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奴婢知道了?!?/br> 頓了會兒,李嬤嬤接道:“待會兒皇后娘娘就要帶各宮來請安了,主子見是不見?” 太后近幾年在后宮事務上愈發憊懶,基本都丟給了皇后,眾人按規矩給她請安也不大愿意接見。她年紀大了,光朝事就不知耗她多少精力,根本不愿理會后宮的蠅營狗茍之事。 但兩日后就是周帝壽辰,于情于理,太后也得和皇后商議一番。 略一沉吟,太后召來丁嬤嬤,“幼寧不是說想見十三么,帶她去玩會兒,晚膳前再回?!?/br> 又道:“帶上哀家的令牌,再挑兩個侍衛?!?/br> 得了太后命令,丁嬤嬤知道主子是擔心上次的事再現,也明白這位容姑娘在主子心中的地位,躬身退下后便輕聲細語地將人帶離了坤和宮。 “嬤嬤?!庇讓幍弥侨ど洗尉茸约旱男「绺绾蠛苁侨杠S,走到半路才反應過來,“我自己走?!?/br> 白嫩臉蛋升起幾抹緋紅,仿佛因為自己這么大了還要人抱著走很不好意思,語氣十分堅持。 丁嬤嬤笑著將人放下,“姑娘才多大,抱著也沒什么,這還有些路呢,當心走著腳疼?!?/br> “嬤嬤也會腳疼啊?!?/br> 丁嬤嬤很是意外她這般大的孩子就這么乖巧,還會心疼人,心中多了幾分喜愛,將人牽住溫聲道:“那咱們一起走,走慢點?!?/br> “嗯?!?/br> 安靜觀望的系統很是欣慰,宿主小是小了點,但禮貌又貼心。 它以前從沒綁定過這么小的宿主,但陪著人長大也不失為一種新奇的體驗,這讓它多了一種當爹又當娘的心態,自然要多出幾分耐心和縱容。 皇城本就大,擴建后更是占了上京近三分土地,其中因為皇子誕生的速度,皇子所擴了又擴。 丁嬤嬤帶人走到時,皇子所十分安靜,景致卻是格外美妙。紅磚碧瓦,宮墻巍峨,金黃杏葉鋪滿了青石板,初升的朝陽灑落其上,綻出熠熠光芒,令人心馳神搖。 很快有內侍告知,皇子們都去了太學堂。 丁嬤嬤一拍腦袋,“是奴婢忘了,太學堂升課的時辰早著呢,估摸十三皇子殿下半個時辰前就去了?!?/br> “我們不能去嗎?” 還真沒什么不能去的,丁嬤嬤想了想,今兒皇后她們去請安,主子要和人商議圣上壽辰的事,這才讓她帶了容姑娘出來,并特意吩咐晚膳的時辰再回去。 她是領了命帶容姑娘出來耗時辰的,自然不可能現在就回去。 帶著人在亭子里歇了會兒,丁嬤嬤又往太學堂慢慢走去。 皇子們統一六歲開蒙,入太學堂聽課,起初教的不過是些千字文三字經,早晚兩三年都可以一起授課。但周帝兒子太多,十幾個皇子長幼不一,最大的皇子和最小的都差了快二十歲,中間那些的差別也是大小不一。 所以太學堂根據皇子們大致的年紀,分了三處授課。 十三皇子燕歸如今十二,年紀不上不下,在正中學堂聽課。 丁嬤嬤對這位皇子不熟,幼寧卻是一眼就看到了當日救自己的人,高興得眼睛都亮了,悄悄對里面揮手。 系統同樣很興奮,任誰也沒它這么可憐,五年了才第二次見到任務對象。 可惜一人一系統的心情都沒能傳遞進去,里面的人壓根沒注意到他們,依舊在認真看書。丁嬤嬤循著小姑娘的神色,很快也看清了人。 里面的讀書聲忽然停下,太傅似乎在提問,所有人都在皺眉冥思苦想。 