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倒是李氏,聽到公婆話里話外都是為自己兒子才考慮買牛的意思,忍不住道:“買牛倒是無妨,只是怕家里手頭緊,就算咱們有了牛車,一個月也去不了幾次城里,延寧實在用不上……” “這個老大家的不必擔心?!眲⒋鬆斅牫隽死钍系难酝庵?,笑道,“別說咱家攢的錢夠買好幾頭牛了,就是延寧這次攢下來給我的錢,也夠買頭壯牛的?!?/br> “那就買罷?!眲⒍鍘仔值苄呛堑牡?,“要買就年前買,趁著農閑的時候,咱們把板車打好,過年走親戚也方便?!?/br> 瞧著兄弟幾個興奮的樣子,就知道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有車一族都是很體面的事。 “行,你們先把板車做起來,遲早用得上?!眲⒋鬆旤c頭,想了想又道,“現在勢頭很好,但咱家人手就有些少了,光顧著賣雞蛋,等時日一長,地里的活肯定干不完?!?/br> “因此我有個想法,老二家的在她娘家待的時日也夠長,消停了快一個月,想來也有所反省,現在正是需要人手之際,我想叫人送個信去,讓她這幾日便回來。就是不知道你們怎么想?” 劉大爺這句話一說出來,眾人都沒有了聲音,且不提劉大爺是不是真心在征求他們的意見,但王氏與他們都是一輩的,要不要她回來這件事,他們實在沒有發言權。 只李氏聽到這話,不由微微低了頭,心里明白公公其實是在問自己呢。 其實上回劉大爺怒氣沖沖,態度強硬的要把王氏送回娘家反省,固然是因為王氏踩了他的底線,但也是因為王氏踩到的是李氏和劉青,而李氏和劉青又是劉延寧最關心也最親近的人,等于李氏間接的踩到了劉延寧——真要被劉延寧知道他娘親和唯一的親meimei,在家里是怎么受這個二嬸磋磨排擠的,恐怕這事就沒辦法善了。 畢竟再年輕的男子,也有一身的血性,說不得劉延寧書生意氣上來,就要拒絕劉家人的資助,再鬧個分家,與王氏老死不相往來,這個家就真的四分五散了。 更重要的是,劉延寧寒窗苦讀數十年,如今終于要參加科舉,眼瞧著迎來收獲的時候,劉家人又如何能看著他一時意氣用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因此劉大爺對王氏的處罰,雖然稱不上包庇,但也是為了安撫劉青和李氏的情緒,只要她們心里的怨氣發泄出來,這事別告訴劉延寧,最后就只能不了了之了,王氏在劉延寧心里,還是以前那個二嬸,劉家也是以往那個其樂融融的劉家。 既然對王氏的處置是為了李氏,現在讓王氏回來,自然也要征求李氏的同意,不然李氏的怨氣還沒有消的話,之前做的不就功虧一簣了嗎? 劉大爺做事如此有章法,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犯了糊涂。 果然下一秒,劉大爺見沒人作聲,便把目光轉到了李氏身上,溫聲道:“老大家的有什么意見嗎?” 李氏心里也門清,先前又做了心理準備,聽到公公問自己,便抬起頭笑道:“二弟妹回來也好,不說如今家里忙不過來,就是小七,也不能一直沒有娘在旁邊照顧罷?!?/br> 李氏這話說得漂亮,絕口不提王氏被趕回娘家的緣由,好像早就不在意這事了一樣,劉大爺他們聽了自然也舒坦。 就連對李氏很少點贊的蔣氏,聽到這句漂亮話,都忍不住點頭笑道:“老大家的就是這點好,大度,不喜歡斤斤計較,延寧和青青也都是隨了你?!?