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但對董慈來說,長大也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 大部分女孩十歲的時候就形成了乳核, 十二三歲的時候乳腺管與皮下脂肪日趨增加, 乳[房漸漸隆起復又彈性, 并且呈現完整的半球形, 有些發育得好或者提前發育的,十四五歲已經成熟了。 董慈這幾年忙雖然也忙, 但身邊除了有董毅和云玉兩人照顧以外, 還有趙政來信命令她必須按時休息按時吃飯,除了長個子之外,身上還長了不少rou。 這直接導致裹在她胸口上、肋骨上、腰上的布條越來越多,穿的衣服層數也越來越多, 除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能放出來透透氣之外, 平日里董慈連呼吸喘氣都憋著勁, 行為言語也很謹慎,但這些估計也阻擋不了她要暴露的腳步了。 問題就出在她的樣貌五官上。 她的樣貌跟上輩子越來越像了,完全女性化精致柔軟的五官越長越漂亮, 董慈偶然間照了鏡子,便已經做好身份要暴露的準備了。 她也沒什么可準備的,就心理準備而已,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韓非這些與她經常在一起的還好說,不怎么熟悉的或者是認識沒多久的,乍見之下難免要起疑,在周揚看著她發呆的次數越來越多,她心里身份要被戳破的預感越來越強的時候,這一天果然就來了。 被質問的時候董慈正在給學子講課,這天她正講著屈原大大的《離sao》《九章》《天問》,屈原大大當時所在的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細想活潑,整個民族都不為禮法所拘,這導致《離sao》等文章色澤艷麗,情思馥郁,比之中原腹地的詩詞文章就多了幾分瀟灑恣意,情感飽滿奔放自由。 作品雖說旨在表現屈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滿腔憤懣之情,但因文章詞采十分瑰麗,里面常常有‘美人,香草’等等諸如此類的比興手法,因此在感慨屈原郁郁不得志坎坷憤懣的政治生涯的同時,許多年輕的學子難免會浮想于屈原氣勢奔放熱烈大膽的辭藻間,倒不怎么關注屈原寫出這些文章的本意了。 這樣的學子多半生活優裕閑適,讀書大抵也是為了找一個父母管不著的地方繼續玩,劉一元就是其中之一,也不是說他們不好,只是他們的關注點往往不在正道上,就有得董慈頭疼的了。 “黃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意。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br> 董慈還沉浸在屈原志士愛國奇崛憤激凄涼幽冷的詩歌中,被一聲碰的巨響震回了神,抬起頭來就見下首坐著的劉一元猛地站起來,神色激動地朝董慈問,“阿慈你其實是個女孩對不對?” 劉一元此話一出,學舍里一片嘩然,鄧東周揚臉色通紅地站起來斥責道,“劉一元你胡說八道什么!還不快些道歉!” 因著董慈講學也不怎么正式,沒收束脩也沒固定學子們必須來,從頭到尾都沒有個章程,董慈自然也就算不得老師,先生這樣的稱呼更是擔當不起,直接叫名字又很不禮貌,她態度隨和,跟這些來聽課學子們更像是朋友,因此大家也跟韓非和荀子一樣,直接親切地叫她阿慈。 劉一元小胖子自從喜歡上她講授的詩經論語課以后,也不找她和韓非的茬了,每每也能安安靜靜的坐下來聽完課,只現在鶴立雞群地站著,胖乎乎的臉脹得通紅,一雙平時笑起來只剩一條縫的眼睛瞪得有銅鈴大,里面滿滿都是震驚之色,董慈看著他這樣,雖是面色如常,心里卻長長嘆了口氣,她和劉一元甚至是這一群學子們建立起來的友誼,今日之后,極有可能說沒就沒了。 