須臾,被幼寧偷看許久的少年開口,語調緩慢但很是沉著,聽得太傅不住點頭,評價幾句后隨口道:“十三殿下是不是已將全書背下了?” 少年沉默幾息道:“并未,只是恰巧記住了太傅所問這段?!?/br> 太傅笑了笑,令他單獨練字,他頷首放下書卷,剛拿起羊毫,視線忽然轉向窗邊,隨即一愣。 小窗開了一半,往日放眼望去可看到清透池水或鳥雀三兩,如今對上的卻是一雙帶著好奇的清澈雙眸,這雙眼睛的主人是個小姑娘,雙手正扒在窗沿,發上兩個可愛的小花苞正微微顫動。 他想了想才記起是幾日前算是被自己救下的小姑娘,因此他得了太后賞賜,引來幾位皇兄妒意。 幼寧見他看到自己,更是高興地眨眼,剛要招手就看見對方轉回了頭,不由有些失望,“十三哥哥不記得我了嗎?” 丁嬤嬤倒是仔細端詳了會兒里面的少年,笑著安慰,“十三皇子正在聽課,若被太傅發現分心可是要被罰的,姑娘,我們去旁邊等吧?!?/br> “嗯?!庇讓幑怨缘攘诵“雮€時辰,一盤點心隨之下肚,太傅終于讓這些皇子們暫時歇息。 燕歸被人領到了園中,幼寧正玩著丁嬤嬤尋來的跟斗猴,一見他便高興地邁著小步跑來,臉蛋粉嫩,“十三哥哥?!?/br> 燕歸一時沒反應過來,竟不知她是在喚自己。 要知道他五歲時生母就因病去世,周帝也沒把他給旁的妃子教養,他便獨自一人在深宮生存了七年。長到如今,基本沒幾個人與燕歸親近,更遑論喚一聲這么親密的“十三哥哥”。 收到丁嬤嬤的目光后,他才不輕不淡地應了一聲。 但這并沒有打消小姑娘的熱情,她顯然十分喜歡他,小鹿般濕漉漉的目光連他身旁的小內侍都快受不住,心道殿下以前是嚇哭過小娃娃的,今日可別又把容姑娘嚇著了,回頭惹了太后不喜才是大事。 幼寧從小荷包中拿出一塊玉佩,抬手遞給燕歸,“十三哥哥的?!?/br> 燕歸垂眸望了眼,想起那日這小姑娘哭了許久睡去,一直扒著他腰間不放,他不得已才解下了玉佩。本以為算是丟了,沒想到她還記著,特意送了回來。 他遲疑了下才接過,發現之前快斷的絡子被補上了,許是怕玉佩對他有特殊意義,原本的絡子依舊保留著。 他好一會兒沒開口,小姑娘小心踮腳探頭望去,“是嬤嬤補的,十三哥哥喜歡嗎?” 在丁嬤嬤的視線下,燕歸再度嗯了聲。 太傅給了一刻鐘暫歇,燕歸便在這待了一刻。幼寧生性乖巧,見他不怎么愛說話便也少有開口,只時不時偷偷瞄去幾眼。 燕歸坐得安穩,初步交流后就一直在看著窗外。他看上去有些瘦削,但已有十足的身高,輪廓深邃,帶著少年特有的俊朗,同時又多了幾分這個年紀少有的穩重,氣質便驟然不同起來。 在旁人看來,燕歸無異是冷漠且不識時務的。丁嬤嬤是太后手下的紅人,而幼寧不僅是容太師的掌上明珠,還是近些日子被太后寵愛無比的人物,不說他一個不受寵又沒地位的皇子,就是那些地位尚可的皇子見著這二人也要多幾分笑顏。 本來覺得燕歸不知得了什么好運的皇子們還有幾分不甘,見他完全不懂利用這份優勢,頓時都化成了背后的嗤笑,只覺他怕是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等燕歸再度回了太學堂,丁嬤嬤開口,“十三殿下好像不怎么愛說話,奴婢瞧著不怎么好相與。姑娘若覺得悶的話,不如午膳后咱們去別處玩兒?” 幼寧搖了搖頭,甜軟的聲音帶著孩子氣,“十三哥哥是好人?!?