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太后娘娘,我不依??凳缦肴鴺强纯辞罅四敲炊啻?,您都不答應。怎么一見宜安郡主就答應了! 您不是說進集賢閣的人必須才學有過人之處嗎?康淑想知道,宜安郡主哪里特別好了。讓您青眼有加特意開口允了她。 這不公平,她要是想看書過幾天書劍大比就去比試,自己贏了才是真本事,這不是您教康淑的嗎?” 起身插話的是廣安王愛女。太后見她無禮也并不怪罪。 看起來昨天趙長吏給她的資料很準確,盡管多年來,太后和廣安王私底下就要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明面上卻還是一家親。太后對他常留京都的女兒疼愛有加。 太后笑笑看了嘟著嘴巴的康淑一眼。拿起先前桌上的兩本書遞了過去。 “你們看看,宜安郡主這筆字算不算過人之處?” 若棠正要起身謙虛幾句,太后抬手讓她坐下。 正色道:“好就是好,不用過于謙遜。我收到書沒有看文,一見這字就已經喜歡了。把它拿給幾位大學士看,沒人相信是出自一個十幾歲小姑娘之手。 都說這字已經算是當世翹楚,沒有二三十年的苦練,還有天賦是寫不出的。 就連禮部尚書王直也說,你若能堅持將來必成大家。想要有機會跟你切磋呢!” 王直是當代的書法大家,三十多歲已經以一手筋力老健,風骨灑落的行書聞名士林。為人又最直言坦誠,得到他的夸獎實在不易。 那邊幾個小的頓時湊在一起捧著書認真看了起來。淡然端坐的若棠內心到是被夸的有點小羞澀。 她這筆字可不全靠辛苦練習,詭異的天賦占了很大比重。 不知道是不是她所投身的這具rou身頭腦聰穎敏慧,讀書天賦難得。 不滿周歲她已經在看書的舅舅懷里跟著認字,蘇元正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沒親身教養過,對于帶孩子并沒什么經驗。 玩笑著拿自己看的深奧文章,帶她讀書識字算是啟蒙。 等他無意去家學,發現比若棠大幾歲的侄兒們,還沒有這娃娃識字多,誦文流利,看的書深。 再一問家學里授課多年的進士先生,才明白過來自己那什么都只教一遍就會的小外甥女,竟然是個難尋的神童。 他正為外甥女的過目不忘得意炫耀,身邊一個幕僚無意中贊了一句。 郡主真不愧是南地顏家的孩子,天生就是讀書的種子。 不知道內情的蘇元正,料來事實如此,嘆息連聲之后,也只能黯然默認。 可深知事情不妙的若棠,自己不僅對rou身的天賦納悶的很,更是惶恐不已。 上輩子的她,對國學不是很感興趣。 雖然為了升學,被強制教育背下無數的古文詩詞,如今智商,理解力也不是小孩子能比的??蛇@些古書,行文對她而言好像也理解的太過容易了些,就好像曾經苦學過一樣。 這種感覺在第一次拿筆寫字的時候更明顯了。握著軟趴趴毛筆的她本來還擔心會出丑??上鹿P之后,那字已經有了特別的風骨。比她現代在書法展室里見過的很多名人字畫更佳。 嚇得她左右掃了眼,趕緊涂黑。生怕被人發現,將她這個異類燒死。 在發現自身握筆就能筆如龍蛇行云流水后,驚駭的若棠,不由暗暗揣測,難道真是書香顏家高智商的遺傳不成?可書法這需要苦練的東西也能遺傳得了嗎? 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再難改變,她為了不被發現為異類,也只好小心翼翼隨著已成的筆風練下去了。為了遮掩過于驚人的事實,還只好說自己愛好書法,日夜苦練。 好在,付出總有收獲,十幾年下來字是越來越好了。 幾個少年男女看了一會若棠的字,康淑抬眼不說話,看了身邊眼中帶著驚訝、欣賞、佩服的表哥們。嘟著嘴硬把書搶下來不給他們看了,恭敬送回太后身邊。 