堂下其余兩百弟子原本只是安安靜靜坐著,見董慈不反駁,就有些坐不住了,劉一元神情更激動了,小胖臉紅通通的,語無倫次地轉頭朝大家問,“前段時間我就懷疑了,大家都說說,阿慈是不是很像香草美人!” 香草臭草本意是象征著美德惡德,美人喻指君子賢人,但劉一元這一整節課都在琢磨董慈是男是女之事,哪里還聽得到董慈說的是什么,他口里的美人,自然是真美人了。 在這么多人面前被拆穿是有點猝不及防,但董慈原本就沒想瞞多久,也瞞不住,事已至此,只得順其自然了。 下首的學子都目光灼灼地盯著她,董慈爽快道,“我本也未說過我是男子,著了男裝亦只為了行走方便……” 下首的學子們反應各異,呆若木雞的有之,大力咳嗽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的有之,臉色通紅尷尬埋頭者也有之,一時間場面很是熱鬧,董慈等稍稍安靜了些,這才玩笑道,“為了這么點事,大家還不至于把筆墨竹簡丟上來砸我罷?” 董慈說得輕松自在面色如常,似乎這當真就只是一件不必特意拿出來說明的小事,學子們震驚古怪之余,一時間又不知該如何反應,坐也不是,站起來走人也不是,除了一些純粹是跟過來玩不足十歲的童子們,其余的學子都漸漸把頭埋了下去,不敢把目光放在她身上了。 男女有別。這時候講究這個,董慈看出來了。 但沒有站起來抨擊她不守婦道,或者指責她拋頭露面,這就說明此時女子的地位相對來說還不錯,男尊女卑的思想還不是很嚴重。 這也很有趣,因為這種對女性的尊重,再過幾十年就徹底沒有了。 董慈看了一會兒,心知今日給他們的沖擊太大了,便收了手上的文簡,爽快道,“今日的講學便到這里,都散了罷?!?/br> 學子們起身別別扭扭的朝董慈行禮告辭,便是那幾個平常能和董慈談天說地辨道論哲的學子們也是一臉不自在,結結巴巴說了兩句話后,像是她長得嚇人一般,轉身匆匆忙忙的就往門邊擠著走了。 他們言行舉止雖說僵硬得很,但也算給足了禮節,說不定已經看在書舍的面子上容讓她三分了。 里面有幾個正同手同腳地往后門擠去,姿勢僵硬你推我攘不發一點聲音地從后門擠出了學舍,董慈心里原本還有些悵然若失,見他們這樣倒有些想笑了,這已經是預料之中最好的結果了,沒有人跳出來咒罵她教訓她,也沒有朝她扔東西。 說真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董慈還挺感動的。 劉一元原本正為自己發現了真相得意洋洋,結果發現大家課也不上了散場了,看著旁邊同樣正收拾筆墨打算回去的伙伴好友,小胖手在額頭上撓了撓,急急問,“怎么要散了,不講學了么?那下午呢,下午還講學不?我不想回家呀!” 劉一元心大得連他的跟班都看不下去了,幾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紅著臉朝董慈行了禮,直接拽著百斤重的死胖子把人拽出去了,偌大的學舍里就空曠了下來,只留下呆若木雞的鄭東周揚等人,董慈也未管他們,徑直出了書舍,去學宮見荀子了。 荀子是知道董慈身份的,老人家知道的時候只是驚訝了一會兒,見她比尋常男子還刻苦勤奮,對她反倒多了幾分喜愛,書舍的事還吩咐了韓非周揚多幫幫她,講授起學識來也更細心,兩人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誼,荀卿先哲是拿她當孫女看待的。 董慈去的時候韓非也在,董慈有些尷尬地朝韓非鄭重行了一禮道,“還請賢兄原諒阿慈,阿慈本是女子身份,卻對賢兄隱瞞了許多年,阿慈這里給賢兄道歉了?!?/br> 韓先哲給她的話震得手里的茶杯都摔在了地上,看著她半響,好一會兒了才恍然道,“原來如此,為兄還當小弟你……” 董慈看他表情像是已經知道的模樣,不由奇道,“賢兄莫不是早已知曉了么?” “那倒不是……”韓非面有尷尬,亦是朝董慈行了一禮道,“還望小妹勿要怪罪,當時我與周揚有事找你,去了你的院子,守門不在,院門開著,我與周揚還未進去,便見你和趙小弟……” “非禮勿視?!