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這話說得眾人不免都笑起來,一時也有人笑著去拉扯王夫人。 更有薄夫人心疼這個干女兒,干脆道:“是了,誰娶了佩珩,自然是有福氣的,只是也得挑得著這么有福氣的人。太后娘娘您洪福齊天,好歹幫著給看看,也好讓佩珩沾沾你老人家的光?!?/br> 太后娘娘聽著喜歡,拉著佩珩的手,卻誰望向了蕭杏花:“我說一人,那和佩珩自然是相陪,也是絕無僅有的好親事,只是鎮國侯夫人未必樂意!” 蕭杏花一聽這個,心中不免一沉。 這是什么意思,敢情還是沒忘記那涵陽王,想著讓自己女兒去給涵陽王當妃子? 其實佩珩經歷了這一場事后,她對于誰來當自己女婿,已經是隨緣了。 只是涵陽王……真得可以嗎? 而此時就有其他人起哄道:“瞧太后娘娘話里意思,竟然是有了合適的人選?好歹說幾個來聽聽,讓小姑娘瞧瞧,是否能看順眼!” 太后娘娘樂呵呵地道:“其實啊,我原本想著——” 誰知道她這話剛說到一半,就聽到外面有咚咚咚的跑步聲,就像是有急行軍忽然行至殿外,一時更有男子低沉的吆喝聲,以及殿外宮女們的驚叫聲。 眾人聽了,臉色頓時驟變。 這可是太后娘娘的養心殿,況且這大過節的,怎么會有人如此驚擾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的話說到一半硬生生停住了,她擰著眉頭側耳聽著,臉色也是變了。 須知她活到這么大年紀,什么不曾見過,如今一聽這動靜,就意識到不對勁了。 不過好在她是經歷過風雨的,忙故作鎮定地斥道:“德庸,快去看看,外面這誰???大過年的,怎么跑到哀家這里來放炮仗!” 放炮仗……? 眾人自然明白,這聲響,顯然不是放炮仗那么簡單。 可是此時此刻,緊張地握著手,咽了口唾沫,慘白著臉,心里暗暗祈禱,只盼著是虛驚一場。 只是這希望,卻是很快落空了。 那大太監張德庸匆忙跑出殿外后,很快就跑回來了。 跑回來的他,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言語都不成句子:“外面,外面有御林軍,已經圍住了這養……養心殿……” 終于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哪敢去看啊,剛一露頭,就見森森長矛在不遠處亮著。 御林軍? 眾人倒吞了一口涼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蕭杏花皺了皺眉,站起來,走到太后娘娘身邊,安慰道:“許是宮里發生了什么事,皇上擔心太后娘娘安危,這才來御林軍過來護著太后娘娘。其實也不必擔心,再等片刻,自然有消息進來了?!?/br> 皇太后手都有些哆嗦了,勉強握住了茶盞,點點頭:“對,對,許是出了什么事,皇上怕這邊出事……等一等,等一等……” 第109章 蕭杏花掃視過眾人,只見除了太后,其他諸位夫人臉色也并不好看,旁邊的太監德庸更是跪在那里不敢抬頭。 而身邊的宮娥嬤嬤們,自然也是大氣不敢出。 她嘆了口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煩請大總管陪我出去,看看究竟?!?/br> 這倒不是她大膽,而是想著,若真是那要砍頭的禍事,躲著也躲不過,倒不如大方出去瞧瞧。 “娘!”佩珩和秀梅同時出聲,起身:“娘,我陪你出去看看?!?/br> 蕭杏花淡聲道:“鬧什么鬧,你們陪在太后身邊,伺候太后用盞茶!” 