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怎么可能?”劉延寧無奈的搖頭,“我就算沒見過這位孫三少,也聽人說過,據說有孫大人年輕時的風采。孫大人早年也是風流倜儻,而今斯文儒雅,他的孫兒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br> 劉青想到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講究斯文風雅,說白了跟她一樣都是顏控,長得好考科舉都吃香,就像她之前想起的榜下捉婿,那也是美書生才有的待遇,長得不好的……哪邊涼快哪邊待去吧。 這么說她不用擔心相親對象長得丑這個問題了? 劉青還是不放心,弱弱的問:“就不能……叫我們見一面嗎?我偷偷的見?” 萬一對方長得還行,卻不是她的審美怎么辦? “不行?!眲⒀訉幭胍膊幌氲膿u頭,只是看著她可憐兮兮的小模樣,知道多半是裝的,但還是心軟了下,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景行擅畫,他又見過孫三少,我問問他能不能把人畫下來?!?/br> 劉青現在聽見江景行的名字,都有種掩面而逃的沖動,這次真的是丟臉丟大了,不過她想對方都不介意去幫她“相親”了,畫個像應該也沒關系吧? 反正是她哥去說,她以后見了人就繞道走吧。 劉青采納了她哥的建議,順便提了個要求:“那我看到畫像后不喜歡,哥哥幫我拒絕孫家,順便跟娘和爺爺他們解釋?” “好,你要是真的不喜歡,我們不逼你?!眲⒀訉幗o了承諾,旋即話鋒一轉,“但你的標準是什么,只看畫像就能知道喜不喜歡?” 劉青點頭,非常坦然:“看臉?!?/br> 畢竟相差了幾百年的三觀,她就不為難自己了,對方若是位如假包換的高富帥,那她也不吃虧。 劉延寧哭笑不得,早知道她的標準這般“簡單”,他都不用說先前那一堆話,叫景行多注意能孫三少的外貌即可。 不過劉延寧也沒有當真,覺得他meimei不是這般膚淺之人,只是很快他又想起大堂妹和永順定親之時,連他都有些驚怒,唯有她求之不得的模樣,頓時有些將信將疑了,試探般的感慨道:“說起來,永順他確實稱不上相貌俊逸,只是尋常而已……” 劉青沒想到她哥還會“翻舊賬”了,當時劉雅琴和方永順定親,她確實松了口氣,也確實是因為他的臉不符合自己的審美。 說起來劉青還覺得委屈,她本來就顏控,風格各異的大帥哥們還天天在她眼前晃,然而每一個都是她發展不起來的,養眼是養眼了,可問題是順便把她的眼光也抬高了一截,這讓她怎么嫁人? 簡直是造化弄人。 劉青在心里感慨,面對她哥的試探,義正言辭的道:“姐夫對雅琴姐很好?!?/br> 都變成姐夫了,現在翻舊賬沒意思了。 劉延寧不自在的咳了咳,他剛剛的話確實不太妥當,劉延寧反省,但同時也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心里簡直復雜難言。 他可愛單純的meimei好像學壞了= = 作為一個合格的妹控,劉延寧心里再復雜,面對meimei的要求也是不打一絲折扣的辦好,第二天就找了好友拜托他畫像。 劉青會有什么反應,這也是江景行想知道的,劉延寧主動找他,正好旁敲側擊打聽打聽。 為了meimei的形象,劉延寧當然沒說她膚淺的只看臉,只含糊的說要慎重考慮,江景行不難從他的話里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那丫頭……似乎并不抵觸? 真是沒心沒肺的臭丫頭,白對她這么好了。江景行莫名有些悲憤,面對好友的請求,頭一次拒絕道:“我并不擅長畫人物……” “這樣啊?!眲⒀訉幍箾]有勉強的意思,他只是頭疼的道,“青青性子向來固執,不能畫像,那恐怕只有找機會帶她去一趟洪州府,讓她自己瞧瞧了?!?