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巴音
就在巴音拿捏不定的時候,忽然大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哨聲,哨聲之后是急促的鼓聲,巴音一時間緊張了起來,“有敵來犯!”話音剛落,人就大踏步走了出去。 “敵人?”賽雅顯然也很是吃驚,自從八年前那一役后,已經多少年沒有出現過敵人這個字眼了。 現在先是在尺素山上發現了九歌,而后沒過多少天又是有敵來犯!賽雅現在即便再心思單純,也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 看了九歌幾眼后,喚到:“來人,把她給我好好看著!我去看看大哥!”說罷也追了出去。 …… “怎么回事?”巴音騎快馬回到王帳守軍處,急急忙忙換了軍服。 “回將軍,據巡山的人來報,尺素山上今日忽然涌進許多人,加起來能有一百多人,從穿戴上看正是益州軍?!?/br> “豈有此理,這尺素上一向是我們的地盤,他們未經正式通傳,擅入我山越地界,這是要向我方宣戰??!”巴音有些憤憤不平,“哈尼薩呢?” “回將軍,哈尼將軍在軍營大帳中,剛剛派了前鋒營的昆布將軍前去阻攔了!” 巴音聽到派了昆布去,心中稍稍安定。 山越人雖說隱身在這連綿的群山之中,與世無爭。但現在天下大亂,山越西面是青州,東面是益州,北面又是燕國,雖說山越人自古便以群山地勢險要,將士驍勇善戰聞名天下,各路諸侯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都不會先耗損兵力來啃山越這塊硬骨頭。 但大亂之后,若真有人能一統九州,那么山越與之早晚會有一戰。所以這么多年來,山越人從無一日懈怠的備戰練兵。 不久前,巴音更是得知裴離墨之外孫承襲了將軍,正在著手準備著攻打山越,替外祖父一雪前恥。難不成此次益州軍肆意進入山越地界就是一個信號? 巴音越想越覺得不對,此事不可大意,應早早與大王商議才行。 …… 巴音一路策馬狂奔,來到王帳前,卻被侍從攔住了。 “大將軍,大祭司正在里面與大王商議要事,要不您一會兒再來?” 巴音心中正是急切,此時被一把推開侍從,“延誤了軍情,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說著便闖了進去。 王帳旁邊的侍從侍衛回過神來,想要攔阻巴音,已是晚了一步,巴音已經沖了進去。 巴音進去時,大祭司莫那達不知與大王說了什么,引得大王連連大笑。 瞧著巴音未經通報闖了進來,山越王臉色瞬間往下一沉,侍從后面跟著進來,哆哆嗦嗦的解釋道:“大王息怒,大王息怒,我等實在……”侍從的話還未說完,山越王隨手抓起桌上的東西,扔了過去,“滾出去!” 大祭司莫那達此時打量著一旁的巴音,陰陽怪氣的說道:“巴音將軍,你可知未經通傳,擅闖王帳要受什么刑罰?亦或者是,巴音將軍支持有功,連大王也不放在眼里了?” 巴音并沒有同莫那達爭一時口舌之快,一下子跪在地上,俯首道:“大王,臣有緊急軍情上報!尺素山上發現一小隊益州軍正在搜山,臣前來正是想同大王探討接下來的應對之法!” “哦,這個事啊,孤已經聽大祭司說過了,昆布不是已經帶兵去攔截了嗎?!一小隊敵軍,巴音將軍不必太過憂心了!” 山越王云淡風輕的說了這么幾句后,便不再看巴音。而是喜笑顏開的看著眼前茶案上的一個小盒子里的東西,巴音知道那個又是莫那達給他尋來的延年益壽的神丹。 巴音不甘心,強撐著繼續道:“大王,益軍此次踏足我山越地界,明顯就是挑釁,臣早就得到消息,裴愿被封將軍后,正著手準備攻打我山越,此次會不會是他們的故意試探,我們又該如何還擊,還得請大王早日定奪??!” 山越王不耐煩的瞥了一眼巴音后,繼續低頭研究盒子里的丹藥,“大祭司,你說本王吃下這神丹,今夜會不會……”緊接著,山越王與莫那達一陣yin笑,二人心照不宣。 “大王!”巴音的聲音已經接近懇求。 “哎我說,大將軍,剛剛大王已經告訴你了,昆布驅逐敵方即可,即可!你是沒帶耳朵嗎?看不到現在大王有要緊事要辦嗎?還杵在這!難不成你還想質疑大王的決定?” 莫那達挑撥的意思非常明顯,可一旦開戰,事關山越二十萬百姓,巴音骨子里的倔強不允許他現在后退一步。他沒有說話,死死的盯著這個硬生生將山越王變成眼前這個樣子的罪魁禍首,眼中滿是憤恨。 此時的山越王哪里還聽得進去任何話,他小心翼翼的將盒子蓋上抱起來,上前拽上大祭司的衣袖,“走走走,你和我去大妃的帳中去!”徑直撇下站在原地的巴音,二人頭也不回的走了。 巴音死死的捏緊了拳頭,咬的牙生疼。 …… 隨著云禮進山的兵士們都知道山越人的勇猛,也知道他們善于利用地勢,做各種陷阱,暗器,所以一行人搜索的很是小心,速度并不快。 云禮看著眼前的環境,想到九歌一個女子,獨自面對這樣的情景該是何等的害怕和無助,心中就揪的生疼。雖然他知道,此處是山越界,應小心謹慎些??蛇€是忍不住催促了兵士們,加快了進程。 太陽西下,云禮等一行人馬上就要翻過尺素山時,忽然一只羽箭擦著云禮的耳垂飛過,帶著血滴,釘在了云禮身后的樹干上。 云禮下意識的叫了一聲,伸手捂住耳朵,王將李爾拔劍機警的將云禮護在中間。忽然間尺素山的另一側,響起吶喊聲,一陣箭雨帶著鳴笛一般的聲響,灑落下來…… 云禮帶來得兵士,一時間亂作一團,紛紛再找遮蔽物。王將李爾也攬著云禮四處躲避。 一個身形極為寬厚的怒漢,手持兩把雷公錘,騎著馬,立在山頂,看著四處逃命的益州軍道:“一群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