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
他舒一口氣,放下筆開始檢查各項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 第155章 御覽【修錯】 他自己不覺得, 監視官們卻都驚訝得又開始頻頻看他, 這林會元動筆晚, 寫完得卻不慢。 此時已經晌午,眾人開始用膳——吃宮餅, 每排前面還有溫熱茶水可以去倒, 這個時候也可以申請去如廁。 林重陽帶了一把小小的茶壺,巴掌大, 去倒了一壺熱水, 然后就著吃餅。這宮餅里面有餡兒, 一個是棗泥的, 甜而不膩,一個是果仁的, 焦香滿口, 果仁是宮廷出品,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都不錯。 林重陽甚至還吃出了一點紅綠絲,頓時有點尷尬了, 覺得這宮餅檔次都被拉低了,這不會就是紅綠絲月餅的前身吧。 他小口細嚼慢咽地把倆餅吃干凈,然后又吃掉半個面包,將紅綾子認真地地收起來。 這時候很多人早就改為盤腿坐, 已經沒人繼續堅持跪坐,畢竟腿腳麻掉,那也是殿前失儀。 林重陽小幅度地活動一下腿腳,迅速地恢復腿部血液循環, 免得造成靜脈曲張,更怕等下腿部麻木交卷會失禮。 這樣坐一天絕對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所以林重陽決定趕緊謄真。 謄真的時候要求都是館閣體,而這也是他擅長的,每一個字在他自己看來都是力求完美的,不僅僅單獨的字,還要和上下、左右搭配,總體看起來也要極具美感才行。 這是林重陽的一個小趣味,練字的副產品,畢竟整天都要練字,單純抄寫字體已經不能滿足他,所以就給自己制定一個小怪癖。要求每一個字不但大小一樣,甚至會讓人有一種感覺,這一頁紙上的字,那些撇、捺絕對是少女在舞蹈,因為他作文向來是合著音律下來的,抑揚頓挫,讀起來不僅僅聲調美,而且押韻、平仄都有講究,甚至有人說過林重陽的文章可以直接譜曲歌唱。 抄寫的時候向來是手勢、筆勢、呼吸都要講究配合度的,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會符合他的要求,瀟灑自如而又端莊清雅,猶如遺世獨立的美人,帶著幾分清冷、高貴,又帶著幾分嬌憨純凈,那一勾一提,都似乎在撓人心肺,那一撇一捺,都似乎在舒展廣袖,那一橫一豎,都似乎是端雅的儀態。 各項該注意的都注意到,這一頁紙看下來就會讓人愛不釋手,一見鐘情都要愛上這一筆字,不由自主對這字的主人都生出一種愛慕之心。 單純的愛慕美好事物的心思,非關乎情愛。 皇帝批閱奏折累了,感覺時辰差不多就帶了人來奉天殿巡查一番,進殿的時候他就已經示意任何人不必行禮,一切如常即可。 他一路走過去,一開始從后面走,在排名靠后的考生身邊看,這時候走得快,因為首先他們的字不能一眼勾住他,其次文章也差強人意,在他眼里不夠出色驚艷不吸引人。 所以他走得快。 等越往前,接近排名靠前的考生,皇帝步伐也就開始慢下來。 不過每次走到林家子弟跟前的時候,他都會略停頓一下,畢竟他們不但人才出眾,俊秀挺拔,而且個個都有一筆好字! 皇帝負手緩緩前行,龍袍衣擺窸窸窣窣,卻跟驚魂一樣震得那些考生們幾乎捏不住筆,有一個因為過分激動結果筆抖出一滴墨,暈染了一個字,看得皇帝直搖頭,那考生嚇得抖起來。 皇帝也沒說什么,繼續前行,饒過了他。 手抖、腿抖、渾身出冷汗,這都是正常的。 除非是久經鍛煉的,否則第一次面圣,那絕對是膽戰心驚,生不如死的! 皇帝經過了蔡康、呂明憲、陸延等人的面前,然后就到了趙文藻身邊,站了片刻,感覺趙文藻整個人都似乎繃緊了,好在沒有失禮,筆勢也只是一頓,然后繼續蘸墨書寫。 嗯,不錯。 