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若是她沒記錯的話, 荀子在臨淄受人詬病排擠,請辭了祭酒就被請到了楚國復任蘭陵縣令,受牽連被罷了官之后,又接了黃歇的邀請,在西陵蒼山開了一家學舍。 蒼山山巒起伏鐘靈毓秀,山峰巍峨聳立直插云霄,每每云帶婀娜姿態變化萬千, 青山高遠,好山好水,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荀卿的晚年是在這里渡過的。 董慈原本便打算給荀子調養身體,現在左右是死,荀子也是思想文化界的泰斗,她保下荀先哲心里就更沒有掛礙了,跟任務沒有關系,就算她有私心罷,她心里就是這么想的。 從洛陽過漢中,再至上庸,最后到西陵,差不多也是將近一個月的腳程,算算時間荀子他老人家現在應該還在蘭陵任縣令,董慈先到了蒼山腳下安頓下來。 這里離郡縣離城鎮是遙遠了些,但也不是荒無人煙,蒼山腳下五里地以外就有個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 對董慈來說這其實是最理想的地方了,普天之下這樣的山林旮旯不知幾繁,趙政定然想不到她成了一個孕婦乃至母親,她龜縮在這里不出去,想找到她便如同大海撈針,前提還是趙小政愿意花力氣,不過想想她之前去洛陽一路平順,一丁點風吹草動也沒有,大概他也傷心失望了罷。 董慈請村民幫忙蓋了一個通透干凈的小院子。 她也不出去,就采點藥什么的請村民幫忙換點米糧,孩子月份大了,她漸漸行動不便起來,便在村子里請了個大嫂子幫忙,一路倒也安安穩穩把寶寶生下來了,只是寶寶還不到周歲,董慈便聽村民們談起了一件行腳商從外面帶進村子的趣聞。 秦國長公子出生,天下同慶,秦國子民每戶皆可去官署領五斗米糧,恰逢齊楚之地三年大旱,秦王亦慷慨施了援助之手,真正做到了普天同慶。 董慈聽得怔愣了半響,身旁的寶寶哭了好一會兒了,這才回過神來把孩子抱來懷里輕輕搖晃著安撫他,心說這么開心,花了這么大手筆,趙小政是當真很喜歡孩子吶。 董慈也沒有工夫多想些什么,小寶寶是個男孩,得宜于她堅持鍛煉補充營養,并且隨時保持平和的好心情的緣故,寶寶從生下來一直很健康,雖說他很乖,但一個人帶孩子也非常累,累得董慈分不出身來做別的事想別的事。 蒼山學舍當真開起來,荀子他們安頓下來的時候,小寶十個月大,已經斷奶了。 說是學舍,其實就是給荀子安度晚年的地方,黃歇也沒有張揚,荀子也沒有再收旁的弟子的打算,就周揚陳東是從稷下一直跟過來的,除此之外,整個學舍里里外外就只剩下張蒼和他的家人了。 周揚與陳東都是董慈的熟人,張蒼更年輕一些,董慈在稷下的時候沒見過他,但他的事董慈也知道一些,因為他也是一個名載史冊,很了不起的人。 張蒼不但是個治世能臣,還是個品性高潔的古代科學家。 他算是除了李斯韓非之外荀子最有名的弟子了。 張蒼這個人很有學問,在歷法算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而且他不光是只會治學,后來還把算學歷法等研究成果直接用在了國計民生上,他在學術上的貢獻,其中最重要的要數《九章算術》了。 由他增訂刪補的《九章算術》里面收集了總共二百四十六個數學問題,比歐洲同類算法早前了一千五百多年,對世界數學的發展有過很重要的影響。 張蒼還是個很重情義的人,而且非常長壽,據歷史記載他至少活過了一百一十歲。 