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趙櫻泓下意識地盯著她懷孕八個月、隆得高高的腹部,真正的孕婦與假的還是有不同的,趙櫻泓心知自己的謊言若無游素心一直幫她掩飾,很容易被拆穿。 韓嘉彥又噓寒問暖一番,竇娘子只是有氣無力地應著。過了一會兒,韓嘉彥終于進入正題: 不知上回楊某的提議,竇娘子考慮得如何了?楊某一直盼著你回信呢。 楊大官人這個孩子,我還是想留下竇娘子撫摸著自己的肚子,哽咽道。 韓嘉彥、趙櫻泓頓時心頭一涼,她說出此番話來,恐怕是收養無望了,若是強行奪她孩子實在是有傷天理,她二人是不會去做的。 韓嘉彥沉默了片刻,又問:那竇娘子往后有何打算?那寺廟道觀,可不允你帶著個孩子出家。 不出家,我到底是放不下這紅塵,這孩子是我唯一的牽掛。我想著,先帶著孩子在這福田院里幫活,再臟再累再苦的活,我也做,我要把孩子養大。 好,你有這個決心,我夫妻二人不會為難你。到底相識一場,你有甚么困難,就與我們說。韓嘉彥溫和道。 楊大官人,趙娘子,是我對不住你們,我這心里實在過意不去。你們都是大好人是老天不長眼。竇娘子哭泣起來。 不要這樣說。韓嘉彥安撫她。 竇娘子看著趙櫻泓面上失望的神色,心頭難過。她就要當母親了,她知曉一個女人期盼要孩子,卻始終無法成為母親的痛處。 她禁不住道:楊大官人,趙娘子,我也是道聽途說的,我聽聞鬼市上有販嬰的,您二位實在不行,可以去看看。 如若我們想□□,其實早就收養了。那種地方,還是不要去為好,那些孩子都是被拐的苦命孩子,我們收養下來,是傷天害理的,他們本該回到他們本來的父母身邊去。韓嘉彥搖頭道。 期盼而來,失望而歸。韓嘉彥與趙櫻泓步出柴房,望著趙櫻泓的失落神色,韓嘉彥心中也難過,她拉住趙櫻泓的手,道: 是我不好,讓你白高興一場。 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家談緣分,那孩子與我們無緣,無緣不可強求。趙櫻泓道。 無緣不可強求,娘子說得很好。忽而身后響起了一個聲音,二人回頭一看,發現不遠處的水井旁,元達和尚就坐在井沿上休息。他身上的汗水已經打濕了僧袍,蒙面的白布也摘下了,手里正捧著一葫蘆水,端起來喝了兩口,又掛回了腰間。 韓嘉彥帶著趙櫻泓迎了上去,主動打招呼道:這位大師傅可是每日在念佛橋上念佛的元達和尚? 施主認識貧僧?那倒也尋常,貧僧在這汴梁城里也算是個有名人。元達和尚笑道。 楊某總見您在橋上,不曾想您也會在這里。 誒,我也不是住在那橋上,這里才是我的住處。元達和尚擺了擺手,貧僧浪人一個,無廟收我,我便只能在此落腳,給這福田院幫襯幫襯。 韓嘉彥不禁回憶起元祐六年時,自己曾在橋上與元達和尚有過一番對話,彼時她還曾試探過元達和尚的雙眼是否是真瞎。當時她得出的結論是,不是真瞎,而是墊了糯米紙,但長期如此,對眼睛也有較大危害,恐怕天長日久下來,也不得視物了。 如今兩年過去,元達和尚似乎還是那個模樣,只是感覺性子沒有之前在橋上那般神神叨叨,倒顯得和善起來。 賢伉儷來找竇娘子,這是要□□啊。元達和尚忽而話鋒一轉道,您二位如果要找孕婦,貧僧倒是有個門路。 請大師指點!趙櫻泓連忙出聲道。 元達和尚一笑,道:貧僧認識一個姓胡的穩婆,她有一個很私密的院子,專門收留有難言之隱,墮胎又有風險的女子在她那里生產,生下來的孩子多是不要的。這胡穩婆會給這些孩子尋出路,多的是送去給他人家收養了,她只是在其中賺個介人錢。這穩婆人品不錯,在民間還有些口碑的。 這位胡穩婆在何處?韓嘉彥問。 附耳過來。元達和尚勾了勾手,韓嘉彥湊上前去,就聽元達和尚悄聲道,你去景龍門外大街旁的后門橋,橋北向東,拐入第二巷口,第三戶人家便是。 韓嘉彥愕然,景龍門外大街這地方距離長公主府倒也不算遠。沒想到她尋尋覓覓這么久,原來家門口就有能解決她們最大困難的地方。 多謝指點。韓嘉彥揖手道。 元達和尚微微一笑:那些孩子中有不少都有皇室血脈,流失在外,豈不可惜?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阿彌陀佛。 這話聽得趙櫻泓渾身一涼,韓嘉彥卻直接道:即如此,大師傅您保重,我們走了。 走罷,有緣再見。元達和尚擺了擺手,又解下了腰間的葫蘆,繼續飲水。 回城的騾車上,趙櫻泓面現無奈神色:元達和尚說胡穩婆接生的孩子大多都有皇室血脈,我就想起了曾聽聞宗室在外嫖宿,至妓懷孕產子的傳聞,沒想到是真的。真是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