又眨眨眼對若棠不服氣道:“我鄭表哥是今年中州的案首。字也寫的好極了。咱們一會去切磋切磋??!” 她心里不太相信這字是若棠自己寫的。 太后外甥鄭彥君是大學士鄭華的嫡長子。才子之名益州都能聽聞。一直裝小鵪鶉的若棠沒有接話,太后到是點頭贊同。 “你們幾個小的正是愛玩的時候,跟我們坐著也枯燥。就一起去寫寫字,看看園子?!?/br> 北地民風開放,很多人家定親前都會找機會讓小兩口見面,說說話,沒有不諧才定親。 再說東算西算的,他們幾個到也算是親連親的。這么多人一起走走玩玩也沒什么。 恭敬的行禮告退,走在后面的她給自己只顧看風景的十五哥輕輕一拉袖子。 若棠沖他擠了擠眼睛提醒:“多注意鄭家姐妹,你的妻子人選就該在這兩個里?!?/br> “啊,是嗎?”蘇懷真看向前面的姐妹花皺了皺眉說:“你幫我看著挑就行了。我怎么好跟她們說話,也說不上?!?/br> 一口怒氣上來,要不是顧忌在皇宮里,真想掐他一頓。若棠板起臉來一字一頓地說:“這種一輩子的事,當然要你自己來。讓我給你選,我選康淑那個帶刺小辣椒你喜歡嗎?同意嗎?” 那怎么可以,娶妻娶賢,他喜歡溫順的女子可受不了這種厲害的貴女。趕緊撥浪鼓似的搖搖頭。 想到十五哥也委屈。若棠放緩聲音。 “你也知道不行,一輩子相伴的枕邊人,總要你看著喜歡順眼才好。如今畢竟還有一個選擇,比直接賜婚好多了?!?/br> “嗯.”一臉無奈的蘇懷真點點頭長嘆了口氣答應下來。 . 作者有話要說: 4號布丁會開新文,快穿《百撩不親》,喜歡的漂亮妞妞們提前收藏??! ps:天使們,五一假期結束了,打起精神上學上班吧! ☆、第 42 章 . 果然估計的沒錯。要遠嫁蘇家聯姻的對象就是兩姐妹了。 跟著康淑到間小書房里,鄭家姐妹花對自己姐妹很親切熱情。 作為兄長的鄭彥君也一直陪著蘇懷真,不停的說著什么,面上很是相談甚歡,話題里深意卻不少??礃幼邮窃跒閙eimei的終身細細考察了解他的為人品性了。 既然到了書房自然要寫字的。尤其小辣椒康淑不服不忿,不依不饒情況下。 幾個人聊了一會,在康淑的不滿抗議中并肩走到紫檀超大書案前。 有心的若棠看著小太監熟練的鋪紙研磨,在打量準備的東西。 貯墨不干,不損筆毫的黃青石硯臺;潔白如玉,綿韌細密的霜花箋;還有那千金難得的如漆香墨。 心頭暗暗猜想,看來這邊早有人準備了。不然一個隨便讓人休息,看書的書房怎么件件精品。 她要是今天寫不好,這字跡估計會被拿到外面丟盡漢王府的臉面吧。 可借她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在京都明晃晃為虛名來欺瞞太后,大舅更不可能用她做靶子試探人心。這一出也不知道是哪位的小人心思,可笑可笑! 跟著也要寫字的幾個人,若棠隨意在筆海里挑了支紫毫筆,果然也是難得精品。 大家都讓她先來,本就有心正名的她也不謙讓,沾滿墨汁,凝神靜氣正要落筆。 康淑這丫頭帶了幾分挑釁和敵意出聲道:“我剛才可說了要公平,郡主要是把謝過千萬遍的一句半句話寫出來就沒意思了。 當然,你也不用寫別的,就把當初武帝刻在集賢閣盤龍壁外的那首詩寫一遍吧!” 呵,小丫頭的小聰明還挺多,是擔心自己寫熟練的討巧吧! 可惜她不知道,自己那個情癡的才子周師傅,最愛那首她現代時就耳熟能詳的情詩了?,F在就是閉著眼她也能寫好。不知道康淑這算不算聰明反被聰明誤,到是成全了自己。 端正腰身,懸腕靜心。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筆力不斷,一氣呵成。 后面的人看了字,卻都不動筆了。壓根就沒拿筆的蘇美琪和蘇懷真看大家佩服不已的目光,對視一眼后臉上是與有榮焉的驕傲自得。 小才子鄭彥君看了好一會,到底忍不住問道:“筆力渾厚,遒勁自然,真是不凡。