說著,她起身就要出去。 佩珩自然擔心娘,起身就要隨著,太后娘娘忙道:“忙著,杏花,再等等看!” 佩珩也起來拉住了蕭杏花,低聲道:“娘,爹和哥哥也在宮里,好歹等等他們?!?/br> 蕭杏花其實也想著這個,可是假若真有什么事,怕是他們都自顧不暇了?要知道這可是皇太后的寢殿,宮中再是鬧騰,也不該鬧騰到這里來??! 正想著,就見外面一個女官臉色蒼白地撲進來,對,幾乎是撲進來的,一撲進來,便噗通趴在了地上:“太后娘娘,適才那王侍衛長說,有事向皇太后稟報,這,這……” 那女官平日看著也是分外持重的人物,如今幾乎不知道該怎么說話了。 要知道那位侍衛長,可是絲毫沒有要和誰商量的意思。 可是這是皇太后的寢殿,哪里輕易容的一個區區侍衛長進來,再說了,殿內還有一干子夫人郡主的。 皇太后神色復雜地望著地上的女官,沉聲喝道;“慌什么慌,也未免太沉不住氣!” “是——”那女官忙深吸幾口氣:“奴婢知錯了?!?/br> 皇太后閉了閉眼睛,緩了緩,這才道:“去吧,讓那侍衛長進來,給哀家講明白?!?/br> 眾人無聲地坐在那里,僵硬地挺著脊背,一聲不敢吭。 此時此刻的她們,腦中自然浮現出許多事來,譬如朝代更迭,譬如藩王作亂…… 許多事,你在史書上看到過,也曾聽年長的人提起過,可是卻總以為,那些事都是陳年舊事,距離自己很是遙遠。當有一天,這些事就在你眼前,即將發生的時候,卻腦子里一片空白,只是寂靜無聲地瞪大眼睛,屏住呼吸,默默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寢殿內安靜得她們能聽到彼此的氣息聲,而就在這種異樣的安靜中,一個身披鎧甲的侍衛長踏步進來,單膝跪下。 “屬下張景琰,乃內侍衛總長,奉旨捉拿刺客,絕不敢有絲毫姑息,驚擾了皇太后之處,還請皇太后贖罪?!?/br> 這人說起話來,倒是鏗鏘有力。 皇太后此時已經從最初的震驚和些許慌亂中恢復過來,她瞇著眸子,盯著下面跪著的這位內侍衛總長,高高地傲起頭來,冷聲道:“大膽奴才!” 說著間,一盞茶就此擲在地上,名貴的瓷盞碎了一地,潑在了那繡工精致雍容的波斯地毯上。 眾人都明白,皇太后此時是在硬撐著,去試探這位侍衛總長的底線,也是在摸對方的底子。 卻見那侍衛總長張景琰單膝跪在地上,神色未變,沉聲道:“屬下知罪?!?/br> “知罪?好一個知罪!大膽奴才,你既知罪,且給哀家說說,是哪個膽大包天的,竟然讓你帶著侍衛把哀家圍了起來,這是反了你們了!你們是不是嫌哀家年紀大了還不死,這是要活活逼死哀家??!” 皇太后氣得幾乎喘不過氣來,旁邊的佩珩忙去幫她捶背,其他幾個夫人也都趕緊圍上來。 那侍衛總長張景琰也不敢抬頭,只好道:“皇后娘娘贖罪,屬下實在是奉旨行事……” “奉旨,奉旨!你奉得是誰的旨,又是捉拿的什么刺客?快快說來!” 張景琰見太后娘娘氣得不輕,其實也有些怕萬一氣壞了這位老祖宗,到時候便是他能捉拿了刺客,皇上也輕易饒不了他,于是只好咬牙道: “是……是皇上今日在正陽殿遇到刺客,受了驚擾,后來發現那刺客向皇太后這邊跑來,所以命,命屬下前來捉拿?!?/br> 太后娘娘聽得此言,一時幾乎是驚得面無人色,又氣得兩手顫抖。 “皇上遇刺,如今是什么情境?可曾傷到?皇上不是在坤寧宮設宴,好好的怎么又去了正陽殿?” “既是有刺客,那自然該捉拿,可是怎么把哀家這行宮圍了起來,還是說,你這狗奴才,竟然以為哀家窩藏了刺客!” 事關重大,這張景琰跪在那里,哪里再敢說半個字。 