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娘笑盈盈的看過來,渾身打扮得那叫一個貴氣標致,看得人都挪不開眼。 “娘,你這樣真好看!”她先和嫂子一起給爹娘請安,之后終于忍不住贊嘆出聲。 娘三十有二了,在白灣子縣,那都是當奶奶的年紀了,便是身段模樣還好,可是必然也不好打扮的,打扮了,還不知道被別人怎么說道。 如今好生裝扮一番,乍看還以為和她差不多年紀,像她的姐妹! “還是我佩珩嘴甜?!币辉趺凑f女兒是娘的貼心小棉襖呢,可是比那又傻又楞只知道撕光的男人強多了! 旁邊的秀梅卻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公爹,想著公爹看樣子有些奇怪呢,站在旁邊,低著個頭,倒是不像平日那肅穆威嚴的樣子,這是怎么了? 蕭戰庭沒想到他正要說話,卻被兒媳婦女兒截住了,如今再想說什么,卻是不能,只好最后看了蕭杏花一眼,硬生生收回來,卻轉首對女兒佩珩和兒媳婦秀梅囑咐道:“出去好好玩?!?/br> 佩珩和秀梅自然沒想到爹對自己囑咐這個,忙恭敬地道:“爹,我們知道的?!?/br> 一時蕭戰庭徑自出去了。 秀梅和佩珩這才圍到蕭杏花身邊:“爹這是怎么了,看樣子有點不對勁呢?是不高興我們出去玩?” 蕭杏花差點噗嗤一聲笑出來:“瞎想什么呢,他萬年這棺材板表情,什么時候好過!” 說笑間,她細細打量自己女兒,不免贊嘆連連,點頭不已。 這女兒生得顏色好,柳眉仿佛初春時剛抽的柳葉兒,水眸靈動像極了自己,身段婀娜,纖腰細細,是個天生的美人坯子。 只是她事先囑咐過,女孩兒家年紀不大,可不能妝點得妖嬈了,是以臉上只薄薄的一層粉兒,頭面也是選了貴氣簡單的,身上衣衫,以不束腰顯胸為要。 那王嬤嬤也是個人精,自然明白這其中意思,如今打扮出來,分明姿容無雙,卻又不會失了莊重,甚至意態間帶著嬌憨和稚嫩之氣,分外惹人憐愛。 蕭杏花滿意,想著趕明兒倒是要給王嬤嬤提些月錢,或者賞些東西,也難為她這么費心呢。 安南侯夫人今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她沒想到,這一次燕京城差不多有臉面的都來了。 不說其他,只說博野王家的那位寧祥郡主,竟然也應邀前來,這就讓她吃驚不小。那寧祥郡主是什么樣人,博野王在朝中又是怎么樣的地位,她區區一個安南侯夫人,一個聽上去仿佛很風光其實里子什么都沒有的安南侯夫人,竟然能請得動寧祥郡主? 安南侯夫人明白,這都是因了鎮國侯要來吧? 她這個人生性伶俐,寧祥郡主那點心思一看就透。 想到這個,不由喜上眉梢,又因為她把鎮國侯夫人和寧祥郡主要過來的事暗暗傳出去,所以其他有頭有臉的夫人都來了。 就在安南候府的后院外,有一道長廊,那長廊外的湖水中滿是荷花,雖說荷花經了昨日的暴雨已經有些慘敗,不過好在湖景不錯,且在涼亭上遠眺一番,再吹吹這夏日雨后的小涼風,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一群麗影佳人們在奴仆伺候縈繞下,三兩成群,說說笑笑的,其中穿梭著安南侯府的丫鬟,捧著各樣食盒攢盒,給各處小青石桌遞送各樣精奇瓜果點心。安南侯夫人好不容易攢了這么一個會兒,自然刻意想做好的,還特意請了外面的說唱,在涼亭外搭了個小花棚,給大家吹拉彈唱,好生熱鬧。 最東邊花團錦簇的一群人,其中為首的便是朝中康泰公家的二夫人,這位二夫人本家姓薄,是以人稱薄夫人的。 薄夫人素來是個高傲的性子,目無下塵的,此時周邊圍繞著一群人正在那里說笑。因這薄夫人的公公康泰公也是幾朝元老,薄夫人在家里掌家,面上自然風光,一群人都夸她呢。 薄夫人聽著得意,這話題說著說著,不知道怎么就說到了生兒子的話題。她生了兩個兒子,都是有出息的,自然更是有許多話要說。 說著間,就有人提到了蕭戰庭家兩個兒子:“要說起來,鎮國侯吧,原本看著是個孤零零的光棍漢,身邊既沒個女人服侍,底下也沒個兒女的,也算是燕京城里一等一的冷清人。誰知道猛地里跳出個侯夫人來,還帶著又是兒子又是媳婦的,連女兒都有了,一下子就齊活了,也算是一件稀罕事?!?/br> “噓,聽說這位鎮國侯夫人也要來呢,小聲點,別讓人聽見了!” “哪有,沒來呢吧?”