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童養媳就得慣著、豪門養成之撩妻在上、閻醫生是大魔王、太后成長記事、重回七十年代做學霸、母狗的馴服之路NP(強制愛)、爐甘石(短篇合集)1v1bgh、十萬星河、釣系影后日常撩司警官、我的男友有點怪
早在兩年前,柯祺就開始懷疑謝瑾華的身世了。 柯祺可以肯定的是, 謝瑾華絕對不是那位江鈺姨娘生的孩子。至于謝瑾華的生母究竟是誰, 他的生父到底是不是謝侯爺,柯祺就不太清楚了。他一直在暗中觀察,卻再也沒能發現什么有用的線索。 此時,大哥的這封來信卻讓柯祺有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假設。 柯祺和謝瑾華都是朝廷命官, 身為京官, 他們不能擅自離京。說得難聽點,別說謝純英僅僅是受傷了, 就是謝純英死在任上,柯祺和謝瑾華想要離京去大哥那里,都不一定能找到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 謝純英還特意命人送了信來,信里強調了不讓柯祺和謝瑾華離京,可見他格外重視這一件事。 那么,大哥為何要如此重視這件事?很可能是因為,大哥覺得讓謝瑾華離開京城是件危險的事。 危險又源于什么?只可能是青蓮教。 柯祺有理由相信,大哥是不希望謝瑾華和青蓮教對上! 青蓮教是前朝的謀逆勢力,謝純英不愿意讓謝瑾華踏入青蓮教的勢力范圍,難道說謝瑾華其實和青蓮教有一點點關聯?難道謝瑾華身上真流著前朝皇室的血?所以,大哥才覺得萬般小心都不為過? 柯祺只覺得一陣寒涼自腳底而生。 其實柯祺以前多多少少懷疑過謝瑾華和前朝皇室有關系,但那時的他不敢往深了想,就硬是存著僥幸的心理把這種懷疑壓下去了。而現在,大哥的這一封簡短的來信卻讓柯祺沒法繼續自欺欺人了。 也許我該私下組建一支船隊,以便日后出了意外時能帶著謝瑾華亡命天涯。 柯祺如此想著。然而考慮到實際情況,他這種想法也只是一種異想天開而已。 柯祺在心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到了晚上,謝府中所有的主子都知道謝大哥遇襲受傷了。 謝侯爺把余下的幾個兒子聚到一處。侯爺收到的信其實是謝純英的心腹親筆所寫,那心腹大致說了一下謝純英那邊的情況。整件事確實是青蓮教出的手,謝純英避開了刀劍,卻不小心跌入河里,那正好是河流的拐彎處,急而回旋的水流把謝純英沖出了幾百米。謝純英受了些內傷,并且高燒不退。 “你們都振作些。幸虧有鎮國大將軍府送來的侍衛,老大這次才能撿回一條命。老三,你明天馬上陪著你媳婦回趟娘家,代表我們全家好好謝謝老將軍?!敝x侯爺一句廢話都沒有,直接給幾個兒子派了任務,“老二,我已經讓你媳婦收拾出了有用的藥材,你馬上出發去老大那里。我把老大交給你了?!?/br> 吩咐完謝二、謝三,謝侯爺看向了謝瑾華。 謝瑾華的眼睛還紅著,可見剛剛哭過。其實,謝二、謝三都哭過。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亦父亦兄的大哥遭此大難,如果這還不能叫人覺得傷心焦急,他們豈不是太沒有良心了? 只是,真哭出來也是不行的,那樣不吉利。眼眶雖不由自主地紅了,但還得努力把眼淚憋回去。 謝侯爺眼神復雜地看了謝瑾華一眼,說:“小四……你若有心,就去祠堂里拜拜祖宗牌位吧,這也是給老大誦經祈福。祖宗們會保佑他的??蚂?,你看著小四一點,別讓他跪太久,量力而行就好了?!?/br> 謝瑾華二話不說就去祠堂里跪著了。 祠堂的房梁建得很高,于是整個祠堂自然而然就營造出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因為慶陽侯府傳承已久,牌位擺得密密麻麻。穿堂風呼嘯而過,帶著某種莊嚴肅穆。謝瑾華先給祖宗們上了香,然后就在跪在蒲團上,先向眾位祖先默誦禱文,再輪番念著佛家的消災延壽經和道家的太乙精光神咒等。 此時的人原本就信鬼神天命,謝瑾華雖不是什么虔誠的信徒,對鬼神之事也一直心存敬畏。如今大哥受傷了,他卻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唯有給大哥祈福,盼大哥平安,所以他的態度非常虔誠恭敬。 柯祺在一旁陪著謝瑾華。 祖宗牌位靜默在那里,好似無悲也無喜。等謝瑾華的體力實在撐不住時,他的膝蓋都跪腫了。然而他好像察覺不到痛一樣。因為,他無比期望著一點,他這里多跪一會兒,大哥那里就多一份平安。 謝二連夜離開了京城。等謝瑾華離開祠堂時,謝二都已經坐船南下了。 