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蔣氏只要一想到日后孫子當了大官,孫女又嫁進官宦之家,當了威風的少奶奶,心里的得意與自豪就壓抑不住,真到那一日,她這個奶奶不也跟著享福,倍受尊敬? 因此安氏這番恭維,還真夸到蔣氏心坎上了,她仿佛已經見到了富貴繁華的未來,眼底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李氏抿了抿唇,她現在還沒想那么深遠,只惦記著這衣裳,婆婆他們什么時候托人送去城里,天氣一天天轉涼,她實在怕兒子沒衣裳穿,凍著了。 聽到李氏的問題,蔣氏收起那些不著邊際的心思,嘆了口氣道:“我托大牙去問過,咱們村里,附近的村子,最近好像都沒有要進城的,只能再等等了?!?/br> 李氏當然清楚,他們落水村進城去,想要一天來回,那至少得起早貪黑,天沒亮就起來趕路,即便是緊趕慢趕,也要深夜才回家,委實太過奔波。 因此,除非有特別重要的事,大家伙等閑是不大進城的。索性他們鎮上集會也大,要買什么都方便,也不必眼巴巴的等進城。 李氏心里也知道,等這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進城去,運氣好可能一兩個月能等到,倘若運氣不好,那就要等到臘月里,有鄉親去城里置辦年貨的時候了。 可真要等到那個時候,那她的衣裳不是白做了,兒子根本穿不上??!想到這里,李氏便有些著急,連忙道:“娘,這衣裳可是正好做給延寧現在穿的,等天氣再冷,就怕他沒衣裳了。倘若最近實在沒鄉親進城,不如我下次去鎮上打聽打聽,或者請送信的人幫忙把衣裳送過去?索性多出兩文錢便是……” “不是錢的問題?!笔Y氏擺擺手,道,“你不記得上回延寧信里說的嗎?延寧說手上有些寬裕,去街上給咱們買了些東西,想托人送回來。這要是請不熟的人幫忙,萬一把東西送丟了怎么辦?” 劉延寧沒在信里直接說送錢回來,就是怕蔣氏他們不肯要,這才借口說給他們買了禮物。 不過劉家人也知道劉延寧的性子,他眼巴巴托人送回來的東西,就算不是貴重物品,那至少也是稀罕的,要是隨便叫個人跑腿,對方見財起意,霸占了他們的東西,那便是無妄之災了。 因此蔣氏和劉大爺決定,至少要托個人信得過的人進城。 李氏嘴巴蠕動了下,欲言又止,但是對兒子的關心戰勝了對婆婆的畏懼,最后還是忍不住道:“娘,這樣等下去也不是法子,實在不行,先托人把衣裳送過去,延寧的東西,等有鄉親去城里,再請他們幫個忙也行……” 因為事關孫子,蔣氏倒也沒嫌李氏啰嗦,仔細思考了一下,便點頭道:“再等些時日,倘若真等不到,我再跟你爹商量商量?!?/br> 李氏總算得了蔣氏的準話,放下心來,抿唇笑道:“娘,青青這幾日非纏著我,要給她的衣裳弄些別致的樣式,這會兒還等著我回去聽她的意見呢?!?/br> “這丫頭,也不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點子怎么想出來的?!笔Y氏雖是埋怨的話,臉色卻看不出半點不悅,溢滿笑容的眼底甚至帶著些縱容,沖李氏擺了擺手,“罷了,索性是她自己的衣裳,弄壞了也是她自己穿,隨她去罷?!?/br> 李氏得了婆婆的應允,便轉身回屋去了,還聽到身后安氏在笑:“青青可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我估摸著她這次啊,真要整出一條咱們都沒見過的裙子出來呢?!?/br> 蔣氏笑道:“那樣最好,不管好賴,今年她就這兩身衣裳了,弄壞了我也不管?!?/br> 安氏笑盈盈的道:“娘只管放心便是,青青什么時候讓您失望過?” 蔣氏點點頭,笑而不語。 安氏臉上的笑容也未變,心里卻委實有些復雜,或者說感慨。 這人啊,甭管父母兄弟如何能干,但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己。她還記得自己這個小侄女,幾個月前瘦骨嶙峋的模樣,那時她和大嫂,是真的被婆婆厭惡到骨子里去了。 其實婆婆厭惡大嫂也就罷了,不知為何連帶著青青也被婆婆厭棄,她不止一次聽見婆婆罵青青喪門星,那副恨之入骨的模樣,根本沒半點祖孫情誼。 