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咱們大順是大順,延寧是延寧,這有甚么好比較的?”方父還是不明白,忍不住道,“你要是不滿意延寧他堂妹,就不結親也成,反正劉大爺也說了,是那姑娘她娘造的孽,沒得讓咱們家來承擔?!?/br> “罷了罷了,跟你也說不明白?!标愂蠚獾猛屏怂话?,扭身就走,“正好有空,我去一趟延寧他姑家?!?/br> 方父不明就里的搖頭:“怎么說著說著就惱上了?”不過他也知道,既然婚事定了,說再多話也沒意思,索性自己扛著鋤頭出去干活了。 ************************************************** 劉家一行人匆匆忙忙,先把劉延寧和方永順送去了青山書院,又去找了劉青母女,說了這事。 “跟方秀才父母說定了,過兩日他們會請了媒人去咱們家下聘書,我讓方秀才他娘知會了你大姑小姑,到時候他們也會回去,順道過來捎你們娘倆一起?!?/br> 李氏皺眉,雖然心里有數,卻也不想回去看王氏趾高氣昂的臉色,想也不想的道:“爹,我就不回去了,還要給延寧做飯呢?!?/br> 蔣氏嘆了口氣,無奈的道:“延寧這么大人了,就一天而已,他在書院也能混口飯吃,反倒是雅琴定親,連他大姑小姑都回去了,你不回去,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李氏沉默不語。 劉青知道她娘憋著口氣,估計還是為著她鳴不平,不能讓王氏輕易就這么糊弄過去了,只是劉青還想著在劉大爺他們處置王氏的時候,旁敲側擊的出點主意,最好把王氏以前給她娘受的委屈,這次一并還回去,所以便勸道:“娘,還是回去一趟罷,再怎么說也是喜事?!?/br> 劉大爺也知道李氏這回是真氣著了,再不好好處理,只怕就記恨上他們這些人,別連帶著延寧和青青都受了影響,以后跟他們生份了起來,便抿唇道:“就這么說定了,你們娘倆一起回去,不管怎樣都是一家人,王氏的事還要一起商量著?!?/br> 聽到劉大爺這么說,李氏才終于松了口。 劉大爺他們趕著回家,便沒有多逗留,又匆匆回去了。 ☆、第105章 李氏不高興歸不高興,但也有很多事要忙,劉家進城帶了這么多油過來,為的就是要她們母女做手工皂。 實在是這手工皂的制作周期有點長,要是想盡快開店的話,庫存量必須上去,總不能開了店結果東西不夠賣吧? 所以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劉青是干勁十足,李氏是化悲痛為動力,母女兩個齊心協力,下午就把帶來的油用去了三分之一——那也有十多斤了。 一邊制作,劉青一邊還試圖給李氏找了些活干,讓她跟自己一起投入到事業中,就不會只盯著劉家這一畝三分地了。 “娘,咱們在這城里也不方便,城里東西賣得貴,茶油和花生油肯定要比鎮上還翻個一兩倍,花這么高的價錢去買來,委實有些不劃算?!?/br> 聽到這話,李氏便也放下了之前的心思,接口道,“可不是,城里什么都要比咱們鎮上貴,好在自家買了牛,你爺奶他們進城也勤快,不用花太多錢買菜?!?/br> “現在菜不菜的都是小事情,這油可不好收啊,畢竟茶油和花生油自家吃得少,大多早就拿去換錢,誰還留在家里?爺奶他們能湊這么多帶過來,恐怕附近的村子都找遍了,還得去別的鎮子求了?!?/br> 李氏卻有些遲疑的道:“這……再過半個到一個月,山上的茶籽也成熟了,到時候再買豈不是正好?!?/br> “反正這油又不會壞,以后要開鋪子,多囤點準沒錯?!?/br> 李氏聽明白些劉青的意思了,她也知道這個女兒注意正,想要的總會想辦法去做到,現在她興致勃勃,自己這個當娘的,能幫就幫一把。 