/br> 江景行聞言一頓,嘴角的笑容險些掛不住,很快又恢復了一貫的優雅,輕笑道:“方才沒把話說完,我的意思是,若你和青青不介意,我也只能獻丑了?!?/br> 劉延寧拱手,“感激不盡?!?/br> “延寧客氣了?!苯靶忻嫔先栽谖⑿?,心里已經是咬牙切齒,尚不及細想自己為何會這般悲憤,當務之急是如何不著痕跡的把人畫丑。 翌日,劉青拿著她哥帶回來的畫像,仔細觀摩,終于放心的點頭。 雖然她身邊都是男神級的帥哥,劉青也有心理準備,就像上輩子,娛樂圈的男神們個個風采過人,可現實生活中也遇不到幾個啊,找他們這樣的是別想了,劉青自動降低了兩檔標準,只要對方是個五官清秀的小哥哥,她也不挑剔了。 見到江景行給畫得像,劉青看到這上面的小哥哥不但五官清秀,輪廓還有點像她上輩子的校草,親切感油然而生,也就爽快的點頭了。 就這樣吧,極品男神泡不到,長得像校草的小哥哥也很好了。 劉青這一點頭,全家人都跟著歡喜了,李氏催著劉延寧給張家那邊回信,要不是女方家得矜持一點,她都恨不得主動找媒人去孫府。 如果說有人和劉家這種歡欣鼓舞的情緒不同,大概就是江景行了,他心底其實希望劉青看完他畫的像之后能夠丑拒的,哪知道這丫頭不但沒心沒肺,眼光還不咋地= = ☆、第144章 劉延寧被他娘催著給張家寫了信, 也沒忘記叫人給家里送個信。 劉大爺雖然嘴上不說, 心里卻也著急上火, 可以有機會同知府大老爺家結親啊, 以前他做夢都不敢想這種好事, 在等待劉延寧回信的日子里,劉大爺日夜難安, 既怕孫子打聽出來,這知府家的少爺不是個可以托付的人,又怕知府老爺突然反悔,瞧不上他們家。 明明只過去了三五日, 劉大爺卻是度日如年,終于收到了劉延寧的回信, 他這才一掃先前的忐忑, 整個人都意氣風發了。 劉大爺按捺不住,向家里宣布了這一好消息,他想著延寧在信里頭說江先生也看好這門親事,江公子還替他去洪州府走了一趟, 親眼見過了孫少爺, 是一位好青年。 既然如此, 這親事便錯不了, 劉大爺迫不及待的同老妻和幾個兒子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因為還沒定親,劉大爺為了保險起見,叫幾人必須保守秘密,誰也不能透露。 劉二叔幾人也能明白父親的擔憂, 他們當然很激動了,自己的親侄女,身上流著他們劉家人的血,侄女有機會嫁入高門,那是整個劉家的榮耀,他們為之驚喜興奮的心情,幾乎和自個女兒遇到這種好事是一樣的激動。 更何況有了知府老爺這樣一位親家,他們的閨女以后說親都可以提高一級門檻了,官老爺家不敢想,但是像大地主,員外郎之類的人家,還是可以爭取爭取的。 這不是喜事是什么? 可劉二叔他們心里也明白,家里頭也不是所有人都同他們一樣,家里又不是沒出過這種丑事,先前方秀才來家里提親,就被王氏給攪和了,劉二叔到現在都覺得自己沒臉面對已故的大哥。 好在方家同他們家差不多,萬事好商量,現在換成知府家,再出這樣的事,官老爺可沒必要忍氣吞聲,婚事作罷都算好的,把你抓進大牢也沒話說。 這些個女人頭發長見識短,林氏安氏看著也算安分,可難保她們不被眼前的餡餅迷花眼,又有王氏的成功案例在前,頭昏腦脹之下,給全家招來大禍怎么辦? 所以最穩妥的法子就是不叫她們知道。 這畢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餡餅沒吃進肚里之前,鐵定不能宣揚出去,萬一被別人搶走了怎么辦? 劉二叔幾人同父母一條心,決定連媳婦孩子一起瞞著。 蔣氏跟李氏一樣緊張,生怕自己不在身邊,他們出什么紕漏,恨不得立馬收拾行李趕去城里,不過被劉大爺給攔了。 劉大爺心里雖然也緊張,但是之前就跟劉延寧商量好了,還是等孫府請了官媒上門再說,現在做什么都不合適,不如一切照常。 眾人翹首以盼,就等著孫大人家來信了,然而好些天過去了,無論是主動保媒拉纖的張家,還是傳說中的知府家,全都沒有來信。 這就有點悲傷了。 