董慈在算學方面自然有些心德,原先在稷下學宮也講授過,張蒼見到她很是欣喜,當下便拉著她請教了很多算學上的問題,董慈與之相處了,發現他確實是一個博學多才而又品性端正良好的人,加上他的夫人張劉氏也溫婉賢德,董慈漸漸的就生了個念頭。 小寶還不會說話,董慈去給荀卿診脈配藥,進山采藥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張蒼家里讓張劉氏代為照看,一開始把孩子交給旁人她總是心神不寧,漸漸的也強迫自己習慣了。 荀子的身體底子不差,董慈給他調養好了,就是給他限制了飲酒量。 荀子性情豁達,倒也沒在這件事上與董慈起爭執,知道她是為自己好,也就聽了,只是見董慈對孩子越見不上心不親近,就時常勸導她,幾年過去了,孩子叫著張蒼張劉氏父母親,遇到了她也只恭恭敬敬稱呼一聲慈姨,漸漸的連旁人都快忘了寶寶是她的孩子了。 荀子勸了董慈幾回,董慈只搖頭不語,荀子便也照她的意思不在小寶面前提她了,只把小寶當成自己的親孫子寵愛教導,每日有事無事都樂呵呵的領著小寶寶,一老一少倒也其樂融融。 董慈只拿自己當個死人看,她知道這一天會來,但沒想到來的這么快。 小寶才四歲呢。 身體疲倦這種癥狀一開始只是一點點,并不明顯,過了三四天就有些變本加厲起來,每日清晨固定時段的疲倦和心悸,抹去了董慈心里最后一絲僥幸。 董慈自從發現自己身體有異樣便時刻關注著小寶,還讓張蒼夫婦也緊盯著小寶,萬幸的是他似乎沒受到牽連影響,能吃能睡,很有活力,和以往沒有什么分別,這對董慈來說,大抵是最好的安慰了。 此去洛陽最近的路線她現在不用看輿圖都能倒背如流,但入了西陵城鎮走官道快馬加鞭也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她已經耽擱不起了,晨間起來在院子里莫名昏睡了一個多時辰以后,董慈就知道她這荒唐的一生,到了該有個交代的時候了。 好在該準備的事情她一直準備著,只有藥需要臨時配,有用的藥方如數編寫出來,她沒日沒夜的制藥也花去了幾天的時間。 董慈去見了荀子,將她一年前便整理好的算學文籍全部交給了張蒼,給荀子磕頭行禮,徹底把小寶托付給兩人了。 董慈神色灰敗,只說是有萬不得已生死不明的大事,非去不可。 張蒼不過十八[九歲的少年,這些年與小寶和董慈關系越見親厚,見她這樣便也紅了眼眶,連連問她是什么事想幫忙。 若是旁人能幫的事,她早就找人幫忙了。 董慈搖頭,生死離別總是惹人傷心,荀卿定是明白了她這些年為何不與孩子親近,老人家虎目通紅,連連讓她起來,也是問她究竟是什么事,說要幫她。 這件事別人是幫不了她的,董慈只不住磕頭,有荀子張蒼看護著,小寶至起碼能平平安安長大。 荀卿便讓她去看看孩子,董慈看了看天色,想了想心說午時了,他該是睡午覺的時候了,便去看一眼罷。 張蒼回去便與張劉氏說了,張劉氏亦是唏噓不已,董慈來的時候寶寶剛睡下,大恩不言謝,董慈又給夫婦二人行過了大禮,這才去了小寶的房間。 張寶寶乖乖的躺在被子里,呼吸輕輕淺淺的,睡得小臉上有微微的酡紅,很可愛。 她一直沒有給他起名字。 書院里的人也一直張寶寶張寶寶的叫他,他自小就很乖,周歲以后就長得很好了,三四歲的樣子,和她當年在邯鄲見到的趙小政長得一模一樣,真的。 一樣的眉眼,一樣的輪廓,沒有一丁點是像她的。 很可愛,很好,她很喜歡。 董慈給他拉了拉被子,又仔細給他探了脈,檢查了心跳和身體,確定沒問題很健康,這才完全放下心,沒受她牽連已經是萬幸了,她真的很感謝老天爺。 