表n非說著連連擺手,臉色微紅,“為兄只當你二人是有龍陽之好,卻沒想董小弟乃是女兒身,這下倒也齊美了?!?/br> 韓非所說趙小弟除了趙政那個混蛋還有誰! 董慈先是一呆,本想反駁不可能,又回想起那時候她初初回應了趙小政,趙政在某些方面又不是很克制的人,無聊的時候逮著她不分時候抱著親來親去,在院子里也有好幾回,想來是不小心被韓非和周揚看見了! 她竟然一無所覺,趙小政身邊暗中不是跟了人的么? 在先哲面前這樣簡直是大不敬,都不知道先哲心里如何看她了!董慈漲紅著臉連連朝韓非行禮,尷尬得恨不得從地縫里縮進去,然后直接土遁回咸陽宮,她想在陛下的龍臉上撓兩爪子行不行! 他兩人在這相互行禮道歉,惹得荀子笑了起來,制止道,“好了,你二人本以兄妹相稱,便也不用這般客氣見外,反倒是阿慈現在漏了女兒身的身份,要快些想想如何應對才妥當些?!?/br> 韓非回過神點頭應下了,兩人年紀差得也大,這下由兄弟便成兄妹,倒也沒什么,聽荀子這么說,韓非亦是點頭道,“學宮和書舍只怕要鬧騰一陣子了?!?/br> 荀子拂須點頭,“阿慈女兒身身份一旦讓人知曉了,質疑聲定然也不少,阿慈你自己也要有個應對的準備?!?/br> 董慈明白,但不是很擔心,因為據她所知,這時候女性的地位雖然不高,但還沒有低到塵埃里去。 雖說此時的儒家已經提出了男女有別,但縱觀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以及經孔子修訂過的《詩》《書》《禮》《易》,暫且還找不出賤視女子的事件和話語來,孔子提出的夫婦別,大體上也是指當時男耕女織在社會中的男女內外之別,并沒有尊卑的含義在里面,孔子甚至認為無論男子和女子都應該修德,‘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br> 在孔子看來,夫婦的相處之道與君臣的相處之道都是一樣的,雙方應該相互尊敬,愛護,和扶持,雙方的權利義務也都是相互對等的,在君或夫有過錯的時候,也不應該盲目順從,而應該進行規勸,或者至少可以‘退而隱之’。 孟子和荀子在這方面都繼承的是孔子的思想。 韓非又有些不同,但他是君主集權制的推崇者,主張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妻一切以君主、父親、夫君為主,講求無論對錯都應該無條件順從,他提倡愚民恐民,倒也不是單獨針對女性,不提也罷。 真正變了味的儒學思想應該是從漢以后開始的,直至宋朝理學家宣揚‘存天理,滅人欲’,男尊女卑的思想越來越嚴重,女子的地位也一步步往塵埃里跌去了。 董慈慶幸自己來的是戰國,她的行為雖然出格另類,但在書舍里沒有人當場質疑辱罵她,就說明這里的人對女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容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董慈從荀子的住處出來,一路上遇上的學子都只是頗為局促地停在遠處與她行禮,別說是上前質問論戰,便是說話也沒有的,規規矩矩非禮勿視的不敢看她,只是董慈走出老遠了,還能感覺到落后頭好奇探究的目光。 董慈原本以為等學宮和書舍里的學子冷靜一短時間,習慣了也就好了,沒想到事情的后果卻比董慈想象中嚴重得多。 董慈女兒身的身份被戳穿不到一天的時間,整個臨淄都沸騰了,書舍里人來人往,除卻尋常的學子外,竟然還有些姑娘夫人出沒,明里暗里都是來見董慈的,她和董毅宅子的門邊也時常有人探頭探腦,拜帖一摞一摞地送進來,董慈迫不得已只好歇了課業閉門不出,整日坐在家里面凝神靜氣地抄錄文簡,六七天的時間里她核對了一大批,抄錄好的都全給她搬到地窖里收起來了。 