說著,翹頭看。 “說起這個,你們或許不知道,安南侯夫人拿著這事暗暗朝我夸口了呢,說是鎮國侯夫人的回帖,是鎮國侯親自幫她寫的,嘖嘖,要說起來,這位鎮國侯對他這位鄉下夫人可也是捧在手心呢!” “真的?他竟親自給夫人代筆?” “可不是么,我瞧了那回帖,那筆跡,可不是尋常人能寫出來的,就是人家鎮國侯的手筆!” 她這么一說,大家都多少有點震撼,一時想起鎮國侯如今在朝中的權勢,再想起這鎮國侯竟仿佛分外敬重和寵愛他那鄉下來的夫人…… “這個……不知道鎮國侯夫人什么時候過來,我看著天不早了呢?”孫夫人是陳尚書的夫人,此時忍不住看向園子入口處。她覺得她是不是該趁早巴結巴結人家啊,之前進宮她也跟著進了,只是沒能近前,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樣兒的人,好不好說話? “聽說鎮國侯家那兩位兒子都是娶了娘子的,不過還有個小女兒,還沒及笄,婚事也沒定下來?”說話的是汝凌侯家的當家太太,她家里膝下三個兒子,最小的那個年方十七八,還沒有定親。 “那小姑娘啊,模樣倒是長得好,標致得很,只是我看到底是市井出身,連個識文解字都不會,更不要說琴棋書畫的……”薄夫人是見過佩珩的,便隨口這么說道。 “這樣啊……”汝凌侯夫人嘴上這么說著,心里卻是在想,便是不會那些又如何,還沒及笄,小得很,可以慢慢教,模樣長得好,好生打扮打扮怎么也不差。 大家氣度這都是慢慢養出來的,娶回家里她慢慢調理,總會好起來的。 正說著呢,只聽不遠處傳來說笑聲,卻是安南侯夫人親自迎著一行人走過來了。 “這就是鎮國侯夫人了!”有人小聲提醒說。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紛紛看過去。 只見安南候夫人陪著的那婦人,看上去約莫二十五六的年紀,姿容上等,烏黑的發髻錚亮,頭上斜插著一根古木根簪,古樸雅致。那婦人皮膚瑩白,身段窈窕,緩緩走來,海棠紅的裙子隨風波動,既艷美,又富麗,竟隱約有幾分雍容貴氣。 “這是鎮國侯夫人?不是說鎮國侯夫人長在鄉下,年已老邁?” “老邁?人家和鎮國侯年紀差不多!” “我瞧著這氣勢,哪像鄉下來的,該不會弄錯了吧?” “看著和上個月太后娘娘壽宴確實有些不一樣,不過的確是那個人兒,模樣臉眉眼都沒錯!” 蕭杏花耳朵是個尖的,一邊和安南侯夫人說著話,一邊聽著這邊的動靜,有一些竊竊私語便落入了她的耳中,當下心里自然得意。 想著老娘但凡打扮打扮,便能讓你們刮目相看,看你們以后誰還敢說什么“怎么一塊好rou掉到了狗嘴里”! 于是她越發牢記嬤嬤所教的禮儀,端著個莊重體態,想著讓她們刮目相看。 而就在這一片震驚贊嘆和不解的目光中,蕭杏花來到了眾人群中,剛一過來,便有人熱絡地打招呼:“夫人可是來了,剛才我們還念叨您,說就怕您貴人多忘事,倒是忘記了?!?/br> 說話的正是孫夫人,她覺得自己必須好好巴結這位鎮國侯夫人,她家老爺是個文臣,其實是有意結交鎮國侯,然而卻一時沒有機會罷了。 “夫人,你好歹給我們說說,這,這位就是令愛吧?”汝凌侯夫人在看過蕭杏花吧,便把那眼兒瞄到了佩珩身上。 蕭杏花笑了笑,道:“是了,這是我女兒佩珩,這是我二兒媳婦,秀梅?!?/br> 秀梅和佩珩聽娘提到自己,都恭恭敬敬地給各位夫人行了個禮。 于是自然圍過來許多夸的,夸秀梅文文靜靜,看著像個知書達理的,一問才知道人家爹是秀才,嗬,這下子沒跑了,書香門第!怪不得能嫁給將門虎子! 可憐秀梅她爹,在幾百里之外的那個窮秀才,正捧著一碗涼果茶喝的,忽然眼皮子就抖了幾下。 當然更多的是夸佩珩,夸佩珩生得相貌好,一看就是侯門千金大小姐。 那汝凌侯夫人本來就有意給自己三兒子看看親事,如今見了佩珩,也是意外。小姑娘打扮得分外得體,含蓄簡單,卻又不失了華麗,神態間嬌憨純真,透著甜美。再看姿容,只是年紀小了,假以時日,必是個絕色美嬌娘。 “嘖嘖嘖,瞧瞧這小姑娘,越看越喜人,模樣長得真好,咱燕京城打著燈籠也找不出幾個來!” “可不是么,這生得俏生生的,我家女兒若有這一半就好了!” 佩珩當下便被一群夫人圍著夸,她只能低頭笑著,也不好說什么。其實她明白,她娘帶她出來,除了有意結交幾個閨中好友,也是盼著她能多見幾個夫人,看看能不能在燕京城找一門好親事。 