可是她該走了。 董慈忍不住低頭在小寶額頭上親了一下,須臾間滿臉都是淚痕,董慈只看了一小會兒,便輕輕起身出去了。 她準備好的傷藥救命的藥治各種病的藥足足有一箱子,還有藥方也全交給了張蒼。 藥瓶下都貼了標簽頁碼,用法用量禁忌功效她都編制成冊子收錄好了,有了這些東西,若有急用的時候,至少能救一救急。 這幾日忙著做藥耽擱了些時日,要一個月內趕到告成鎮還需要快馬加鞭才行,董慈朝張蒼兩人告了別,看了眼寶寶的房間,這便上馬走了。 他沒事她就該感恩了,足夠了。 董慈雖說只是出去辦事情,但言行舉止分明就是托孤了,張蒼和妻子唏噓不已紅了眼眶,在廳堂里呆坐了半響這開始收拾董慈帶來的東西,其實都是些治病救人的藥和藥方,一箱子這么大,抬起來卻覺有千斤重,張蒼唉唉嘆了一會兒氣,方才起身就見過道那邊轉出個小身影來,是原本該在午睡的小寶寶。 小孩紅著眼眶朝他認認真真地跪地拜了一禮,聲音里還帶著濃重的鼻音,“請父親帶寶寶去尋找母親?!?/br> 張蒼和張劉氏皆是大吃了一驚。 張蒼忙心疼地把小孩從地上抱了起來,輕撫著他的背問,“寶寶你記得慈姨么?” “她不是慈姨,她也是寶寶的母親?!毙『⑽宋亲拥?,“母親大概以為寶寶年紀小記不得她了,但是寶寶一直都記得的,母親對寶寶很好的,一直都很好?!?/br> 張蒼長吁短嘆不知如何是好,張劉氏把孩子摟進懷里,忍不住就垂下淚來,又怕惹得小孩傷心,忙又笑著安慰他說母親只是去辦事了,過不久就會回來的。 小孩又朝兩人行禮道,“還請父親母親送寶寶去找母親,寶寶很乖的,寶寶不攔著母親做事,就算母親真的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寶寶也只是把她帶回家來就是了?!彼恢朗裁词撬?,以前好奇問過,大人們就是這么告訴他的。 張蒼兩人聽得皆是心里大慟,張劉氏摟著孩子哭了起來,朝張蒼哽咽道,“畢竟母子連心,夫君你便去一趟罷,阿慈若真出了事,也得讓她安安穩穩的,萬一能幫得上忙,就更好了?!?/br> 張蒼亦是點頭,小孩從自己的小包袱里拿出一卷羊皮來,遞給張蒼道,“父親看看這個,這個是寶寶偷偷從母親院子里拿出來的,是一副輿圖,寶寶偷偷回家里去,經常見母親看著它發呆,寶寶也認識上面的字,母親應該是要去這里的?!?/br> 張蒼接過來看了,輿圖上標明了官道線路,是通往洛陽陽城最近最快的路,終點和起點都用朱筆圈了出來,張蒼又想想董慈說時間不夠了非得要走,算一算快馬加鞭應該也是這個地了。 張蒼見小孩一直沒有哭出來,又堅強又懂事,當下也不耽擱,牽了匹馬來,又讓妻子給小孩多穿了幾層衣衫保暖,給妻子交代了幾句,帶著人上了馬,一路往陽城追過去了。 怕被董慈發覺趕他們回去,張蒼也不敢追太近,只路過歇腳棚的時候問問茶娘掌柜們,確定是有這么個人騎馬過去了,也就遠遠的跟著往陽城趕去,一大一小一路上倒也相安無事。 董慈并不知道后面有人跟著,事實上她也顧不得其他了。 進了秦國沒多久,她便知道為什么身體會出現預警了,因為秦國太后趙姬死了。 秦太后死了,如何死的被傳得千奇百怪,有說自縊的,有說病死的,還有說被刺客刺死的,不過怎么死的已經跟董慈沒有關系了。 趙姬是自縊身亡。 宮人來報的時候正是晚上,趙政正打發成蟜去應付宮里的后妃們,找不到董慈讓他這四年來如同行尸走rou,卻又還緊繃著一根弦,他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但在知道趙姬自縊了這一刻,這根弦就徹底斷了。 