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上清儲祥宮本名上清宮,只是汴京城內一座十分普通的道觀。修建于太宗時期,后在仁宗慶歷三年毀于大火。朝廷本想重建,但包拯包龍圖極力反對,故而最終這里就改為了禁軍營,一改就是三十七年。 直至元豐二年,道士王太初入京面圣,得先帝欣賞,遍游汴京堪輿風水。不久,王太初言稱上清宮舊址乃是風水眼,關系到皇家子嗣繁盛與否,兵營血煞,不可鎮于其上。 自仁宗之后,皇室子嗣確然非常艱難,此言引發了先帝的重視,立刻重啟了修筑上清宮的工程,并賜名為上清儲祥宮。儲祥二字,意為儲君祥瑞,帶有十分美好的寓意。這座宮觀的意義,也就非同凡響。 只可惜沒過幾年,先帝崩逝,宮觀的修建也停滯了下來。 今上年幼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主持朝政,高氏也很重視此事,想要繼續修宮觀,但礙于滿朝儒家士大夫對此事都不很上心,她亦不愿在這個新君交替的節骨眼上勞民傷財,給新黨攻擊她的口實。故而最終由后宮撥發私款,繼續修筑。 直至元祐六年三月落成。 綿綿細雨,陰云壓城,春風不解人愁惱。今日的汴京天公不作美,但羅天大醮仍然準備冒雨進行。 韓嘉彥在一眾強壯的家仆們的簇擁之下,自馬車下來,抬眸望向上清儲祥宮的門楣。高庭廣廈,壯闊繁麗,且因是新修,漆畫艷麗無比,九重天上的各路神仙活靈活現,仿佛一步跨入了天界。 然而此時她的心境無比復雜酸澀,難以言明。 今日上清儲祥宮外幾乎是水泄不通,除了節慶,汴京百姓已經許久不曾遇著如此熱鬧喜慶的事了,都想來湊一湊熱鬧。但因著此次羅天大醮有皇室成員出席,故而禁軍還是辟出了專供皇室出入的道路,嚴陣以待。 韓家的車馬隊伍也是從這條道路進入的,韓忠彥親自帶著韓嘉彥前來面見太皇太后、官家與溫國長公主,并且會全程陪同在側。他要看緊了韓嘉彥,確保面圣的過程中不出任何差錯,且韓嘉彥的應答絕對不會再有所偏離。 面圣的時間就安排在羅天大醮之前,此時距離羅天大醮的良辰吉時還有約莫半個時辰。韓忠彥領著韓府眾人,穿過上清儲祥宮的廊道,于繁忙往來,為大醮做最后準備的道士之中艱難穿行,向著后殿行去。 韓嘉彥眸光打量著四周,她在尋找師兄浮云子。浮云子說他會給韓嘉彥傳信,指導韓嘉彥如何行事??身n嘉彥現在被包夾在一眾韓府家仆之中,除非撕破臉皮直接動手,否則她根本突不出來,外面的人也很難聯絡上她。 師兄到底想怎么做?她內心憂慮,憂慮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她也擔心師兄太過冒險而將自己也搭了進去。 過一處廊道拐彎口時,忽而迎面走來一群抱著大鼓、鑼镲的道士,不由分說就十分莽撞地往韓府眾人隊伍擠進來。韓忠彥猝不及防,被擠得一個踉蹌向左歪倒,手下意識扶住了旁邊的立柱。連頭上的東坡巾都差點被擠掉了。 你們怎么走路的!他暴怒道。 身后的韓府眾仆從已然是東倒西歪,有的甚至被擠得翻倒出廊道。 卻不曾想那抱著大鼓的道士也不離去,竟然又擠了回來,連聲道歉: 對不住,實在對不住,這位相公,小道就跟他們說了,不該走這廊道,他們想要避雨,就是不聽。唉這儲祥宮剛剛落成,咱們也不熟悉格局,這都迷了半天的路,相公,您可知道怎么往三清殿去? 這道士絮絮叨叨地對韓忠彥說了一大通話,大鼓夾在他與韓忠彥之間,韓忠彥左右探頭都無法看清他的面龐。 哎!你給我讓開,讓開!韓忠彥煩躁地想要避開這個道士。 那道士終于是抱著鼓讓開身子,口里直呼:對不住,對不住隨后與另外幾個同伴穿過廊道,遠去。 而此時誰也沒有注意到韓嘉彥手往衣袖里一勾,藏起了一張字條。這字條就是方才匆忙之間,有一道士塞到她手里的。她趁亂低頭一看,其上只有短促的一行字: 尋機往茅廁,再往前走一點,就在右手側。 于是韓嘉彥跟著韓忠彥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果真遠遠地看到了茅廁。她立時駐足,以至于身后的家仆差點撞上她: 長兄,我要去茅廁。她出聲道。 韓忠彥正焦急萬分,因約定好的見面時辰就要到了,他可絕對不能讓太皇太后和官家等待。 忽聞韓嘉彥這么一說,他煩躁地回首,就見韓嘉彥面龐倏無血色,仿佛乞求一般地道:@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就在那里,幾十步開外。 他長出一口氣道: 你去!快點回來!你們倆,跟著六郎。 兩名家仆貼身跟著韓嘉彥往茅廁,韓嘉彥看見了一排茅廁正當中那一間,門上刻了個梅花瓣的印記,立刻便走過去開了這間的門,進去后發現這茅廁嶄新,還無人使用過。 兩名仆從自不可能要求她將茅廁門也敞開,故而只是守在外頭。 韓嘉彥在茅廁后板子摸索,忽而下方腰腹處一塊板子被卸了下來,浮云子的面龐就出現在其后。 師兄!韓嘉彥蹲下身,湊到近前,聲音壓得極低,幾乎只剩下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