偏青青那個時候自己也不爭氣,且不提聰慧不聰慧,至少那性子實在不討喜,畏畏縮縮,又一臉苦相,難怪婆婆見了就要罵一聲晦氣。這樣的人,縱然有延寧那般出色的親大哥,又有何用?就連她都覺得,延寧有這樣的母親和meimei,委實是拖后腿了。 不過到底是孩子,不開竅與開竅,也就是一念之間,青青大病一場之后,忽然就開竅,那個時候婆婆又得了延寧的囑托,也算是很盡心的在教她,這孩子便仿佛脫胎換骨一般,迅速成長起來。 短短數月,已然變得十分優秀。 再說起延寧,他們也不再是為他惋惜,為他恨鐵不成鋼,反倒是感慨,有其兄必有其妹,哥哥珠玉在前,青青身為一母同胞的meimei,果然也不差。 如今再瞧瞧婆婆對青青的態度,哪里有幾個月前的半點厭惡? 婆婆如今只怕如同把延寧當驕傲一樣,也把青青當做了她的驕傲呢,畢竟青青是她一手教導出來。落水村的姑娘里頭,也確實沒誰比得過青青的了。 就拿這新衣裳來說,以婆婆往常的性子,即便家里再能賺錢,也不會提起給孫女做新衣裳的心思。更何況青青還在長身體,今年做的新衣裳,隔一年就穿不下了??v然底下還有meimei能撿著穿,可是給青青扯那么好細棉花布,也委實太浪費了。 以婆婆精打細算的性子,無論如何也不會這么糟蹋好料子。偏放到青青身上便破例了。 不僅僅是做衣裳破例,如今青青一個自己沒做過衣裳,也沒學過做衣裳的小姑娘,要拿著這么好的料子折騰,婆婆聽了竟也不阻止,嘴上說是“反正是她自己的衣裳,糟蹋了也是她自己的事”。但是能說出這番話,至少證明婆婆對青青的行為是縱容的。 這個小姑娘,到底是憑借自己的能力,不聲不響,不動聲色,就改變了自己在長輩心中的地位。 且不僅是她自己,連帶著被婆婆深深不喜的大嫂,如今也借了女兒的光,婆婆對她再無過去的怨恨,不僅變得平和起來,甚至隱隱把她當長媳一般看重了。 若不是察覺到自己在婆婆心中的地位,逐漸被不起眼的大嫂所取代,二嫂王氏也不至于失了分寸。二嫂不知為何對大嫂充滿怨念,以往大嫂被公婆所不喜,她就喜歡落井下石,現在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她看不上的大嫂,踩到她自己頭上,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針對大嫂和青青,最后卻落得自己被趕回娘家的田地。 發話的人還是從來不管媳婦間紛爭的公公,足見他對青青的滿意和看重。 當然了,對青青成見頗深的婆婆,尚且能被她哄得對她這般上心,公公本來就對青青沒什么意見,縱然是不聞不問,公公對所有孫女也都這個態度,不是唯獨針對青青,如今青青這般能干,公公改變態度也正常。 小小年紀便能如此,如何讓她不感慨? ****************************************************** 劉青并不知道安氏的滿心復雜,她見李氏回屋,開始準備替她剪裁新衣裳,著實高興起來。 哪個姑娘家不愛美?劉青穿越來之前,也是沉迷某寶買買買的網購少女,穿越過來好幾個月,起先是忙著刷好感度和發家致富,先得解決溫飽問題,愛美在這個家里顯得頗為奢侈的愛好,也只能暫時收起來。 如今李氏要給她做新衣裳了,讓她如何不興奮? 即便先前忙于解決溫飽問題,劉青也是費了一番心思改善自己的面貌。 身上長rou,雖然還有些偏向瘦弱,但也屬于正常范疇,不再是以前看了便讓人覺得可憐的小模樣;五官長開,皮膚變得白嫩細膩,這些都跟劉青努力保養脫不開關系。 奈何原主有個好底子,但架不住穿得埋汰啊,自從她長高長rou了以后,原主以前的衣裳穿在她身上,雖然勉強合身,但就跟吊著手腳一樣,看著便不舒服,而且那衣裳都打滿了補丁,補丁的顏色還深一塊淺一塊,花一塊綠一塊,遠遠的看著,這衣裳跟傳說中的丐幫制服,又有什么卻別? 底子再好,也架不住這樣折騰啊,好好的小姑娘穿得這么埋汰,誰還有心思看她水靈不水靈。 當然,自從半個月前她師傅看不過眼,給她送了三套大花姐完好的舊衣裳過來,讓換洗著穿,劉青便從破破爛爛的小姑娘,變成干干凈凈的小姑娘了,大花姐的衣裳除了洗得有些發白,比起她自己的,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底下。 