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
再說了,他現在都是皇帝了,就想為親閨女謀點兒福利怎么了? “朕回頭挑一下,定能給她們選個人品端正的好額駙的?!必范G笑著點頭,靜怡又想起來一事兒:“上次選秀,皇上都沒在后宮留牌子,我就想著,是不是該將后宮的位分都給提一提了?” 這個是為了她自己名聲著想,又不給后宮添加新人,也不提拔后妃,傳出去該說她是善妒了。 再說,位分這東西,真不算什么事兒。胤禛這些年,幾乎都沒碰過后宮的這些個女人,靜怡連醋都不用吃了,也就不會吝嗇這幾個位分了。 最重要的是,就這么兩三個人,再提拔還能提拔到哪兒去? “這個你決定就是了,回頭寫了折子,朕給你批一下?!必范G渾不在意,明明閑聊著呢,忽然又想到朝政:“蘇州那邊又氣了叫歇事件,這次怕是不能只安撫一下就完事兒了,整個蘇州的紡織匠人,全都停工了?!?/br> 這個事兒靜怡是知道的,雍正七年就開始了,蘇州那織造業十分發達,有很多的紡織機器,但因為剝削過重,機器屬于機主,紡織工人屬于機匠。機匠辛辛苦苦紡織出來的布料,只能拿到一點點兒的勞動費,剩下布料賺的錢,全都是機主的。于是,紡織工人進行了大罷工,稱之為叫歇。 之前兩三次都是朝廷出面鎮壓下來的,靜怡忍不住問道:“這次很嚴重?” “整個蘇州的紡織都停工了,你說嚴不嚴重?”胤禛問道,靜怡想了想,點頭,那確實是挺嚴重的,就好像揚州那邊是靠鹽收稅一樣,蘇州這邊則是靠紡織收稅賺錢的。 若是整個城市都罷工,一來是百姓沒得吃,二來是朝廷沒有錢賺。三來,這海上貿易怕是也要受影響。還有個最普遍的,全國的布料,大概都要出現價格晃動了。 布料和鹽一樣重要,在大清,甚至往前的大明大宋,都是能用這兩樣東西來以物換物的。所以布料價錢若是動蕩的太厲害,估計就會影響全國的經濟了。 “那皇上打算怎么辦?”靜怡問道,胤禛皺眉沉思,靜怡搖搖頭:“機匠們要的不就是錢嗎?讓人制造更多的紡織機,各家干自己的,咱們將布料給賣到海外去不就行了嗎?” “不懂就不要瞎出主意了?!必范G斜睨她一眼,靜怡撇撇嘴,沒再繼續說下去。 “皇上,你看,你登基之后,咱們每年也就是去圓明園住一段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宮里的,要不然,過兩天,咱們選個好日子,出去走走?你親自到蘇州去看看?或者咱們下江南?” 靜怡沉默了一會兒,忽然想到一個絕好的主意,到處走走,說不定胤禛看了風景心胸開闊了心情好轉了,然后能稍微的將朝政給松松手,讓他自己放松一下了。 胤禛皺眉:“誰說沒出過宮?八年前不是曾經去過圍場嗎?” 靜怡嘴角抽了抽:“你也說了,八年前,而且,要是我沒記錯的話,你只帶了陳氏去?” 胤禛有些無語:“元壽他們不也去了嗎?你怎么就只記住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靜怡光明正大的不滿:“我吃醋不行嗎?想想你寧愿帶著無關緊要的人出宮打獵,都不愿意帶著我出門走走,我這心酸的啊,就像是泡在了醋缸里。況且,讀完卷是不如行萬里路,皇上年輕的時候,還每年都跟著皇考出門呢,現下長寧他們也不小了,除了京城就再未去過別處,是不是你這個當阿瑪的太不負責了?” 胤禛皺眉:“朕沒空……” “時間這東西,擠一擠就會有了,再說,皇上到各處看看也不是去游玩了,而是要看看各地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官員欺上瞞下,這也是處理朝政了,皇上覺得是不是?” 靜怡發揮三寸不爛之舌,將胤禛給說的也了幾分動搖。 他登基之后,還真是連京城都沒出來過幾次。雖說有粘桿處,他對各地的事情也是了若指掌,朝堂上也沒有官員敢欺瞞與他,但親眼看看,也確實是能更放心些。 不過,雖然有些心動,但一時之間,胤禛也沒做下決定。 可靜怡還有后招啊,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胤禛偶爾來靜怡這邊,就總會遇見幾個兒女,要么是被格佛賀用期盼的眼神注視著,要么是被安安抱著胳膊撒嬌,或者是被長寧或者長壽耍賴,說的是同一件事兒——出宮游歷。 “你想想,格佛賀馬上就該嫁人了,你不讓她到處走走,以后嫁了人,又是被圈在那一小片地方,那日子過的有幾分意思?女孩子家家,本來就活的艱辛,在她沒出嫁之前,你這個當阿瑪的,該給她更好的生活才行?!?/br> “還有靜圓,從小到大也沒出過宮呢,你問問咱們靜圓,要不要出宮玩耍???”靜怡熟練的逗弄大孫子,靜圓奶聲奶氣的點頭:“要,瑪法帶我出去玩兒~” 這小聲音,聽的人恨不能將全世界都捧到他面前來。 被這么忽悠了一整個夏天,到了九月,胤禛終于做了決定了——下江南。 靜怡高興的簡直要瘋了,不等胤禛吩咐,就讓人迅速收拾了行禮,后宮的女人,她一個都沒打算帶。作為補償,將各處的位分給提升了一下。 武氏終于從寧妃熬成了寧貴妃,李氏從齊妃熬成了齊貴妃。顧氏和陳氏則是從貴人熬成了嬪。耿氏戴罪之身,位分不變,繼續圈在自己的宮中苦等,等哪天胤禛蹬腿兒了,等元壽登基了,能大赦一下天下。 元壽要坐鎮京城,就沒帶去,富察氏是留下來照看元壽,上次選秀,因為富察氏又有了身孕,靜怡就又推掉了一個側福晉,現下元壽那后院,還是只有一個富察氏。 哦,還有個通房丫鬟,是富察氏自己安排的,這個靜怡就不插手了,人家自己愿意,她插手反而不討好。 天申要幫襯元壽,也沒跟著去,安康媳婦兒懷孕,就只他一個去,下面從長寧長壽到安安長福,包括敏敏和格佛賀兩個,也都跟著去了。 按照靜怡的想法,是想挑風景優美的路線走。然而胤禛這性子,大約是一輩子都改不掉了,他是按照朝堂上的事情來安排路線的,比如說,去年有折子說黃河河堤有些松動了,他去年安排人修筑了,今年就打算過去看看。年初有折子說浙江大旱了,雖然已經救過災了,但既然出宮了就順便去看看。 山東三月份有百姓聚眾鬧事兒了,他就打算去暗查一番,看當初事情有沒有冤枉誰。 這路線安排下來,靜怡也是絕望了。但她心態好,轉瞬就又安慰自己,黃河有大鯉魚啊,浙江有大佛寺啊,山東有孔廟啊,只要有心,到處是風景嘛,何必只拘泥那一條路線呢。 “我曾想過,等你老了,咱們就在江南的某個地方買個小院子,不帶元壽他們,只咱們兩個,清早一起看日出,晚上一起看落霞,白天種花垂釣,晚上閑談下棋,可沒想到,你越來越忙?!?/br> 靜怡坐在船上,透過窗戶看著河面:“不過沒關系,現下能這樣出來走走,我也已經很滿意了?!?/br> 胤禛沉默了一下,伸手捏了捏她臉頰:“一大把年紀了,還要這樣撒嬌,不過,朕愿意給你一個面子,等再過幾年,等朕忙完了,就帶你走遍三川四海,帶你看遍天下美景,這樣高興了吧?” 靜怡笑瞇瞇的點頭:“高興,那皇上要說話算數才是啊,對了,還要多保重身體,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要不然,再過十來年,我怕皇上沒力氣帶著我到處走了?!?/br> 胤禛挑眉:“又說這個了,好吧,朕應了你,日后會好好保重身體的?!?/br> 畢竟,朕也想多陪著你幾年,走遍這天下,看遍這美景。 ☆、第 140 章 看過河山壯麗, 秀美風景, 靜怡覺得, 胤禛好像確實是心情好轉了不少,連帶著每天都能抽出來一個時辰和她到處走走了。他們南巡的路線是從山東到浙江, 再從浙江到湖南湖北, 過個黃河再回京城。 不過胤禛胤禛心情好轉,索性就從湖北再轉了個彎兒,到蒙古草原又溜達了一圈。靜怡見了淑惠, 也見了寶悅,淑惠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了, 日子過的還算是美滿。大約是因為她現在掌握著部落的錢財,看起來氣勢也是很足的, 和以往那個溫溫柔柔的閨閣女兒的形象差別有些大。 寶悅倒還是老樣子, 見了靜怡還會撒嬌,她才剛剛懷孕,挺著個肚子來找靜怡聊天,又帶著敏敏她們到處玩耍。 一直到十二月初,胤禛才打算回京。出來三個多月了, 再不回去, 大臣們就該有意見了。 回程就比較緊張了, 白天趕路晚上才能休息那么一會兒。再加上天氣寒冷,靜怡幾乎連忙馬車都不出來了,只偶爾趁著胤禛空閑的時候去聊聊天兒。 她已經問過了太醫,胤禛最近的身體狀況還是挺好的, 就是略有些勞累,應該是上了年紀,連日趕路所致。這個倒是不太要緊的,回頭只要好好休息兩天就行了。 回宮之后,這日子就又慢慢的變得平淡起來。