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聽到這里,劉延寧才眼前一亮,隨后想想又覺得這種親事,他師傅好像也不好插手,遂低聲道:“師傅若是為難的話便算了,家中也是為青青好,也不會隨便把她……” 江遠辰揮了揮手,淡淡的道:“你家中自然不會隨便對待此事,只是江州什么情況,想必你自己比為師更清楚,青青那么聰明伶俐的姑娘,訂了親指不定就是一輩子待在江州,你覺得她會高興,會開心嗎?” 劉延寧默默的搖頭,他自己的meimei,他當然清楚,小丫頭還想著等他進京趕考,就跟他一起去京城呢。其實他們兄妹都一樣,不安于現狀,當初小小的落水村栓不住meimei,現在的江州自然也困不住她。 有時候,劉延寧甚至很贊同爺爺的話,青青就是生錯了性別,一個小姑娘,偏偏不愛呆在家中,就喜歡往外跑,以往在老家,她就想跟著自己來江州,后邊如愿了,他去省府趕考,meimei又特別興奮的要跟著去,今年因為師傅發了話,她不敢違抗師傅的命令,心頭卻還是有些怨念頗深的。 這樣的meimei,讓她一輩子守在江州,她如何會樂意? 劉延寧一時沉默下來。 “京城的情況你也多少了解了,侯府矗立數百年,江氏族人眾多,江氏旁支,以及身旁的世交姻親中,年輕出色的子弟也不少,日后進了京你也不必cao心此時,為師托家中長輩幫忙張羅,看在為師和你師妹的份上,家中也能為青青尋一位合適的良人?!苯h辰說著,又道,“當然了,四年太長,世事無常,或許哪一日發生意外,你四年后無法進京趕考,那也不必擔心,為師到時候便認青青做干女兒,定讓她風風光光的出嫁,你不必有壓力?!?/br> 江遠辰說的意外是指劉大爺和蔣氏,在劉青看來,劉大爺他們這個年歲尚且年輕,但實際上老兩口已經是快要當曾祖的人了,在這兒絕對是老年人。 劉大爺夫妻倆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意外去世,按照這兒的規定,祖父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一年,科舉自然也要避開的。 江遠辰連這一點都想到了,心細如發,可見確實如他自己所說,心里已經把劉青當成另一個女兒了。 “師傅?!眲⒀訉帥]想到他師傅竟會這般,師傅是百年世家出身,侯府公子,又五皇子的親舅舅,身份尊貴,他要認干女兒,豈是能隨便的? 劉延寧驚的站起來,又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如果師傅要收當干兒子,他定然勸師傅打消主意,他已經拜在師傅名下,受他恩惠良多,萬不敢再占這個便宜。 可是師傅要認的是meimei,他如何能拒絕?劉延寧本來內心就一直覺得虧欠他meimei,她年紀小的時候自己忙于學業,未曾照顧過她,現在meimei跟在他身邊,也不是他做了什么,都是meimei自己有本事。 師傅說的這些,對meimei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讓meimei往后的前程都不必再擔憂,他又如何忍心拒絕? 劉延寧內心陷入糾結之中,江遠辰已經鋪開了紙,道:“替為師研磨?!?/br> “是?!眲⒀訉帡l件反射的應聲,走到書桌旁一絲不茍的磨墨。 直到江遠辰動了筆,劉延寧才反應過來他要寫什么,一時有些無措:“師傅……” 江遠辰并不理他,徑自揮毫潑墨,不一會兒,一封書信便已寫成,江遠辰塞進信封里,落筆是劉金山親啟。 劉金山就是劉大爺的大名,雖然村里人這種大名都不大用得上,一般都是喊小名或者排行,但劉延寧拜師的時候,祖籍、家庭關系這些都是要詳細說明的,因此,江遠辰一直知道劉大爺的名字。 江遠辰把信給了劉延寧:“把信給你娘他們看,他們自會明白。