可劉青到底從來沒接送過這樣的饋贈,即便對方完全處于好意,她的心里也免不了有些別扭。她到底不是真的小孩子,身體里住著二十歲出頭的靈魂,遇到這種窘迫的情形,自尊心難免受挫。 現在總算快等到自己的新衣裳了,劉青內心的熱情被激發出來,趴在李氏旁邊唧唧歪歪,提了好多意見,又想要做成改良版的連衣裙,一會兒又覺得本土的款式也很有意思,再過會兒又不想要那么多花樣了,想走簡約大方的路線。 還真是一會變一個念頭。 李氏脾氣好,也沒有嫌劉青煩,仍溫溫柔柔的笑道:“娘保管給你做一身漂漂亮亮的衣裳出來,你還不去大花家?” 劉青點點頭,依依不舍的站起身道:“確實該過去了,師傅看過我給大哥衣裳上繡的竹子,說我竹子已經學會了,這兩天教我繡別的?!?/br> “那敢情好,你師傅若教你繡些花兒,等你的新衣裳做好了,你還能自己給添些花樣?!?/br> 趕集的前兩日,村長家的弟弟水根成親,撿了整整三百個雞蛋來,讓劉青家給煮一百個茶葉蛋送過去。 因為這茶葉蛋,村長家是想擺桌上當大菜吃的,自然是要剝了殼的那種,為了讓大家吃個新鮮,蔣氏她們便沒有急著前一日煮好,而是留到擺酒席的當日。 那邊酒席上的菜開始準備起來,蔣氏便也帶了幾個兒媳婦動起手了。 安氏見著村長家一出手就是三百個雞蛋,又是高興又是咂舌:“除去一百個雞蛋要煮成茶葉蛋,其他兩百個都咱們自己留著,后日趕集的雞蛋就有一半了,只要再買兩三百個便是,可省了不少錢呢?!?/br> “可不是?!绷质弦哺胶?,她也委實被村長家大手筆給驚呆了,“沒想到村長家一次性要這么多,三百個雞蛋啊,拿去賣也能賣一百多文?!?/br> “一百多文能當個什么?”蔣氏道,“酒席上把茶葉蛋當大菜,他們就可以省下十幾斤rou了,這些錢頂多買十斤rou,還是柴rou。但現在換成茶葉蛋,咱們的茶葉蛋在外邊賣,一斤蛋比一斤rou貴多了,算是稀罕吃食,不是誰都吃得起,現在便宜算給他們,讓他們得了臉面,里頭又省了銀子。你說他們賺不賺?” 劉青的師傅因為跟村長家關系好,早早被喊去幫忙,她今天就不用學刺繡,早上起來自己練了會兒手,也放下東西,準備等下跟著蔣氏她們去看熱鬧。 畢竟她穿越過來幾個月,還是第一次遇上辦喜酒,這可是最原汁原味的古代習俗,她自然也要去瞧瞧。 劉青放下東西也無聊,便鉆到灶房來了,聽得蔣氏這番話,便笑道:“奶說的是呢,不過他們賺,咱們也不虧,這兩百個雞蛋換成錢,也有一百文,雖然比不上去鎮上賺得多,但勝在省事啊,倘若村里天天有人辦喜事,都來問咱們換雞蛋,數量多了,未必就比不上去鎮上賣呢?!?/br> 聽到劉青這番話,蔣氏先是愣了一下,忙搖頭道:“你當天天有人辦喜事???咱們村一年里嫁娶的喜事,也就是那么三五戶,再說也不是誰家都像村長家那般殷實,買得起茶葉蛋充門面?!?/br> 劉青抿唇道:“奶剛剛還在幫他們算賬呢,既然買咱們的茶葉蛋,比買豬rou要便宜那么多,家里頭越是拮據的人,就越愿意找咱們啊。反正給村長家的先例已經開了,咱們村其他人來換雞蛋,也只能跟著這個數,他們占便宜,咱們也賺錢?!?/br> 安氏眼睛一亮,她心思本來就活絡,如今劉青都提點到這份上,她自然聯想起來了,忙道:“娘,我覺得青青說得對,蚊子再小也是rou。不是有句話叫薄利多銷嗎?再說咱們村子里喜事不多,可這附近的十里八村大都是認識,加起來,一年里辦喜事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幾起罷?而且大多喜歡在年底辦酒席,咱們也好多賺些雞蛋,省得日日去外邊買啊?!?/br> 蔣氏聽到這里,才算是動起心思來了,只是還有些遲疑,“你們說的都在理,只是以往酒席上也沒這個先例,他們怎么會想到要來買咱們家的茶葉蛋?” 這個問題,又把其他人都難倒了。 本來不想多說的劉青,只能在心里嘆了口氣,狀似無意的道:“村長叔家今天都擺出來了,應該會有人好奇的罷?” 蔣氏臉色一亮,一拍大腿笑道:“是啊,我怎么沒想到這茬,村長家起了這個頭,說不定有人跟著起心思呢?!?