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如意佳婿在線閱讀 - 第120節

第120節

    劉延寧淡定的笑道:“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兩日后就知道了?!?/br>
    “也是……”李氏抿唇,“幸好你meimei還不知道,他們要是中途反悔,也不耽誤咱們找別人?!?/br>
    劉延寧笑了笑,心想他meimei和江景行私底下通信都不知道通了多少回,她哪能不知道此事?不過他也沒有對李氏說這些,因為沒有必要,這事已經沒什么懸念了。

    去殿試之前,劉延寧就從他師傅那兒得到了準信,不僅是江景行和他meimei的事,還有師傅他們對他的要求,或者說是規劃。師傅的意思是要他殿試照常發揮,獲進士出身,之后的館選中才要更加努力,爭取被選入翰林院。

    作為讀書人,劉延寧當然知道翰林院的重要性,那里幾乎是全天下讀書人向往之地,想要入閣拜相,翰林院是必經之路。不過通過館選入翰林院,只會是無品級的庶吉士,三年以后才有可能勝任編修等職,而他現在是新科狀元,被天子恩賜直接入翰林,任從六品修撰,遠遠超出了師傅,或者說是侯府對他的預期。

    侯府尚不知他有此番造化,只要他被選入翰林院庶吉士,兩家結親一事就能定下來,如今他成了新科狀元,侯府應當會更滿意才對,怎么也不能臨時變卦。

    劉延寧對此已是把握十足,要不然也不會提前向李氏和劉延林他們透露。

    這幾位“知情人士”非常有默契的瞞著劉青這個當事人,正好因為劉延寧高中狀元的喜氣還沒有消散,家里頭一個個精神抖擻,來來去去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劉青還覺得很正常。

    一時大意,劉青直到提親的人都上門了,才得到消息。

    依著慣例,侯府請了官媒一塊上門,本來是要媒人先來打探消息,合一合生辰八字,再把婚事定下來,不過兩家人現在都有默契,江景行等待這一天也等待已久,再不想耽誤下去,干脆就一道辦好了。

    江景行一上來就直接提親,侯府的態度也很誠懇,雖然江景行的母親沒來,他父親江二爺和江遠辰都一同到了,有兩位長輩陪同,自然能彰顯男方的重視。

    劉家見這場面,上到主子下到仆人,幾乎人人都喜不自勝。

    口齒伶俐的官媒發揮特長,把江景行和劉青這一對即將定親的新人夸得天花亂墜,其實劉青連人都沒出來,提親也好,定親也好,似乎跟她本人都沒什么關系。

    直到兩邊家長交換了信物,親事才算定下來了,江二爺和江遠辰還有事,他們就先走了,江景行這個準姑爺順理成章的留下來吃午飯,這才有機會見上劉青一面。

    劉青也是措手不及,不知道家里全瞞著她一個人,以為江景行現在還沒回來了,沒想到一個上午的功夫,她的身份就變了,從未婚少女變成待嫁大姑娘,兩輩子頭一遭啊,劉青心里有點小復雜。

    不過江景行下手快又快的好處,他現在是名正言順的進出劉家大門了,從江南帶過來的玩意兒,京里的稀奇物件,一趟趟往未婚妻家送,誰也攔不住他討好未來媳婦。

    遇上劉延寧不在家的時候,李氏就好說話多了,不僅留江景行吃飯,還會給兩個年輕人提供獨處的條件——當然是在客廳里,或者院子里,他們一眼能看得到地方,想要關門進屋是不可能的。

    不過,就算每天“約會”小片刻,他們相處的時間也要比這幾年加起來更多,能夠和小丫頭牽牽小手,談談心事,江景行已經心滿意足了。

    可惜他在京里逗留的時間不多,過幾日又要返回江南,江景行現在只能抓緊時間,一天恨不得去劉家十趟,這讓侯府本來有心嘀咕的人都明白了,這樁親事到底是誰稀罕誰。

    這一天,江景行給劉青帶來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我娘昨日進宮,請娘娘賜了個教養嬤嬤?!?/br>
    劉青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這教養嬤嬤和她有什么關系,手就被人緊緊握住了,江景行眼神溫柔的看著她,“你先忍一忍,過兩年咱們成親,她也管不著了……”