/br> 李氏剛表完態,劉二叔也開口,他作為王氏的丈夫,除了當事人,他對妻子的行為是最忌諱的那一個,畢竟連個女人都管不住,由著她在家里攪風攪雨,傳出去他自個兒臉上也不好看,因此劉二叔沉著聲道,“爹娘和大嫂放心,王氏這次回來,不管她有沒有改正,我也一定看好,斷不會再讓她像以往那般胡作非為?!?/br> “二叔這么說就見外了,二弟妹那會兒也是無心,咱們一家人,天天見面難免有摩擦的時候,也不必計較這些?!崩钍隙急響B了,自然也不介意再說些漂亮話,她說完又問,“爹娘可決定了何時接二弟妹回來?二弟妹回娘家的時候便是一個人回的,村子里難免有人說閑話。要我說,這回還是叫二叔走一趟,把她接回來罷,這樣二弟妹臉上也好看?!?/br> 李氏平日里不聲不響,不管被王氏怎么擠兌都沒有怨言,那是因為以前,她知道沒能力,寄人籬下,兒女都要靠他們養著,她除了隱忍也其他辦法。 可現在不一樣了,她兒子考取功名的日子近在眼前,現在還能給家里掙錢,上次公公從城里回來,就帶了兒子攢的好幾兩銀子,女兒在賺錢這事上就更叫人震驚了,好像老天特意賞飯吃一樣,腦瓜子里全是好點子??梢哉f,他們大房現在在這個家里,貢獻都有了,并非再像以前一樣吃軟飯,她又有這一雙優秀的兒女,兩個孩子雖然嘴上不說,卻都希望把她腰桿挺起來過日子,她又如何忍心叫他們失望? 李氏能生出劉延寧這么個與劉家人完全不一樣,高智商和情商的兒子,她自己本人也是不差的,至少給王氏上眼藥的水平,就比幾個妯娌加起來都厲害。 連劉大爺和蔣氏,都沒有瞧出李氏的言外之意,他們還覺得這個兒媳真真是大度又厚道,這個時候還在為王氏考慮,可王氏又是怎么做的?上回村長家辦喜酒,王氏那個meimei,險些讓他們老兩口的名聲都壞透了,真真是險惡用心! 本來劉大爺老兩口還不想翻舊賬的,聽到李氏提及輿論這一塊,免不了又生氣起來,劉大爺一拍桌子,沉聲道:“接什么接!這個王氏就是記吃不記打,好容易讓她反省了一段日子,真要叫老二去接了,只怕這些時日都白費了,她的尾巴又要翹起來了!” 蔣氏也附和道:“老頭子說得是,她叫她meimei來咱們村鬧的時候,可沒估計咱們家的臉面,真真是胳膊肘往外拐!懲罰就要有個懲罰的樣子,免得她以后記不??!” 見爹娘都這么說了,劉二叔也忙道:“到這副田地也是她自己作的,大嫂就別管她了?!?/br> 瞧他們一個個打定了注意的模樣,李氏心里稍稍安心,抿唇道:“既然爹娘都決定了,兒媳婦也不好置喙?!?/br> ********************************************************************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劉大爺是行動派,當天下午就讓人帶了信去王家村,本想著是王氏拿喬也所謂,只要趕在后日之前回來便行了。 只是沒成想王氏竟如此迫不及待,剛收到口信,就打了包袱回來了。 王家村與落水村就隔了幾個村子,走路倒也便利,王氏匆匆忙忙,趁著天黑之前趕到了劉家。 當時劉家人正在準備吃晚飯,也沒想到她回得這么急切,都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就這么愣愣的看著王氏杵在院子里。 氣氛頓時有些尷尬。 還是劉大爺和蔣氏有默契的想起要給王氏好好立規矩的打算,便也沒起身接人,蔣氏只是抬了抬眼皮,不咸不淡的道:“回來了?