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也有幾個人早看不慣方睿軒了,但是他們大都聽說這逃難而來的小子是個舉人,只是身份不對等,人家是舉人,你只是個秀才、童生的,缺少底氣要求方睿軒做什么。 “這位兄臺過獎了,方某不才,作詩方面無甚天賦,故而不敢輕易在諸學子面前開口,以免污了各位的耳朵?!狈筋\幒雎粤诉@人口氣中的不懷好意,解釋道。 那中年男子隱隱指責他不識禮數,不曾上門拜訪,他真是沒什么好說的。 總不能實話實說,他是個宅男,十天半月都不愿意出一次門。就連運動鍛煉身體,都只是在自家的菜地除除草,澆澆水,逗逗孩子。 而曹大娘哄孩子的時候說舉人老爺十有八九次拔掉的都是韭菜苗而不是野草還不如小清兒的話,被他自動忽略了。 這當初建菜園子的想法還是他提出的,他怎么可能不如徒弟! “方舉人過謙了,大家不過是互相切磋切磋,來增益自己的不足罷了?!绷硪粋€人繼續相勸道。 方睿軒覺得他早該明白的,這cao淡的古代,你越是說實話承認自己的不好,別人就越認為你是謙虛。而且科舉是要作詩的,沒有兩把刷子,也不可能考上舉人。這些人不信,算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會作詩的是原主,不是他呀! 而且他就算有原主的記憶,頂多能評出優劣,教教徒弟罷了,哪里做得出那些好詩。 “既然諸位盛情,方某只能獻丑了。一桌大雜燴,同鍋來分食。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長?!狈筋\幱仓^皮道 “說得好!”方睿軒說完后,唐彥率先叫好鼓掌?!胺脚e人的確過謙了,這詩雖不是上等,卻也生動形象十分有趣?!?/br> 唐彥早就王舉人不順眼了,平時假清高裝大儒的,私下里卻比商人還會鉆營和唯利是圖。 辦個學還要比別人多收上三兩銀子的束修。 他學堂的幾個學生聽說新來的方舉人為了報答柳家村的收留,前三年的束修都減免二兩銀子后,都不免有些心動。再聽說,三年后也只是和一般的夫子一樣收六兩,那些人心里十分的不淡定。 讀書是個講究積累需要不懈堅持的活兒,十年寒窗苦讀,也不一定能金榜題名。他們至少要讀上七八年的書才能讀出個名堂。 這既有了名師,又能給家里節省下一筆銀子,其不是兩全其美。 王舉人學堂的學生,也不都是那些商戶人家的,也有一些家境一般,但是父母咬牙供養著的。 但是比起這些人,其實那些商戶人家的孩子更像去方睿軒那里求學。他們可是聽說了方睿軒收了沈大海的兩個兒子為徒弟的,這說明他對商賈沒有什么偏見,就算不能掏心掏肺對待他們,至少可以做到一視同仁。 那些在王舉人處求學的富家子弟,都給王舉人送去了大把的錢。但是王舉人就算拿了他們的錢,對他們從來都不假辭色。在發生矛盾請教學問的時候,總偏頗或者優先那些非商籍的學生。 他們的父母一邊勸他們忍著好好學習,一方面還要給王舉人送禮對著王舉人低頭哈腰的賠笑臉。這讓一些年少輕狂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戾氣。而他們以前是沒什么好的辦法,現在有了更好的環境,不興人去更好的地方嗎? 那些商戶家的孩子謀劃著如何慫恿自己爹娘讓他們轉到方睿軒的學堂,而王舉人卻因為方睿軒搶他學生的行為生出了極大的不滿,這才想在宴會上刁難他一下。 雖然方睿軒什么也不知道,但是這鍋他卻是背定了。 唐彥的話落王舉人有些臉紅,其實他做的詩還不如方睿軒呢。但是他不敢得罪唐彥,轉而道,“聽聞方舉人收了三個高徒,在柳家村開館授課,今年的童子試可有把握?!蓖跖e人道,他今年可是有學生要考試的,而且考中的童生機會可是相當的大。 