李氏從開始的滿腔期待,慢慢變成忐忑難安,到后來看著女兒的眼里,都掩飾不住難過和擔憂,女人心思比較敏感,她想起上回方家想向青青提親被攪合了,難道現在孫府也這般不順? 到底是她命不好,連累了她家青青…… 李氏心里又開始自怨自艾了,不過劉青還沒有注意到,李氏自從社交活動多了以后,也慢慢學會了掩飾自己的心思,而劉青突然多了兩個小伙伴,正新鮮著,注意力難免被分散了一些。 說是小伙伴,其實就是李氏幫她挑的兩個小丫鬟,劉青現在也變成萬惡的剝削階層,當時看到這兩個面黃肌瘦的小姑娘,實在有些震撼。 小丫鬟一個叫木棉,一個叫木槿,是來他們家后劉延寧給改的名字,她們都比劉青大了半歲或一歲,看著卻要比劉青小好幾歲,瘦的讓劉青覺得她一只手就能拎起來了,比當年她剛穿越過來時要慘得多。 她們倆也都是江州人,按理說他們這邊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氣候環境好,土壤又肥沃,屬于老天賞飯吃的地方,魚米之鄉竟然還有養不起孩子的人家,父母尚全卻要讓女兒賣身為奴,那些環境惡劣、土地收成不高的地區還要不要過活了? 劉青有些不能理解,尤其是木棉她家還沒有到養不起她的地步,只是因為重男輕女,聽木棉說她有五個jiejie兩個弟弟,她爹娘把她們養大就是為了賺彩禮,木棉兩個大姐嫁的都是娶不到媳婦,只能花錢買媳婦的那種人家,大姐夫是比她們爹差不多歲數的鰥夫;她三姐四姐長得好,所以被他們爹送到鎮上的地主家當了小妾;木棉的五姐剛嫁人第一年,被她丈夫打到小產。 木棉則是因為jiejie全都出嫁了,她要留在家里干活,所以她爹娘還不急著叫她嫁人,但木棉也知道,等待她的命運不會比jiejie們好多少,所以她不想嫁人,求了在鎮上的兩個jiejie幫她找其他出路,哪怕是賣身為奴,反正她們爹娘只認銀子不認人。 剛好那地主家有遠房親戚在城里干牙行,木棉她三姐四姐現在也還算得寵,便托了那人牙子關照meimei,劉青作為舉人老爺的親meimei,反而比商戶人家更受歡迎些,所以得知劉舉人的娘李氏要挑人的時候,人牙子便帶上了木棉。 木槿跟人牙子沒有拐著彎的親戚關系,她能被人牙子“關照”,則是因為她長得出挑。 其實木槿的出身不差,祖上也曾出過舉人老人,傳到木槿爺爺這一輩,勉強還算是讀書人家,小有薄產,可惜木槿她爹太不成器,書讀得不行,還染上了毒癮,賭瘋了以后不僅把房契都輸了,連木槿的jiejie也被他賣進了窯子里,她娘一怒之下帶著弟弟跑了,木槿不想落得跟jiejie一個地步,咬牙把自己賣給了牙行。 相比賭場青樓那些地兒,牙行在這里還算是正當行業,他們跟大戶人家做生意,明面上是不會把人往青樓窯子送的。 劉青聽完她們倆的故事,唏噓之余就只剩慶幸了,蔣氏當年待她們母女再苛刻,好歹給了她們一碗飯吃,也難怪她娘對于劉家從未有過怨言。 果然是有對比才有滿足,劉青決定再也不抱怨世道艱難了,她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了,感謝老天爺沒她讓穿成木棉木槿。 劉青這段時間忙著帶新來的小伙伴熟悉環境,過去了一個多月她才反應過來,要和她相親的小哥哥好像杳無音訊了。 該不會被她嚇跑了吧o(╯□╰)o 劉青肯定不會像李氏他們一樣忐忑難過甚至是煎熬,她又不期待著嫁人,對這待孫少爺這位相親對象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頂多為自己“坎坷”的命運點根蠟,然后該干嘛干嘛。 她現在不僅是拼哥,還能拼師傅,兩條腿的高富帥還是好找的。 然后對方終于有動靜了。 大概是為了有始有終,張家大爺親自到了劉青家做客,這時距離劉延寧回信剛好過了一個半月,張家大爺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孫家沒問題,兩家可以結親了,壞消息是孫夫人去世了,他們耽誤近兩個月才回復,因為孫府在辦喪事,不太方便提這種事。 