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異象
“他是誰?”九歌冷不丁的問道,想從諸葛百里的嘴里套出那個在背后幾次害她的主使究竟是誰! 沒想到諸葛百里卻突然間緩過神來,“沒誰,沒事!我是說王上會生氣?!?/br> 看著諸葛百里閃躲的眼神,九歌自然知道他是在鬼扯。很明顯在這件事上諸葛百里已經有了戒心,若是此時再追問這個問題,反倒會壞了事。 所以九歌沒有繼續追問背后的主使是誰,而是話題一轉道“王上怎么會生氣呢!若沒有你那幾句話,王上怕是連看我一眼都懶得看吧,怎么可能還會想著娶我為妻呢!” “也是!”諸葛百里轉念道“你這樣貌平平的,想來王上也不會非要鬧著娶你!” 看著諸葛百里認真的模樣,九歌實在有些苦笑不得。 “如若先生直接諫言恐怕惹王上懷疑,明日會有朝臣在朝堂之上重提反對納我為妃之事,到時先生自然可順水推舟,把一切做的合情合理?!本鸥柚廊羰菦]有個起因,諸葛百里忽然改口,改的好的話萬事大吉,若改的不好,恐怕還會惹得季光猜疑。 所以她需要一個借口,一個讓他做出讓步的借口。 瞧著諸葛百里滿口答應的神情,九歌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這一次先留下你的命,直到抓出你身后之人。 …… 果然在云禮和嵇由的安排授意下,第二日忽然有大批群臣反對納妃,其中好多是站在信吉候那邊的朝臣,不知道是不是山濤先生放出了風聲,大家聽到了季云信因為此事被責罰的消息,紛紛站出來替他求情,坦言王上納一個身份低微的女子為妃實乃混淆天家血脈等主張。 季光看著堂下什么都不知道,卻一個勁兒反對的朝臣們,是有苦不能說。確實他并非非九歌不娶,但是諸葛百里確實有言在前,既然得此女子之人,可安天下,那么他無論如何不會讓這女子落在旁人手里。 縱然朝中和坊間對他執意要娶九歌的原因都是多般猜測,但他決不能承認自己的行為確實是因為這些傳言。將一國之安慰系與一個女子手上,季光身上的傲氣實在做不出來這樣的事。 所以就算是群臣如何激憤,如何反對他納九歌為妃,季光都不能承認自己是因為那傳言,但又不能因此而放棄九歌,這娶不行,不娶實在心意難平。所以季光現在實在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如何能不氣。 只見他閉口只是聽群臣如何反對,并不吭聲,大家都說完后,季光陰森森的問道“你們都說完了?”群臣瞧著面露兇狠的季光,一時都不敢再說話。 見著群臣們不再吭聲的表情,季光想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端起案幾之上的茶杯,自斟自飲了一杯,唇剛剛碰到被子,季光就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狠狠將被子往前面的堂下一摔。 群臣們心中一抖,季光稱王以來,多少次朝堂之上的爭鋒相對,從未見季光摔過杯子。 “你,你,你,還有你,你們所有人,因為一個女子的事幾次三番諫言,怎么,難道本王娶個妻還要你們批準不行?別以為本王不知道你們心里打的什么如意算盤!”季光說罷,氣呼呼的起身,“退朝!”轉身便走。 堂下的群臣一個個愣在那里,看著發脾氣的季光唏噓不已,自稱王以來,季光還是頭一次發脾氣早早散朝,想來這件事確實將季光煩的不輕。 季光怒氣沖沖的回到書房,卻瞅見了一早等在那里的諸葛百里。眉頭一皺,沒好氣的問道“你怎么來了?不好好養傷?!?/br> 諸葛百里似乎忍著疼痛要行禮,季光瞧著他那副齜牙咧嘴的表情,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罷了,罷了,有什么事你趕緊說吧!” “微臣昨日夢到群星異象,今日一早,便起床占卜了一卦,卦象另有含義,特來向王上稟告?!?/br> “什么含義?” “原來九歌這個命格,需得取之有道,若是用錯了法子,強招便會變殺招!不僅于天下無益,還會給本人帶來煩憂!”諸葛百里故作玄虛的一番陳述。 確實,季光現在被這件事搞得是一個頭兩個大,自己的兒子都與自己作對,如何能不煩心?!澳翘鞄熣f可以補救之法?” “有,依著臣今日的卦象。想要讓九歌留下,不一定非要娶妻不可?!敝T葛百里故意故弄玄虛的停了下來,看著季光,直到季光臉上浮現出好奇的神色,諸葛百里這才道“其實還有一個法子比娶了她,更能護佑天下蒼生,得安天下!” “什么法子!”此時季光的好奇心已經被諸葛百里挑撥的不能自已,連忙催促到“天師就別故弄玄虛了,你也知道本王這些日子被這件事弄得有多心煩!” 諸葛百里瞧著火候差不多了,便道“讓她女扮男裝,留在王上身邊做謀士,一來此女子足智多謀,可擔大任。另一方面解決了王上非娶她不可的難題,還將其留在了身邊?!?/br> “什么?謀士?”季光不由得有些驚呆了,連連搖頭“自古以來哪里有女子當謀士的!不可不可?!?/br> “王上,此女子是庇護天下蒼生的命格,可以說逢戰有她必勝,這樣的人放在內院,豈不是可惜,只有放在朝堂,才能顯示她獨有的作用。這種人可遇不可求,是男是女又有什么關系!” “可,可是……”季光不得不承認這次諸葛百里的話確實有些驚世駭俗,但又似乎很有道理。 朝堂之上自古以來便是男子相爭的地方,女子干政那是前朝多少朝代證明的了錯事。如今自己真的要做這件前人做過很多,都證明是錯的的事嗎? 但是不娶九歌,還能讓她留在身邊,同時發揮她安天下的優勢,聽起來確實一舉三得。如此一來不僅云禮云信不會再和他鬧別扭,也能堵住群臣之口,解了自己的煩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