方睿軒和三個徒弟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王舉人,他們這么小,才開始開蒙不久,怎么可能會去參加童子試。 “兄臺說笑了,幾個徒兒年級尚幼,剛開始蒙學,這兩年的童子試可能參加不了了?!痹徦瓦@個人撕逼了這么久,還是不知道人家的姓名。 “方舉人又謙虛了,前段日子還相傳京畿去年出了一個七歲的童生還是頭名,不知羞煞了多少年齡大的學子,被譽神童。先生的弟子最大的已經有八歲了,不妨讓他下場一試積累積累經驗?!?/br> 七歲! 而且是虛歲! 也就是真實年紀不過四五歲的孩子,竟然中了童生。方睿軒覺得有些玄幻,那么小的孩子整天被逼著學一些經史子集,這得多慘呀。 神童之說,方睿軒就敬謝不敏了。再神童,首先還得先要學習,才能致用。 正在招呼幾個同行的沈大海,過來的時候,就聽到王舉人讓他兒子下場試水。他努力回想了一下,他最近和王舉人沒有什么交集,沒有得罪他呀,怎么會針對自己的兒子呢。 “王舉人見笑了,小兒資質魯鈍,性情頑劣,實在是比不得那位神童?!鄙虼蠛Zs緊上前道,這個神童,沈大海也是聽那么一兩嘴,但是完全沒有當回事。 神童是人家家的,他再羨慕也沒有什么用。而且這世界上傷仲永的例子,可不在少數。與其拔苗助長,讓兒子為這些事情煩心苦讀傷了身子,還不如順其自然一些。 第31章 戶籍 沈惠明在提到他的名字的時候,就自覺站到了方睿軒的跟前。 方睿軒拍了拍他的肩膀,對王舉人道,“惠明年幼,雖然蒙學已經兩年了,但我覺得現在下場無論中或者不中,對他的影響都不好,還是壓上一壓的好?!?/br> 一眾人等聽到方睿軒的話,也覺得十分的有道理。 若是考中了,現在年紀小,性情不穩,面對贊揚恭維容易左了性子,恃才傲物,就是他們這些成年人有時候都會忍不住為那些馬屁自得,何況這么小的孩子。 要是考不中,打擊了人家孩子進學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這就不是育人,而是毀人了。 所以盡管一些開蒙早的孩子有了考上童生的能力,夫子們都要壓到十歲或者十二歲之后。 頓時大家看王舉人的目光有些意味深長了。 這同行是冤家果真不錯,但是也不能拿著學生的前途賭氣呀。這樣的人怎么能做好一個老師。 “對呀,方舉人,這孩子靈秀的緊一看就是個好苗子,還是壓一壓的好?!庇腥碎_了頭,大家接下來勸導方睿軒壓一下沈惠明卻是順理成章了。 “就是呀,方舉人,這么好的苗子還是好好栽培的好,大海兄也會感激你的,不能為了意氣之爭就毀了學生的前途?!币粋€同樣看不過王舉人的秀才附和道,說完還特意看了王舉人一眼。 剛剛那些人附和這王舉人針對他,方睿軒還以為王舉人的人人緣多好呢,現在看來不過如此。 “這位兄臺說得有理,這神童是鐘靈毓秀天生地養的人物,哪里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以比擬的,只要我等向學之心堅定,終有一日會學有所成的?!?/br> 接著方睿軒轉頭對沈惠明道,“明兒日后要嚴于律己,勤奮苦讀才好?!?/br> 沈惠明重重點了一下頭,“是,師父,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br> 王舉人察覺到周圍尷尬的氣氛想要再說點什么挽回,“令徒這般聰明好學不驕不躁的,方舉人好福氣呀,真是羨煞我等?!?/br> 不過沒人附和他的話,就被沈大海轉移了話題。 老子的兒子當然好了! 而王舉人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這句話,反而讓幾個商戶下了決心要為自己孩子換個地方求學。 