    原來這個教養嬤嬤是給她請的?劉青恍然大悟,她說怎么這次定親順利的不可思議,二太太居然一句話也不說,原來后招在這兒。

    劉青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二太太的行為,在侯府住了一個多月,足夠讓她看清侯府的環境,看似尊貴的侯夫人,娘家兄弟竟然只是個五品知府,世子夫人又是侯夫人的親侄女,相比之下,二太太的娘家,和她師傅的岳父家世,就要比侯夫人娘家高出一大截了。

    尤其是江景行的外祖家,要說簡在帝心,江寧侯府不一定比得過他們。

    自古女人多攀比,二太太出身高貴,想來平日在妯娌面前也是高人一等,江景行又是她的驕傲,連侯府的老人都說,當年老侯爺在世時,最喜歡的是江景行,而不是嫡長孫,如今的世子爺,可見二房在很多地方都壓了大房一頭,可如今他們劉家的家世,連世子夫人的一半都比不了,二太太咽不下這口氣太正常了。

    只是連老夫人都發話了,丈夫兒子也不跟自己一條心,二太太的反對毫無作用,所以請宮里賜了教養嬤嬤下來,二太太大概鐵了心要把劉青往“名門淑媛”的方向打造了——不管怎么樣,她兒子絕對不能娶粗鄙的鄉野村姑。

    說起來,二太太也不是完全不變通之人,她的想法是沒錯,就是苦了劉青,本來就不喜歡受拘束,現在又被押著學規矩,宮里娘娘親賜的教養嬤嬤,說出去都是榮幸,他們家只有感恩戴德的份,根本由不得劉青有絲毫敷衍。

    不過這是后話了,至少在江景行離京之前,教養嬤嬤還沒有下來,劉青也就能躲一天是一天。

    江景行前后加起來,在京里也不過住了十來日,正事辦完,喜歡的姑娘成了自個的未婚妻,又培養了感情,他現在可謂是春風得意,也該回老家準備最后的院試了。

    童試過后,第二年還有鄉試,江景行都準備在祖籍參加,所以盡管他們訂了親,可以光明正大的見面,但還是架不住距離遙遠。唯一比較方便的,就是他們現在恢復了通信。

    連見面都成了奢侈,成親就更不知道還在何年何月了,至少兩家人暫時都沒有把這項提上日程。

    李氏琢磨著,未來姑爺說不定像他們家延寧一樣,也等著先考完科舉再成家,至少得先把鄉試給考了吧?這樣也好,青青又可以多留一年了。

    江景行回江南,是跟劉延林和劉延根一塊動身的,因為可以同一段路再分開,而且兩家就要成為親家了,他們路上也好互相照應。

    叫劉延林和劉延根現在回家,是劉大爺的意思,早在劉延寧高中狀元后,他就立刻寫了書信送回家,解釋了不能回去的原因,順便也請劉大爺他們來京城。他如今在京里做官,可以說是已經安定下來了,接家中長輩來京,也算是盡了孝道。

    劉大爺卻放心不下家里一攤子事,現在不像以往,幾畝地說撒手就撒手,他們和張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不說日進斗金,但也是不愁吃喝,就憑孫子的那些俸祿,要把他們一大家子接到京里去,只怕吃喝都夠嗆。

    反正孫子在京城,又不會跑,他們什么時候去享福都成,倒不如趁現在還干得動,再攢幾年家底。

    劉大爺和幾個兒子一商量,決定暫時不去京里了,主要家里的娘們還在互相別苗頭,他和老婆子要不在家盯著,還不得鬧翻天?到時候生意也別想做了。

    這回叫劉延林和劉延根回家,是為了讓他們把各自的媳婦孩子接到京里去。

    既然他們走不開,也就只有這兄弟倆能在京里幫襯著劉延寧了,劉青和李氏都是女子,指望不上她們去辦什么事。

    再加上張家那邊也決定下來了,要在京里也開幾間鋪子,這些事總不能讓劉延寧一個官老爺去插手,還是叫劉延林和劉延根照應著才好,劉大爺估摸著,這兩個孫子怕也要長住京城了,他們都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大的小孩還不會走路,小的剛成親不久,總不能叫他們小夫妻天天見不著面,所以盡管王氏和安氏頗有微詞,劉大爺還是壓著叫兩個孫媳婦都收拾行李,等劉延林哥倆一到家,就隨他們北上。