說白了,她娘打心眼里并不是太盼著把她嫁給霍六。 她不想反駁她娘讓她失望,可是心里也不情愿,只能是聽之任之,大不了打定主意,除了霍六,其他人都是堅決不嫁的。 她是對那堂堂俊俏都沒動心思的人,哪會見了誰家少爺便辜負了霍六。 而旁邊的薄夫人自然是對此分外不滿,只因蕭杏花完完全全搶去了她的風頭。她公公是四朝元老,國公爺,再怎么也比個根基淺薄的蕭戰庭要威望重吧?這群眼皮子淺薄的,卻圍鄉下夫人捧臭腳。 “夫人,聽說你之前一直住在白灣子縣?”薄夫人笑呵呵地上前,狀若隨意地問道。 蕭杏花正被一群夫人圍著說話,因這些夫人也有帶了自家女兒來的,于是便說好了一群女孩兒過去樹蔭下的草坪上蕩秋千玩,蕭杏花便讓秀梅陪著佩珩過去。 打發了女兒,她正想和那幾個家里有婚齡兒子的夫人熱絡熱絡呢,就聽到個聲音這么問道。 她抬眼看過去,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這不就是那天說什么“好好的一塊rou,怎么掉到狗嘴里”的那位夫人嗎? 呵呵,真是冤家路窄。 “是了,就是白灣子縣?!?/br> “白灣子縣可是屬于平州振陽府?” “是?!笔捫踊ㄒ廊恍Φ脧娜?,不過心里卻犯了嘀咕,想著這人難道竟然是個老鄉? “那夫人可知道彭陽縣?” 彭陽縣? 蕭杏花聽到這個,倒是忍不住暗暗打量了這薄夫人一番。 彭陽縣,她也是呆過一兩年的,因在那里實在是混不下去,才到了隔壁白灣子縣的。 “倒是知道,緊挨著白灣子縣?!?/br> 薄夫人一聽就笑了:“家里媳婦的一個遠親,就是彭陽縣人,如今因投親投到這里,恰好在府里住著,什么時候方便,倒是可以找他來認認老鄉,他說他也去過白灣子縣!” “還有這等巧事?”安國侯夫人原本就怕因為蕭杏花又得罪那薄夫人,聽到她們兩個聊起來,也是高興,便道:“趕明兒夫人把你那親戚請過來,說不得還認識!” 可是蕭杏花臉色卻微有些泛白,幸好臉上胭脂些許遮掩,倒是不輕易讓人察覺到。她故作從容地笑了笑:“若是同鄉,倒也是巧,趕明兒見見?!?/br> 偏生這個時候,寧祥郡主也恰好提著裙擺榻上這涼亭,她是個眼尖的,不近不遠地看著,便察覺到蕭杏花臉色仿佛不對勁。 第64章 當下也不聲張,走到近前來,笑著和大家找了招呼,又問起大家在聊些什么,安南候便隨意笑著道:“可不是在說同鄉的事嘛!” 又是便把剛才提及的同鄉一事說了,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家笑笑,之后便和寧祥郡主寒暄。 人家可是天子的親堂妹,博野王的嫡親女兒,那身份,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寧祥郡主和眾人打過招呼后,便借故坐在一旁歇息,暗地里卻支使了一個丫頭,叮囑道:“你去尋那薄夫人……” 如此如此這般地說道了一番,那丫頭得了命令,點點頭,自去辦理了。 卻說佩珩和一群小姑娘在樹蔭下的草坪上蕩秋千。大家都是年紀差不多的,一個個打扮得嬌俏動人,在丫鬟的伺候下,蕩秋千,捕蝴蝶,一個個玩得興致盎然。一時大家累了,又品著冰鎮瓜果,坐在旁邊一處花架子底下說話兒。 佩珩往日所交往的,不過是涼茶店的小婉兒,隔壁孫家的萍兒,那都是市井間的姑娘,平時所說無非是今日得了一塊花布做個什么衣裳,明日給爹娘納雙鞋如何如何,或者街頭布鋪子的伙計如何白凈。 現在她略帶好奇地望著大家,看到大家在一起說笑,暗暗留心去聽,卻是說起燕京城里的少爺,譬如那位汝凌侯家的三少爺就頗為俊朗,又說博野王家的世子,就是寧祥郡主的哥哥也要過來燕京城,還有那位年紀雖然有些大但是頗為俊朗的涵陽王,這一個個的,都成了她們嘴里說起的人兒。 佩珩心里不免思忖,想著看來無論到了哪里,吃穿如何,看來這個年紀的小姑娘都避免不了說道說道同齡的后生,只不過人家嘴里的提到的都是王侯,自己當年在家和閨中好友提到的都是尋常人家,能有個富人家的少爺那都是自己高攀了呢! 那邊正說著,大家便饒有興致地看向了佩珩,其中一個冗長臉的女孩兒,才十五六的樣子,眉眼機靈得很,佩珩記得,這是王尚書家的姑娘,閨名叫容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