這么一想,李氏便直接問了:“青青,你是有什么想法了?” 既然她娘敞開了問,劉青也不拐彎抹角了,點頭道:“我就想咱們自己家人手不夠,爺奶他們又要忙活地里的莊稼,又要賣茶葉蛋,萬一師傅介紹的那個大善人有意同咱們家一起開鋪子,估摸著家里還要包山種茶樹,可既然是開鋪子,這胰子的事就更不能耽擱?!?/br> “既然現在忙得脫不開手,倒不如不用勉強,索性多花兩個錢,托人去幫忙做這些?!?/br> “托人?” 劉青點頭,詳細的說著自己的計劃:“比如說娘可以托隔壁的金奶奶幫忙,就按咱們家買油的價錢算,當然金奶奶要是能便宜收回來,中間的差價她自己留著,然后咱們再每一斤油給她一兩文錢的跑腿費,這樣就不用爺奶他們cao心了?!?/br> 李氏卻不放心,搖頭道:“買油是要去鄉下買油,咱們給這么幾個錢,估計都不夠你金奶奶的進城費,她肯定不會同意的?!?/br> 劉青早就想到這一點,笑道:“娘,這可不一定,有句話叫做積少成多。金奶奶在城里確實不方便,但是她老家有人啊,送個信讓老家的人幫忙,到時候只需要去把油帶回來,這一趟兩趟的,能花幾個進城費?重要的是他們老家親戚人多啊,高爺爺鎮上,金奶奶娘家附近的十里八村,噢還有高嬸子娘家,金奶奶還有出了門的女兒,她女兒的婆家,這樣湊下來,我算算,爺奶他們就湊了四十斤油過來,按這個標準的話,金奶奶能湊出四個四十斤,那加起來就能賺個幾百文啊,不過是費些精力,能賺這么多錢,您說金奶奶同意不同意?” 李氏聽得目瞪口呆,敲了敲女兒的頭:“小腦瓜子怎么長得,怕是你哥都比不上你會算賬?!?/br> 這也是李氏第一次承認女兒有比兒子厲害的地方了。 劉青笑瞇瞇的點頭,道:“娘現在知道了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就應該放心,大姐就算嫁給了方大哥,我也吃不了虧?!?/br> 提到這個話題,李氏不免又皺了皺眉,但心里還是釋然了許多,點頭道:“也是,我雖然看方秀才不錯,但是配你還差了些。到底年紀大,自己又老實得過分,什么事都要聽他爹娘的,這種男人孝順歸孝順,只怕護不住媳婦。要不是咱們條件比他家好些,方秀才他娘也是個活絡的,不怕你嫁過去了被欺負,我也不會有這個心思?!?/br> 見她娘這么快就想通了,劉青心里也高興,朝她娘比了大拇指:“娘可真豁達,這要是換成二嬸她們,只怕要氣個三天三夜呢!” “什么叫豁達?這不是木已成舟,除了看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李氏無奈的搖頭,叮囑道,“不過娘還是要提醒你一句,雖然這事翻篇了,也不能輕易讓王氏糊弄過去,別到時候起了個頭,以后大的小的都敢跟你搶?!?/br> 劉青心說難怪明知道木已成舟,她娘先前還要在劉大爺他們面前作一番,原來是為了施壓,也是用心良苦。 劉青對她娘這番心思,倒不是很在意,她現在熱血沸騰,即將開啟女強模式,爭取讓自己做的手工皂在全國各地開上分號,家長里短這些真是弱爆了。 不過也不能讓她娘知道她的心思。 劉青只笑瞇瞇的道:“娘放心罷,總有一日,女兒會強大到她們不敢冒犯的地步?!?/br> 李氏毫不留情的把她女兒的美夢戳破,“別做白日夢了,想要娘幫忙,剛剛的話你就得給我記住了!” 劉青收起心思,乖乖的點頭。 其實不用她娘說,這一次她也沒打算讓王氏那么好過關,就算不能休妻,至少也要把王氏的三寸捏在自己手里,否則王氏以后見天兒的蹦達,鬧得家宅不寧,她還怎么開啟女強模式? 李氏聽到劉青的保證這才放心了,點頭道:“等這兩日,咱們把這些都做好了,我就去找你金奶奶談談你說的事?!?/br> 劉青立刻笑了,又建議道:“金奶奶不是在一片都認識很多人嗎?