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劍三]不如盾舞、機長大人請回答、我跪神佛與你相守、末世重生之使徒系統、變成喪尸后和前妻重逢了、關于周先生的一切、皇后再上崗攻略、藏在回憶里的風景、我死后女主破了無情道、哎呦,我的兒子是頭熊
文氏來時葉清嵐正教季寧煦和王小二讀書,她見了不禁十分羨慕。 她的兒子虎子比季寧煦還大上幾個月,若是從前家境還好時,早就送到鎮上的學堂讀書了,可如今,卻連每月二錢銀子的束修都拿不出。 如今見葉清嵐在家教季寧煦和王小二念書習字,她心中不免有些意動,可想到葉清嵐大病初愈需要好好休養,不能太過cao勞,就不好意思開口讓葉清嵐也收下自家的孩子了。 可葉清嵐卻沒有忽略文氏眼里的艷羨,且不說兩家人的交情,就說虎子和燕兒兩個本就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又都是極懂事的孩子,他也是很愿意教導的。 所以,他便主動提出可以讓虎子和燕兒來季家和季寧煦王小二一起讀書。 文氏自然喜不自勝,又怕太麻煩葉清嵐,便說只虎子一個人來就成了,燕兒一個丫頭,不必學的太好,回頭讓虎子教她識幾個字就行了。 葉清嵐又勸,一說女兒家多讀些書,日后好找婆家,婆家也會高看一眼,二來若只留燕兒一個人在家難免孤獨,左右孩子們都還小,在一塊兒學習沒什么,等回頭都長大了,他想教也教不了了。 文氏何嘗不曉得這些道理,不過是不想太麻煩葉清嵐,既然葉清嵐并無勉強之意,她自然也是希望閨女能多學些東西的。 只是到底覺得讓葉清嵐白白幫著教導兩個孩子有些過意不去,想說給錢葉清嵐也不收,最后趙大夫妻倆和弟弟趙二商量了下,決定不要工錢了,給季家做十來天的工,就當付孩子的束修了。 季春山也是收完柿子準備結工錢的時候,才知道了趙大兄弟的打算,可這會該干的活都干完了,錢卻說什么都不收,季春山也沒法子了。 知道趙家人如此是因為孩子在季家讀書的緣故,季春山后來便用原本應該給趙大兄弟的工錢給虎子和燕兒兩個孩子買了一套紙筆,葉清嵐又親自用季春山裁剪出來的紙將家里的三本兒童啟蒙書都謄抄一遍,最后做成了三本新書,送給了虎子和燕兒兩兄妹。 趙大夫妻自是意外歡喜又感謝不已。 季家小院在后山山腳下,雖然遠離村子,但村里時常有人進后山砍柴摟草,那一大片的晾柿子架哪里忽略的了。 他們顧忌季春山,自不會上門招惹,可和季家關系極好的吳嬸兒,還有幫助季家摘柿子處理柿子的趙大家就不同了,很是受了一番叨擾。 只是吳嬸兒也好,趙大夫妻也好,看著是個隨和好說話的,可也都是極明白,嘴也很嚴的人。 村民們問不出什么,也只能是眼紅的感慨兩句,至于其他的心思,他們不是沒有,只是不敢罷了,畢竟季春山名聲在外,可不是什么好相與的人。 不知不覺趙大已經幫著季春山已經收了九天的柿子,如今已經將山中的柿子收的七七八八了,季家小院后面和東面的大片空地都已經被晾曬柿子的柿子架占據,規模著實不少,前院里的柿子皮也已經堆積在一起像小山一樣,柿子皮后面還有用,卻是不能丟的。 又過一日,便是鎮上李記雜貨鋪約好來送大缸的日子,季春山便沒有進山,而是在家里等著。 大概辰時剛過,季春山站在院子里,就見不遠處的竹林小道內連著走出了五輛驢車。每輛驢車上都綁著兩口倒扣的大缸。 走的進了些,季春山發現,坐在第一輛驢車上的兩個人中,其中一個竟是李記雜貨鋪的李掌柜,不禁有些意外,不過送幾個缸,怎么李掌柜還親自來了 季春山趕忙迎了過去,“李掌柜,有失遠迎,有失遠迎?!?/br> 李掌柜下了車,拱手笑道:“哪里,也是我突然造訪,季小哥別怪我不請自來就是?!?/br> 這李掌柜沒提前說一聲就貿然上門,其實是有些失禮的,但季家不過是一普通農戶,季春山也沒那么多事,也就罷了。 “李掌柜客氣了,快快請進?!闭f著,二人已到了季家小院前。 “不著急,季小哥還是先看看這些大缸吧,看看有無問題?!崩钫乒駞s道,說著讓身后幾家驢車的車夫下車,解繩子卸大缸。 季春山便也隨著幾個車夫一塊將十口大缸搬到后院,也同時檢查了一番,自是沒有問題的。 李掌柜跟著到了后院,在看到一大片正在曬著的柿子,不由驚了一驚。 他的雜貨鋪每年到了年下也都會進一些柿餅賣,雖不清楚具體的制作工序,但也知道是需要長時間晾曬的。 沒想到季春山還有做柿餅的手藝,再一想到在前院看到的那些壇子,李掌柜越發覺得,自己今日這一趟真是來對了。 十個大缸放置妥當后,季春山便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八錢銀子準備交給李掌柜。 李掌柜卻道:“這個先不著急,其實我今日特地登門,是有些事要和季小哥說說?!?/br> 季春山也覺得李掌柜無事不登三寶殿,便道:“那李掌柜請進,咱們屋里說?!闭f著先進了屋,倒了兩杯茶水。 李掌柜隨季春山進了屋,他身邊還跟著一個二十左右,身高六尺有余的壯碩青年,也是和李掌柜同坐一輛驢車的人。 沒等季春山開口問,李掌柜便拍了拍青年的肩膀,笑道:“這是小子寶根兒,今年二十二了?!?/br> 看著青年和李掌柜三分相似的容貌,季春山聽李掌柜這么說倒不覺得意外,便笑道:“我今年二十有四,忝長兩歲,就稱大,叫一聲寶根兒兄弟了?!?/br> “季,季,季,季……大哥!”叫寶根兒的青年一張嘴卻是說話有些結巴,也不知是先天如此還是后天導致。 雖然季春山神色言語并未表現出來,但李掌柜還是嘆了口氣,道:“寶根兒小時候不這樣,都是三歲那年發了次燒,發現的晚,有些燒的狠了,后來病好了卻落下了結巴的毛病?!?/br> 而更讓李掌柜心中抑郁憋悶卻不能明說的是,當時兒子寶根兒是跟著奶奶的,可他娘卻一心撲在小兒子身上,他兒子燒的人都暈了,才去叫了大夫,后來還反怪兒子自家不說,可兒子那時才三歲,他又知道什么。 “李掌柜想開些,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瞧著寶根兒兄弟是個好的,日后必不會過的差了的?!奔敬荷揭仓劳馊说陌参科鋵崨]多大用,尤其已經過去那么久了,便說了幾句好聽話,這總都是愛聽的。 李掌柜果然笑了,道:“那就承季小哥吉言了?!?/br> 又寒暄了兩句,季春山看天色不早了,便直接開口問道:“不知李掌柜今日來是” “那我就直說了,不知季小哥愿不愿意和我李記雜貨鋪合作”李掌柜直言道。 今日既然主動找上門來,就已經把主動權遞到了對方的手中,經商多年的李掌柜不是不明白,尤其是他又打聽到季春山曾經的名聲,可如今他的雜貨鋪已經是入不敷出,若再不想想法子,不出一月就得關門了。 季春山心中一動,面上卻不顯,只笑道:“合作李掌柜請明說?!?/br> 見季春山似乎興致乏乏,卻沒有直接開口拒絕,李掌柜心中一時說不出是何滋味。想他李記雜貨鋪開店數十年,在洋河鎮和附近的十里八村也算是有些名望。若是一般的農家見自己主動上門求合作,不說欣喜若狂,也不能像季春山這般一點都不為所動,倒讓他心里越發沒底。 想到自己今日在季家見到的一切,李掌柜定了定神,道:“我也就不瞞季小哥了,想來季小哥也應該知道,最近鎮子上新開了一家南北貨棧,其地段位置,鋪面大小和貨品的數量種類都不是我那家小店可比的?!?/br> “雖然我這李記雜貨鋪在鎮上開了有幾十年,也有一些老主顧,但如今也都……唉。我聽根兒他娘說,季小哥如今又做出了栗子餅和山楂糕兩樣點心,我便想著,季小哥不若將你的點心還有那些香干素雞之類的都在我的小店內代賣,如此一來即可方便他人購買,而來也免得日后一天冷過一天季小哥還要去集市上擺攤兒?!?