放下東西過來吃飯罷?!?/br> 李氏林氏和安氏幾人本想著要不要表現一下妯娌情誼,把王氏迎進來呢,此時瞧見公婆的冷淡,哪里不知道他們什么意思,妯娌幾個也默默地把話咽了回去。 只李氏笑著招呼了一句:“二弟妹快些,飯菜都涼了?!?/br> 王氏雖然內心尷尬而難堪,但是收到婆家讓她回來的信,已經是這些天最讓她驚喜的事了,此事也顧不上面上難看,連忙點頭笑道:“我回屋放下東西,你們不必等我,先吃罷?!?/br> 等王氏放完東西再回來,她幾個孩子也回過神來了,小七沖到她懷里撒嬌,劉延林也劉雅琴也不由往王氏身邊湊著,王氏的尷尬總算在孩子們的熱情迎接下,褪去了大半。 王氏還是被公婆的這個下馬威,弄得心里惴惴的,生怕不小心又惹得公婆不喜,再把她趕回娘家去,一時收起了以往爽利的性子,重新裝起了低調老實的小媳婦,除了偶爾給兒子夾菜擦嘴,甚至連頭都不太抬的。 劉青看著王氏截然不同的兩副面貌,心里委實驚嘆,這個二嬸真不是一般人啊,太能屈能伸了。 就是不知道她這副樣子能堅持到何時? 劉青想知道的問題,劉家人也同樣在思考著,奈何短時間內得不到答案。 至少王氏這次回來的行為舉止,是真的滴水不漏,也不牙尖嘴利了,對所有侄子侄女們笑臉相迎,在妯娌跟前搶著干活,到蔣氏面前嘴巴就更像是抹了蜜一般,比以前說話還甜,沒過幾天就把蔣氏哄得再對她繃不住臉色了。 因此王氏從娘家回來,也沒有對劉家造成太大的改變,一家人依然是其樂融融的狀態。 而很快,劉青就沒精力再關注王氏的舉止了,因為她那個行動力迅速的親哥,托人尋了幾本開蒙的書,并一些紙筆讓人帶回來,于是原本只需要跟著李氏認幾個字的劉青等人,被迫過上了每日懸腕練字的苦逼生涯。 劉延寧這回為了弟弟meimei,真的是費了老大的勁,說不定還大出血了一回。畢竟這年頭書本特別金貴,就是劉家如今賺的錢多,都舍不得給他們買一本書開蒙,寧愿讓李氏拿著劉延寧的一塌信件湊合著教呢。 而劉延寧竟能給弟弟meimei尋來兩本開蒙教材,一本是《三字經》,另一本是《詩經》,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材,雖然是舊書,可他一個窮書生,能淘來這書也實在不容易了。 更何況劉延寧還給他們準備了筆墨紙硯,筆是很舊的筆,光禿禿的沒剩幾根毛,應該是書院的學子們平時用到快要淘汰的筆,被劉延寧收集起來給弟弟meimei練筆了。 硯也是很差的硯,紙是那種粗糙還泛著黃卷了邊的紙,大概是劉延寧在相熟的書肆,便宜買下來的。 可劉延寧尋的這些東西,對劉家人而言卻是巨大的驚喜。 劉大爺收到東西的當天下午,決定讓幾個兒子先把做板車的事放一邊,爺幾個加班加點的,給幾個孩子打了配套的書桌和凳子,然后每天中午和晚上,干完活回家,就能看到孩子們端端正正的坐在院子里懸脈練筆。 這個時候,便是劉家人最有成就感的時候了。雖然他們瞧不出這些孩子們練習得如何。 ☆、第48章 既然劉延寧都花力氣,給弟弟meimei尋了那么多學習工具托人送回來,而劉大爺蔣氏等人也對此十分重視,特意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先把孩子們配套的書桌椅子都給打好,在這樣的情形下,本來只是打算隨便教一教的李氏,也不免認真了起來。 劉家一時間換了種氛圍,每日清晨,都能聽見院子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為了不打擾他們背書,蔣氏都特意叫負責剁豬草的兒媳婦到后院卻剁。 