趙政先是讓岱山領著太醫舍的人來救,治病不治命,岱山看了便說已經死透了,救不活了。 六英宮里尸橫遍野,血水浸泡了白玉階,趙政連夜便往陽城趕去,不過十日,王青探查到的消息就送到了他手里。 董慈出現了,正一路快馬加鞭往陽城趕去。 作者有話要說: 凡塵俗世多,淚奔,求原諒,今天更一更,明天再補更~ 第94章 父親你在干什么 趙政一路上什么都沒想, 就只沒日沒夜的往陽城趕, 可惜他還還是去晚了。 測心臺的院門大開著,祭臺上躺著那個就算化成灰他也認得出的人。 他來晚了,或者說他來早也沒有用。 喉間涌出的血跡抑制不住噴咳了出來, 染紅了衣衫, 趙政一步步走了上去, 最后跌坐在董慈身邊,心如死灰。 老天對他反復無常。 若是對他不好,為何要把她送來他身邊, 若是對他好, 又為何要奪走她。 四年未見,再見已經天人永隔。 趙政把地上的人摟進懷里,嘴唇開合半響才喚出一聲,“阿慈?” 他其實明白的,是他害死了她。 沒有人回答他,空曠的院子里只有他的聲音。 趙政也不再叫董慈了, 就這么抱著她坐著, 什么也不想想,什么也不愿想。 陽城巴掌大的地方,叫一聲吃飯了都能從城東傳到城西,禁軍分列兩行沿街守著,街面太窄,有些甚至連站的位置都沒有,自行排成了兩列, 手握軍械,身側的戰馬被束縛著不得動彈,不住踱步低低嘶嚎噴氣透出煩悶不安,一向安穩的小鎮變得非同尋常起來,行人大氣也不敢出,氣氛壓抑肅穆。 無論張蒼日后為臣為相為侯有多牛,他現在只是一個不足二十的少年人,面對如此陣仗還是不由得臉色發白,張蒼彎腰把寶寶抱起來護在身側,往側心臺進去了。 寶寶遠遠就看見了躺在地上的人,掙扎著下來沖了進去,叫了兩聲母親大哭起來,見母親被人抱著就去推去搶,搶不到就哭得更厲害了。 小孩夠著小身子去看母親的臉,見她閉著眼睛如同睡著了一樣,就以為母親當真醒不過來了,哭著喚了幾聲得不到應答便朝門口哭叫道,“父親,父親快來救救母親,寶寶想要母親!” “母親快醒醒!”孩子到底只是孩子,哭起來也撕心裂肺,“母親,母親睡著了,寶寶也要睡了,母親!” 趙政腦袋鈍鈍的又脹又疼,抬頭看了眼面前撲在董慈身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孩,又看了看慌慌忙跟進來的男人,心里鈍痛如刀攪,他心如死灰,倒也不覺得這些有什么了,他……他也不怨她。 張蒼憂心董慈,卻也看見了穿了王服抱著董慈眼角流下血淚的君王,再一看這張臉,想也不用想,便知他是寶寶真正的父親了。 張蒼把寶寶抱起來,門外又風塵仆仆的趕進一人來,伸手給董慈探了脈,給董慈望聞切一一看過,又給君王切了脈,掏了個藥瓶出來一人灌了兩粒,見董慈有些發青的臉慢慢恢復了,這才道,“沉睡不醒的病例以前也有過,護好阿慈的身體還有生還的可能,至少她想醒過來或者能醒過來的時候還有醒過來的機會?!?/br> “這種事多半靠病人本身的意愿?!贬飞娇戳搜矍懊娴囊淮笠恍?,接著道,“你們父子兩個都得好好的乖乖的,當真誰出了事,萬一阿慈心灰意冷再不愿醒來怎么辦,就算我醫術通天,能養著這具身體七八年,你們能忍得么?!?/br> 還有生還的希望。 這幾個字如同當頭棒喝,把趙政從一片混沌里拉出來了。 趙政喘了一口氣,花光了所有的力氣讓自己清醒一些,心里說了聲對,董慈的身體還沒死,她也不是狠心的人…… 她會回來的,他得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