安康的福晉生了個小格格,靜怡生怕她多想,特意賞賜了小格格不少東西。反正他們夫妻還年輕,這才是第一個孩子,日后總是會有小阿哥的。 安康都有了孩子了,長寧和長壽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武氏這些年一直將長壽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的,他的婚事,武氏也是能做主的。靜怡就偶爾叫了她來商量,最終定下的是鈕祜祿家的姑娘。 武氏家族不顯,長壽的外祖家年家現在還處于落魄期,長壽自己身體又弱,武不能安邦,文不能上朝,詩詞文章倒是極好的,可惜身體不允許,將來的前途實在是很難說。 所以為著長壽好,還是要找個娘家比較強勢些的妻族才好。不光是武氏自己這么盤算的,就是胤禛,也是這個打算。靜怡向來是不會違背胤禛的意思的,所以這婚事,很快就定下來了。 是文浩家的長女,比長壽小三歲,現下才十一歲,還不到選秀年級,所以長壽要多等幾年才行。 至于長寧,他兩個親哥哥,一文一武,只要靜怡活的好好的,他哪怕是什么事兒都不做,也是富貴榮華一輩子,所以這妻族就不用太強勢,只要他自己喜歡就行。 最后長寧選的是石家的姑娘,和胤礽的福晉略微有些關系,但關系也不算很大。這石家的姑娘性子文靜,并不算是特別出彩,唯獨一點,長相十分漂亮。 靜怡還有些擔心,生怕元壽不好色了,長寧變成了好色的人??珊髞硪娝麑Ρ仁媚锔恋膶m女也并未動心,平日里也不曾見個美人就沒了理智,靜怡這才算是放心。 雍正十二年八月,明馨和親蒙古。同年九月,格佛賀被冊封為和碩公主,指婚孔文祥,孔子后人。 雖然不是和親蒙古,但遠嫁山東,照舊是不能留在京城。不過,之前南巡的時候,兩個小兒女也算是見過面,彼此之間也略有好感,所以這門親事對格佛賀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一轉眼,這宮中的女孩子就只剩下安安一個了。靜怡略有些傷感,就是安安,也要搬到西三所去住了?,F下那西三所,空落落的,也不知道安安自己住著會不會害怕。 來給靜怡請安的安安聽著自家額娘嘀咕,就忍不住笑:“額娘可是想岔了,這宮里的女孩子怎么就是我一個人呢?還有我大侄女圖鈴啊,您要是想撫養女孩子,五哥家里也有個,六哥家里的還是嫡長女呢,再過兩年七哥八哥就要成親了,女孩子還擔心會少嗎?” “西三所雖然空曠,但來來往往的下人也不少,我還時常會帶了大侄女兒在那邊玩耍,額娘就不用擔心我了,倒是額娘自己,要多注意些身體,我瞧著你最近臉色有些發黃,可是身子不舒坦?” 安安關懷的問道,靜怡伸手摸摸臉,搖頭:“沒覺得哪兒不舒服?!?/br> “額娘脾氣也有些怪,好像一直在壓著脾氣一樣?!卑舶采焓置o怡的手背:“額娘可是心里有事兒?” 靜怡愣了愣,伸手在心口處按了兩下,不是安安提醒,她自己都沒發現,最近好像是很想發火啊,不過因為理智還在,這才每次都給壓下去了,但是心里有火氣,多多少少行為上還是能帶出來一些的。 但很快靜怡就給自己找到了借口,大約是更年期到了吧,她都四十多歲了,該是到停經的時候了。 “沒事兒,回頭我讓太醫看一下?!膘o怡笑著安慰自家閨女,安安想了想又搖頭:“還是現在就找太醫來看看吧,擇日不如撞日,若是改天,指不定額娘你又忘記了?!?/br> 靜怡拗不過女兒,就應了。也是湊巧,正好胤禛過來,聽靜怡說請太醫,就有些疑惑:“身子不舒服?是哪兒不舒服?” “沒事兒,是閨女關心我,正好請個平安脈?!膘o怡笑著問道,順便給胤禛倒一杯茶:“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你過來,順便也給你看一下,我瞧著你臉色不太好?!?/br> 胤禛嘆氣:“事情太多,朕就是想好好休息一下都沒時間?!?/br> “皇上還是要多多注意身體,你身體好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朝政,你身體要是不好了,那那么多的事情,可等著誰來做呢?元壽還年輕呢,沒你在旁邊看著,他性子定不下來?!?/br> 靜怡老生常談,胤禛不愛聽,擺擺手示意她閉嘴。 