李氏現在都不大干家務了,每日干完活回家,她的任務只有一個——教書。 于是本該李氏負責的家務,便被平均分給了王氏林氏等人。 當然王氏林氏和安氏也沒有意見就是了,她們的孩子都跟著大嫂識字呢,看公婆重視的樣子,自家孩子如果是這塊料,也能像大侄子一般,被培養起來,以后的前途就不可估量了。 說白了,他們拼死拼活的種地賺錢,不就是想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嗎,眼瞧著孩子就要有別的前程了,她們巴不得大嫂再認真教才好,哪還有什么不平衡的? 這段日子,整個劉家的氣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諧,大家干活更有干勁了。 只是劉青混在一群真正的小孩子中,一邊要應付她娘嚴厲的教學,一邊又怕表現得太過,不得已藏拙,委實有些辛苦。 劉青上輩子就接受過十多年的教育,基礎早就打好了,什么《三字經》《詩經》,都是上輩子耳熟能詳知識了,幾乎李氏讀一遍,她都能跟著背出來。 而這個時代的文字,與她上輩子的相差也不大,就是簡體改成了繁體,連蒙帶猜也能猜出個大概來,認字就更不是什么難事。 真正對劉青來說,稍微有點難度就是練字了。 然而劉青一開始也沒想到自己要學寫字,且不提劉家人根本不會為她一個小丫頭片子,特意去買什么筆墨紙硯,花這么大的力氣培養她,在劉家這樣傳統的農家,她身為女孩能有幸認得幾個字,就已經算不錯了。 包括她娘李氏在內,誰沒指望教出一個能夠舞文弄墨的女先生來。 但是誰能想到遠在縣城的親哥如此給力又上心呢?筆墨紙硯全給他們備好了,啥都不用他們費心,就只要好好學習便是了。 于是劉青也只能在措手不及中,被趕鴨子上架了。 雖然她的本意只是想找個借口跟她娘學一陣子認字,以后她識字這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現出來,但這個時候她想打退堂鼓也是不行的了,只能重新拿起了筆,像小學生那樣一筆一劃的學寫字。 誠然,對劉青這個從小寫慣了硬筆字的人而言,軟筆字一開始寫起來讓她很不習慣,每天不下于一個時辰的懸腕練習也讓人很是煎熬,但這些都是小問題,一旦劉青習慣了用毛筆,一旦入了門,進步便是飛快的。 更何況教她的人還是她自己的親娘,她的水平如何,她娘比誰都清楚。 李氏還記得自己教學的初衷和大兒子這么費心的緣由是什么——都是為了好好培養女兒,滿足她的愿望。 因此李氏就算不假公濟私,心里也有輕重之分,其他孩子都是順道,她女兒才是重中之重。 劉青在她娘的虎視眈眈之下,堪稱是戰戰兢兢的在藏拙,但是再怎么藏,底子擺在那里,也不是其他的小孩子能比的,劉青頂多把讀一遍就能背出來的東西,多讀了幾遍才磕磕巴巴的背出來,她也怕自己再藏拙下去就變成真蠢了。 但怎么說,劉青再如何藏,身為她娘的李氏,女兒有沒有上心,一眼就能瞧出來的,李氏便不由有些心驚,女兒吊兒郎當的態度,都能學得這么快,倘若她認真起來,又將是如何場景? 不過李氏這番復雜的心思,并沒有同任何人透露,包括劉青也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偽裝的天衣無縫。 李氏轉頭就給自己在城里的兒子寫了信。