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這個事情沈之儀之前特意叮囑過林重陽,沒事不出門,出門必結伴,林重陽自然也會叮囑其他人。 還有就是萊州府各縣的前五魁很少有單獨住客棧的,不是在林宅,就是在附近合租了小院,這樣方便去上課討論題目。 四更時候貢院大門洞開,有衛士們跑步出列,打開轅門,先是兩隊身穿大紅號服的士兵,一隊手持著紅旗,一隊持著黑旗,從貢院里出來,站在柵欄前一起搖動大旗,口中齊聲高叫:“恩鬼進,有恩報恩,怨鬼進,有仇報仇”。 如果不是林重陽等人早就有準備,只怕也會給嚇一跳,就算早知道都會心里發毛。據說這是招鬼混呢,讓恩鬼聚集在紅旗下面,怨鬼聚集在黑旗下面,到時候一起跟著進考場,報恩的就幫著考生高中,報仇的就讓那考生不是發瘋就是出狀況考不中。 這么一出之后,就有各府縣的教授、教諭們舉著高腳燈牌出來,號召自己學校的考生集合。 萊州府學黃教授親自帶隊,他早就來到濟南府,報名那天大家也拜訪過他,如今見了面,他少不得再三叮囑一下入場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尤其是領了卷進去之后,如何找自己的號舍,里面太大不要迷了路云云。 之后就按照次序從濟南府開始,各縣挨次入內。 貢院大門三間全部大開,一次一縣分三隊入內,在大門內接受搜檢,然后領卷入內。 濟南府、兗州府、青州府、萊州府…… 輪到他們的時候,林重陽拎著自己的考籃和食盒跟著黃教授教授往里走,從西轅門入內,聽見點名喊到進入等候搜檢。 大門內也是燈火通明,前面的人還在搜檢中,一個個脫鞋解懷,頭發也打散,被那些負責搜檢的士兵們摸來捏去,很是斯文掃地。 林重陽和陸延等人在門內等候,他四下里看了一眼,那些搜檢的兵士們個個十分賣力,而四名搜檢官負手站在那里,眼睛跟鷹一樣閃著寒光,生怕有人夾帶進去。 一旦發現夾代的,就會被枷鎖示眾,最后很可能會被罰充吏,以后都沒機會參加科舉。 輪到林重陽等人的時候,立刻就被呼喝著趴在墻壁上,兩腿與肩同寬,接受搜檢。 大家已經習慣這種沒人權的待遇,只能心里默念著“跨越進士之門必經數次摸身,熬出來就能飛黃騰達?!?/br> 不過林重陽居然沒等到那充滿羞辱意味的搜檢,感覺有人在他身上象征性地拍了兩把就讓他離開。 他不禁愕然,扭頭去看那倆負責搜檢的,那倆兵士朝著他笑了笑,態度居然十分和藹。 “林相公,請吧?!?/br> 林重陽趕緊系上腰帶,整理衣衫,然后提籃拎箱快步離開,自己這是好運來,竟然不需要被摸來摸去。 他拿自己在點名處換來的考牌領了卷紙,同時還有一份座位便覽,能快速查找自己號舍的位置。 貢院內號舍起碼有數千間,最早修建的是在龍門內至明遠樓這段距離的左右,后來幾經擴建,有些號舍建在至公堂后面,有的修在其他號舍的外面,位置雜亂,必須要看地圖和座位便覽才行。 林重陽拎著物品過了龍門,龍門內又有四門,在這里要自己報名,然后有各學校的訓導們繼續把關認人,以防冒名頂替。 不過林重陽進來的時候發現有人偷偷交換考卷,想必是那種進場替考的。 只要科舉考試作為進入仕途的必由之路,那就不可能杜絕考場舞弊,單看規模大小、手段高低。 進了龍門,是陳訓導在負責府學認人。林重陽上前作揖,陳訓導朝著他笑了笑,“好好考?!?/br> 這一次林重陽過了,那成績是一個頂仨的,府學的所有學官們這一次的政績將全部是優等,他有望可以升任一縣父母官! 所以,他如何不激動! 過了龍門林重陽就找自己的位置,考場內燈柱林立,上面掛著燈籠,安全的地方則燃著火盆,盡量照得四下里亮堂一些。 號舍是按照千字文順序排列,天地玄黃……一個字是一排,一排有五六十到一百間號舍。 