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韓嘉彥與趙櫻泓相視一眼,都覺得此事不尋常。 第一百七十三章 韓嘉彥、趙櫻泓隨著長嫂呂氏一道往前堂而去,一入堂內,便瞧見了文家一家三口。文及甫與其妻吳氏,帶著文煌真,正坐在堂下。 吳氏正是先帝時期的宰相吳充之女,文煌真是這夫妻倆的幼子,也是唯一的兒子,他上頭還有兩個jiejie,都已然嫁人??上?,文彥博的父蔭只到文及甫這一輩,到不了他的身上,他必須要自己考功名入仕。 堂上,韓忠彥端坐著,見韓嘉彥來了,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陪坐在側的,還有韓治夫婦,因為韓治的正室文氏,正是文及甫與吳氏的長女,也是文煌真的長姐。文家與韓家是早有聯姻的。 只是在韓嘉彥的記憶之中,她從未見過文家人前來韓家拜年,至少她在韓府的那些年,從未有過。故而她與文家人是素來不熟悉的,對于韓治的妻子文氏,她更是連話都沒說過一句。 算算輩分,韓治是韓嘉彥的大侄,他娶了文及甫的女兒,這么一來韓嘉彥年紀輕輕也與文及甫同輩了,文煌真更是成了她的小輩。 韓嘉彥其實自幼就習慣自己年紀太輕、輩分太大所帶來的影響,不過這么一來,趙櫻泓的輩分也被抬了上去。不過十九歲的趙櫻泓,眼下也成了文煌真的長輩,想來也頗有些滑稽。 見呂氏、韓嘉彥、趙櫻泓來了,文家一家三口便齊齊起身行禮。 文煌真一眼瞧見韓嘉彥、趙櫻泓走了進來,目光灼灼,只不過又迅速掩蓋了下去。這一幕被眼尖的韓嘉彥捕捉到了。 她微微蹙起眉頭。@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文家人好像確實是來拜年的,客套話說了一遍又一遍,繞了好些圈子,卻根本不入主題。但若真的只是來拜年,韓忠彥又何苦專門讓趙櫻泓和韓嘉彥出來見他們? 趙櫻泓是這里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作為皇室公主,哪怕外嫁,也并非婆家人可以隨意驅使。韓忠彥是專程為了文家人而將她請了出來,想來必然有所求。 不過趙櫻泓、韓嘉彥也并非不懂官場往來,她們知道官場人說話從來都是點到即止,文家人前來拜訪,雖未點名目的,也是一目了然。無非就是為了未來的仕途。文彥博年事已高,恐不久矣,不論是文及甫還是其子文煌真,作為舊黨人,勢必要在官家親政后遭遇一番清洗。 故而就必須要與官家身邊最親厚的人打好關系基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那么自然,韓嘉彥、趙櫻泓就成了他們拉攏的對象。他們不求一次見面就能交好關系,循序漸進,不引人反感地逐漸打好關系基礎,才是他們的目的。 今次過年,韓嘉彥、趙櫻泓回韓府歸省,對文家人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可以借著與韓家的姻親關系,借著拜年的由頭來韓府見一面長公主與駙馬,如此不顯得突兀,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且這一次拜會,文家人說話非常小心謹慎,輕易不暴露自身目的。且憑借著家族傳承的舌燦蓮花之技,八面玲瓏之感,將趙櫻泓、韓嘉彥捧得舒舒服服,還不漏一絲馬腳,怪不得屹立官場四朝不倒。 韓嘉彥默默然觀察著文煌真,見他似乎比幾個月前于大相國寺撞見的那回要顯得更加老成世故,身上的學生氣消失了許多,逐漸浮現出了一些官場之人的習性。她心想這小子經過了幾個月的掙扎,恐怕也終于是泯然眾人了。 到最后,文及甫夫婦送上了請柬,原來是文煌真與章素兒的婚期已經定了,就定在了正月十六,上元節的第二天。 犬子大婚,屆時,還請長公主、六郎君賞臉,前來赴宴。師樸兄,您也一定要到場。文及甫笑道。 韓忠彥捧著請柬,意味深長地笑道:新婦原來是章家的七娘子,沒有想到文兄竟然選了這位娘子,她在京中倒是也有些名號。 哈哈哈師樸兄有所不知,這位七娘子可真是滄海遺珠,赫實這小子倒是有眼光。文及甫笑道。 韓嘉彥心中冷笑了一句:不愧是文及甫,對韓忠彥的暗諷充耳不聞,竟然用滄海遺珠這么個詞來形容七娘,這臉皮也太厚了。 這么說,你這兒媳還是兒子親自選的?赫實,你與七娘子這是如何結緣的?韓忠彥問道。 文煌真連忙站出來,揖手回道:世伯,去年春時,我與七娘曾在繁臺有一面之緣,當時就見她溫潤可人,惹人憐惜,久久難以忘懷,故而一直纏著父親提親了。 哈哈哈哈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好好。韓忠彥笑起來。 韓嘉彥心中卻在想:當真如此簡單? 斟酌了片刻,一直不曾說話的韓嘉彥出言道: 文兄此前可曾知曉章七娘? 文煌真聞言,愣了片刻,才小心確認道:不知都尉所問,是指我可曾聽聞過七娘名號? 韓嘉彥微微一笑,道:是。 我此前略有耳聞,但并不熟悉。他回道。 韓嘉彥此時心中發笑,這文煌真還真是單純,自己給他挖了個坑,他就乖乖往里頭跳。她方才的那個問題可曾知曉章七娘,若從一般人的角度去看,自然是在問他從前是否聽聞章七娘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