    老家有人歡喜有人愁,京里這邊就是喜氣洋洋了,正如劉青預料的那般,教養嬤嬤一到他們家,差點沒被她娘供起來。

    李氏激動,一是為了皇恩浩蕩,二也是因為二太太的“用心”,她不是傻子,早前在侯府的時候,二太太態度總有些陰陽怪氣,她還當是富貴人家瞧不上他們這樣鄉下人,江公子來提親了以后,她才明白過來,二太太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呢。

    其實二太太瞧不上他們家也正常,侯府這樣的門第,她自己都沒想過要去高攀,當然這門料想不到的好事落到自家身上,李氏也沒有因為擔心二太太的態度就拒絕,她認為主要還是看江公子的意愿,從這些天里他頻繁的來他們家,就能得出來,江公子自個兒是再滿意不過的。

    世上當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李氏也不敢奢求太多,不過從二太太進宮請了教養嬤嬤這上面看,她倒覺得對方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或許二太太心里還瞧不上自家,可至少她愿意教青青,請了教養嬤嬤來,說明二太太心里也是盼著他們好的,這樣的婆婆,可不比只知道刁難磋磨兒媳婦的婆婆好太多?

    李氏想想,又覺得安心了幾分,竟幫著教養嬤嬤一起盯著劉青學規矩了。

    除了劉青的事,李氏也在琢磨劉延寧的終身大事,之前他身上沒有一官半職,怕婚事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也一心放在讀書上面,并不急著張羅婚事?,F在也到了該成家的時候。

    只是這京城不比江州,他們人生地不熟的,想要相看姑娘都不知道上哪兒去找人,李氏想找閨女商量,那日侯府請來家里的官媒,看著就很可靠,不知道找他們有沒有用。

    劉青也沒經歷過這一遭啊,那天官媒的面她都沒見著,哪知道靠不靠譜?只能建議她娘,可以去試試。

    李氏膽子小,有個侯府出身的未來女婿,并沒有讓她張揚幾分,反而更加束手束腳了,以前她是怕做錯了事連累兒子,現在更怕拖累女兒,讓她被未來婆家瞧不起,一時也拿不出主意,到底該不該找那官媒。

    好在劉延寧有個好師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話不假,李氏還沒有頭緒的時候,江遠辰已經幫著張羅了,他挑選的還是御史席大人的嫡幼女,正五品的京官,也是清貴人家,自然是劉家高攀的。

    相看的地點是在侯府,跟劉延寧沒什么關系,是劉青和李氏過去的,正好席夫人是世子夫人的遠房表姨,尋了個由頭,帶著席姑娘去侯府做客,劉青和李氏也不是侯府的生人了,直接坐上府上派來的轎子,進了侯門,與席姑娘見了一面。

    ☆、第158章

    這年頭所謂的相親, 基本上是看家世, 疼愛姑娘的人家還會比較在意男方的人品和家風, 感情什么都就只能隨緣了。

    席夫人都愿意帶席姑娘來“相親”了,證明他們對劉延寧的家世是不挑的,要先見一見劉延寧的家人, 也是想看一看他們的人品, 怕姑娘嫁到野蠻不講理的人家去受罪。

    劉青和李氏的人品, 自然也沒什么好挑的,她們兩個不說有多么優秀, 但至少一看就知道是很好相處的人, 于是沒過幾日,侯府那邊就提醒李氏可以請媒人上門提親了。

    相親沒劉延寧什么事,但是提親卻是劉延寧和李氏一塊去的,劉青先前還有些暗爽的想,她哥總是阻擾她談戀愛, 現在他娶媳婦, 還不是得她出把力,這就叫風水輪流轉。

    然而劉延寧到底比劉青“技高一籌”,沒什么懸念的,就把親事給定下來了, 劉青那幾日還經常拿這個事逗他,結果她哥定親這日也沒她什么事,連劉延林夫妻都陪著一塊去了,劉青反而被他們留在了家里。

    二嫂小林氏回來后跟劉青說, “之前聽你二哥說,席大人很是喜歡大哥,我原還不信,今日去了席大人府上才知道,要不是席夫人在旁邊,大哥只怕現在還沒回來,被席大人拉著不放呢!”