皇帝最后就來到了林重陽的身邊,此時林重陽正進入了一種練字的玄妙境界,寫得渾然忘我。 一邊寫內心有個小人還在慷慨陳詞,大聲地念著,那聲音足以振聾發聵,所以林重陽一個也不會抄錯。 不僅如此,他謄寫的時候,身體已經自然放松,唇角微揚,面帶微笑,筆走游龍,簡直就跟彈琴一般行云流水,讓觀者大呼享受。 再凝目一瞧,哎呀,這筆字真是讓人驚艷。 清絕明艷! 皇帝居然浮起這樣一個詞,感覺這個詞來評價這筆字,恰如其分。 皇帝本就喜歡書法,對書法也有獨特的品味和見解,現在眼前每一個字都讓人看得心癢癢的歡喜不已,每一篇字又都讓人愛不釋手,很想拿起來仔細把玩。 這樣一筆字,這樣一個人,滿足了世間人對文人士子所有美好的遐思,溫文爾雅、沉靜涵養,君子如玉、俊秀端方。 君子如玉! 這是皇帝觀察了林重陽之后腦子里蹦出來的一個詞,絕配的一個詞,字如其人,沒有一點貶義。 果然配的上御賜神童這個稱號! 此時已經午后,陽光西斜,大殿深處便晦暗下來,而殿試依然是不繼燭的,連蠟燭都不給。 所以林重陽這里就更暗下來。 尤其皇帝還那般魁梧便把林重陽上頭的光線更罩住大半,他只覺得天怎么黑得這樣快? 下意識地,他就側了側身,想要找個亮堂一點的角度,結果余光一下子瞥到一角絳色的衣袍,上面有團龍紋樣,嚇得他一個激靈——皇帝什么時候站在他身邊? 站了多久? 自己有沒有失禮? 艾瑪,嚇死了。 這時候頭上聽低沉渾厚的聲音響起來,“掌燈?!?/br> 隨著一聲令下,內侍們立刻輕手輕腳地把奉天殿內的蠟燭、燈籠全都點起來,頓時一片明亮,而宮廷秘制蠟燭的異香混著油脂燃燒的氣味也在大殿散發開來。 皇帝瞇了瞇眼,居高臨下看林重陽的卷子,嗯,這下清楚多了。 林重陽想到皇帝在旁邊看,就有一種自己做私密事被人圍觀的感覺,腦子都要不通暢,好在他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立刻調整自己心態,值得慶幸的是謄抄的時候皇帝來,而不是寫文章的時候。 為了方便皇帝看文章,他還特意把頭抬起來一點,免得擋住龍眼。。 為了避免出錯,他只能放慢速度,心里一直在咆哮的小人兒也趕緊按下去,免得不小心露出端倪被說輕浮。 一板一眼地把文章謄抄完畢,他猶豫著是要交卷還是任由皇帝繼續看? 那就等著吧,等皇帝主動走開。 誰知道皇帝不但沒走,竟然還有個穿著蟒袍的太監上前跪在林重陽對面,朝著他輕輕一笑,“林會元,抬手?!?/br> 林重陽從善如流趕緊抬手,就怕慢了會被剁掉一樣。 韋光將卷紙捧起來,恭敬地呈給皇帝。 皇帝拿過去就開始翻看。 眾官員們已經沒了任何想法,只有唐煜還想著趕緊讓人給皇帝搬一把椅子,韋光卻揣測著皇帝的意思朝著他們擺手不用。 皇帝瀏覽文章并不慢,很快看完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最后遞給韋光。 韋光又忙還給林重陽,又沖著他笑了笑。 不知道為什么,林重陽總覺得這太監笑得太過燦爛,有一種嫣然一笑的感覺,自己一定是太緊張眼花了。 最后皇帝終于放過了他! 林重陽長舒了口氣,雖然聲音壓抑著,胸口起伏卻略大一點就惹得皇帝身后一人看過來。 對上沈君瀾那雙窅黑的眸子,林重陽一口氣差點憋在那里沒上來——自己殿前失儀了嗎?他這是警告自己嗎? 趕緊悄悄地把一口氣慢慢憋回去,繼續細細地呼吸,不敢有一點錯處。 等皇帝已經離開,林重陽緊忙喝口水,借機大喘一口氣,在皇帝跟前,喘氣姿勢不對都是錯的。 他也不耽誤,趕緊舉手交卷不想再留下受這個洋罪,交了卷子,便由東角門出,而非原路返回。 卷子交給受卷官,然后交給彌封官有禮部專員彌封糊名,之后再蓋上長條形的彌封關防然后簽字,分在其中一包里,然后這一包一包地交給掌卷管,再抽簽交給不同的讀卷官閱卷。 十八名讀卷官們明日開始閱卷,限期兩日閱卷完畢,任務可謂十分沉重,畢竟這次沒有主試官,大家要輪流閱卷,而不是看完舉薦。 