/br> 丁嬤嬤笑了笑不再勸,只覺得當真還是個五歲的小娃娃,她都不知多久沒再聽過這般直白天真的話兒了。 第3章 蜜橙糕 太學堂課業緊張,因著各種原因,太傅們對這些皇子抱有極大期望,絲毫不敢疏忽。是以在開課時日,每日午時皇子們只有半個時辰歇息,既要用膳還得午歇。 如此緊迫的安排,一般皇子都不會回居所,只有燕歸特立獨行,每日午時必回皇子所歇息,這也是旁人覺得他孤僻的緣由之一。 但今日幼寧來了,他自然是留在太學堂這邊一起用午膳。 御膳房的人心思討巧,聽說今日是太后身前得寵的容姑娘陪十三皇子用膳,午膳登時豐盛許多,還特地奉上了小姑娘都喜愛的蜜橙糕。 糯米藕,糖醋排骨,櫻桃rou,銀耳羹……燕歸看著一大桌偏甜的菜肴,持筷的手頓了頓,面上未露分毫。小太監石喜了然,他知道自家殿下不喜歡甜食,今日卻幾乎是一桌子甜。 幼寧倒是喜愛非常,她向來嗜甜,在府中被管得緊,擔心影響她換牙。丁嬤嬤是不清楚這些的,萬事只隨她高興。 用膳選在水榭旁的小屋,一月前水榭還是蓮香陣陣,如今只剩了幾片殘綠。但眼下秋意正濃,蓮花敗去,桂花卻是飄香十里,微風攜花拂過,令整個水榭都置于香氳之中。 置身于這樣的美景美食中,任誰也忍不住沉醉。等幼寧從美味中回過神,才發現一直惜字如金的燕歸正看著她,漆黑的眼眸十分專注。 小姑娘眨眨眼有些奇怪,似乎不明白這眼神的意思,努力想了想后將手中最后一塊蜜橙糕遞去,“十三哥哥要吃嗎?” 她顯然很喜歡這道甜點,說要讓給別人,視線卻一直停在色澤燦黃的蜜橙糕上。 石喜忍了又忍,終究還是露出一點笑意,他覺得這位容姑娘真是可愛極了,一看便知在家中定被護得極好。要知道里那些小皇子小公主,年紀再小也早有了心機,這大抵便是各人投胎的運道不同吧。 出乎眾人意料,燕歸和小姑娘對視片刻,居然接過了這塊蜜橙糕,只不過他吃得極慢,末了還對一臉期待看他的小姑娘道:“確實不錯?!?/br> 看她吃得那么香,入口時的味道仿佛也有些不同。 喜歡的美食得到肯定,小姑娘高興極了,再也不記得那是最后一塊,仿佛得到了鼓勵般,開始向燕歸推薦各色菜肴。 這頓午膳結束時,兩人都出乎意料吃得有些多,丁嬤嬤噗嗤笑出聲,俯身為幼寧揉了揉小肚子,“好在奴婢讓人備了消食茶,姑娘先去旁邊屋里吧,但可別躺著,需得站會兒才行?!?/br> 幼寧耳尖泛著粉色,聽著丁嬤嬤的話兒不住乖巧點頭。 小屋依舊在水榭處,燕歸沒時間再回皇子所,便也到了這處休息。三面環水,薄紗作簾,因時節轉換多擺了幾個竹葉屏風,幼寧一來便被窗外風景吸引,站在窗邊不肯挪動腳步,屋內里外立了十余個宮人,俱是安靜有禮。 燕歸無意掃她一眼很快收回,睡是肯定睡不了,索性抽了本書卷靜看起來。 他五官十分英氣,鼻梁高而挺,眉濃而似劍,靜坐時猶如一柄藏鋒利劍,但垂眸專注于書本時,本冷漠的模樣看上去竟也帶了幾分溫潤的書卷氣,與幼寧的兄長有幾分相似,讓回頭不經意看來的小姑娘忍不住再度看了好幾眼。 自兄長上次去書院,幼寧已有一月多沒看到他了。 燕歸之前就有被盯的經歷,此時再度察覺也沒打算做什么。他似乎生來便帶著冷淡,又獨自在宮中待了那么些年,尋常小事很難撼動他的心神。 