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的確也挺幼稚。 沈之儀起身踱步,一圈又一圈,然后站定,道:“之前我說有人打探你的消息,開始不知道什么人,后來我發現是郝家,想必他是打探所有案首的消息,而你一直不參加文會,他們就打探得更深入一些。怡園文會,必然也是為了摸你的底細,至于那篇文章你不用擔心,但凡有任何問題我都會出面為你作證。另外,我這就去找黃教授,將這件事報給他老人家知道?!?/br> 林重陽和林大秀起身,多謝沈之儀出手相助。 沈之儀笑道:“兩位跟我見外,這可不好?!?/br> 他們也不耽擱,沈之儀直接坐著林家的馬車,一起去府學宮。 黃教授之前陪著嚴知府監考,放了頭牌之后他也就先回去,畢竟年紀大了,吃不消一天在那里走來走去。 沈之儀作為府學的廩膳生員,是有宿舍的,他先去宿舍區找同學問了問,知道黃教授已經回自己小院。 他便帶著林重陽父子二人過去拜訪。 第95章 府案首 縣學一把手是教諭, 教授就是府學一把手。這位黃教授據說是高唐人士, 同進士出身, 曾經做過七八年知縣,后來改任府學教授, 教授按例也不得在本府做官, 所以就到了萊州府。 沈之儀上去敲門,很快就有老蒼頭出來應門, 沈之儀說明來意。 那老蒼頭進去通報, 沒一會兒就請他們入南屋奉茶。 沒多久, 黃教授前來, 林重陽幾人立刻起身見禮。 黃教授看起來五六十歲年紀,頭發胡子花白, 身形不高, 臉龐清癯,一身半新不舊的儒衫。 他擺擺手讓幾人免禮,眼睛就落在林重陽身上, 笑道:“這個學生我認得,今日在考棚見到了?!?/br> 府試考官是知府大人,不過他自己忙不過來,自然需要教授、訓導等人去幫忙, 黃教授早就聽人家說密水縣有個八歲的案首,少不得要留意的。 林重陽再次見禮。 黃教授笑道:“免禮免禮,你們前來找老夫,可是有何要事?” 沈之儀便道:“先生, 林學弟遇到一件怪事,需要教授您給指點?!?/br> 黃教授又招呼他們落座,“但說無妨?!?/br> 林重陽起身,“先生,四月初一那天,府學組織了一場文會,邀請學生參加,在文會上學生應要求做了一篇文章?!?/br> 黃教授點點頭,“好像有這么回事,每個學生都做了。有什么不對的嗎?” 林重陽看他反應便知道黃教授可能不知道,“先生,當日弟子做的題目卻是今日府試陽數座次所做的第一道題?!?/br> “什么?”黃教授驚得一下子站起來,“可有此事?” 林重陽面色凝肅,點點頭。 黃教授頓時臉色一沉,“這還了得,我這就叫人將王訓導請來問問,那日文會是他帶人去的?!?/br> 沈之儀忙道:“先生,還是悄悄地問問?!?/br> 黃教授是做過知縣的人,并非那些迂腐不通世故的清貧教官可比,被沈之儀一提醒,他立刻就意識到什么,他捋髯沉吟片刻,道:“我這就親自去找王訓導?!?/br> 沈之儀便致謝告辭。 臨走的時候,黃教授叫住了沈之儀,又說了幾句話,最后道:“告訴林學生,讓他們不要隨意聲張?!?/br> 沈之儀道:“先生放心,他們就是擔心有什么問題,所以才找了學生來告知先生的。只是……” 黃教授看他,“怎么了?” 沈之儀道:“那日學生也去了,題目學生也知道,所以出了一本文集?!?/br> 言下之意,雖然他們沒說,可有不少人都提前見過這個題目啦。 黃教授想了想道:“這也不怪你們,只能看看到底是泄露考題還是巧合?!?/br> 沈之儀建議道:“先生問過王訓導,是不是要去面見知府大人?” 這事兒還真得先跟知府通氣,免得萬一是泄露考題到時候后知后覺,不但被動,而且少不得要鬧笑話。 