/br> “我這兒子雖然說話不太順溜兒,但趕個車送個貨卻是不成問題的,也就不用勞煩季小哥,至于這抽成的問題,倒是好商量?!?/br> 李掌柜說完,季春山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李記雜貨鋪被更財大氣粗的南北貨棧擠的快經營不下去,李掌柜只能另辟蹊徑,而季春山就是這條蹊徑。 第28章 買布 季春山做的幾樣吃食都是獨一無二, 且都十分受歡迎的, 必會為李記雜貨鋪帶來一定的客流量,當然還有一定的收入。 這是季李合作對李記雜貨鋪的好處, 而對季春山的好處除了李掌柜說的以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大大增加了客源。 要知道洋河鎮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靠的就是哪條將其一分為二的大道, 和其上南來北往的商隊行人,這也是鎮上大部分商鋪主要的收入來源, 而這些人卻是不會在大集上出現的。 季春山最早就是打著拿到賣地的錢,到時便在鎮上租個鋪子賣些頂饑耐餓又方便攜帶好儲存的吃食,給那些過路遠行的貨商。 只是卻先發現了山中的大片柿子林,便只得先做罷,想著那些柿子最多不過一個月便可入缸,到時再去鎮上開鋪子也不遲,沒想到李掌柜卻先一步找上了門來。 再說抽成,抽得再多也不會多過租鋪子的錢,若是真有那么多, 那只說明自己賺的更多, 更不要說李記雜貨鋪還要負責運貨和售賣, 卻是省了自己的很多麻煩事兒。 這樣想著,季春山卻未露出絲毫喜色,而是又問道:“不知這抽成” 李掌柜張了張嘴,最后伸出兩根手指,道:“兩成, 季小哥覺得如何” 說實話,李掌柜所說比季春山先前所想只低不高,他自然沒有不滿意的,只是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季春山道:“李掌柜,這事我一人無法決定,還需和家人商量商量。這樣吧,過兩日就是集市,到時我親自登門回復李掌柜,如何” 這不是李掌柜最想聽到的答復,他心中是有些失望的,但季春山這么說也實屬正常,便道:“也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br> 之后季春山將十個大缸剩余的貨款和當初定金的收據都交給了李掌柜,李掌柜便同李寶根兒一起離開了。 中午的時候,王小二和趙家兄妹還有趙二都回家了,季春山便將今日李掌柜的來意都告訴了葉清嵐,并詢問他的意見。 但葉清嵐并不常去鎮上,對李記雜貨鋪也好,李掌柜也好,都不怎么熟悉,讓他說實在也說不出什么來,便讓季春山自己決定就好。 季春山看出葉清嵐不是在推脫,而是真的不了解這些,便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他。 葉清嵐自然是沒意見的。 過了兩日又到了大集的日子,季春山照舊拉了一車的糕餅和豆制品去了集市上,邊賣邊告訴了一些老主顧以后他就不來集市了,要買就去鎮上李記雜貨鋪。 賣柳編的何老漢倒是有點舍不得季春山,不過也知道這是好事,便也十分恭喜他,在之后若是在集市上又遇到有尋季春山買東西的,還很熱心的告知他們去李記雜貨鋪就好。 最后的一次趕大集,季春山結束的比往常早,之后就直奔李記雜貨鋪敲定合作之事。 除了當日在季家說過的以外,二人又暫定了每三日一收,同樣也是每三日一結,如此條條皆書寫成約,一式兩份,最后季春山與李掌柜又各自簽下大名,按下指印,二人各執一份,才算罷了。 辦妥了此事,季春山卻沒有立即回家,他將板車存放在雜貨鋪處,自己則拿著一個提前準備好的包袱,去了醉仙居。 