柯祺扶著謝瑾華走回維楨閣。在他們離開后沒多久,謝侯爺進了祠堂。明明暗暗的燭火中,侯爺給眾位祖宗上了香,也給自己的原配嫡妻上了香。他沉默良久,大概是因為想說的話都存在心里了。 “大哥一定會沒事的?!敝x瑾華說。 柯祺拿著熱騰騰的帕子,幫謝瑾華敷著膝蓋,說:“侯爺都說了,大哥是高熱不退,才叫人覺得危險。信送得再快,也要在路上耽誤幾日,說不定大哥早已經退燒了。憑著大哥的心性,一旦他退燒,肯定又會寄信過來,絕不會任由我們繼續擔心下去。你放心,也許大哥報平安的信都已經在路上了?!?/br> 古代的信息傳遞就是如此不方便,要是有電話就好了。 “我想去照顧大哥?!敝x瑾華又說。 柯祺不動聲色地勸道:“若是可以,我也想去照顧大哥,不親眼見見大哥,我心里總是不放心。只是,今日皇上派人帶著御醫去大哥那里時,我提出要跟著去?;噬蠀s沒有應允。平時覺得入朝為官是件能光宗耀祖的事,到了這種時候,就覺得還是不當官好,不當官起碼自由,不用這么坐著干著急?!?/br> 官員擅自離京,那是大罪! 謝瑾華的眼瞼垂了下來,說:“以前我生病時,大哥總會坐在床邊陪著我。那會兒我還很小,但我記得很清楚?!彼@語氣中充滿了懷念,也充滿了對自己現在除了祈福就什么都不能為大哥做的無奈。 “大哥一定會沒事的?!笨蚂髡f。 這一夜,誰都睡得不安穩??蚂鞅犞劬υ诤诎抵邢胧虑?,既擔憂謝純英的身體,又擔心謝瑾華的身世問題。他放緩呼吸,偽裝得好像已經睡著了一樣,這是為了不讓謝瑾華擔心,也是不想干擾謝瑾華的睡眠。但其實,柯祺的身體雖然疲憊,卻怎么都睡不著,心口疼得就好像有把大火在燒一樣。 柯祺想了又想,決定爬起來去寫折子。他一動,謝瑾華也動了。 原來謝瑾華也沒有睡著,但為了不叫柯祺擔心,于是他也裝著睡著了。 “你做什么去?”謝瑾華問。 “去寫折子。我早先就有過一個想法,原本一直猶豫著要不要拿出來?!笨蚂餍÷暤亟忉屩?,“現在大哥受傷了,倒是一個好時機。我剛剛在心里打好了腹稿,抓緊時間默寫出來,明天直接呈給皇上?!?/br> 總要有個人能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的,以前是謝純英,現在則是柯祺。 若柯祺的折子能為開瑞帝看重,那又會是一份大功勞。官場中奉行中庸之道。其實柯祺很清楚,在他這個年紀,他不該這么高調,更應該低調經營幾年。但既然選擇了高調,那就一直高調下去吧。 謝瑾華沒有問折子的具體內容,半坐了起來,道:“我幫你研墨?!?/br> 柯祺搖了搖頭,幫謝瑾華重新把被子蓋好,說:“你睡吧。別忘了,你明天還要繼續為大哥祈福。要是你體力支撐不住忽然倒下了,祈福一事該怎么辦?就算是為了大哥吧,你必須強迫自己睡了?!?/br> 謝瑾華如今最看重祈福一事,聽柯祺這么說,自然是恨不得拿塊石頭把自己拍暈過去。 暈過去和睡過去,其實也差不多。 柯祺披了件衣服去書房。夫夫倆早已經習慣睡覺時身邊不留人伺候,但謝瑾華到底是侯門子,身邊不留人也就算了,外間不可能不留人。厲桑見柯祺起來了,動作利索地點了燈,又給柯祺熱了茶。 柯祺卻一口都沒顧上喝。他忙著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寫到紙上。 厲桑不會知道,其實柯祺背負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個不夠成熟的念頭寫在紙上,又一條條劃掉,然后重新換上更成熟的方案??蚂鞯哪X子高速地運轉著,他的思維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么清晰。 壓力即是動力??! 等到天邊綻開一線天光,柯祺的折子也寫好了。墨跡干了后,柯祺合上折子,用手摩挲著折子絲綢質地的封皮。因心中有事而一夜未眠,他眼下青灰,整個人瞧上去分外疲憊,但他的眼神卻很亮。 在這一刻,柯祺心里的想法和謝純英心里的想法是一樣的。 針對謝瑾華的身世疑點,要么就把他嚴嚴實實地藏起來,那么就為他擋掉所有的風刀霜劍。 藏已經是藏不住的了??蚂飨Mx瑾華什么都不知道,他希望謝瑾華這一生能有三五知己,能有為之努力的事業,能被他人所愛也有他愛的人。謝純英為之努力的事,現在已經被柯祺主動接手了。 柯祺一直是個有野心的人。野心勃勃聽上去不像是一個好詞語。有人野心勃勃,他們對權勢的渴望高于一切,高于親人,高于愛情,高于友情。但柯祺的這份野心中卻始終帶著對家人的愛護之心。 這其實并不矛盾。 柯祺希望自己能創造出一個無形的結界。