李氏這么多年沒再碰過紙筆,確實能寫的字不多,但是勉強也能把信寫清楚。 以前劉家給劉延寧寫信,寧愿去鎮上花錢請人,是因為覺得就寫幾封信,沒必要特意花錢買紙筆和硯臺,就算自家寫好了,還得托人送去城里,倒不如一并請人寫了送過去省事。 但現在家里的文房四寶都備著,想給劉延寧寫信,不過是分分鐘的事,就算是省一文錢,蔣氏他們也更寧愿讓李氏來負責寫,她的字寫得磕巴就磕巴,反正自家延寧才華橫溢,能看懂就行。 因此全權負責給劉延寧寫信的李氏,瞞著公婆在里面夾帶了一段私貨,也并無人發現,只是劉延寧收到信后,卻又托人送了些東西回來,一本《千字文》,和一本據說是他自己練過的字帖。 于是在大家還在搖頭晃腦的背《三字經》和《詩經》的時候,劉青已經開始練起了字帖。 劉青聽到她娘私下告訴自己,這兩樣東西都是親哥專門給她準備的時候,便知道他們已經瞧出她在藏拙了,索性她自己藏來藏去也累,這下干脆大大方方的露出來,至于對劉家人的解釋,她娘和親哥肯定已經想好了。 雖然劉家人不知道孩子們都學的如何,但是劉青的特殊待遇,很快就被發現了,眼睛最尖也最先提出疑問的人是王氏。 王氏現在還在全家人跟前伏低做小,怒刷好感值的時期,行為舉止比以往多了許多圓滑,不再是上來就質問,反而開玩笑似的問李氏:“喲,大嫂,咱們青青字寫得真好啊,她用的紙都跟其他孩子的不一樣呢?!?/br> 本來還只是站在旁邊瞧著,不想靠太近打擾了孩子們的劉大爺他們,聽到這話,不由往前走了幾步,便也瞧見了不同,其他小家伙們還在練著筆畫,劉青已經端端正正的在寫字了,眾人不由一驚,頓時有些面面相覷。 劉大爺抿唇問:“老大家的,青青怎么進度與小五他們的都不同?” 毫無疑問,劉青的與眾不同,讓大家以為李氏給她開小灶了。 “延寧叮囑我別說,倒是被弟妹瞧出來了?!崩钍下冻隽藗€無奈的笑容,低聲道,“青青認字的速度本來就跟其他幾個孩子不一樣,可能她年紀大一些,教過的東西都記得住,不用再教第二遍,就連寫字上手也比他們快。我以為他們現在的水平,能先把筆畫練好就不錯了,便沒急著教他們寫字,沒想到青青自個兒就在練字了,還偷偷寫了東西夾在我寫給延寧的信里頭,是延寧寫信回來我才發現的?!?/br> “延寧說青青資質難得,雖然只是姑娘家,但既然開始認字了,就不要埋沒了這番資質,這次托人帶來的兩本書,便是專門給青青用的。然而延寧又說了,學習之事最怕攀比,千叮嚀萬囑咐我保密,叫同青青一塊學習的小五他們瞧見這差距,萬一生出些自卑的心理,于學習一事便是耽誤了?!?/br> 眾人聞言都愣住了,好半響劉大爺才開口,聲音有些發抖的問,“照老大家的意思,前頭兩本書,青青都學會了?” 李氏毫不遲疑的點頭,劉大爺又問:“那青青現在會寫多少字?” 這個問題李氏沒有回答,而是轉頭問劉青:“你爺問你能寫哪些字呢?!?/br> 劉青想著除了生僻字,現在就沒有她不會寫的了,只是見劉大爺激動的滿臉漲紅的樣子,怕這么說把老人家嚇壞,便含蓄的道:“娘上回給大哥寫的那些字,我都會寫呢!” 饒是劉青如此低調,仍是險些就把劉大爺給震驚的暈過去,他身后的劉二叔等人,也俱是用難以置信又飽含期望失望的眼神看著劉青,因為家里出了一個劉延寧那樣的人物,他們很清楚劉青這份資質代表著什么,若是個男孩,那也是不輸于她哥哥的??! 劉大爺搓著手,都激動的語無倫次了,一直在重復著說:“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