青青那兒便不必提了,免得叫她落了心事?!?/br> 劉延寧雙手接過信,深深地福身道:“徒兒謝過師傅,叫師傅費心了?!?/br> “不是為了你,為師不過是心疼青青罷了?!苯h辰擺了擺手,不甚在意的道,“不過此事已了,你不必再惦記,往后只管安心念書便是?!?/br>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又一個訂婚危機,解決的悄無聲息,劉青作為當事人,她甚至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李氏聽兒子念過江先生寫的信后,連著幾日都笑容滿面,腳下生風,劉青還當她是因為親哥考上舉人的那股高興勁還沒有過去。 過了十來日,劉二叔他們照例進城送貨。因著年初省府的鋪子生意大好,一個鋪子就頂了他們江州四五個鋪子的生意,張家也是有成算的,很快省府又開了兩家鋪子,靠近省府的州縣,也開起了七八個鋪子。 也就是說,短短半年里,他們已經開了近十家分店了。又因為這些分店幾乎都是集中在上半年里開起來的,先不說盈利,就是成本也要耗費不少,所以年中結賬的時候,劉青他們分到的錢,并沒有比去年多多少。 不過眼見著這么多店鋪,需求量大,劉家人幾乎每個月都要進城送一次貨,不僅是手工皂,還有口紅。這么大的消耗,可想而知到年底分紅的時候,一定能賺得缽體滿。 雖然賺了錢,劉家人也一年比一年忙,劉二叔他們并沒有在城里逗留,因為這一陣家中在蓋房子,實在走不開,去劉青他們家拿了些李氏做的吃食,也沒有等侄子侄女中午回來,邊吃邊上路回家了。 李氏倒是急著把江遠辰寫的信讓公婆瞧,就叫劉二叔他們一起帶回去了。 現在家里的孩子都上了幾年學,不至于連一封信也看不明白。 事實上家里幾個小蘿卜頭念書都還不錯,至少得到了劉延寧的認可,這次劉延寧延寧中舉后,也跟家里建議了,等明年家里松快些,就把弟弟們也送到城里來讀書。 劉延寧的想法很簡單,這幾個堂弟才六七歲,因為開蒙早,前期又有他娘和meimei盯著,不敢松懈,念的倒比村里其他孩子好,大概是得了贊賞,頭一兩年幾個孩子上進的勁頭都很足。 才開蒙不到三年,眼下其實還瞧不出他們的資質,不過讀書是持之以恒的事情,幾個弟弟年紀還小,現在不叫他們讀書,在家也是摸雞逗狗,如今家中又不缺他們上學的錢,還不如讓他們一直讀下去。 幾個弟弟往后若能有出息,考個功名,是再好不過的,就是考不到,會識字念書,便能算賬,家里這攤子越擺越大,眼下有爺撐著勉強還好,再過幾年,連爺都未必撐得住,弟弟們讀了書,也能幫撐著家里,至于前程這些,他來掙就成。 劉延寧心里還是看重這些弟弟們的,他就一個親meimei,沒有親弟弟,他自己還是家里人省吃儉用供上學的,兄弟里頭也不必分親的堂的,都是他的兄弟,如今他不急著進京趕考,有這四年時間,也能把年紀尚小的弟弟們帶到身邊,稍微照看些。 劉延寧的這份心思,完全是站在整個劉家的立場,三個小的,正好三房各一個,往后孩子們跟了大哥學本事,有出息了,哪一房也不吃虧,因此三房對劉延寧的建議都求之不得。 至于劉大爺和蔣氏,手心手背都是rou,子孫若都能有出息,那是天大的好事,萬不敢攔著。 蔣氏還在說如果孫子們都來城里,他們現在住的院子太小了,得典一間大些的屋子,劉大爺卻已經在計劃年底分了錢,看看夠不夠在江州也買間院子,大孫子不必急著進京趕考,一時半會便不必擔心盤纏的問題,以孫子現在舉人的身份,能在江州買個間屋子也是好的。 不過這還是劉大爺老兩口的心思,劉家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暫時還沒有功夫商量這些。 劉家收到江遠辰親自寫的信,驚喜激動自不必提,有江先生作保,往后青青的婚事他必定張目,而且江先生信里還隱隱表露出以后要帶他們兄妹一起進京的意思,也就是說,江先生打算把青青嫁到京城去了。 