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他們一個個身材高大勁瘦,穿著青綠色的曳撒,腰挎長刀,面色冷峻,眼神如刀鋒一樣刮過在場諸人,立刻就讓人感覺冷意侵人。 為首的正是魏十三,他朝著林重陽笑了笑,轉首喝問何用幾人。 何用一眼就看到魏十三對著林重陽笑,更斷定他們眉來眼去林重陽是有靠山的,也越發篤定他的會元來的名不正言不順。 他被自己的英雄情緒沖昏頭腦,忘記天子腳下任何人不得放肆這句話,“我不服,我要面圣!” 魏十三冷冷道:“面圣?你算個什么東西!”在何用沖上來的時候,一巴掌就將其扇翻在地。 何用歇斯底里地喊:“你們、沆瀣一氣、殘害士人!” 魏十三看他還來勁了,大手一揮,“帶頭鬧事者,拿下!其他人都散了,不散的一律拿下!” 拿下去哪里?關進鎮撫司詔獄去? 何用等人突然就害怕起來,關于錦衣衛的傳說太多了,其中有一條就是他們深得皇帝信任,可以肆無忌憚拿人下獄,凡是進了詔獄的,就沒個能囫圇個出來的。 可惜魏十三不給他們機會,直接就讓人將一干人等給帶走,他看著禮部大門被打開,內有人影閃動,也不留下啰嗦,帶了人就離去。 這時候禮部的人姍姍來遲,唐煜為首,跟著一干主事等官員,一出現他們就嚴厲斥責還在附近逗留的幾個落第舉子。 禮部官員出來發聲,他們是不敢忤逆的,否則很可能會被治罪取消伺候的會試資格,所以都乖乖地散去。 唐煜等人也知道錦衣衛并不會將那幾名考生真帶去詔獄,只會丟去哪個班房關一下,回頭讓禮部官員去處理一下就是。 林重陽等人立刻上前參加唐煜諸位大人。 唐煜抬抬手,讓眾人免禮,態度親切溫和,“方才本官一直在后衙辦公,未曾及時前來解圍,諸位受驚啦?!彪m然他這樣說,可在場的人也沒個傻子,自然都認定他們是在看熱鬧故意不出來的。 至于現在為什么出來,難道是因為錦衣衛打斷了好戲,看了上半場沒有下半場? 蔡康等人看了林重陽一眼,見他沒有帶頭說話,只好開口,“多謝大人關心,并不曾受驚?!?/br> 無用社諸人心頭冷笑,他們很奇怪唐煜的態度,這是怕被連累,還是想隔岸觀火看好戲? 鄉試他對林重陽關照有加,這一次卻是為何? 明明何用一出現的時候,禮部官員就可以出來呵斥將此事壓下去,或者帶至內堂問話即可。 可他們偏偏一個人沒有出來。 這就有點微妙了。 而林重陽的想法也差不多,他之前對唐煜是十分感激的,畢竟鄉試自己差點落第,是唐煜搜落卷把自己搜上來的,這也是美談一樁。 原本想著會試結束不適合走動,等殿試成績定下以后,他就帶著同學們去拜會的,現在這事兒一出,他覺得還是找沈老爺子商量一下再說。 當然不管心里想什么,他面上對唐煜依然恭敬無比,只要唐煜看向他,他就會立刻給與眼神回應,十足一個乖巧好學生的樣子。 很快翰林院學士李本也帶了幾個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出來,其中一個居然是譚大人譚赟。 林重陽等人立刻上前見禮,李本笑呵呵地讓他們免禮。 李本和唐煜交流了一下,笑道:“啟光兄,方才這街上有點鬧騰,沒事兒吧?”那動靜嗚嗚嚷嚷的,他們翰林院在最后頭都聽見了,他就不信唐煜在禮部會聽不見。 唐煜自然不會被他擠兌,兩句話就能將自己摘清,“不過是一些落第舉子們發泄不滿罷了,沒什么,咱們這就進大明門吧?!?/br> 既然是演練自然要提點一下,會元在前在左,跟著唐煜,亞元在右,跟著李本。 其他人便自動排在后面,排成了百多人長的隊伍入宮去。 因是演練,所以禮部等負責禮儀的官員在一旁陪同監督,見到什么問題立刻就要指出,務必讓中式舉人們按照禮儀要求一點都不能錯。 自一踏上金水橋過了承天門,眾考生們就不由自主地感覺渾身一緊,好似憑空被人套上了一層枷鎖一樣,不由自主地就夾緊臀部,收腰挺胸,目不斜視,呼吸細微綿長,一個個緊張得跟木偶一樣。 看得旁邊的禮部官員們暗笑不已,瞬間找回了優越感,當初他們也是這樣過來的,這段路走得別提多煎熬了。 