/br> 劉青點頭,笑道:“再說大哥在信里都說了,這茶葉蛋是京里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他們酒席上能擺上這道菜,那是多大的體面啊?!?/br> 蔣氏笑瞇瞇的點頭,越想越覺得劉青這個主意靠譜。 只是一直沒說話的李氏,這時忽然開口了,“娘,咱們村里人來換雞蛋還好,就照村長家的先例給,倘若是周圍村子的,又用什么價格呢?” 蔣氏有些懵懂的反問:“難道還能變價格?” 安氏這時也反應過來,忙道:“我倒覺得大嫂想得周到,娘,咱們給村長家的價格,已經是不賺分文了,若是村里其他人,看在同宗同族的份上,咱們吃些虧,按著村長家的價格給也無所謂了??墒侵車拇遄?,憑什么叫咱們白忙活?就算咱們不按去鎮上的價格賣,至少也得收個辛苦費罷?” 若能多賺一點錢,蔣氏當然是愿意的,也有些心動,只是怕價格不一樣,人家不肯同意,于是臉上便帶出了些糾結的神情。 李氏見狀,溫聲道:“娘,若真遇上熟人,私下商談,咱們能退的也退一步,至少在外頭,外村人跟咱們村人不能是一樣的,賺錢都是其次,就怕叫咱們村的人心里不舒坦,您說是不是?” 說到這里,蔣氏才反應過來,臉色立時變得嚴肅,點頭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我待會兒同老頭子商量商量,看看給外村人定個什么章程?!?/br> 見她們都商量到這里,劉青心里還真有些驚訝,她們雖然一開始不敢往遠里想,但是經她稍稍提點,反應倒也很快。 這樣正好,省得她天天cao心他們不思進取,不知道擴大產量和銷路。 不過劉青還是補充了一點,“奶,可得跟他們說清楚,咱們家不賺錢,就是幫鄰里鄉親一個忙,數量多了才行,要是一次幾個幾個雞蛋的來換,咱們才沒這么多閑工夫伺候?!?/br> 蔣氏似懂非懂的點頭。 將茶葉蛋送到酒席上去之前,蔣氏跟劉大爺商量好了,老兩口也知道不能獅子大張口,村里人給的價格是兩個雞蛋換一個茶葉蛋,外村人便是三個雞蛋換一個茶葉蛋。 別小看這一個雞蛋,他們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打個比方,兩個村的人同樣送三百個雞蛋過來,同村的凈賺兩百個,外村的賺兩百二十五個,若來十個外村人,他們就能多賺兩百多個雞蛋。 而對于外村人來說,即便要多出一個雞蛋,還是比買rou和魚便宜,因此他們仍然是劃算的。 蔣氏和劉大爺商定下來,便把所有人都叫過來叮囑了一番,免得有人打聽到他們頭上,結果他們卻一問三不知。 ☆、第三十九章 宣布完正事,蔣氏和劉大爺要去村長家送茶葉蛋,順便吃酒席。 劉青和小七有幸被兩口子帶著同去了。 吃酒席是要給喜錢的,僧多粥少,即便酒席再豐盛,想靠吃飯把本吃回來,是斷然不可能的,所以吃酒席的時候,村人都喜歡帶孩子去。 但劉家孩子這么多,蔣氏就算舍不得這喜錢,也不好意思把一群熊孩子都帶去,吃相實在難看。帶上一兩個倒也不打眼,大家都這樣。 其實蔣氏原本是想帶上兩個最小的孫子,倒不是說蔣氏不喜歡劉延林和劉延根。蔣氏心中只有孫子孫女的區分,孫子對她來說手心手背都是rou,都是她的命根子。 只是兩個大點的孫子年紀大,胃口趕得上他們的父親了,帶他們去吃酒席自然叫人看穿了心思,多半要引起閑話的。 小孩子倒無所謂,推說他們吵著要跟來,自己沒辦法,也能理解。再說小家伙胃口小,也吃不了多少東西,別人都這么干,主人也不會在意。 而沒被蔣氏列入蹭飯考慮名單中的劉青,之所以最后能跟著去蹭酒席吃,是因為劉大爺發話了。 劉大爺這幾個月里,越來越覺得這個孫女聰明伶俐,就比她哥哥劉延寧差一些,比其他孫子孫女好太多,劉大爺深深遺憾為什么托生成女兒身,要是換個帶把的,跟著她哥哥,兄弟倆所向披靡,也是他們老劉家的造化。 不過自從劉青想出來的茶葉蛋能給家里帶來高收入后,劉大爺的遺憾便漸漸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對劉青越來越多的看重,女兒身又怎樣,照樣能給家里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