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投降
孫喬一直篤定季云信會先攻下幽都,作為據點與自己對抗。卻沒想到季云信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沖過來攻打自己。 兵力實在懸殊,孫喬不明白,這明顯是自殺之舉。這季云信如此撲來,難道是有什么自己沒想明白的地方? 留給孫喬細想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即刻先做出了應對策略,“迎戰,組織力迎戰?!?/br> 季云信之所以同意率軍直接沖擊孫喬的大軍,除了這是唯一合理的路,還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想試試看能否趁亂救下九歌。 巴音的大軍雖然人數不如幽軍,但山越男兒各個英勇善戰,從不畏戰,很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幽軍,便被沖出了一條血路。 孫喬在大帳之中聽著門外不斷傳來的戰報,知道自己的將士攔不住季云信的大軍了,一時有些氣急。兵力如此懸殊,對方竟然還可突圍。孫喬想想氣就不打一處來。 此時瞥眼看見一旁的九歌,孫喬陰笑一聲,一把將早已沒了生氣的九歌拉起來,“我看看到底是令牌好使,還是你好使!” …… 孫喬拖拽著九歌一路疾走,站上瞭望塔,沖著塔下正在廝殺的巴音等人喊道“你們看看這是誰?” 還是哈尼薩率先聽到了孫喬的聲音,順著瞭望塔看去,只見一個人被搭在了瞭望塔上,生死不明。但看身影卻極為熟悉。 “將軍!”哈尼薩沖著巴音喊道。憑借著默契,巴音瞬間便明白了哈尼薩的意思,抬眼望去,手中的刀不由得抖了一抖。 那人正是九歌。 看樣子,九歌已經被折磨許久,現在奄奄一息的搭在瞭望塔上,哪里還有意識。 這可是自己的妹子。巴音不敢再不顧一切的往前沖,他劈開了幾個攔著的幽兵,便縱馬趕到季云信身旁。 季云信被眾兵士環繞,正在跟著殺出的那條路狂奔,見巴音縱馬回來,便知有了變數。 巴音甚至來不及行李,季云信便問道“是不是九歌?有了九歌的消息?” 巴音有些驚訝,重重點了點頭,“她現在在孫喬手里,我們救不下來的!” “那也要救??!”季云信突然間聲嘶力竭的喊道,整個人縱馬便要往前奔,卻被一旁的山濤先生率先一步抓住了韁繩。 “你干什么?”季云信怒視山濤。 “你若是能救下她,老夫不會攔著。但你看看現在,你真的覺得你能救下她嗎?”山濤身旁是一涌來的幽軍,由于放慢了沖擊的速度,圍著季云信的將士們死傷慘重。 季云信看著身旁的兵士為了他擋住了一的進攻,沉默了。 “看看這些為了你拼命的將士們。難道他們的性命就不是命嗎?!”山濤急了,大聲吼起來。 季云信怔怔的看著發狂的山濤,沒有說話,只是沖著身邊的將士喊道“力突圍!” 此時山濤握著韁繩的手才漸漸松開,手心里是汗。 巴音見狀沒有再說話,雙腿一駕,馬匹飛奔而去。論君臣,他是臣,要聽令行事。論道理,九歌被困在那個地方,若無奇跡,根本不可能救得出來。 巴音心中暗道對不住了妹子,哥哥愧對你。 季云信經過塔樓的時候,看到了奄奄一息的九歌被扼住蒼白的面部,強扭著被孫喬壓著雙臂。季云信的心突然揪的生疼。 只見他猛地勒緊韁繩,轉頭沖著塔樓上正望下來的孫喬大喊“若是九歌有個三長兩短,我定要你身首異處,不得好死!” 說完縱馬側身奔去。心中暗暗立誓“九歌,等等我。待我與封將軍匯合后,一定救你出來!” 孫喬看著突圍而去的季云信,將一腔怒意發泄在了九歌身上。這個女子幾次三番壞自己的好事,原本自己可以拿下桐城,勢如破竹的,就是這個女子,讓自己淪為今日這番可笑的模樣,更過分的是,自己竟然信了她的鬼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她欺騙。 直到九歌眼看著只有進氣,沒有出的氣了。孫喬這才住了手。 剛剛季云信的那番神情,孫喬自然看得明白,這個九歌,在季云信的心里,怕是地位非凡。 他倒不是怕了季云信最后對他的威脅,而是眼前的這個女子,日后絕對是一個籌碼。想到這里,孫喬又在九歌身上補了幾腳后,對身旁的兵士道“讓軍醫好好看看她,別死了!” …… 隋武做夢也沒想到會禍從天降。他還在做著他占山為王的美夢的時候,突然有兵士來報,有益州大軍從側路來襲,氣勢洶洶。 隋武一下子懵了,黃粱美夢一朝夢碎,竟是這般戚戚然。他慌慌張張的登上城樓,看到西南面黃沙飛揚,下樓之時,竟然腳步微顫。 他之前一直以為有孫喬牽制著季云信的大軍,自己用桐城百姓牽制住益州的大軍,其他的城池根本就不會有如此多的兵力,敢對自己發動攻伐戰。 天知道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大軍是從何處來。 除非,隋武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莫不是孫喬的五萬大軍敗了? 現在留給隋武的時間不多了,他趕回衙門里,坐在案幾之上,用顫抖的雙手仔細計算了自己的兵力,越算心中越是苦悶,他的兵力不管如何分配,都不能同時守住兩個門。 隋武拿起案幾之上的杯子,狠狠砸在地上。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么打一場注定沒有勝算的仗,一敗涂地;要么投降保命,夾著尾巴做人。 隋武,走到院子中抬頭看著冰冷的月亮,哀嘆了一聲。 封辰雨等人自然已經提早收到了季云信傳來的信報。原本還以為這兩位朝堂之上水火不容的侯爺不會相互配合,但沒想到季云禮聽到消息后,竟然激動不已。接受了季云信部的作戰安排。 原本以為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第二日一早,隋武便提前釋放了桐城為質的百姓。親自脫下戰甲,站在陣前,手持降書。徹底投降了益州。 桐襄兩城的百姓鳴金慶祝。兩城一派喜慶,猶如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