黃教授已經冷靜下來,“這么想一想,問題應該不是很大,畢竟有兩套題,每套有兩道呢?!?/br> 就算是泄露題目,可只泄漏一題,并不致命,可以加大另外一題的比重。關鍵的問題是,到底是只泄露一題,還是四道題目全部泄露。 所以他得去問問王訓導題目的來源,看看另外的題目有沒有泄露才行。 不過他也給了沈之儀保證林重陽是沒問題的,他雖然考試之前做過考題,但考試的時候他做另外兩道跟這個題目沒關系。 就好比有些人考生的時候碰對了題目,那也是常有的事兒,只能算運氣不能算剿襲。 回去的路上,林重陽猜測道:“或許不是泄露題目,而是有人出了很多題目,恰好就猜到這一題?!?/br> 林大秀道:“為何這樣猜?” 林重陽道:“爹,你想啊,如果他們得到考試題目,肯定做賊心虛,藏還藏不及呢,怎么可能拿出來給人看,這樣豈不是告訴別人他們知道了題目?” 沈之儀笑道:“林學弟還是善良不愿意把人想壞,如果人家知道四道題,就拿一道假裝是猜對的,不怕大家懷疑呢?要是沒點本事,怎么能有把握坐府案首呢?!?/br> 林重陽道:“那我就有些不懂了,這樣的話豈不是脫……多此一舉?他既然有考題又想做府案首,那就想盡辦法弄四篇最好的文章就是,為何要拿去文會暴露呢?這、不合常理嘛?!?/br> 有些人之所以想盡辦法買考題,還不就是怕不中或者想高中,事先請人做了極好的文章背誦,考場上直接寫出來就是。 要是郝令昌真的有考題,干嘛還多此一舉去舉辦什么文會,還弄個題目考自己? 這不是有病嗎? “反正多謝沈兄,只要不牽連小弟就好?!弊约含F在只是一個小考生,如果真知道有人暗箱cao作買賣考題,還真是無能為力,這畢竟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么簡單。 沈之儀點點頭,“你放心?!?/br> 三日后沈之儀來文魁樓找林重陽通消息。 他道:“黃教授那日去找王訓導,題目一部分是王訓導等人一起出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前上課積攢的。至于林學弟寫的那個題目,他并不承認泄題,因為那是他們戲言之作,說是要將四書五經的標題混起來做倆題目。誰知道就能碰上考題,他們也覺得十分驚訝?!?/br> “后來黃教授就去求見知府大人,知府大人正忙著閱卷昨兒傍晚才見他。知府大人表示自己是考前兩天才寫下考題密封存案,絕對不會泄露,四月初一之前就更沒人知道?!?/br> “黃教授尋思知府大人的意思,絕對不會泄露考題,若是被人碰上那也純粹巧合,不必為此大驚小怪。他還揣測知府大人意思,碰對題目沒什么問題,只要有兩個考生一樣破題那就全部不予錄取。好在,沒有咱倆什么事兒?!?/br> 至于知府大人會不會監守自盜,這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林重陽和沈之儀覺得嚴知府不至于自己出題自己泄題,因為知府可以撈錢的地方不少,沒必要冒風險從這里撈,一個不慎弄出去就是身敗名裂的事情,比之其他項目貪腐,臭名程度數倍不止。 更何況朝廷對掄才大典的各項都要求嚴格,泄題這種事那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 相比之下猜對題目問題不大,畢竟歷來都有猜對的,別說縣試府試,就算是會試都有,更何況有那么幾科會試題目直接用同一個,所以猜題一點問題也沒。 更何況如果人家要泄題,就不會用這樣的方式。 