    雖然兩家已經定了親,但是席大人畢竟官位比劉延寧大,所以劉家這邊還是習慣用尊稱。

    劉青聽完就忍不住瞎猜了,看來她哥的未來丈人對他很滿意啊,就是不知道她哥是不是早就知道席大人有意選他為婿。

    她哥應該是早就有數的,劉青想起她之前拿未來嫂子逗他,他都一副氣定神閑、不為所動的模樣,應該是把握十足了。而且他們師傅雖然有時候比較強勢,卻并不古板,他們相看之前,師傅應該是問過了他本人的意見,這才叫府里安排起來的。

    不過不管怎樣,這確實是一件喜事了。

    站在劉延寧的角度,想要找家世更好的妻子也不是沒可能,只是高攀來的婚事到底沒那么圓滿,如果他一個人倒無所謂,可他還有一大家子要照料,不僅是他娘,他年邁的祖父祖母,包括供他讀書的叔父們,和底下那些堂弟和侄子,也都是他的責任,沒有家人的付出,就沒有他劉延寧的今日,如今他出頭了,自然不能忘記拉扯這些親人。

    祖父他們現在不便來京里,往后總歸還是要來和他一塊住的,他要是娶個門第太高的妻子,就怕對方脾氣也大,叫長輩們受氣不說,家里頭只怕也得不了安寧。

    席大人家的閨女剛剛好,五品御史在京里并不起眼,應該養不出用鼻孔看人的閨女,而且席大人為人剛直,想來家風也不錯,雖然門第比他們家高,但也不至于高到什么時候都壓他一頭的程度,遇到事情應該可以說得通。

    這幾條就叫劉延寧很滿意了。

    劉青也很高興,她就想得沒這么深,喜歡這門親事有兩個原因,席姑娘長得很漂亮,她哥放到現代也是男神級的人物,相貌氣質和才智都不缺,和席姑娘這樣的白富美女神才相配嘛。

    席姑娘不但長得好看,性格也不錯,說話溫溫柔柔的,不屬于長袖善舞的類型,不過和她娘應該會比較合得來——劉青有時候還真的挺擔心,就她娘這種逆來順受的性格,她哥要是娶個厲害的老婆回來,她娘估計還得受兒媳的氣??聪媚锏臉幼?,應該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既然大家都很滿意了,婚期安排得也很近。

    席姑娘如今是十七歲“大齡”了,好像是前幾年席大人父親過世,丁憂期間沒有合適的人選,等拖到席姑娘年齡大了,婚事就更不好說了,這才耽誤到現在。

    如果說席姑娘都算是“大齡剩女”了,那劉延寧就是正宗的“大齡剩男”。席大人家里著急把女兒嫁出去,劉青他們家也不見得輕松。劉延林比劉延寧還小,孩子都能跑能跳了,劉延根也厲害,媳婦剛接到京里,就被診出了有孕在身,算算日子,應該是他們剛回老家那會兒就懷上了。劉延寧再不抓緊,估計劉延林都要準備生二胎了。

    兩家都著急,正好一拍即合,婚期就定在了十一月底。

    所以劉青這陣子除了學規矩,沒事還幫她娘就聘禮問題出謀劃策,還要布置新房。

    劉延寧定親的消息送回了老家,劉大爺也給了準信,成親前他們肯定趕到京里來。

    想想到時候一大家子擠在一起,三進的院子也有些窄了,剛好劉大爺回信的時候,又托人帶了幾張銀票過來,這些錢辦聘禮是綽綽有余了,李氏便和劉延寧商量后,請了工人把院子往外擴一擴。

    院子大的好處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外圍在動工,劉青他們住得一點影響都沒有,連噪音都沒聽見多少。