能夠生活在皇城腳下,那是何等的榮幸! 劉家一時歡喜非常,最歡喜的自然還是劉大爺和蔣氏,劉大爺是覺得自己眼光沒錯,他孫女果然是個有前程的,去年剛錯過方秀才那樣的親事,立刻就被江先生收在身邊教導了,今年孫子考上舉人,她的婚事也跟著更上一層,江先生現在又要給孫女做主,往后帶她去京城,這不是出息是什么? 劉家人對江遠辰的話一向奉若圣旨,江遠辰叫他們暫且不必向劉青透露這個,他們便守口如瓶,一個字兒也沒透露,再加上劉青現在跟他們相處的少,一年里待得最多的也就過年,而距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到那個時候,他們的熱情勁也過去,就更不會透露信息了。 劉青這回確實被瞞的緊,什么都不知道,不過她也發現一個問題,無傷大雅,就是有一段日子,她發現江景行向她投入的目光越來越多了。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在自己臉上看出一朵花來。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一向含蓄,江景行就是看劉青的目光多了些,碰到的次數頻繁了些,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沒有太出格,劉青就是發現了反常,總不能無憑無據的,沖上去質問對方看她做什么吧? 且不說劉青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被看兩眼還不至于生出被調戲了的羞恥感,而且劉青也實在沒有這個臉認為江景行是欣賞喜歡自己。 她雖然心理年齡成熟,可是頂著未滿十四歲的蘿莉身軀,誰看得到她成熟的靈魂?江景行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真要情竇初開,至少也是對他同齡的姑娘,女孩成熟的早,十七八歲已經快發育完全了,身材凹凸有致,鮮嫩的臉蛋,洋溢著青春和嬌美的氣質,這才是適合初戀的年紀。 江景行除非眼睛有問題,不然能看上她? 劉青在心里把自己否認了一遍,就更不好問江景行反常的原因了,人家沒這個想法,被她這么問豈不是太尷尬? 再說她也知道江景行的性格,看著溫文爾雅,十分無害,其實比她哥老jian巨猾多了,他想說的話,早晚會說,他不想讓他們知道的事,怎么問也問不出來。劉青索性當作什么都沒發現的樣子,以往怎么和江景行相處,現在也如此,反正只要她態度不變,守住本心,不要自作多情,被美少年多看兩眼就心臟隨便亂跳,就不怕他做什么。 他總不會天天看她是在心里琢磨怎么把她賣個好價錢。 想到這些,劉青坦然的很,只是她忘記了一個詞,潛移默化,也許日子長了,并不是他恢復了以往的狀態,而是她習慣并接受了他現在的樣子呢? 劉青現在還沒有想太多,也沒時間想太多,正在劉家熱火朝天進行蓋房子大業的時候,她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從江景行這里傳來的,江景行安排人生產的香水,第一批已經成了,江景行挑了些樣品回來鑒定,味道雖然跟劉青她們做的有些許細微差異,但是相差并不大,便確定可以大量投入生產,年前就能把鋪子開起來了。 江景行這個生意,劉青也有一份在內,江曼楨雖然一開始不肯接受這一份,但現在聽見生意有眉目了,也多了許多興趣。 談起生意,劉青自認為是個前輩,她比江景行都更先接觸——早幾年她賣茶葉蛋的時候,江景行還只會吃茶葉蛋。