結界以內,只有春暖,只有花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間監察機構?”開瑞帝略有疑惑地看著柯祺。 御書房里并沒有留任何人伺候, 太監宮女們都退了干凈。這屋子里只有皇上和柯祺兩人。 柯祺嚴肅地說:“家兄遭此大劫,是因為那所謂的青蓮教太過猖狂。臣不由有了一個想法, 若青蓮教剛有些苗頭時,就有人發現不對, 在源頭上將這股謀逆的勢力徹底掐滅, 哪里還容得了他們做大?!?/br> 因為皇上在昨日主動給柯祺看過密折, 所以柯祺現在完全可以把青蓮教拿出來說事。 柯祺所提出的民間監察機構的概念完全脫離于現有的官場制度。簡單地說, 就是在民間暗中挑選出一些人,他們看上去并不起眼,卻有特定的途徑可以把消息一層層地往上傳,一直傳到皇上手中。 這個概念并不難理解。 現有的官場制度中已經存在監察機構了。安朝各省中都設有三司, 分別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是省政府,提刑按察使司是監察機構, 都指揮使司則負責指揮軍事, 很少參與地方政治。三司相對而言獨立,又互相制約,地方上的官場因此才能保持一定的清明。 謝二的妻子莊氏的大舅舅就是按察使。 不過,這樣的監察制度并不是百分百可靠的。限于此時的通信技術, 設在各省省會的提刑按察使司并不能把所有的地方都監管了, 總有偏遠的地區不受重視,不得不處在監管范圍之外。同樣是限于此時的通信技術, 若是官官勾結存了心要欺上瞞下,那么地方上的問題很可能就沒法上達天聽。再有一個,提刑按察使司的監察對象是官員, 他們往往都忽略了老百姓們的聲音,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就拿青蓮教這事來說吧,青蓮教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先在一些小鎮上混得風生水起,再漸漸朝繁榮一些的地方發展,于是地方上的官員竟然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不對。他們太脫離群眾了。 老百姓們究竟過著怎樣的日子,偏遠小縣城中的縣令究竟有沒有盡到父母官的責任,某地的旱情究竟是不是像官員上報的那樣嚴重,賑災物資究竟能不能實打實地送到災民手里,政績斐然的大官究竟有沒有貪了底下人的功績……其實皇上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這時的老百姓可沒法上網發帖子去。 讓皇上能真正地知曉天下事!柯祺的民間監察機構的概念就是基于這一點提出來的。 千萬不要小看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柯祺穿越前的那個時空中的北京朝陽區的人民群眾就是偉大的榜樣!按照柯祺的想法,監察員們都來自于群眾,也繼續藏身于群眾,他們的身份始終都是保密的。 開瑞帝順著柯祺的折子繼續往下看,很快又看到了一個新的概念:“網狀管理結構?” “如果不事先采取一些措施,民間監察機構發展到最后,肯定也會出現欺上瞞下的現象。網狀管理結構盡可能地減少了欺上瞞下的發生。不過,這也使得機構的運轉需要有更多的人手支持?!笨蚂髡f。 在柯祺的設想中,一個監察員并非只負責監察一個地方。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有某一、某二、某三共三個監察員,某一負責甲乙丙三地,某二負責甲丁戊三地,某三負責甲己庚三地,這樣一來甲地就是一個并集,共有三位監察員負責監察它。與此同時,乙地除了被某一監察,同時也被某四、某五監察,它同樣是并集。這些初級監察員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往上面遞消息時就沒法一起撒謊。 如果甲地發生的一些事,某一、某二、某三傳遞上去的消息卻不一致,這里面就有問題了。 與此同時,每一位初級監察員又需要同時向三位中級監察員匯報消息,除了他們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們上頭的中級監察員會是誰。他們正好又處在三位不同的中級監察員的并集中。這樣一層層的并集積累下去,整個監察網就是漁網狀的了,而不是樹狀的。順著其中一個點往下或者往上延伸,誰也不知道這個點會延續到誰身上去。除非網上的所有人都選擇欺上瞞下,否則謊言很容易就被拆穿了。 身為上位者,開瑞帝立刻就意識到了網狀管理結構的靈活和高效。它完全可以被更廣泛的應用。 