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節
書迷正在閱讀:農婦上位手記、天才狂少的男妻、[綜漫] 如何拒絕亂步成為我的幼馴染、[綜漫] 關于我轉生成為基力安的這件事、進擊的傀儡師、空間之神仙也種田、[綜漫] 忍者的航海之旅、變成鮫人后基友團炸了、快穿之考場妖精、和秦始皇戀愛的正確姿勢
榮妃的五阿哥胤祉還是沒躲過,和史上一樣被拴婚董鄂氏。圣旨一下,聽說榮妃在鐘粹宮大哭不已,心里懊悔不該召見董鄂氏。 最后便是瑾妃的六阿哥胤祒,康熙給六阿哥指輕車都尉完顏?石柱之女完顏氏為嫡福晉。 除太子之外,其他幾個阿哥當是三阿哥的嫡福晉出身最高,是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接著就是六阿哥,胤祾和胤祦還四阿哥胤祈的嫡福晉都是正四品官員之女。因為這事,榮妃和瑾妃可沒在蘊純和常妃面前得意說風涼話。 “貴妃jiejie怎么說也是三阿哥和七阿哥的生母,給自己日期兒媳婦也該上上心,怎么能給三阿哥和七阿哥挑佐領這等官職的不官之女當嫡福晉呢。meimei我都忍不住心疼三阿哥和七阿哥?!?/br> 聽瑾妃捏著帕子半捂著嘴邊的得意,帶著諷刺的聲音,再看其中的得意,真是讓人不爽。 蘊純見她這般,忍不住在心里翻了個白眼,矯揉造作。 這放是想說她對自己的兒子不慈,想挑撥離間呢。 自兩人決裂之后,蘊純和瑾妃之間的斗爭也沒有斷過。不過不管是蘊純和瑾妃兩人都默契的在暗地里斗,當然表面是沒多和睦,像這樣挑撥離間話,嘲諷的話自然是沒少。 隨著六阿哥和九阿哥漸長成,瑾妃近年來是越發的得意張揚了。與十六年時的郭絡羅庶妃那是判若兩人。連蘊純也弄不清楚瑾妃是原來就是這樣的人還是轉變得太快。 不過不管是什么原因,兩人現在都是敵人。 蘊純沖著瑾妃勾唇一記冷笑。也不知道瑾妃是不是得意過頭,竟敢在慈寧宮說這樣的話。 “給阿哥拴婚是皇上的旨意,怎么,瑾妃meimei你對皇上的圣旨有什么異議?” 聽蘊純這話,瑾妃臉上得意的笑容瞬間僵住了。見她張嘴要說話,蘊純卻沒給她說話的機會。 “這挑兒媳婦重要是人品和孝心,皇上既然給胤祾和胤祦挑了章佳氏和西林覺羅氏,那就說明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本宮自然也心里喜歡?;噬虾吞竽锬锏难酃夂?,臣妾一直是皇上和娘娘您的眼光的相信的?!?/br> 前半句回擊了瑾妃,后半句蘊純是看著皇太后說的。 瑾妃看到皇太后沉著的臉,心里直突突,臉色有些蒼白,顯然嚇得不輕。 瑾妃太過得意,顯然忘了養在皇太后膝下的四阿哥的嫡福晉和胤祾兄弟的嫡福晉是一樣的出身。四阿哥的福晉是太后娘娘和康熙一起挑的,她說蘊純豈不是也是在說皇太后,皇太后會高興才怪。 “太后娘娘息怒,臣妾不是這個意思……” 瑾妃起身行禮想辯解,不過皇太后可不想聽她的話,直接就打斷了瑾妃的話。 “哀家不管你是什么意思,皇帝給老四指的福晉哀家和老四都很滿意?!?/br> 言外之意便是她與四阿哥的滿意你瑾妃cao什么閑心。 皇太后說完常妃也趕緊附和。 “皇上指給四阿哥的福晉臣妾也很滿意?!?/br> 常妃早就說過四阿哥選嫡福晉之事她不插,雖然四阿哥的嫡福晉出身太低常妃一開始知道的時候心里的確是有些不舒服,不過在知道三阿哥和七阿哥的嫡福晉出身和四阿哥的嫡福晉出身一樣之后,心里的不舒服就也沒了。 常妃的想法很簡單,四阿哥雖養在皇太后膝下,但這也改變不了四阿哥是她的兒子。她只是四妃之一,她的兒子娶的嫡福晉和貴妃之子娶的嫡福來一樣,她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常妃這話一出瑾妃就更尷尬了。 皇太后和常妃這阿哥生母都不擔心,你一個阿哥庶母有什么好擔心的。這可不就是是減吃蘿卜淡cao心。 在慈寧宮嗆得瑾妃有口無言之后,蘊純和常妃心情都大好。離開慈寧宮時,蘊純請常妃到永壽宮坐坐,常妃自然沒有不樂意的。 