離開醉仙居才不過半個多月,酒樓里的伙計自不會不認識季春山,看門的小三兒招呼了一聲就直接讓他進去了。 季春山此行自是來找周景的。周景對他如師如父,十分關照,對葉清嵐和季寧煦也很關心。 如今他和李記雜貨鋪合作,也算有個穩定的收入,再者葉清嵐也恢復的很好,自然要告知周景一聲,好讓他安心。 周景一見季春山來還以為是葉清嵐怎么了,待見到季春山特地帶給他的點心香干,又聽的季春山與李記雜貨鋪合作之事,不禁大為震驚。 他雖然表面上認同了季春山的悔改,但其實內心深處還是存著一絲疑慮的,更不覺得季春山能做什么買賣,所以他只是給季春山請了假,而非直接辭工。 卻沒想到季春山竟能自己琢磨出新鮮的吃食,還賣的很好十分受歡迎,更是引得李記雜貨鋪的掌柜主動上門尋求合作,讓他感到十分得不可思議。 眼前的季春山讓周景有種說不出來的陌生,可待細看,卻又和從前一般無二,就像是他的錯覺一般。 沉默了半響,周景拍了拍季春山的肩膀,再次囑咐他好好照顧葉清嵐,不要再走回從前的老路,便讓他離開了。 不管季春山是哪里變了,怎么變得,但只要是變好了,走正路了,就夠了。 季春山多多少少能夠猜到周景的心思,但他卻不會過多的解釋什么,畢竟雖然他頂著原身的身份,卻不會違背本心如原身一般的行事。 從醉仙居出來后,季春山又去了鎮上的綢布店。 當初葉清嵐嫁到季家時,是帶著滿滿三大車的嫁妝的,可嫁妝中的床、柜、桌等家具看著新卻都是最次的木料,另有兩口大箱子,里面是四季衣服和厚薄被子,除了最上頭的一套,底下的也都是葉清嵐和其父母用過的舊物,另有十兩的壓箱銀子。 這些東西若是普通的農家女出嫁,那絕對是十分豐厚的嫁妝了,可和葉父葉母留下的價值上千兩的宅子、田產、還有那些家具擺設以及葉父收藏的書籍字畫數等物相比,就什么都不是了。 到了季家后,除了耐穿的棉麻布衣服被子外,其他的綾絹、綢緞的衣服被面都被葉清嵐當了換了錢,后也大多花在了了季寧煦身上,如今已是一文不剩了。至于剩下的衣服被褥,這幾年裁裁剪剪,縫縫補補也消耗了不少。 再加上季父離世后,季春山被人引著沾上了賭,家里稍微值點錢的東西都被他拿出去換錢,最后扔進了賭坊。要不是季母去找了周景,而周景親自去找賭坊談了談,不知道怎么說的,總之之后季春山再去,賭場便不再讓他入門了,不然只怕連家里的房子和田地最后都留不住。 如今,季春山倒是薄的,厚的,夾的,單的四季衣裳都不缺,葉清嵐卻只有幾件滿是補丁的舊衣服輪著穿,棉衣更是只有薄薄的一件。再過半個來月就入冬了,季春山便想著扯幾尺布給葉清嵐做幾身衣服。 綢布店內客人不少,三個柜臺前都圍了人,還都是女客,季春山進了店,一時間伙計竟也沒發現他。他也不湊上前去擠,一個人隨意的看了起來。 這是鎮上最大的綢布店,店內綾羅綢緞、絹紗棉麻,各種布料,各種顏色,各種花樣,直看的他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這位客官,這邊請。對不住,怠慢了,怠慢了?!彼妥吡藘晌豢腿说睦险乒?,才看到店中的季春山,趕忙告罪。 季春山走到柜臺前,笑道:“無妨?!?/br> 老掌柜又道:“這位客官可是要買布不知是做衣裳,還是” “自然是做衣裳?!奔敬荷降?。 “那是客官自己穿,還是給家里的長輩還是孩子”老掌柜又問。 季春山便道:“是給我……我弟做,這快入冬了,我想給他做兩身新衣服?!?/br> “原來如此,”老掌柜點點頭,然后便從身后的架子上抽出了幾匹布,道:“客官瞧瞧這幾匹如何,都是新到的細棉布,軟乎又厚實,顏色極勻,洗個百十來次都不帶掉色的,這幾日賣的極好?!?/br> 老掌柜看著季春山的打扮,就知道是鄉下的普通農戶,也就沒推薦什么綾啊綢啊這類昂貴又不禁穿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