不知道郡主老師是誰?練字可有經驗,也給我們說說參考參考?!?/br> 看出他是真心求教,若棠露出一個淺淺的笑來。 “表兄,你太夸獎了,那里能有不凡之說。舅舅是我的啟蒙老師。至于經驗說不上,不過是眼到,手到,心到而已?!?/br> 禮貌回答的人卻在心里暗自嘟囔吐槽。 你問我?我問誰去?這身體第一次拿筆落字,已經有了風骨。還把她自己嚇了一跳呢!誰知道是天賦,還是什么前世本領。 哎,細思生恐,所以不敢多想??! 都是家里精貴養出來的,書畫就是不精,賞析的能力也不一般。見她的字如此,大家都不在寫了。紛紛論起書法。 幾人都各有心思,說話互相迎合,自然相談甚歡起來。聊了一會,鄭家姐妹花熱情邀請。 “郡主,過些天齊王妃家里開花宴,我們介紹些姐妹跟你們認識。一起賞花連句做詩玩。他們家的花圃里名花特多,點心也別致美味?!?/br> 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若棠笑著搖搖頭促狹地擠了擠眼。 “連句做詩我不會,背詩到是可以。要是只吃美味點心,賞花我更是喜歡拿手了?!?/br> 哈哈哈哈,幾人看她愁眉為難,又詼諧的打趣樣子都笑了起來。彼此間親熱不少。 溫馨的氣氛里突然出現了不和諧的挑釁??凳缈ぶ鼬P眼斜挑別有意味地看了一眼蘇家幾個孩子,語帶嘲諷。 “呦,字寫得不錯,怎么連句作詩都不會?整天就弄些吃喝,閑游類的嗎?你們顏家不是號稱文冠江南嗎?你那嫡親meimei可是聞名的才女,一樣都是顏家的女孩怎么彼此差這么多?” 不知道這個康淑郡主為什么總是針對自己,如今特意提起從未見過的繼母女兒又是什么意思,還不等飛快思索的若棠說什么,那邊尖酸的話卻不停崩豆連聲。 “也對,你meimei可是幾歲就得到探花父親的親自啟蒙,是在顏家按照詩禮教養規規矩矩長大的。你嗎?”嗤嗤兩聲笑后,康淑的話犯了眾怒?!奥犝f你們漢王府的孩子也是3歲開始啟蒙,不過卻是站樁馬步。到底是兵家子出身?!?/br> 這話一落,不說急性子的蘇美琪臉上的笑容褪盡猛地站起來,就是一向好脾氣,溫和柔善的蘇懷真也落下臉來,肅然起身。 剛才若棠說自己的啟蒙老師是舅舅,如今康淑這么一比不是說自己的舅舅是武夫莽人。不知詩禮規矩。兵家子不是連蘇家的祖宗都罵了。 手在書桌上猛然一按,若棠心底勃然大怒。自己如何不論,可誰也不能說舅舅。mmd。 要不是怕給蘇家惹禍,她真想立馬擼胳膊挽袖子給這個死丫頭來頓狠的。讓她見識見識武將家女兒的厲害,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知道嘴賤的下場有多刻骨銘心。 瞧不起武夫,可惜說這話的人祖上也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獵戶。當今天下,也不是講究士族通婚,寒門都不能入仕的年代。講姓氏出身的年代早就遠去了。 現在,軍權就是王道。 拂過衣襟優雅起身的若棠暗自冷笑,廣安王執掌東江,舅舅也權傾西南。她一個王爺的女兒,就算受寵又憑什么敢叫囂大權在握的藩王。 既然如此,自己少不得好好打打她的臉了。瞇著眼睛,緩緩起身笑道:“康淑郡主,當今 不等她反懟的話說出來,小辣椒蘇美琪已經豎起眉毛,主動迎戰了。 晶亮的圓眼瞪著康淑高八度揚聲道:“哼,兵家子,說的好像你多清貴似的。別忘了太|祖爺出身獵戶,是靠著十來個結義兄弟,十七副鎧甲起兵奪取的天下。 你這個獵戶家的子孫,瞧不起武將,就是數典忘祖,眼里沒有祖宗,沒有太}祖爺,沒有皇上。你是大逆不道,不孝至極。你父親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