不過,網狀管理結構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整個結構中需要更多的人手,而人手問題最終都可以被歸結到錢上,沒有錢是搞不出這樣的大動作來的??蚂髦挥X得非常慶幸,還好他穿越到了一個王朝的開始,國庫里不差錢,老百姓們通過休養生息也恢復了一定的活力,他的很多想法才有可能被實現。若他穿越到了亂世或者一個王朝即將滅亡時,就算他有再多的想法,也會巧婦難于無米之炊。 就柯祺個人來說,開瑞帝已經是他在這種家天下的社會體系中能遇到的最好的上司了。 不過,就算國庫不差錢,為了使成立民間監察機構這事具有更高的可行性,柯祺并沒有脫離于實際去紙上談兵,他的很多想法都是立足于現實的。在他的方案中,他已經盡可能把一切問題解決了。 首先,監察員從哪里來? 如果從零開始培養,先不說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工程,就說在培養監察員時把他們聚在一起,監察員的身份就暴露了,達不到保密的效果。對此,柯祺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把退伍老兵們利用起來。 因為邊境不平,安朝有強制服兵役的規定。戍邊軍來自天南地北。每年都有不少士兵因傷退役,他們的安置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在這些傷兵中挑選一些人,讓他們和別的傷兵一樣領了撫恤金返回原籍,他們就完美地把自己監察員身份藏住了。因不需要另外找人手,金錢的投入也降低了。 不過,安朝的傷兵、老兵福利并不是很好,雖然這已經比前朝好了很多。這里暫且不提。 其次,傳遞消息的途徑是什么? 想要構建一個能貫通全國的消息傳遞網,這是需要把真金白銀往里面填的。即便開瑞帝不差錢,叫他真拿出這么一大筆錢來,他也得rou疼。對此,柯祺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把各地的驛站利用起來。 別以為快遞物流是現代人的專屬,其實古代也存在著物流現象。 用柯祺穿越前那個時空中的歷史舉例,唐玄宗時期,全國約有一千六百多家驛站,共兩萬多人從事驛傳工作。安朝自然也有驛站。這種驛站是官方所設,主要為皇家、達官貴人們服務,能使得全國各地的農副產品集中向京城和中心城市流動。除此以外,物流業還要承擔糧食的儲存和轉運工作,各地在此基礎上設有倉儲,能滿足賑災等需求。另外,在戰爭時期,驛站還承擔后勤物資的轉運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秋林文報》能在全國各地發行,也是因為報紙方已經選擇和驛站合作了。各地的驛站每個月都能收到提前印出來的報紙,這報紙和朝廷的文書放在一起。報紙就在驛站進行售賣。 如果把這些驛站利用起來,那么民間監察機構的消息傳遞網就不需要從零開始建立了。 不僅不花錢,柯祺還針對驛站提出了一些能夠賺錢的改革方案。 現有的驛站是不賺錢的,國庫每年要撥出一些銀子用以維系驛站的運轉。老百姓們幾乎不用驛站寄東西。這一個是因為驛站確實不接地氣。另一個則是因為此時的人安土重遷,靠土地吃飯的老百姓們幾乎不出遠門,一家人始終生活在一起,嫁娶也都在鄰近幾個村子內,他們沒有那么多信要寄。并且此時的百姓習慣了自給自足,除了食鹽等要買,需要買的東西很少,各地民用物資的運送不頻繁。 民間的物流業主要是靠各類鏢局和商行的私人物流撐著。 靠驛站賺錢?這就好比是有人想要賣鞋,結果他到了某地后卻發現當地人從不穿鞋子,于是他難過得哭了起來。然而,柯祺卻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把所有不穿鞋的人忽悠來買鞋,他就賺大發了! “皇上,我們可以在《秋林文報》上增設一個‘遠購’版塊?!笨蚂飨胍诠糯_淘寶。 現代淘寶業發達,商品能很快送到用戶手里。古代肯定做不到這樣,不如每個月統一送一次。 打個比方,二月的《秋林文報》遠購版塊中羅列了各種商品的價格,人們可以按此選擇自己要的商品。他們先交付一定的押金,由專人將他們要買的東西記錄下來。等到三月時,驛站把東西統一送過來,同時再把四月遠購價位表送過來。這樣一來,驛站肯定是能賺錢的。以一個鎮子(包括底下的眾多村子)為一個單位,驛站只需要把東西送到鎮子上就好,然后專人再按照記錄一一發放給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