    接近四個月的忙碌,劉延寧成親的日子終于來了,這是整個劉家的大事,劉大爺和蔣氏領著幾個小孫子,在劉三叔的護送下來了京里,他們預計要在這邊過了年才回去,所以把孩子們都帶上了。

    江景行是比劉大爺他們晚了幾日才回京的,雖然他前幾個月里已經過了院試,成了正經的秀才公,人卻還留在蘇州沒有回來,劉青也是后面才想通的,江景行非要回祖籍考試,應該是為了結交人脈,江南才子的名號不是虛的,朝中文臣里,至少有一大半出身江南。江景行成了江南考生,結交起來就方便許多了。

    不過劉青也只是瞎猜,這件事牽扯的不是江景行一個人,甚至可能不只是江寧侯府的打算,她也就沒有問這么多。

    江景行原本好像要過年才回來,現在劉延寧要成親了,江景行作為好友兼未來妹婿,自然不能錯過這杯喜酒。江景行回京的第二天,就來劉家拜訪了,劉大爺和蔣氏見他過來,比見了親孫子還高興些,一直到把人送走,臉上的笑容都沒斷過。

    劉大爺難掩自豪的對大家感嘆:“自從延寧中了狀元,咱們家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

    ☆、第一百五十九章

    劉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但也不能說十全十美,比如劉延寧都成親將近一年了,他媳婦肚子還沒有半點動靜, 這就足夠讓劉家上下都揪著心了。

    劉延寧是長房長子,雖然劉延林和劉延根都生了兒子, 但是長房曾孫沒有出來,劉大爺他們就一天沒辦法安下心來。

    遠在江州的蔣氏急了,滿世界的打聽生子偏方,一聽到什么法子就立刻托人送到京里來,李氏就更著急了, 隔三差五的吃齋念佛,只求佛祖給她個孫子。席夫人那邊也沒閑著,因為就在京里,兩家走動得勤,席夫人時不時派人送來補身子的藥材, 也沒少往香火盛的廟里跪拜。

    席氏愣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其實在劉青看來,她哥才二十出頭,嫂子二十都不到,都這么年輕,根本不用著急, 沒消息可能是緣分還不到,這種事著急也沒用,還不如放寬心,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可惜在這種大事上, 劉青沒什么發言權,她只能看著她們病急亂投醫。

    在劉青上輩子,想要孩子的夫妻早就上醫院做檢查去了,再不行還可以做試管,到了這邊,女子嫁人一年無所出,就要準備納妾了。

    劉延寧成親一年多,席氏心里怎么想的,劉青不知道,她娘李氏是有點意動了。

    隨著劉延寧高中狀元,入翰林院當值,后來又與席家結親,李氏在京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應酬圈子,大多是劉延寧同僚家的女眷。

    翰林院是個龐大的機構,劉青也是她哥入了翰林院才知道,修撰、編修這些官職居然沒有規定數目。庶吉士無定員很好理解,這里屬于人才儲備庫,每次三年一次的館選,都會挑選一批新科進士入翰林院,這些庶吉士相當于“進修”,三年后,成績優異者繼續在翰林院當職,其余任各部主事,或者外任縣官。所以庶吉士的數量一定不會少。

    修撰、編修和檢討無定員,劉青就很驚訝了,原來這三個官職,不一定是狀元、榜眼和探花才能勝任,庶吉士考核合格后也能被授予修撰等職位,而且人事變動是每三年一次,卻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升遷,說不定與劉延寧同為修撰的同僚中,就有早他好幾屆的前輩。

    這樣一來,劉延寧光是翰林院的同僚就挺多了,他是新科狀元,風頭無限,少不了上門拜訪的人,他們的女眷也來得勤,一來二去,李氏的交際圈子就打開了,偶爾也會應邀出門。

    劉延寧是支潛力股,他現在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影響不了他受歡迎的程度,劉延寧有了妻子還可以納妾,他們送過去的姑娘若能給劉家生下一兒半女,往后也能當正經親家走動。只是礙于席氏的父親五品御史,不好得罪,心思活動的人家也沒有一上來就給添堵。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