靜怡撇嘴,你不愛聽我還不喜歡說呢,誰說到了更年期女人就喜歡嘮叨了?本宮就是個例外,到了更年前,要做個冰雪美人! 安安趕緊出來打圓場:“四哥說等三月份兒了帶我們去打獵,汗阿瑪要不要去?汗阿瑪,我還沒參加過圍獵呢,明年您要不然舉辦一次?” 胤禛搖頭:“你四哥也是個糊涂的,三月的獵物瘦骨嶙峋的,打個什么?不如等七八月,草盛獵物肥,那才是打獵的好時候。既然你想去,等明年朕看看,若是有機會,就舉辦一次?!?/br> 畢竟他登基這么久了,圍獵也才舉行過一次。這種武力展示,還是不能停的,要不然,蒙古那邊說不定又要鬧什么幺蛾子。胤禛一邊和安安說話,一邊就又想到朝堂上的事情了。 太醫過來把脈,果然,靜怡這個是心煩氣躁,因為要停經了,要到更年期了。太醫給開了調理的藥方,但終歸還是要自己調節心情,不能將怒氣憋著,要不然會憋出來問題的。 至于胤禛,還是勞累太過,要多多休息。 靜怡忍不住想嘮叨,但想到之前胤禛不讓說,索性就又閉上嘴了,回頭這人自己累病了,就該知道自己的嘮叨是沒錯的了。至于現在,他自己愛累就累著吧,不想管了,反正自己勸說了好幾年也沒見他放在心上。 既然太醫說要放松心情,靜怡就給自己找了些事情做,今兒給大孫女做個衣服,明兒給大孫子弄個玩具,后天再叫了閨女來談談天。 日子一天天過去,過年的時候,瞧著下面的一個孫子兩個孫女,還有即將要成親三兒子,靜怡笑得有些合不攏嘴。 剛過了三月,她就去找了胤禛商量,表示想到圓明園去住著,皇宮的春景看了十幾年了,有些煩了,倒是圓明園,往年只夏天去避暑,今年能不能換個景色看看? 胤禛想想挺有道理,于是,今年就提前出發去圓明園。 圓明園的春景果然是不同凡響,靜怡以前也不是真的沒見過,就是見得少而已。然而這次看見,還是有些震驚的,為了更好的感受這美景,她還特意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表,今兒去哪兒,明天去哪兒,帶誰去,不帶誰去。要不要在那邊用午膳,或者晚膳什么的,那計劃表看的胤禛嘴角抽抽,最后就是隨她心意了。 本來按照靜怡的想法,到夏天了再換個地方居住的,可到了四月,貴州苗匪叛亂,當地宣傳有苗王降世,不到兩個月,攻陷黃平舊州、清平、余慶等縣。 胤禛就又忙起來了,連著元壽和安康都不見蹤影,整天跟著胤禛在前面九州清宴處理朝政,靜怡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想換地方住的事情了。 靜怡原以為,這次苗匪叛亂的事兒,應該和前些年別的地方平民叛亂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能解決。然而,貌似是清軍內部將領不和,這場戰爭,居然一直拖到了八月底。 同時,葛爾丹策零卷土重來,攻打哈密城。蒙古臺吉諾兒布又背叛大清,和葛爾丹策零聯手造反。 胤禛本來忙的連睡覺時間都快沒有了,得聞此消息,更是大怒,白日里的早朝甚至一直持續到了下午一點多。上完了早朝,諸位大臣們還是不能回家,就在圓明園里胡亂對付一口,下午要繼續議事。 胤禛這種拼命的做法,靜怡是很不贊同的,可她勸不了,不光是她勸不了,元壽和安康也是勸不了。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趁著胤禛偶爾停下來歇口氣的時候,要么給揉按一下放松身體,要么是給點兒吃的讓他自己補充一下體力。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醫開的方子不太管用了,靜怡覺得,自己又開始莫名的焦躁和煩悶了。 但是胤禛沒空來開解她,她只能自己將這些情緒都給悶在心里。 八月二十三日,靜怡用晚膳的時候發了點兒火,因為飯菜有些不合口味,若是以往,不合就不合了,她也不是那種挑食的人,可今天,就是忍不住發火了。 她本身是個軟性子的人,這一輩子,發火的次數少的兩個巴掌就能數的過來。所以這次發完火之后,她又有些小后悔,一方面是覺得御膳房的人有些小冤枉,那些飯菜,她以往還是很喜歡吃的,可最近口味有些變化,他們沒跟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