有這么一個愛攀比瞎指揮不把學生的前途當回事的老師,他們怎么能安心將孩子交給王舉人教導。 沈大??磿r機已經差不多了道,“沈某之前派人請來了教坊的舞娘演奏歌舞助興解悶,現下她們已經準本好了正要登場,各位何不暫且放下學問上的爭論,好好玩樂一番?!?/br> 沈大海說完,眾人的目光都被從酒樓內屋中羅列而出的舞女那曼妙的身段優美的舞姿給吸引了,眼里露出或贊美或新奇或yin邪的目光。 而這正是沈大海之前不愿意帶沈家兩兄弟來的原因。 方睿軒之所以帶著徒弟們來,不是非要和沈大海作對,更不是想要教壞徒弟,只單純地想讓小徒弟們見識見識什么是文人,什么是斗詩。 讀書人也有好人和壞人。讀過圣賢書的讀書人,有時候比那些目不識丁的人更加丑陋。粗人將自己的心計大大咧咧擺在陽光下,讀書人卻是會用錦繡文章偽裝自己。 歌舞之前和沈大海商量好的,要放在最后的。這個時候,方睿軒則是帶著酒足飯飽的一家子悄悄離場了。 唐彥注意到了他們的動靜,嘴角勾起了一抹淺笑,真是有意思。 方睿軒雖然給徒弟喂了許多不愛吃的蔬菜,倒也沒有不讓他們吃rou。胡志宣和沈惠明都吃得肚子溜圓,沈惠清更是不必說。 那樣的場合下,那些文人之間的爭斗、比較倒是讓他們更加的下飯。沈惠明就是不小心看的太投入吃多的。胡志宣被一直關注著他的田師爺接回了府中。 按理說,宴會中身份高的人不過幾個,田師爺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只要有唐彥在的地方,他們這些人的風頭永遠出不起來。唐彥似乎天生就有聚焦的能力,人們總是容易以他作為宴會的中心,就連一群舞女都在不停地向唐彥送暗送秋波。 由于今日沈家酒樓的吃食和酒水都是免費提供的,這些客人們到最后都喝得醉醺醺的,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甚至有人抱著柱子當成女子親來起來,丑態畢露。幸好沈大海在宴會快散的時候就將那些女子打發回去了,要不然以后他的酒樓,還不被人當成了妓院。 而沈大海請來的槍手盡職盡責的將宴會的盛況能寫的都描寫了出來,將那些學子們為火鍋和火鍋宴所做的詩篇通過一些渠道流傳了出去。沈家的火鍋名聲打響了,佳作傳去的文人則是成為了人們的焦點。 對于這個結果,沈大海和一些參加火鍋宴的文人雙方都比較滿意。不滿意的人大都是一些沒有本事的人。 市井中早些日子已經開始流傳沈家酒樓推出的新菜品。在知道那么多讀書人對火鍋贊不絕口后,一些吃得起最便宜的火鍋的人,對于上沈家吃火鍋躍躍欲試。 這春寒料峭的時候,正好吃一些熱的東西暖暖身子。而且這都是讀書人和達官貴人吃的東西,他們帶著孩子去吃上幾頓,說不定孩子讀書能早點開竅。 “師父,今天的好多人我都不喜歡?!被厝サ鸟R車上,沈惠明多方睿軒道。 “嗯,那就不要變成那樣的人?!狈筋\幓卮?。大徒弟有自己的喜惡判斷了,這是一件好事呀。 “以后若是你被人刁難了,要如何處理想過沒有?”方睿軒突然發問 。 “和他們講道理,只有道理在我這兒,那我就什么不怕?!鄙蚧菝鞯?,他記得他師父有一次嘟囔著什么,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的。 方睿軒敲了敲他的腦袋,說了一個傻,然后附在他耳邊嘀咕了良久。 聽他師父說完之后,沈惠明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雖然三觀有些破裂,他還是聽從方睿軒的吩咐,忽略了沈惠清探索的眼光,沒有將剛剛的談論泄露出去。 柳生若有所思,放佛明白了什么。