劉一元已經來道過歉了,小胖子估計沒想過他一句話能在臨淄掀起這么大風浪,來的時候領著他的小跟班們,不但學廉頗負荊請罪了,還帶了好些珍品禮物,兩馬車全都是送來給董慈賠禮道歉的。 董慈一來覺得暴露是遲早的事,二來事已至此,再說旁的也沒有益處,見他背著荊條期期艾艾的請她回去講學,心里覺得好笑的同時又覺得發暖,大大方方爽快地收了他的賠禮,讓他安心回學宮里讀書,書舍當然是要開的。 劉一元見董慈不怪罪他,拍著胸脯讓她放心,說是有他罩著,這臨淄城里還沒有人敢欺負她。 董慈安安心心呆在家里讀文簡,云玉無奈道,“姑娘還抄得下去,外面城里都鬧翻天了,這幾日上門詢問親事、提親的都快把書舍的門檻踏破了,董大哥每日忙得焦頭爛額的,就是丹公子說了您與他定了親,也還有不少人頂著要上門,好在是劉小公子家有權有勢,好歹在前頭攬了一些,否則這臨淄城里的高官貴族們硬要上門求親,咱們當真只能立馬啟程回咸陽去了?!?/br> 她這么大的家業在這里,哪里能是說走就能走的。 董慈不以為意地擺擺手道,“我不是他們口中的女神醫么?神醫誰家都想養著一個,來求親的自然多了?!?/br> 她的婚事如此炙手可熱,原因很多,書舍,酒業,醫術,或者單單就為了她這副花瓶樣貌都行。 董慈給趙政寫信,本是想將這件事也跟他說一說的,后一想秦國現在又是蝗災又是水患,趙政估計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再跟他說這件事只怕他要分心。 反正她馬上要回去一趟,到時候再說也是一樣的。 董慈和云玉商量了,小美女也同意這件事先不要跟趙政講,董慈這才開始寫信,她有心想讓他開心開心,就只撿著些好聽的說了,寫好便立馬讓云玉送去給王楠。 云玉沒出去多久,門外先是響起了開門聲,后又有一道jian細的聲音傳了進來,“王上詔令,著董氏女子進宮面君,速來接詔?!?/br> 臨淄的王除了齊王田建還有誰? 董慈心頭一跳,在屋子里走了兩步鎮定下來,這才開了門,院子里的仆人已經跪了一地,門口一個宦官模樣打扮的瘦高男子手里正捧著詔令,見董慈出來行禮,便笑瞇瞇地將詔令遞給了她,上下打量道,“姑娘果然生得美貌無雙,當得起香草美人四個字?!?/br> 香草美人…… 董慈聽得直想將劉一元那臭小子抓過來打一頓,拋開屈原大大的引申義,單指美人的話董慈一點都不想被稱為香草美人,她印象中的香草多指一些作料食材,比如說做烤魚用的香茅草,薄荷,香菜諸如此類具有特殊重口味香氣的調味料,其實直接稱呼她為美人就可以了。 當然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這高瘦的宦官讓她不必多禮,快快起來。 董慈鎮定自若進退有度,這宦官當下便不住點頭道,“姑娘好風采,只姑娘既是女兒身,便該好好打扮打扮才是,衣服已經給姑娘準備好了,快換上隨老奴進宮罷?!?/br> 院子外面還站了幾個隨行的禁軍,此番只怕也由不得她說不,董慈安撫地看了眼從門外急急沖進來的董毅,接過衣衫便進屋去了,在里面還能聽那謁者笑瞇瞇地跟董毅不住道喜。 這宦官雖沒明說是什么喜,但董慈觀他這般作態語氣,知道十有八[九是齊王建聽了城里的謠言,對她起了獵奇的心思,想把她招進宮里去。 董慈有信心說服齊王建,但為以防萬一,董慈還是在身上涂了藥汁,除了裸[露在外的臉,手,脖頸以外,其它地方都抹勻了。 皮膚上面陸陸續續起了紅疹子,董慈耐心地等著,等多到自己看一眼都覺得頭皮發麻的程度,這才忍者痛癢穿上了衣裙,心說要是她自戀了還好一切相安無事,倘若齊王當真是想把她收入宮中,講道理又講不通的情況下,她敢肯定只要擼起袖子給田建看一眼,田建大概一輩子都不生出要把她納進宮的心思了。 董慈心知自己這一去定會平安歸來,心里也淡定得很,穿好了衣衫,出門朝宦官笑道,“有勞了,走罷?!?