如果能排在前面就是老號,號舍寬敞結實,如果是中間往后,那就是新號,也是小號,估計能有老號的三分之二大。 林重陽是云字四十七號,自然是小號,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這一列是多少間號舍。 如果是一百間,那挺好的,可如果是只有五十間,那他相當于是臭號的隔壁! 便覽只能告訴他往哪里走,卻不會告訴他是不是臭號,他約莫了位置就往哪里去。 從龍門往右拐,順著右邊的甬道,找到律呂調陽……然后云字號,號舍門口有柵欄關著,一名差役把守,旁邊還有一口大得能淹死他的水缸。 那些負責灑掃挑水的衛士絕對不會仔細刷缸,所以能看到水面上漂浮著一層臟東西…… 幸虧自己帶了涼白開來喝,不至于要喝這里的水,林重陽想著傾身往缸里看了一眼,卻從水影里發現身后一人靠過來,嚇得他躲去一邊。 第134章 考場 水缸這么大, 萬一自己被人扔進去那肯定不能再考試了, 他戒備地回頭一看, 那人正朝著他微微頷首,面露微笑。 居然是嚴大人!林重陽下意識松了口氣也笑了笑。 鑒于考場紀律他也不敢隨便開口說話, 林重陽朝著嚴大人躬身行禮, 看樣子嚴大人是被調來做監試官的,在考場巡視的。 在嚴大人快步離開后, 林重陽也趕緊走向云字號。 他進了柵欄, 沿著寬不足四尺的號舍夾道往深處去, 雖然每隔十步就有燈籠掛在墻壁上, 卻不能盡數照亮號舍里面,總有地方影影綽綽的。 秋風涼瑟, 越走越深, 前路寂寂無聲,后路凄凄無人,尤其明遠樓鼓角聲聲, 還有那有力道的“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叫喊聲,實在是讓人倍覺驚悚。 這要是前面跑出個什么東西來,他都不覺得奇怪,還有那柵欄門一關, 若是里面起火那可是大災難,據說考試開始以后,龍門封鎖,哪怕是起火也不會隨便打開的。 所以結果就是救火不及時的話, 考生們會活生生地燒死在里面! 他不由得打了個寒噤,不過還好,他們其實只需要被關在這里一天,若是像后代清朝那樣,一關就是九天。 靠,起火的幾率絕對非常高! 燒不死也能憋瘋。 終于他找到四十七號,然后站定往末端看去,僥幸地拍拍胸口,還好還好,不是臭號也不是隔壁,起碼還有七八個號。 雖然不厚道,但還是為自己慶幸不已。 不過就算是臭號,不是關滿九天,只有一天而已,想必也能熬得住。 他的號舍外面沒有燈籠,光只能照到自己號舍一半的位置,這一點讓他很郁悶。 進場的時候不許自己拎燈籠進來,而是每人有三支蠟燭,點完拉倒,若是三根蠟燭燃盡還不能交卷的話,那就會被門口的衛士們給拖出去,美其名曰“扶出”。 所以蠟燭不能隨便浪費。 他先將自己物品放在擱板上,然后溜達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勻一盞燈籠出來。 最后他很失望,因為那燈籠十步一盞,沒的多余,如果自己挪過來,那有另外一個號舍就看不見光。 如果是別人這時候就會毫無心理障礙地移到自己號舍對面墻上,可林重陽只是嘆了口氣就回到自己號舍。 號舍真的很小,寬將將有一米,深度一米三左右,高有不到兩米,屋檐還要低一些。 好在他個子還矮,相對來說不會那么狹窄,就是里面黑乎乎的,點蠟燭舍不得,不點吧看不清。 正為難的時候,很快有負責監視考生的兵士們入內,一個號舍門口站一個。 而站在林重陽門口那個小兵瞅了瞅,很快跑出去,不一會就回來,手里拎著一只大白燈籠,“咄”的一下子就插在對面號舍的后墻壁上。 林重陽的號舍頓時亮堂起來。 哎呀,真是光明小天使??!林重陽回頭朝著那兵士作揖致謝。 那兵士看了他一眼并沒有理睬,而是扭頭專心站崗。 哦,對了,為了提防士兵幫助舞弊,沒有事情也是禁止說話的。 有了光明也就有了灰塵,看著擱板上那一層厚厚的灰塵,林重陽沒有勇氣坐下去。