咱們還可以讓金奶奶幫忙拉人,她帶進來的人每給咱們收一百斤油,咱們就給金奶奶十文的介紹費,金奶奶找的人越多,幫咱們買的油越多,她就能賺更多的錢,娘說怎么樣?” 李氏抿唇,笑道:“反正我是算不過來,你說怎樣就怎樣罷?!?/br> 雖然李氏是這么說,但還是仔細記了下來,等傍晚兒子一回來吃飯,就立刻拉著他問女兒這主意能不能用。 劉延寧聽完眼睛一亮,轉頭看了眼坐在院子里擺弄她那些手工皂的meimei,眼里滿是贊賞,“這主意非常好,解決了咱們現在最擔心的事!” 李氏也點頭,笑道:“你們金奶奶認識的人,也都是家里供了人在青山書院的人家,我就怕陣勢這么大,別鬧得你在書院里不好做?!?/br> 劉延寧搖頭,安撫道:“娘的擔心實屬多余,咱們是堂堂正正的找門路,他們也是拿的辛苦錢,能有什么好說的?” “那就好?!崩钍蠌氐追判牧?。 劉延寧卻是舉一反三,立刻道:“對了,娘去找金奶奶的時候,記得加上一句,讓她提前叮囑家里那些人,過陣子榨了茶籽油花生油,也都留給咱們家買?!?/br> 李氏吸了一口氣,道:“那可不少啊,咱們用的了那么多?” “娘當時是沒聽見,但師傅說請張大善人過來前,問了青青些問題,我瞧著師傅他從不說大話,應該是真看好咱們家的胰子,能在京城去賣。否則也不用找張大善人合作——江州城里,只要師傅說話,多少商戶等著跟咱們合作?!?/br> 劉青在旁邊聽著,又補充了一句:“對啊,再不濟也能去省府開鋪子,張大善人在省府那么厲害,生意鐵定差不了?!?/br> 兒子女兒都這么說,李氏也想心一橫的同意,但還是少了那份魄力,只抖著唇問劉延寧:“延寧,你爺回來的時候,可有叮囑過你?” “不用爺奶叮囑,師傅給張大善人去了信,這事就成定局了,張大善人到時候過來,估摸著也就是商議些怎么合作的細節問題?!?/br> 李氏咂舌:“這……這么肯定?” 劉延寧淡定的道:“娘可還記得,聲揚是縣主娘家侄子的事?縣主府對師傅他們也十分禮遇,我估摸著師傅家世不比聲揚家差多少。張大善人名聲再好聽,也是個商人,樹大招風,總要給自己找些依靠和庇護。師傅既然開口了,他張大善人不可能拒絕?!?/br>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沒猜錯的話,師傅就是五皇子的舅舅,跑到江州這窮鄉僻壤的地方來,只怕不僅僅是為了避嫌,否則早不來晚不來,到五皇子快及冠的時候來,說不準也是在為及將入朝的五皇子經營地方勢力。 這些東西他不懂,但可以確定的是,就算看在師傅身后的五皇子的份上,張家也不會拒絕這個機會。 劉青聽完她哥這番話,眼神閃了閃,心說看來江家比她相像得還要有權勢,而她哥也像是知道些什么的樣子,以他的性子,知道內情卻不提醒一下他們,多半是因為太過出乎意料。 反倒是李氏聽完這話,卻有些擔心的問:“若是如此,咱們豈不是欠了江先生很大一個人情?” 劉延寧心想倘若他猜得沒錯,師傅也是想借此機會同張家搭上線,還不用被人懷疑。雖然張家是商戶,但也算是他們省府的首富,他們這兒是魚米之鄉,省府的首富其富裕程度,就不用多說了。做大事的人,沒有點錢財怎么能成事。 只是劉延寧這么猜測,卻不能這么跟他娘說,一時間有些語塞。 劉青想到一個主意,笑瞇瞇的道:“欠了江先生的人情,咱們可以報答的啊,要是開得成鋪子,到時候確定了分利,拿出其中一部分來感謝江先生就行了?,F在雖然看不出錢多錢少,那也是咱們一份心意?!?/br> 最重要的是,江家如果真的有權勢,這生意讓他們摻一腳,以后也不怕再被別的人盯上。 劉延寧聞言也是眼前一亮,點頭道:“青青這提議不錯,只是師傅估計不會同意?!蹦且蔡黠@了。 “倒是可以給景行,我聽聲揚說師傅沒有嫡子,一直把景行當兒子?!?/br> 劉青點頭附和,她倒不在意給誰,只要是江家人就好了。 “給江大哥也好,畢竟要不是江大哥上心,幫著咱們去找了師傅,也不會開鋪子這事了?!?/br> 劉延寧又笑道:“倘若能分一成給景行,我便給青青也爭取一成,這做法可全都是青青想出來的?!?/br> ☆、第106章 聽到劉延寧這么說,李氏心里一跳,心里忍不住火熱起來。 對于兒子,李氏其實沒有很擔心,畢竟她兒子如今已經考中了秀才,又拜了江先生當師傅,可以說她已經沒必要再為兒子的未來憂心了,就算她兒子這輩子只能是個秀才,也能比大部分人過得好。 這就足夠了。 再說現在家里的生活蒸蒸日上,從一貧如洗,慢慢地開始積攢些家底起來了,公公婆婆身子健朗,少說還能活個一二十年,只要有他們一日在,就虧待不了她兒子。 李氏現在心里更擔心的,反而是她女兒。 雖然女兒嘴上沒說,李氏也漸漸感覺得到,她女兒跟小時候是真的完全不同了,性子變了,跟她哥哥一樣是個有主見的。 就拿這次定親的事,再怎么著,像方秀才那么年輕的秀才,在他們整個江州也難找得出幾個,方家現在日子是比他們劉家困難了些,可秀才都供出來了,往后日子總能慢慢好轉的,方秀才是多少有女兒的人家里求著盼著的女婿?否則,精明算計的王氏,也不可能冒著她女兒名聲盡毀的風險,也要把劉雅琴塞到方家去。 可在她們家青青這里,一個親事,竟然還比不上她這些胰子重要! 姑娘家再怎么厲害,還比得過說個好人家嗎? 李氏心里著急,卻也心疼她女兒一腔心血,說不定要付諸東流了。 在李氏看來,她女兒能想出煮茶葉蛋的法子,發明出做胰子的方子,都不過是誤打誤撞,運氣使然。她也承認她女兒確實有幾分聰明,可天底下這么多聰明的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想出這些法子。 因為李氏把這些歸功于運氣而不是實力,就不那么確信她女兒下回還能瞎貓碰上死耗子,想出比胰子還更賺錢的玩意兒。 做胰子,跟那張大善人合伙開鋪子,對于劉家來說當然是好事,對一個姑娘家而言,遠遠沒有那么大的作用,頂了天家里賺的錢多,到時候她女兒出門,給一份豐厚的嫁妝。 可李氏心里也有數,不管到時候公婆給女兒備多厚的嫁妝,也遠遠比不上她女兒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可以說沒有她女兒,就沒有劉家這份賺大錢的營生。 盡管這些法子都是女兒想出來的,等女兒大了出門子,娘家這些事卻是跟她半點關系都沒了,她女兒想出這些法子的時候大家都理所當然,因為她是他們家的姑娘,吃他們家的米長大,然而等她女兒出嫁,也是同樣的理所當然,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即便公婆還念著她女兒的功勞,可王氏安氏那幾個也不是善茬,王氏現在都膽大包天,這一旦事關錢財,只怕拼命的心思都有。 因此,李氏心里是不希望女兒過多摻和的,生意做的再大,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雖然兒子也能得利,可得到的那些,又如何比得過他meimei付出的心血? 一個姑娘家要是太過厲害,到時候傳出去,連婆家都不好說了! 不過劉延寧的這番話,毫無疑問讓李氏改變了想法,她也會算賬,只要張大善人同意了做生意,賣一塊胰子他們家至少能分得幾百上千文錢,先不說去不去京城那么遙遠的問題,只要能把鋪子開到省府去,錢就不會少了,畢竟省府那繁華的地方,開鋪子一年不賺個盆豐缽滿,那還做什么生意? 如果給青青也爭取一成的利,恐怕一年也能分到個百八十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