/br> 作者有話要說: 從床頭挪到床位挪到書房陽臺,折騰了一天終于碼好了一章,坐不住,補的更新明天后天再補~愛你們~ 感謝官至漢中太守 蕾姆我腦婆 銀屏親愛的投喂的手榴彈,感謝清歡明鑒 美少女壯士 輞川 尾尾 大大瀟寶貝 蔥頭 thiabu 還有欣妹寶貝們扔的地雷,感謝親們的留言和灌溉的營養液,留言作者菌都一條條看過~ 第68章 遇見夫子問聲好 齊王田建因為是齊國最后一位君王, 董慈對他還算了解一些。 田建少年為君, 朝事政務都由他的母后君王后把控, 兩人相依為命,他自小便有很深的戀母情節, 做了太子也沒有開府獨居,十八歲做了齊王, 也還如總角孩童一樣跟在君王后身后亦步亦趨, 等君王后過世了, 已經三十五歲的齊王田建徹底失去了主心骨, 兩三年過去了依然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情緒頹然, 對中原各國的紛戰也是避而不聽, 不與秦國親近,也不與其他五國來往,安之若素地鎖國自閉,把他的舅舅應勝立為相國以后, 連朝事也不管了, 終日渾噩度日。 齊王建與君王后感情甚篤, 守孝守了一年多近兩年,現下想起來招美女入宮相見,董慈猜他是從失母的痛苦中走出來了。 董慈也見到了這位在歷史上很有些名聲的亡國之君。 如今的齊王建已經三十七八的年紀了, 然則膚色潔白,面上無須,眉清目朗, 穿著一身麻木衣衫簡單樸素,望之竟是有一種懵懂不明的青澀單純之感,董慈看得忍不住咂舌,他已經三十七歲了,可他一不像三十七歲的成年男子,二不像君王,君王后把他保護得實在太好太過了。 宦官領著董慈行了禮,笑瞇瞇輕聲軟語地朝齊王建獻寶道:“王上,老奴已經把董氏女給王上請來了?!?/br> 這宦官語氣雖是帶著討好,但觀其語氣神態,董慈覺得他就跟對待一個小孩子似的,安撫哄勸的味道更多一些,想來是從小就跟在田建身邊的老人。 “不必多禮,快起來?!饼R王建朝董慈笑道,“我母新喪,建服孝期,且見諒也?!?/br> 頂著國君的身份認認真真守孝好幾年,實在是聞所未聞,董慈行禮回稟道,“吾王至孝,撼天動地,董慈佩服景仰?!?/br> 齊王建心情舒悅地笑起來,“董姑娘善解人意,寡人的朝臣們卻不這么想,整日里勸這勸那的?!?/br> 田建這話說完,連一邊跟著伺候的宦官眉頭都跟著動了動,想說什么又閉上了嘴巴,看著田建的目光十分無奈。 田建給董慈賜了坐,董慈跪坐在一邊,面上雖是進退有度,心里卻感慨頗多,這位齊國的君王,無論長相氣質還是言行舉止,都和她印象中差太多了,只仔細想一想,他不是這副超然世外的性子,只怕也不會被兩個說客三言兩語騙得不戰而降,讓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齊國臨淄,完成了統一大業。 田建的性子董慈大概也了解了一些,順著他的意自然是能讓他高興,但她今日也不是來讓他高興的。 董慈斟酌了一番,便開口道,“民女只是庶人之身,在民女眼里,王上自然是至善至孝之人,只是王上身為一國之君,身份畢竟不必平民百姓,王上不若想想,太后她老人家在天有靈,是會如民女這般恭維夸獎王上,還是如朝臣一般規勸王上?” 田建臉色微僵,連那官宦都不由多看了董慈一眼,董慈坦坦蕩蕩的和田建對視,并沒有退縮,她是稷下學宮的學子,荀子老人家半個徒弟,除卻讀書人的身份之外,她還是個講過學的老師,她的書舍還要在臨淄開下去,脊梁骨就一定要挺直了,堂堂正正從這里進來,再堂堂正正從這里走出去。 董慈說的話田建未必不明白,可他沒有什么雄心壯志,以前太依賴君王后,這么多年來自己也沒什么治國的才能,心思也不在朝事上,此時聽了董慈說了這樣的話,心里不悅是必然的。 董慈坦坦蕩蕩毫不避讓,田建臉上有些不好看,可一來估計看她是個姑娘家,二來估計是記著她是個讀書人,不好對她無禮,田建有些悻悻地道,“寡人還道你和母后一樣,是個多才多智,溫德賢良之人,卻不想你如此無趣,偏要學那迂腐之人,也來規勸寡人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