不管怎么說,林重陽松了口氣,笑道:“多謝沈兄,我這里是沒問題了?!?/br> 要是不得到準信,心里總是疙疙瘩瘩的,吃飯都不香。 很快府衙前的照壁上就不斷貼出公告,被公示的都是破題有重復的,知府大人訓斥:爾等讀圣賢書,卻腦袋僵化不思進取,一味背誦程文時文,即便有幸碰到考題,卻也百害無一利。凡碰到考題直接背誦程文者,一律不取,且第二篇文章直接不予考慮,第二場補錄取消其資格。 這樣的懲罰不可謂不重。 沈之儀一連幾天被圍住堵截,最后躲在府學沒敢出門,他還大呼冤枉,你們一兩銀子想讓老子單獨給寫破題?起碼一人兩百兩才行吧? 可是先誰也不知道哪個是考題,這分明就是那些考生們憤懣無處發泄,只能想找他發泄一下。 冷靜下來也知道只能自認倒霉,不但不會損害沈之儀的名聲,反而間接送他一個猜題王的稱號,不少人緊著問他院試文選的事兒呢。 那本怡園文萃上,三個破題都是沈之儀自己信手寫的,并沒有用林重陽的,因為林重陽對把自己的文章拿去當范文不是很感冒,甚至有點別扭。 一連五天直到第一場考試閱卷完畢,這個題目帶來的噩夢才算消失,緊接著第一場沒錄取的就要去參加第二場補錄。 再過三天,第二場補錄的成績也出來。 這日府衙便要張案公示考試結果,一大早看榜的考生和家屬們就擠在府衙前的照壁下等著看榜。 青衣紅馬甲的差役們站在府衙門前,因為這特別的日子看起來也格外和氣,一個個干凈利索,直腰挺背的。 巳時,府衙大門被大開,一名差役高喊著:“乙巳年萊州府府試出案!” 然后就有六名書吏兩兩抬著一張寫滿考生姓名的大紅紙疾步出來,看榜的諸人立刻潮水般涌上去,有人高喊著:“誰是案首,誰是案首?” 他們護送著那六名書吏,就跟護送稀世珍寶一樣,生怕有半點磕著碰著。 到了照壁前,三名差役刷漿糊,書吏們就踩著凳子上去張貼。 這時候一名識字的差役就開始大聲報喜:“恭喜掖縣郝令昌相公得中府案首!” 榜下的郝令昌立刻就被一群人團團圍住,“恭喜郝兄、賀喜郝兄!” “郝兄案首,眾望所歸??!” “是是是,名副其實?!?/br> 恭喜聲如潮水不絕于耳。 郝令昌滿心得意,卻還是要扳著面孔,做出寵辱不驚的樣子來,只是實在高興,裂開的嘴角怎么都收不住,反而顯得有些滑稽。 不過片刻他的笑容又好像皸裂的瓷器一樣,變得復雜起來。 還有人不斷地恭喜他,“郝兄縣案首、府案首連中,到時候院試也必然得中案首,那可就是小三元??!” 郝令昌忙謙虛道:“不敢不敢,院試風云際會,能人輩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br> 就在這時候,又聽那差役大聲喊道:“恭喜密水林承陽林相公得中府案首——并列第一!” “什么?兩個案首?” “并列案首?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從來沒有的事兒?!?/br> 眾人一下子炸了鍋,紛紛踮腳伸脖地望過去。 照壁上貼了三張大紅案紙,一等、二等、三等這樣排下去,打頭第一張為一等二等錄取名單,依然是圓圈式放榜的,一圈五十個名字。 中央十二點鐘方向是第一名案首的位置。 字號粗體又黑又大,十分搶眼。 眾人都瞧過去,就見圈內的那個案首名字正是郝令昌,可郝令昌頭上還有一個字號一般大卻飽蘸濃墨,寫得更黑的名字:林承陽! 這是怎么回事? 怎么可能兩個案首! 眾人議論紛紛,跟一滴涼水落進了油鍋里一樣,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