但是江曼楨卻是實實在在的新手,比起在家里鼓搗這些那些,做生意聽起來正經多了,十來歲的小姑娘,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時候,這半年身子又養的好,有精力忙這些,江景行也依她,一趟趟往后院跑,三個人就像創業合作伙伴,什么都要聚頭商量一遍。 不知不覺,劉青已經徹底忘記江景行反常的事,有了共同創業的情誼,關系反而更親近一些了。 劉延寧自從江曼楨來了江州,對江景行就不再防賊似的防著,因為他跟meimei每次見面,都少不了江曼楨在旁邊,劉延寧還是放心的。 尤其是最近,江景行那么安慰了自己一場,劉延寧更覺得他只是像自己一樣,把meimei當親meimei了,畢竟連師傅都說想收meimei當干女兒了。 就拿他自己來說,師妹來這里快一年,平日里見的面多,接觸的卻少,但其實他心里也是把師妹當另一個meimei的,這便是男人的責任,師傅待他如親子,若是他對師妹有想法,豈不成了禽獸? 以己度人,劉延寧相信有君子風度的好友,是跟自己一樣的。劉延寧也不攔著他們三個天天碰頭詳談了。 至于大家長江遠辰,一來他向來不管這個,二來他這陣子對女兒和劉青,越發有些千依百順的縱容,見兩個小姑娘都開心,自己的侄子自己放心,他就更是沒放在心上了。 于是在不知不覺間,劉青每日和江景行相處的時間,比跟她親哥在一起都更多了。 三個人整日這么商量著,也不是瞎忙活,至少臘月前夕,第一家香水鋪子便要開張了。 香水跟手工皂一樣,本身還是高端產品,無論是江景行還是劉青,都沒有想過在江州開店,他們第一家鋪子開在省府,江府有馬車,江景行還會自己騎馬,快馬加鞭的話,省府到江州也就不到兩個時辰,比劉家進城還方便些,因此江景行并沒有為了照顧生意搬到省府去,店鋪開張,最忙的那幾日,也不過是早出晚歸而已。 ☆、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景行全權負責的第一家鋪子,還只是開在省府,或許對他們江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對于出了力的三個人,都挺緊張并且期待的。 鋪子開張第一日,江景行也是當天從江州出發去省府,劉青和江曼楨早就請示過江遠辰,這日要和江景行一起去省府。 江遠辰以前就對劉青十分縱容,現在女兒又來了,雖然父女倆都很含蓄,見面還是不太表達感情,大概這就是他們這個時代人的特色,像劉青這種外露的還是比較少,要不是江曼楨比她小了好幾歲,臉還沒有長開,她的性格當劉青的jiejie都綽綽有余了。 盡管父女倆都不善于表達,卻都是行動派,江曼楨對父親表達關心的方式,就是默默給他做鞋子衣裳荷包,而江遠辰對女兒的關愛,便是千依百順,給足了她們自由。 在李氏面前,江曼楨也是個很好的助攻,李氏一聽女兒說江姑娘和他們一起去,就放心了,江姑娘可是大家閨秀的典范,她再沒見過比江姑娘更有規矩的人了。 關鍵是他們家青青和江姑娘一起玩了快一年,竟然也有些像江姑娘一樣了,以往跳脫的性子,在外面是徹底收住了,說話走路都感覺和以往不一樣了,感覺特別好看,就像書上說的那種氣質——李氏不知道這些都是林媽調/教的功勞,還以為他們家平日里總青青和江姑娘在一起,才受到這么好的影響。 李氏巴不得女兒日日都和江姑娘形影不離才好,最好是以后也出落的跟江姑娘一樣優雅大方,走出去也像個大家閨秀一樣。 聽到劉青說要和江姑娘一起去省府,并且為了方便,出發前一天晚上她在師傅家,和江姑娘一起睡后,李氏二話不說就同意。 劉青跟江景行他們合伙賣香水的事,不但李氏知道,連劉延寧也知道了,劉延寧比李氏知道的還多些。李氏只當是這三個孩子的事,劉延寧卻猜得到江景行是代表侯府出面,因為他現在已經打理著侯府在江南這一帶的庶務。 正是因為有侯府的關系,劉延寧更支持他們的合作了,他甚至比期盼家里的生意,更希望江景行他們這個攤子搭起來。 