皇上遇刺,怕是瞞不住的,滿宮里很快都要知道了,這個可以說,只是皇上遇刺后,傷勢到底如何,以及現在是什么情境,他又如何知曉? 還有那刺客怎么跑到皇太后這邊來了,他又怎么可能知道,怎么敢說什么! “罷了,罷了,你給哀家滾出去,哀家自己過去看看皇上,到底傷得沒有,再去問問他,難道他竟以為我這做親娘的會去害他!” 說到這里,太后語氣中已經頗為沉痛悲憤。 “這,這——太后娘娘,請息怒,如今只怕刺客尚在宮中,若是太后娘娘出去,萬一傷到了,只怕——” 可是他的話哪里攔得住飽受驚嚇過后的皇太后,她起身就要往外走。 誰知道剛一起身,那身形便是一晃悠,整個人往前栽下去。 也幸虧蕭杏花離她近,下意識地伸手,將她接住了,這才沒直接落到地上。 “太后娘娘暈倒了,快,快去叫御醫!” 蕭杏花沉聲命道。 底下跪著的那張景琰一時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蕭杏花一跺腳:“還傻愣著做什么,若是太后娘娘出了半點差錯,你可擔當得起?!” 張景琰咬牙:“是,屬下這就派人去請御醫過來!” 其實太后娘娘不過是飽受驚嚇,憂慮過度,急火攻心罷了,也是趕上過年吃得難免較往日油膩了去,體內火氣大,這才在急怒之中暈倒過去。 御醫匆忙趕過來,過了脈,又針灸一番,太后娘娘在這么一番折騰后,也安然睡去了。 而旁邊一群夫人姑娘們,親眼經歷了這許多事,已經是兩腿虛軟,眼前發黑了。 皇上那邊遇刺了,太后娘娘又在自己跟前暈倒了,外面還一群一群的侍衛守著,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自己還能回家嗎,朝中會開始動蕩不安嗎? 還有北疆聽說開始不太平了,如此一來,內政不穩,北狄人會不會趁虛而入? 這群夫人們難免憂心忡忡地守在旁邊,cao心著自家種種。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圣旨下來了,眾位夫人匆忙接旨。 這圣旨卻是說,因宮中出了刺客,宮外唯恐不太平,是以請諸位夫人暫時移居養心殿旁的側殿歇息。 接了這道旨意,眾人心中了然,知道這是要捉刺客,可是又不想太過得罪她們這群人,干脆都趕到養心殿的側殿去,其實是軟禁起來。 這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不過好在比起之前臆想的種種可怕場景要好了太多,眾人也就認了。 蕭杏花是隨著眾位夫人一起過去側殿的,那側殿后面是單獨的一個院子,修建的也頗有些規模,這些夫人帶著丫鬟住下都是綽綽有余的。 蕭杏花和女兒媳婦獨占了一處,正屋她們住,旁邊的抱廈可以供隨行的丫鬟來住。 虛驚了這么一場,蕭杏花坐在那里,長出了口氣:“也幸好今日沒有帶著千翎和思槐,要不然可是讓他們委屈了?!?/br> 如今她那寶貝孫子也終于取出名字來了,因出生沒多久就去了槐繼山,所以起了個名字叫思槐。 千翎和思槐兩個胖小子,本來是要抱進宮的,太后娘娘說想看看,可是她到底沒舍得,就推說吃東西咯住了,怕驚擾了太后,這才沒抱進來。 如今想想,倒是因禍得福了。 “娘,他們在咱府里固然是好,只是如今爹和兩位哥哥也都在宮中,大嫂又在紅纓軍中,家中無人主事?!?/br> 佩珩低聲這么提醒道。 如今宮中是什么局勢,只怕外面的人都不知曉的,現在他們一家子都在宮中,消息也傳不出去,府里就這么兩個小主子,還不知道會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