幼寧不覺得有什么,系統卻因為他這反應暗自改了幾次方案。之前它只知任務目標的地位遭遇,性情并不大了解,如今看到燕歸這拒人于外的模樣,再一想到小宿主的性格,只覺得路漫漫遠兮。 好在因它的緣故宿主會對任務目標有著天然的好感,系統思來想去決定順勢而為,在這幾年中暫時少插手,先看進展會如何。 兩人的第二次見面,對話加起來也沒超過十句。幼寧小睡了一個多時辰,醒來后燕歸正在聽課,丁嬤嬤便帶著她去宮中四處轉了一圈才回了坤和宮。 太后剛沐浴換了身常服,正在批閱奏折。她本是不愿將這些事盡數攬來的,起初還讓周帝一起,但周帝自挑明后就徹底將政事全權交給了太后,每日只顧享樂、流連后宮。 幾個臣子被氣得直哆嗦,不知情者還以為是太后讓周帝如此,可周帝沒什么本事,太后又確實是掌朝的好料,便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百無聊賴地看著折子上這些人幾十年未改的連串廢話,太后嗤笑一聲,等看到幼寧的身影才緩和下臉色招手,“幼幼,過來?!?/br> 幼寧乖覺跑到案前,“太后娘娘?!?/br> 清甜的聲音讓太后露出微笑,將人抱上椅,“幼幼可識字?” “哥哥教過我?!毙」媚镎f完有些不好意思接道,“但認識的不多?!?/br> “已經很了不得了?!碧髮⒁槐菊圩臃诺剿稚?,往后一趟鼓勵道,“哀家看累了,幼幼幫忙讀給哀家聽,遇著不認識的字兒便問?!?/br> 幼寧哪明白手上是尋常人碰不得的奏折,太后如此說,她便乖乖應了。 太后累了一日,純粹就是想聽小姑娘的聲音放松會兒,磕磕巴巴的童聲在她看來可比奏折有意思多了。 等到了戌時,幼寧洗漱安寢,太后才召來丁嬤嬤,“今日如何?” 丁李兩位嬤嬤最懂太后心思,那些朝臣都知道要在十幾個皇子中押寶,太后怎么會任母族在自己逝后任人打壓。 她沒有大肆提拔謝家子弟是不想做得太過,畢竟謝家并沒有謀朝篡位的心。不讓謝家女子進宮也是她的安排,那些世家精得很,容忍了她一個女子把持朝政多年,怎么可能會繼續容忍一個流著謝家血脈的皇子繼任大統,何況她也不想讓族中女子再進宮蹉跎。 如此太后能做的,就只有扶持某個皇子,那皇子可以不與她太親近,但也不能和其他人干系太深,日后能念著一絲謝家的恩便行。 之前太后在五皇子和十皇子間斟酌,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昨日因幼寧才突然注意到這個十三皇子,今日讓丁嬤嬤前去也是有意觀察一番。 丁嬤嬤今日還不著痕跡向幾位太傅詢問過十三皇子燕歸的事,在腦中思索一會兒后道:“這位殿下瞧著……” 丁嬤嬤言簡意賅,她今日看著是陪小姑娘玩耍,做的事可一點不少。她眼力自比不上太后,但也有自己的能耐,四處打聽和觀察下,她發覺這位不顯山不漏水的十三皇子,當真有些不可琢磨。 只拿最淺顯的,在那間太學堂中,其他皇子資質是遠遠比不上十三皇子的,依十三皇子在宮中的尷尬處境,他完全可以靠得到太傅的青眼而改善地位。但他并沒有,從六歲開蒙到至今,就一直保持著這般不輕不重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