胤祾和四阿哥兄弟倆年紀相近,生母又交好兄弟倆自然也親近。如今兄弟倆一同指婚,蘊純和常妃作為阿哥生母自然是有放多話要交流。 正當兩人正說著大婚的事,突然得到消息,康熙一道親征旨意將前朝后宮都鬧翻了天。 “什么???皇上要親征!” “是的娘娘。剛剛傳的消息噶爾丹入犯烏珠穆沁發動叛亂,皇上命裕親王為撫遠大將軍;恭親王為安遠大將軍。同時皇上還命大阿哥和三阿哥隨駕出征……” “什么???你說什么,三/四阿哥也要出征?” 蘊純和常妃二人聞言震驚不已,兩人從座上唰一下站了起來盯著稟報的方長貴。 “皇上封大阿哥和三阿哥四阿哥皆為副將,命大阿哥隨裕親王出古北口,命三阿哥四阿哥隨恭親王出喜峰口征討?!?/br> 方長貴硬著頭發稟報。 “胤祈才十五歲,皇上怎么能讓胤祈出征呢?!?/br> 聽到確定的答案,常妃坐不住先慌了。 “這刀劍無眼的,要是傷著胤祈可怎么辦?” 她就胤祈一個兒子,若是胤祈真有個意外,讓她怎么活??! “這可怎么辦?這可怎么辦?” 常妃急得在屋里打轉。 “貴妃jiejie,這可怎么???” “貴妃jiejie,三阿哥和四阿哥都還小,不能讓他們出征??!” 莫說常妃慌,蘊純心里也慌。 “圣旨都已經下了,本宮也不知道該怎么辦?!?/br> 第534章 ! 不管蘊純和常妃再怎么不愿意再怎么擔心, 康熙還是留下太子監國, 他帶著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及兩個兄弟裕親王和恭親王出征了。 史上此次康熙親征噶爾丹只帶了大阿哥去,實在是因為其他阿哥還太小??蛇@一世不一樣, 胤祾和胤祈一個十六周歲一個十五周歲都是大人了,康熙自然也就將兩個兒子給稍上了。 康熙是任性想出征就出征,留下皇太后和滿宮的嬪妃牽腸掛肚,憂心不已,就怕康熙在外出個什么意外讓她們成了寡婦。 蘊純也一樣,不僅擔心兒子也擔心康熙, 雖然知道史上康熙活了近七十歲,但這一世許多事情都變了,蘊純實在擔心意外。太子已長成如今已經監國處理國家大事, 可她的兒子還小, 若是康熙沒了太子登基,那她們母子下場將如何,蘊純不敢想像。 此時蘊純擔心的心思和后宮其他有子嗣的嬪妃心思一樣的。 后宮的女人即盼著皇帝活又盼著皇帝死。 剛進宮的嬪妃是盼著皇帝的活的,因為只有皇帝活著她們才會爭寵得寵才生懷上龍胎生下皇子。嬪妃們所出的皇子還小時也是盼著皇帝活的,因為只有皇帝活著是給她們的皇子平安長大的時間。有太子在而太子不是自己的兒子時嬪妃也是盼著皇帝活的, 因為皇帝一死太子登基,不是太子生母的她們就成了寡婦。 皇帝一死太子登基, 便也到了新帝清算恩怨情仇的時候,皇帝在時越是風光的嬪妃下場可能越慘;如此嬪妃們才越是盼著皇帝活著。 當然有盼著皇帝活的時候自然也就有盼著皇帝死時。 若是自己的兒子是太子,而太子已經成年已經有執掌天下的能力,那自然就是盼著皇帝死的時候了。當然, 就算自己的兒子不是太子,自己的兒子最有機會而且有能力登基為帝,那也一樣是盼著皇帝的死的。 畢竟自己的丈夫是皇帝和自己的兒子是皇帝那是兩回事。若是自己的皇帝丈夫還活著,不僅要跟別的嬪妃爭寵保住自己不失寵,不被厭棄,不會被廢;自己的兒子也跟別的嬪妃的兒子爭斗,使自己不被別的皇子斗敗擊倒。 若是自己的兒子成了皇帝,那自己就是太后。聽說過有被廢的妃子有被廢除的皇后,但絕對沒聽過有被親生兒子廢掉的太后。 若自己的兒子能成為新帝,若能成太后,又豈不盼著皇帝死。 或許到那天,她或許也會盼著康熙死。 不要說她冷漠無情,她也是人,也是女人,近二十年夫妻情份又怎么會沒有感情呢;只是這感情早在失寵復寵爭寵之中,在后宮陰謀算計之中,在后宮不斷增加的新嬪妃之時已經被慢慢的磋磨掉了。感情有淺到深,再由深到淺,然后也就沒了。 若康熙和她的兒子之間沒有矛盾與爭斗,她自然是康熙也好好活著的,可若是要在父子之間擇其一的話,蘊純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己的兒子。 “綠珠啊,皇上和胤祾都走了幾天了?” 處理完宮務,這一閑下來心里就想起出征在外的兒子。 “娘娘,皇上和三阿哥出征已經有半個月了,七月初二走的,今兒已經七月十八了?!?/br> 綠珠掰著手指算了算才說。 “這都走了半個月了啊。都半個月了,胤祾這孩子連個信兒也沒傳回來,可真叫人擔心啊?!?/br> 有道是兒行千里母擔憂,自胤祾出征之日起,蘊純是日夜擔憂掛念。 “娘娘,方長貴已經去打探了,一有消息就會立即回來稟報?!?/br> 主榮奴貴,三阿哥出征不僅是娘娘擔心,他們這些奴才也擔心不已。他們是娘娘和主子們的奴才,和娘娘及小主子們是一體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他們又怎么可能不擔心。 “讓方長貴小心些,前朝的事莫要打探,特別是太子那,萬不可讓太子拿著把柄?!?/br> 不說在后宮她曾與仁孝皇后明里暗里爭斗過,不說她與仁孝皇后之間的殺子之仇,單說她是貴妃,胤祾和胤祦是貴妃之子,在眾皇子中身份尊貴僅次于太子,這早就注定了他們母子與太子是站在對立面,知道太子看他們母子不順眼,知道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分量,所以更不能讓太子抓著把柄。 “娘娘放心,方長貴向來謹慎,他省得的?!?/br>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記得提醒他?!?/br> “奴才記下了?!?/br> “這會還是,伺候本宮去佛堂禮佛吧?!?/br> 各宮主位宮里都設有佛堂,蘊純這也不例外。 這天下的女人進了后宮都禮佛,不管是喜歡不喜歡都禮佛,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嬪妃。 孝敬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后妃們要禮佛跪經,祈福也要禮佛跪經……總之宮中需要禮像跪經的事太多了。 而且后宮嬪妃被困在后宮,除了爭斗之外,佛禮似乎已經成了她們精神寄托的一種方式,心中不能說出口的話禮佛時說于佛像聽,禮佛求心安,禮佛贖罪,禮佛求平安,用禮佛來寄托心愿。 此時蘊純也是如此,三阿哥胤祾出征在外,她被困宮中鞭長莫及,只能禮佛以求保佑自己的兒子平安。自胤祾出征后蘊純日日禮佛跪經。 不僅是蘊純,后宮嬪妃皆如此,連皇太后也是日日禮佛跪經;和蘊純一樣,她們禮佛跪經都是為康熙祈福,祈求康熙平安歸來的,不同的是,蘊純惠妃常妃還為出征的兒子祈福。 只是皇太后和后宮嬪妃們日日禮佛跪經祈福卻沒求來好消息反而從前線傳回了壞消,出征在外的康熙病了。 一得到康熙病了的消息,蘊純立即前往慈寧宮求見皇太后,不是蘊純,后宮嬪妃這會都往慈寧宮去。 等通報蘊純才進殿,進去便見太子也在。 蘊純抬頭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正端著茶喝著,似乎不知道她來似的。太子這是對她不滿,不過人家是太子是儲君,如此也不算失禮。蘊純心里雖然不滿太子行為,不過也不甚在意。 蘊純徑直上前給皇太后行禮。 “臣妾給太后娘娘請安?!?/br> “貴妃來啦,免禮,坐吧?!?/br> “謝太后娘娘?!?/br> 蘊純起身坐下看了太子一眼說道。 “太子殿下也在啊?!?/br> “貴妃娘娘?!?/br> 太子喚了蘊純一聲,不是喚貴母妃而是喚蘊純的位份貴妃娘娘,而且連問安也沒有。太子的地位是高,但太子終究不是皇帝,不管如何她都是太子的庶母,按說依宮里的規矩四妃及以上嬪妃,即便是太子見了也該叫一聲母妃,如此方算是不失禮。 當然若只喚嬪妃位份也不算錯,可太子如此態度到底是太過桀驁了。 太子直接喚她位分,這顯然是不像她這貴母妃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