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劉潯今年四十七歲,擔任此官已屆三年,即將換職。他看上去面色不是非常好,頗有種愁云慘淡之狀。見到韓嘉彥,揖禮過后,他苦笑道: 駙馬能來,是我之大幸。只是你得小心,小皇子可不好教。 韓嘉彥微微一笑,心中早有準備。因著昨日午后,長公主已經先給她上過一課了。這宮中的小皇子們人不多,但各個都不是好相與之輩,極其難管。 除了小皇子們,還有諸多國公家的子弟入學資善堂,所以資善堂的學童數目大概在二十余人左右。 此外,因著官家和長公主堅持的緣故,桃瀅目前也跟著哥哥們在讀書,但只上小學課。她與哥哥們的座位是用屏風隔開的,教授會專門兼顧著她的課業。 而宮中其他的小公主,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趙櫻泓還在宮中時,桃瀅的功課都是她在盯著?,F在趙櫻泓出降,又遇上資善堂多日未曾開課,小桃瀅的學業耽誤了不少。趙櫻泓昨日午后特意叮囑韓嘉彥,如果在資善堂遇上了小桃瀅,要幫忙看顧她的學業。 @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資善堂除了教授學業的師傅們,還有專司日常管理的內侍,都屬于入內省統轄。諸如資善堂都監、祗候、手分、入內院子、把門親事官等,韓嘉彥也與這些人一一見面相識。 接下來劉潯又為她介紹了一下善本書籍,編修書目的具體事務內容,韓嘉彥算是對資善堂一整個運行流程有了把握。 午間她吃到了自御膳房送來的午膳,與都堂的宰執們吃的菜色幾乎無差。資善堂南面就是御廚所在,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位置其實十分講究,即位于外朝與內朝的交界之處,又位于東部內廷司與西部后妃聚居處的交界之處,可以兼顧到皇帝日常生活、處理政務的內廷殿閣和宰執所在的外朝都堂。 這其實與天禧四年最初設立資善堂時的政局有關,彼時真宗正著力培養仁宗,資善堂專為仁宗所設,不僅是他的讀書授課所在,更是他會見群臣、熟悉政務之處,頗有小東宮之狀。 只不過后來隨著時局變化,資善堂逐漸歸于尋常,不再具備一些特殊的政治含義。只是布局就這樣一代代承接下來,直至當今官家,又重新具備了一定的政治導向意味。 用罷午膳,韓嘉彥正在偏廳飲茶歇息,就聞得外間有內侍通報: 官家到! 韓嘉彥連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綠緞官袍,將擱置在一旁的官帽戴上,出去迎接官家: 臣拜見陛下,陛下金安。@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姐夫!朕剛結束內朝,就趕緊來見你了。一身白錦紅邊圓領袍的官家只以金玉小冠束發,看上去滿面春風,喜悅快樂,狀態不錯。 韓嘉彥微笑叉手,頷首應道:多謝官家抬愛。 來來來,你與我來,朕有好多話要對你說。 二人于堂內落座,內侍奉茶。官家似是有些口渴,喝了滿滿一盞,喘了口氣,接著問下首座的韓嘉彥道: jiejie回去后,身子可還行?我見她那日回宮面色不大好。 長公主一切安好,她也很掛念您的身子。韓嘉彥回道。 朕近來感覺不錯,請轉告jiejie不必掛懷?;实坌Φ?,隨即他面上的喜色有所收斂,道,不過,近來太皇太后提及要給朕主持大婚。因著jiejie已婚,朕的婚事也提上日程了。 恭喜官家。韓嘉彥恭敬道。 唉可惜,那女子非是朕喜愛。他嘆了一句,隨即意識到這個話題不大方便對韓嘉彥說,故而轉移話題道: 今晨朝議已正式通過決案,你的長兄已改同知樞密院事,目前是我大宋的軍事主官,位列宰執。這是一件喜事。 韓嘉彥知曉,韓忠彥這次升遷,進入宰執行列,原因就在于是自己尚了長公主,韓氏一族成了皇親使然。 若說是韓忠彥出賣了弟弟的仕途以換取自己的仕途,也未免有失偏頗。畢竟這婚事是先帝定下的,又由太皇太后重新提起,韓忠彥不過是奉命行事。 但韓忠彥終究不遺余力地促成了這樁婚事,并且憑借六弟尚公主之事,突破了入宰執的最后一道關隘。他資質平庸,站在宰執門前已很久不能寸進。憑攀親而得權,未免來的不夠光明正大。 韓嘉彥不禁冷笑,心底發寒,面上卻平和道: 多謝官家與太皇太后信任抬愛,長兄持重,當能穩定朝局。@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官家望她神色,雖不見慍,亦不見喜,平淡無波。心道幾日不見,韓嘉彥愈發沉穩了,韓琦當年的風采在他身上愈發明顯了。他笑道: 朕不知姐夫可有雄心壯志,愿為我大宋江山出謀劃策? 臣十數年寒窗,科舉登科,本就是為了輔佐君王平濟天下。 她早就猜出官家將她安排入資善堂的目的,既然已決意再奮進一二,既然不愿真的完全成了被長兄出賣的犧牲品,她自然也需要表現出一定的進取態度來。 好!官家大喜,此處沒有外人,你與我交個底。你的那篇策論,可是完全出自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