他趕緊將物品都拿到門口去,然后翻出一塊布來清理衛生。 那兵士雖然不理睬他,卻又勤快地端來一盆水,把水盆一放,又扭頭向外不理睬他。 林重陽先用帕子兜頭,手腳麻利地把號頂、墻壁的蜘蛛網掃一下,再把兩塊承板擦得光可鑒人,最后灑水掃地,他心里還吐槽小號有小號的好處,打掃不費勁。 這貢院三年一開,平日里里面荒草叢生,要多荒蕪有多荒蕪。八月初九下場,估計八月初一才開始派人進來除草、灑掃,當然只管外面大人們看見的地方,號舍和小巷子的衛生是沒人管的。 所以夾道里墻根下雜草沒膝,想必是除草的衛士們沒那么在意,只管大面過得去即可。 號舍里面就更不用說了,那衛生是沒人碰的,只能考生自己收拾。 收拾完了,林重陽還得檢查一下看看那號頂漏不漏雨,當地有個讓人蛋疼的氣象麻煩,莊稼需要雨的時候死活不下,等收莊稼怕雨的時候它就嘩啦啦下個不停。 現在秋收開始,還真說不定會秋雨連綿,所以要提早準備。 小號就別想號頂有多結實了,能給蓋上幾片瓦就不錯,有些號頂都塌了半邊,那也只能自認倒霉。 他瞅了瞅,果然有幾處漏光,只好將號頂張開,四角固定住,萬一落灰、落雨的都能擋一下。 如果下雨的話,號舍太小,雨會從南面無門的方向潲進來,所以還得把油布也掛上。 他拿出油布,結果卻夠不到頂……說好的號舍低矮呢,不待這樣打擊人的吧。 那小兵見狀,一把將油布奪過去,啪啪兩下就把油布給他楔好,然后又站在一邊一臉木然。 林重陽也不敢和他說話,只將油布先卷起來掛在勾上,免得遮光,等下雨再放也不遲。 收拾好了衛生,林重陽就把小手爐拿出來,里面燃上小炭餅,揭開蓋子把王柳芽給他收拾的小瓷鍋坐上,可以把水加熱,用來泡干糧吃。 一夜沒合眼,天亮還得開始答題,入夜就要交卷,時間實在是緊張。 林重陽就趁著天還沒亮的功夫把擱板拿下來,然后放下油布,脫下厚外袍蓋著小睡一會兒。 雖然進來的考生多,但是有兵士們監視不允許互相之間說話,各人打掃衛生也是躡手躡腳,生怕會被記下考試不規矩的記號,所以就算考生都入場基本也靜悄悄的。 林重陽原本還尋思迷瞪一下,結果一下子就睡著了,最后還是被門口的小兵給叫起來的。 “喂,考題來了!” 林重陽翻了個身,睜眼正好對上小兵那嫌棄的表情。 別人都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一個個都緊張兮兮睡不著,就他睡得噴噴香。 林重陽道了謝,趕緊下地,這時候天才將將亮起來,外面燈籠并沒有熄,他洗把臉就走出去,果然見倆兵士舉著大牌子進來,那牌子上糊著今日的試題。 為什么不提前發印刷的考題呢,這當然是有緣故的。 據沈之儀八卦若是要提前出題目總容易泄露考題,所以現在他們想了辦法,考試這天入場下鑰落鎖以后,由兩名主考官在同考官的監督下,閉著眼睛從一摞書里抽一本,然后一起翻一頁,翻出來哪一頁就考那一頁的題目。 事先誰也不知道,自然也不會漏題。 七個題目全是這樣搞定。 題目出來以后,立刻就有人當場刻版、印刷,然后一排號舍分數張考卷糊在木板上,到時候由負責監考的兵士舉著在巷道內小范圍走動讓考生抄題。 林重陽立刻打開卷袋,拿出稿紙,其他幾經的題目不管只把三個四書題目和四個詩經題目抄下來,一共要寫七篇文章。 他估摸現在應該早上四點多五點不到的功夫,天還沒透亮起來,這個時候答題腦子不夠清楚,所以他不想太倉促,而是先檢查一下卷子。 鄉試有專門負責彌封的,所以不像之前童生試那樣彌封只為了走過場多個撈錢的項目,現在的卷紙還是一張張的,并未封存,名字也都能看得見,要等交卷之后,再由受卷官檢查過然后送去彌封所進行彌封。 卷紙數量不少、信息也對,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