這只是演練,還不到殿試呢,若是陛下駕臨,只怕這些菜鳥們要嚇得尿褲子!嘿嘿。 譚赟忍不住微微歪頭掃了一眼林重陽,這小子果然非池中物,當初小小年紀就賺下一個不為強勢的名聲,呵呵,自己是霸道強權么? 當初自己那般欣賞他,是真心誠意想收他為徒,讓他和令昌一起跟著自己讀書的。 只不過人家傍上了更高的枝兒而已。 想到這里,他覺得有些不舒服,原本覺得自己非常大度,已經不計較的事情似乎沒有那么容易忘記。 尤其自己后來不升反降,翰林學士沒做成只做了個侍講學士,簡直一口老血憋壞了肝臟。 雖然并非因為萊州府道試降職,可他總覺得是有點關系的,所以才怎么多覺得意難平,心氣不順。 他不順,林重陽幾個也覺得尷尬,雖然早就知道進京難免會碰到,只要心地坦蕩也沒什么好在意的,可真正狹路相逢,不是那么容易相逢一笑泯恩仇的。 當然,他對譚大人依舊恭恭敬敬,看不出半點曾經的矛盾,而譚大人的表面功夫做得也極好。 自然沒有什么不對勁的。 三月二日過后,殿試如約而至。 第154章 廷試 三月二日晚上, 林重陽激動得半宿沒睡著, 那感覺就和前世要和隊友們去跟外國友人參加辯論會一樣激動, 又跟和國家領導人握手一樣光榮。 他覺得自己是被林毓雋等人傳染了一些情緒。 皇帝對他們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這個時期的官紳們對皇帝那種感情就跟后妃對皇帝是差不多的, 又敬又愛, 互相“爭寵”,如今即將步入這種場合, 可以拜見皇帝陛下, 自然是既榮幸又激動的。 他也很想勸自己皇帝不過是封建糟粕沒啥好怕的, 可實際就是身處其中, 被氛圍包裹著,是沒有辦法用言論來給自己降溫的。因為這個時候的皇帝是真實存在, 而非后世做鍵盤俠的時候隨口說說那樣輕松。這時候自己若是一言不慎一個舉動不對, 很可能就會被拖出去杖斃! orz 他還是很怕的。 明日見了皇帝千萬不能有出格的言行,更加不能因為后世帶來的優越感有半點不敬的樣子。 第二日一早起來,林重陽發現不止是自己, 其他人全都無一例外的盯著國寶眼兒,一個個相視一笑,誰也別笑話誰。 洗漱更衣的時候還要互相提醒一下禮儀,尤其是林重陽, 因為位列隊首,眾目睽睽,半點差錯也不能出的,所以大家都時不時地考考他。 林重陽哀嚎道:“求兄長們放過, 昨夜已經練習一整晚?!?/br> 好不容易天亮把他從睡夢里解救出來,實在是要命了,今天殿試要是睡著肯定會被拖出去的。 眾人一陣笑聲,氣氛輕松了不少。 誰也不敢耽誤時間,簡單吃了早飯并沒有敢喝牛乳、粥,而是吃的包子,飯前各人吃了一丸沈之儀讓人送來的縮泉丸,這一天寧愿渴著也不能尿頻,否則有的麻煩,搞不好還因此殿前失儀就不好了。 林重陽則讓吉祥給大家一人發一小口袋自制山楂糕揣在袖中,如果渴了可以含一點,生津止渴。 林安帶著馮順幾個一遍遍地檢查,確認無誤才趕車送諸人去禮部門口。 今日此地安靜得很,有金吾前衛的衛士們在站崗守衛,這是皇家臉面,一個個器宇軒昂濃眉大眼,頭戴黑色折檐氈帽,綴銅冒頂,飾有孔雀翎一對,身穿窄袖云肩通袖膝襕袍,外罩青布對襟罩甲,金紐扣、金屬釘,腰系戰裙,底部彩色排穗,腳蹬牛皮靴,往那里一站絕對的威風凜凜。 林重陽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制服控的福利啊。 孫機好奇地扯扯他,“重陽,你認識???” 林重陽搖頭,“咱大明禁衛軍這般英武,自然要多看兩眼?!边@可是活的! 旁邊的呂明憲聞言忍不住就站遠了一點。 這一次禮部官員出來的很快,全部按制身穿公服,中式舉人們也儒巾加青色圓領袍,眾人如昨,規規矩矩地列隊入宮,因為沿途比昨日多了更多威武英挺的旗手衛,眾考生們大氣不敢喘,小心翼翼地小步勤挪地跟著往奉天殿去。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在奉天殿丹墀外靜立,便顯得格外肅穆莊嚴。 