾個倒霉鬼因為皇帝在旁邊經過緊張過度出了點岔子。 莊繼法和林毓雋名次提到了一百名以內,不過林毓貞卻后退幾個名次,林承澤維持原樣。 林重陽覺得如果三伯能放下包袱,考得應該會更好,而林承澤和林毓貞其實已經超常發揮,這個成績是意料之外的,很好。 唱名完畢,樂起,新科進士們四拜叩首,起身,就有人過來給鼎甲三人披掛,帽插銀花,不過似乎有人覺得不夠喜慶,立刻又有兩個太監過來,給林重陽插了兩朵大紅花,榜眼左一朵,探花右一朵,看著他們林重陽嘴角直抽抽,想必自己也夠“好看”的。 之后執事官們繼續舉榜案由奉天殿左門出,傘蓋鼓樂引導,至長安街左門處掛榜張榜。 放榜之時,奉天殿內文武百官入班,鴻臚寺官入丹陛中道,跪地致辭:“天開文運,賢俊登庸,理當慶賀,贊五拜三叩頭!” 如此一番行禮之后,老臣們都有些頭暈眼花的,也幸虧有鴻臚寺官以及禮部官員們提點禮儀,否則不知道多少人要抓瞎呢。 禮畢,傳臚大典就算結束,而重頭戲就轉到了新科進士們在狀元郎的帶領下跨馬游街。 騎馬夸街只是一個民間叫法,實際是順天府尹用傘蓋儀仗送狀元郎歸第,按例要在長安街走一圈,西長安街走到宣武門里街然后回頭繼續往東長安街去,再往狀元郎住所去。 夸街的路程其實就是十里長安街。 那倆給林重陽披掛牽馬的官員看著少年狀元郎白如傅粉、唇紅齒白的樣子,又把那翠葉大紅的絨花仔細插得牢牢的,絕對人花相映,連聲夸道:“好俊俏的狀元郎!等下好好地讓百姓們瞧瞧?!?/br> 林重陽嘴角抽了抽,很想說不用給自己插了,等瓊林宴再插也不遲的。 那些官員笑瞇瞇跟顯擺自家閨女一樣把狀元郎扶上馬,榜眼、探花,下一個……再下一個。 林重陽騎在高頭白馬上,身上紅羅袍鮮紅無比,頭上翠葉紅花,端的是唇紅齒白狀元郎,圍觀眾人早就開始歡呼起來。 整條長安街,已經成為熱鬧的海洋,皇城墻下列隊的禁衛軍們早就被熱情的百姓們給淹沒,南邊的酒樓茶肆、商鋪、住戶們全都門戶大開,二樓的窗戶也都敞著,擠滿了打扮得嬌艷奪目的嬌娘們。 “狀元郎,狀元郎!”女人男人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如海浪波濤、如崇山峻嶺,排山倒海一般朝著林重陽涌過來,那滾滾氣浪將他頭上的一朵大紅花沖的差點跌下去。 林重陽脊背筆挺地坐在馬上,心里念叨著:雖然很光榮,但是被當大熊貓看也好尷尬啊。 哎,好歹是國寶,也忍了。 這時候他儼然就成了現代那些走紅毯的明星,兩旁是癡狂的粉絲們,無數的人朝著他扔香袋、手帕、香花、絹花,隨著一波波的呼喊,那些帶著脂粉香氣的物件就紛落如雨朝著他砸過來。 “狀元郎,看過來??!”有人高喊著,呼啦一下子就朝著他使勁揚了一大笸籮的牡丹芍藥、真花假花,中間還夾雜著一個大大的紅繡球! 我擦,還待這樣的! 林重陽看著那大繡球要落入自己懷里,慌忙側首伏身一下子躲過去,然后那朵紅繡球就毫不客氣地落入了后面榜眼楊穎的懷里。 “探花郎,看過來!”有人喊著,又朝著后面探花郎兜頭扔過去一下子各種物件。 蔡康倒是并不排斥,反而非常享受地抓住一些然后朝著兩邊揮手致意,又是帶起了一波波地尖叫。 最高的一座酒樓靠窗的雅間里,幾個女子正趴在窗口瞧著,有人笑道:“我瞧著狀元郎最??!” “狀元郎最矮!” “別胡說,狀元郎還小,自然矮了,再過幾年,保管比他們都高?!?/br> “榜眼也不錯!” “我瞧著探花郎最英武,有男子漢氣概!” “太黑!” “什么黑啊,是狀元郎太白,給探花郎比的?!?/br> “聽說狀元郎做得一首好詩,寫得一筆好字,如果能擁有一首狀元郎親手寫得詩,奴家死而無憾了?!?/br> “瞧瞧,做夢呢?!?/br> “哪個做夢了,我說真的,你不知道狀元郎的字,看一眼就讓你愛得欲生欲死,欲罷不能?!?/br> “你又見過?” “我沒見過……可是……有人見過,他們說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