實際上今日交卷蓋上彌封關防以后,就已經傳到禮部專門的閱卷房開始閱卷了,時間緊張不得不如此。 這些讀卷官們晚上也要夜宿禮部不得擅離,更不能隨意接觸其他人。當初挑選讀卷官的時候,如果與考生有親屬關系,那也是需要回避的,根本不會出現在列。 閱卷之時每人在試卷上畫一個符號,符號分為一二三四五等,若是四五等多的,那必然是三甲妥妥的。 而要想名列前茅,那必須要一半以上的讀卷官都給一等。 等首席讀卷官排定了一甲、二甲、三甲人數,翌日讀卷官們就要到御前磕頭交差,將一甲三名交給皇帝來確定名次,一般皇帝會要求御覽前十名文章,然后在此挑選前三名,有時候甚至會要求前二十名。 皇帝點好一甲三名名次,讀卷官們謝恩,皇帝賜宴,之后讀卷官們要回去拆二甲三甲的卷子,將姓名填寫皇榜之上。第二日清晨,讀卷官們以內閣官為首,進華蓋殿將皇榜呈給皇帝,等皇帝御覽之后,再拆開一甲試卷,面奏一甲三名的籍貫履歷等等,最后由司禮監官授制敕房官將一甲三人姓名填寫榜上。 此榜由黃紙裱裹兩層而成,俗稱金榜,是以金榜題名。 填寫金榜完畢,才會寫傳臚帖子,而尚寶司官請皇帝寶鈐于金榜之上,內閣大學士捧榜去奉天殿授給禮部尚書,制敕房官將帖子授鴻臚寺官傳臚。 那之后就是傳臚大典的。 且說林重陽幾個交卷后出宮,時候還不晚出得宮來落日西斜,天還未黑,只是大家感覺要虛脫一樣,沒想到只有一片篇策卻比會試還累。 林安、馮順等人已經等在外面,見他們出來趕忙迎上去。 除了自家下人,陶元杰以及林毓雋的那個同年劉寶良也在,說是已經考完試,大家可以放松一下,出去吃個便飯。 因不是大張旗鼓的行動,不過是朋友隨意吃飯,這個倒是沒問題,只需要注意別亂說話即可。 劉寶良想讓林毓雋將林重陽也叫上,林重陽婉拒了,他對林毓雋道:“三伯,你們去吧,我得回去歇歇,太累了?!?/br> 說實話,這比會試寫七篇文章更累的感覺,簡直心力交瘁,尤其皇帝等人一直盯著他,他還得竭力保持鎮定、思路通暢。 這是對他的雙重試煉,累死了。 劉寶良也就沒強求,請林毓雋上馬車,笑道:“咱們這幾個,林兄是第一個出頭的,可要好好慶賀一番?!?/br> 他上科的成績比林毓雋還好,可惜這一次依然落第并沒有中式,當初他們最早那科一共有五個關系不錯的,都是落第未中式的,在痛苦地煎熬成結出了同病相憐的友誼。 林毓雋在京城這些年和劉寶良關系最好,在生活上也得了不少幫助,自然也不客氣,“這些年承蒙許兄們關照,卻無以為報,這頓卻是要我請客的?!?/br> 劉寶良也不和他爭,笑道:“咱們什么關系,還爭這個?走了?!?/br> 劉寶良定的位子不在酒樓更不在青樓,而是在西城的一條胡同里,那里是私房菜一條街,去的時候已經有四個人等在那里,見林毓雋他們過來,立刻親熱地上前招呼。 私房菜館,最拿手的就是私房菜,也可以有琴師彈琴歌姬唱歌,但是卻沒有陪酒一說,要規矩很多。 畢竟林毓雋剛中式,劉寶良他們也知道需要低調,所以只要琴師彈琴,歌姬都沒請。 席間幾人頻頻道喜,羨慕有之,微微的嫉妒也有之,其中一個叫許昇的借著酒酣耳熱之際忍不住道:“可惜咱們不能如林兄那樣有個好侄子啊?!?/br> 雖然這話沒毛病,林毓雋也以自己有林重陽這個侄子驕傲,甚至還無數次慶幸當初大秀和王柳芽有了那么一個錯誤,否則林家就沒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子弟。 可這會兒這人說的話語氣卻不對。 里面總是摻雜一點別樣的情緒,似乎在影射林重陽是御賜神童,楊少保判卷不公的意思。 這種東西就是意會的,比如劉寶良說的話,林毓雋不會覺得,可這人一說,他立刻就覺察出來。 不僅僅是他,席間其他人也露出尷尬的表情,都趕緊打圓場,“林會元這一次保不齊還能中個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