張家大爺略微坐了會兒,又直接趕回省府了,劉大爺和蔣氏隔天得了消息,叫劉延林哥倆套上牛車就進城了,晚上同劉延寧商量的時候,劉青也在旁邊聽了一耳朵。 蔣氏不□□心:“孫夫人過世了,那現在就不能定親了?” 劉青這時才想起來,好像這兒守孝規矩很嚴,在守孝期間不能嫁娶,就是不知道祖母過世,孫子是守一年還是三年? 要是守三年就太好了,三年之后她差不多過了十七歲,再找借口拖個一年半載,總要成年了再嫁人,不然她總覺得自己很可憐= = “也是沒辦法?!眲⒋鬆敵谅暤?,“至少要守一年,這一年里怕是不能定下來了?!?/br> 老兩口一臉沉重,李氏反而還好,她笑著道:“爹娘也不必太憂心,暫時不能定親,可孫大人托人送來了親筆書信,叫咱們安心下來,說是等來年出了孝,孫大人他親自上咱們家來提親?!?/br> “真的?”劉大爺這才一臉驚喜,求證般的看著劉延寧。 “的確是孫知府的親筆書信,我已經仔細收起來了?!眲⒀訉廃c頭,給出了肯定的答復,旋即又笑道,“青青年紀還小,明年定親也不晚?!?/br> “不晚不晚,書信你好好收著,可別弄丟了?!眲⒋鬆敽褪Y氏笑逐顏開,放心了很多。 如果能保證孫家后邊不反悔,那他們等一年再定下來也不是不行。知府老爺是大官,親筆書信又能當作直接信物,確實沒什么可擔心的了。 劉大爺想了想,又沉吟道:“雖然不湊巧了些,不過好事多磨,咱們也別向外邊透露,等正緊定親再通知親友也不遲。至于家里頭,除了你們叔幾個,也沒叫其他人知道,你們不用擔心?!?/br> 劉青和劉延寧是不擔心的,李氏聽完公公的話,倒是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她也怕重蹈覆轍,有延寧在,青青錯過了同方秀才的親事或許不算太可惜,現在與知府家的婚事卻由不得別人再破壞。 現在這個結果也算皆大歡喜,劉大爺和蔣氏心里高興,在城里住了好幾日,平復了一下心情,才帶著劉延林和劉延根回落水村。 劉大爺畢竟還是大家長,劉家請了長工短工,不太重要的活都叫他們干了,劉大爺現在很少親自動手,但是那么一大家子人,他不回家坐鎮也不行,在城里享受了幾日,兩口子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蔣氏也不想回家,大孫子小孫子都在城里,反而這邊更熱鬧,她除了看看孫子,再去城里逛逛,啥事也不用干,家里有燒飯的婆子,孫女身邊還有兩個小丫鬟,蔣氏叫她們伺候著,覺得自己跟那些個富貴老太太也差不離了?;亓寺渌蹇蓻]這么舒服,洗衣裳做飯她就算不用親自動手,也得盯著,那幾個兒媳婦都不省心,一不留神就把東西拖回各自房里了,蔣氏可不放心叫她們管著家里。 所以,有不省心的兒媳婦在,蔣氏再不舍得,也還是和劉大爺一塊收拾了東西回家?;氐酱謇?,那些個鄰里鄉親紛紛打趣,笑他們又去城里享福了云云,蔣氏和劉大爺也只是點頭附和,按捺下了內心的得意。 不用急著定親,劉青也松了一口氣,然后很快就把這事拋之腦后,繼續過她悠閑的小日子。唯一的后遺癥大概就是,她還是沒有臉面對江景行。 盡管在這件尷尬的小事發生以前,劉青也回避過江景行,但她那個時候是以為江景行對她有意思,站在“被暗戀”的角度,她就從容很多了,疑似被江景行這樣的男神暗戀,劉青還挺為他們兩個感到惋惜的,生不逢時,有緣無分,她也沒辦法,只能“辜負他的心意”了,所以盡管是回避,劉青也很注意把握尺度,盡量不讓江景行感到尷尬。 可現在,劉青知道原來是她自作多情,尷尬的人換成了自己,她哪還顧得上維護江男神的面子啊,趕緊挖個洞把自己埋起來吧。 劉青現在對江景行就有點避之不及了,察覺到的人也不僅是江景行一個,劉延寧他們都發現了這一點。 劉延寧表示很欣慰,作為一個合格的妹控,當然不希望meimei身邊還有比自己更“稱職”的哥哥了,他巴不得meimei不跟江景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