林重陽亦步亦趨跟著前頭領路的禮部官員,絕對不敢走錯一步,而后面的考生個子比他高一截,步子更大,自然也要小心調整步伐,既要跟緊又不能踩到前面的。 進了丹墀內便分東西兩列,向北站立,此時文武百官也列于丹墀外,靜候皇帝鑾駕。 很快,有穿大紅蟒袍的錦衣衛堂官和大漢將軍上殿,后面內衛跟隨,有太監尖著嗓子高聲唱道:“陛下升殿!” 林重陽等人立刻跟著百官們跪地,五拜三叩頭,一絲不茍,動作整齊劃一,緊張得后背一層汗。 皇帝升殿在寶座落座,朗聲道:“平身,賜題?!?/br> 皇帝的聲音中氣十足,渾厚磁性,充滿了上位者的威儀。 林重陽發現要從這聲音里判斷皇帝的性情是不容易的,畢竟帝王將相們哪一個不是練就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領,個個都是城府深深,老謀算計的。 所以按部就班,不要亂想亂猜就是。 眾人平身,林重陽因為站在靠前的位置,抬頭的時候看到前面金臺寶座上的皇帝,眼神一帶而過只看見穿著皮弁服,然后便垂眸靜立,等待皇帝訓話。 殿試試題只有一道策問,由讀卷官們在文華殿直廬按照皇帝的意思集體擬題,至少有三個題目,皇帝圈就選中題目,之后發回內閣,入夜則在內閣大堂傳工匠們雕刻印刷。 期間自然是各種規矩、封門閉戶的。 其實林重陽通過瀏覽歷科的廷試策問已經摸到一點規律,那就是每一屆的題目差不多根本沒有多大的變化,無非就是皇帝制曰策問臣子治國之道以及對某些政策的看法等等,策問是皇帝禮賢下士的一種表現,只要不是誠心添堵,基本言論還算自由的。而答題自然也是有規律的,那就是吹、捧、忠! 一定要捧當今圣上如何如何明君統御,如何百姓安居樂業海晏河清,然后要吹自己對策如何切實可行、為國為民,要好竭盡所能表達自己的忠心,一片忠心向君上! 當然,本質一樣,但是文章也分高下。拍馬屁要拍得不露痕跡、不動聲色,如果是拙劣的馬屁那就是粗鄙的阿諛逢迎,不堪入目,皇帝看了都倒胃口。而高明的馬屁自然是要如春風化雨,讓人感覺不出奉承與阿諛,甚至也感覺不到是在拍馬屁,不動聲色地拍馬屁、不露痕跡地宣揚自己理念,然后還要讓皇帝看得見自己忠心耿耿,聽起來無比順暢舒心。 這才是殿試的至高水平。 林重陽自忖自己達不到這樣的水準,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講得清自己理念,讓皇帝知道自己忠心耿耿少年熱血毫無私心,仗著年輕可以少不更事,大家對他要求也會低一些,所以可以小小投機一下。 雖然殿試不淘汰只排名,可并不代表殿試就簡單,因為要想答好,依然要殫精竭慮,毫不輕松。 他要將自己對皇帝有限的認識統統結合起來,沈老爺子、沈之儀、其他信息來源,這些信息原本在腦海里給皇帝畫了一個性格畫像(自己內心借代一下側寫這個稱呼,雖然大不敬反正也沒人知道)。 如今因為自己站在金鑾殿上,所有的信息就會進行再次整合,刪減增加希冀有所突破。 沈之儀之前去找自己希望早日下場,為的是一個神童之名,看來朝中如果有這樣一位真才實學的神童,皇帝必然也是龍心大悅的。 那么是人就愛聽好話,這個原則其實也適合今上。 昨兒何用等人鬧事,錦衣衛出面壓制,那皇帝是不是也會知道? 那么皇帝覺得自己是真才實學還是楊大人妄測圣意呢? 為了堵住朝中某些人的嘴,這一場殿試林重陽也知道自己一定要拿出兩世的所學,竭盡全力交一份漂亮答卷的。 這么想著,他的斗志就被挑起來,越是有人懷疑,自己就越要小心認真,皇帝是最高評判,眼皮子底下,誰人也沒法作弊。 那么就拭目以待吧,殿試,試金石! 隨著皇帝的手勢,禮部尚書朗聲道:“紹慶十八年三月三日廷試現在開始,中式舉人入座!” 本朝會試之后,還不叫貢士,而是叫中式舉人。 林重陽等人開始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