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講道理的。 方睿軒帶著柳生在沈家住了兩天后,才返回家中,這期間柳生一直在向沈夫人學習如何管家,如何管理下人,如何打理產業看賬本等。 雖然方家現在的資產不多,但是柳生相信憑借方睿軒的本事,早晚有一天他們家的產業會越來越多。 而他現在早點學了,以后可以幫方睿軒分憂,讓方睿軒專心教書做學問。 朱老頭和十三住進方家多半個月,過年的時候還去周圍幾個村子跑過幾場皮影戲掙了一些零花錢。而方睿軒一直沒有讓他們做什么事情,這讓那個朱老頭十分的不安。 這天他找到方睿軒,“舉人老爺,我和十三已經在貴府打擾了半個多月,白吃白住的實在心有不安,你若是不忙著學做皮影,可以給我和十三安排一些活兒?!?/br> 朱老頭一開始想給錢的,但是想到人家的身份,必然看不上自己的幾個銅板,還不如做些工來償還這段時間的花費。 十三幫忙做事的時候,方府的下人雖然沒有拒絕,但是一直把他們當客人對待,并不十分支使他們。 而正是這樣讓朱老頭更加的不安,他們賤命一條的,那里值得舉人老爺這般禮遇。 方睿軒在將師徒二人請回家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好了,用做提線木偶的想法來交換老人的皮影制法。朱老頭雖然答應要講授自己皮影的制法,他卻不能讓人家太吃虧。 古人對于手藝秘方等十分看重,并不會輕易教授給別人,連學木工打鐵這樣的話,都要在師父那里當上幾年的學徒任勞任怨地被使喚上幾年才能學到真東西。而這朱老頭答應教授皮影制法的時候,已是讓方睿軒大吃一驚,現在又主動要求要做活兒,方睿軒心里卻是對他由衷得敬重起來。 人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骨氣。 當方睿軒說要拿提線木偶的做法交換皮影的制作的時候,朱老頭連忙擺了擺手。 “舉人老爺請聽老夫一言,這皮影手藝乃是家師所傳,并且囑咐過除了親傳的徒弟不能傳給外人,我如今違背誓言,卻是想要求舉人老爺辦一件事?!?/br> “什么事情?”方睿軒有些好奇,什么樣的事情才能這樣一個正直的老人,違背諾言,答應將謀生的手藝教授給自己這外人。 朱老頭當時可不知道他是個舉人,只以為他是個家境殷實的讀書人,這之間絕對不存在仗勢欺人之說。照這般猜測,這樣的事情一個普通百姓就應該辦得了,對他們確實千難萬難。 朱老頭一聽方睿軒的語氣覺得事情有了希望,語調激動地開始講述要求方睿軒辦的事情。 卻原來,像他們這些走村串巷居無定所的江湖賣藝人都是沒有戶籍的。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被父母丟棄了,被這些賣藝人撿到,然后學會了這些賣藝人的手藝糊口飯吃,之后就是繼續撿徒弟,將本領傳授下去。走到哪里,賣到哪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們的家。 而遇到官府要檢查戶籍,或者徭役兵役嚴重的地區,他們都要躲進深山里或者掏錢求有戶籍的人家庇護他一下們,免得被當做黑戶抓了去,或者被人綁了充作自家人去代人服徭役。 但是深山中并不安全,經常有猛獸出沒。有的時候甚至有可能遇到土匪。他們師徒兩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身上也沒有什么財物,倒是不怕會有人來搶劫。 而兩年前,民亂的時候,他和十三躲進了大山里。開始的兩個月,師徒二人雖然辛苦,倒也安全地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