原因無他,如果劉延寧以前還只當他拜師,就是多了個師傅,往后聽師傅的話,孝順他老人家這么簡單的話,自從上次師傅和他詳談后,劉延寧明白,他已經跟師傅身后的江寧侯府,站在一塊了。 劉延寧自己倒不是不樂意,他比誰都清楚,想要得到什么,勢必要付出些東西。更何況江寧侯府百年世家,出自江寧侯府的江淑妃膝下又有個成年皇子,只要五皇子一系不卷入謀逆大罪,五皇子安全,江寧侯府就安全,依附于侯府的人自然也安全。 事實上想依附于江寧侯府的恐怕大有人在。 劉延寧首先考慮的,反而是這件事對家人的影響,母親和長輩們暫且看不出,影響最大的就是他meimei了。師傅都明白說了,meimei以后的婚事有他負責,不論他四年后能否金榜題名,師傅都會讓侯府出面,幫meimei說一門好親事。 當時聽到這個承諾,劉延寧是驚喜中帶著些無措,好比中大獎的感覺,只是后面細想之下,又開始擔心了。 劉延寧倒不是擔心師傅把他meimei給賣了,再不諳世事的人也該知道,師傅的承諾,明顯就是給他們占了大便宜,就算是江寧侯府的旁支,或者是與之交好的家族旁支,那也是世家出身,有侯府照看,便是自家沒落,前程也要比他好上許多,侯府出面幫meimei尋親事,無論如何都要叫meimei高嫁,否則師傅也不會說叫侯府長輩出面了。 正是因為meimei日后要高嫁,劉延寧才更有壓力,他希望自己能夠爭氣一些,四年后金榜題名,meimei到時候出嫁也體面些。他們現在的生意能做好做大就更好了,景行其實是在幫侯府打理生意,也就是說meimei是跟侯府合作,這生意做大了,往后不論師傅給meimei說什么樣的親事,她嫁出去手里至少也有了依仗,叫對方不能輕視于她。 別說meimei現在對這生意上心,自個兒便會盯著,就是她不在意,劉延寧也會想辦法叫她上心。 于是,劉青去省府一日游,輕易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李氏甚至叮囑她:“若是回來的太晚,不方便的話,你明日便在江先生那兒住一晚,免得江公子他們特意跑一趟,再送你回來?!?/br> 劉青笑道:“娘,在師傅家住一晚,豈不是更麻煩他們?” 被女兒戳破了小心思,李氏窘迫的拍了下她的頭:“隨你了,你想回來便回來?!?/br> 劉青便收拾了下東西,在親哥的陪同下去了江府。 劉延寧只是送她去江府住,他不跟著去省府,自然不用住在師傅家,看著meimei隨林媽進后院了,他便同陪在旁邊的江景行和曹聲揚說了告辭。 劉青近來和江曼楨形影不離,關系處得非常好,要劉青今天晚上在江府住,起初就是她們兩個商量的,江曼楨還沒和別人一起睡過,非常想體驗一下。劉青以前不習慣和別人同睡,但如今都跟她娘睡在一起幾年了,跟她娘睡還是跟江曼楨睡,都沒什么區別,不過小姑娘連臥談會都沒體驗過,青春等于白過了,劉青還是很理解江曼楨的,現在天氣也快轉涼了,兩個人一起睡剛好開可以取暖,劉青愿意陪江曼楨體驗一次。 林媽便直接帶了劉青去江曼楨的屋子。 這時節天黑得早,江府雖然不用省幾根蠟燭錢,但是考慮到江曼楨的身子,林媽她們也嚴格看著自家姑娘,剛入夜就哄著她洗漱去床上躺著,點燈無論是看書還是刺繡,都容易傷神。 江曼楨的作息,就是劉青來了也沒辦法改變。 好在劉青也不是她哥那種學霸,她在家晚上都和親哥一起看書,是因為她無聊,太早又睡不著,便給自己找點事做打發時間,今天可以和小伙伴談天說地,劉青當然不會堅持要看幾頁書才睡覺,兩個小姑娘各自洗漱完,便早早鉆被窩說悄悄話去了。 第二日,劉青和江曼楨天沒亮就起來了,借著要開始賺錢了的興奮,劉青居然沒有賴床,江曼楨的乳娘在外面一喊就起來了,順便把旁邊的江曼楨也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