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調查之前,我們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會議,主要是我們想知道,馮警長他們都調查到了哪些線索? 馮警長讓他手小一個很年輕的警員“英石”,向我們進行匯報,在開始之前,我對他說:“請盡量說得詳細一些,我們不趕時間?!?/br> 小警員英石下意識的看向馮警長,見他點頭后,這才從桌子下面,搬出了六大箱的資料。 我苦笑了一下,對非常實在的英石說:“案件資料在到達這里之前,我們都已經看過了。我想知道,你們為什么懷疑這幾起案件是同一兇手所為?” 案件的基本資料,在來之前,徐榮已經簡單的對我們說過一遍了,路上我又詳細的查閱了一遍資料,但是里面并沒有關于警方的調查內容,所以我是想要聽一下馮警長他們的調查結果。 英石又看向馮警長,這一次他沒有點頭,而是看向我問道:“你質疑我的調查有問題?” 我這回只能在心內苦笑了,我都還不知道他們調查的結果,怎么會無端的就進行質疑,這位老刑警,未免也太過敏感了一些! 馮警長似乎不想對我們透漏詳細的調查內容,李茜便笑著對她說:“馮叔,你別誤會,我們頭兒就是想要你給我們講講調查的內容,我們好學習一下?!?/br> 原來李茜認識馮萬斗,估計是因為她老爸吳鐵腕的關系。不過因為李茜和他相熟,馮警長緊繃的神經松懈了不少,他看著笑盈盈對其進行恭維的李茜,聲音平緩的對李茜說:“行,看姑娘你的面子,我就給你們講講這個連環jian殺案的事情?!?/br> 東井鎮周邊有很多附屬鄉村,都距離東井鎮非常近,第一起jian殺案發生在十五年前的九月初,就發生在距離東井鎮五分鐘車程的“毛利屯”。 根據法醫的檢驗,被害人是在女兒家中吃過晚飯后,回到自家庭院時,被人拖進菜園內,進行了強.暴和殺害。 然后,這起jian殺案,拉開了東井鎮連環jian殺案的序幕。 從那之后發生的jian殺案,全都在東井鎮附近的鄰村,其中有兩起案件,還發生在同一村屯,案發地相隔不到百米的距離。 兇犯行兇的手段和方式基本相同,最主要的一點,是在被害人的體內都發現了b型jingye,這將所有的案件連在了一起,指向了同一兇犯所為。 馮警長根據對現場的偵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兇手非常熟悉行兇的地點,會提前潛伏在所要行兇的地點,隨機等待被害人,一旦發現落單的被害人,就會出擊。 第三起案件發生時下著雨,被害人是在給丈夫送傘的途中,被在雨中等候潛伏多時的兇手殺害,可見兇手具有極強的的忍耐力,心細又冷靜。 這是根據前幾起案件,馮警長對兇手的分析結果,后來出現了目擊證人,也就是第七起案件的被害人,給案件帶來一些更有利的線索。 第七起案件的被害人是個只有十四歲的女孩,當時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馮警長在看到她的時候非常心痛,花費了很多耐心和時間,才令其開口。 被害女孩說兇犯在對她侵犯之時,將她的內褲套在了她的頭上,所以她沒有看清兇手的長相。然后她回憶在感覺到有人跟蹤之時,有聽到兇手哼唱一首很古怪的歌曲,馮警官問她如何古怪,她回答音調很古怪,不是漢語歌,歌詞她一句都沒聽懂,但她感覺聽上去很像是童謠兒歌。 馮警官請來了語言學者,請專家說一些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給被害人聽,被害女孩在聽了幾個地方語言之后搖頭表示應該不是方言。 語言學者又唱了一些古調,被害女孩都搖頭說不是,馮警官忽然想到了外國話,便讓語言學者試試長一些外國的民謠。語言學者先后唱了韓國童謠,英文兒歌,還有法語兒歌,當唱到一首日文童謠時,女孩一下子就激動了起來,說她想起來了,當時聽到的就是日文童謠。但是因為她不懂日文,所以并不知道兇手唱的是什么。 馮警長試著讓被害女孩進行哼唱一下,但是當她仔細回憶的生活,忽然因為情緒緊張激動,出現了抽蓄現象,詢問只好被迫終止了。 后來,馮警長找來一些日本具有地方區域性質的童謠讓被害女孩聽,女孩聽了近百首童謠,覺得很多都和那天聽的很相似,但是,卻有不能確定的指出到底是哪一首歌曲。 馮警長說日據時期,東三省和很多地方深受島國文化影響,很多人都會說日語,包括他們的下一代。然后從第一位被害人的年齡上結合來看,兇手很有可能年齡不小了。 兇手在十五年前第一次犯案,現在他的年紀最起碼也有五六十歲以上了,于是他們將這個年齡段,有性暴力犯罪前科的所有人,全都進行了一次排查,但是并沒有找到兇手。然后馮警長將嫌疑人的年齡降低至三十歲至四十歲之間,又進行了一次排查,還是沒有發現符合條件的兇手。 馮警長進行了非常緊密的排查,他將所有嫌疑人都進行了唾液,血液比對,但是并沒有找到相符合的兇手。 馮警長說完后,我問他可否有鎖定某個嫌疑人? 馮警長說在第三起案件發生時,辦案警員有鎖定三個嫌疑人,年齡在四十至五十五歲之間,其中兩名有強暴犯罪前科,還蹲過大牢,在案發時,都剛出獄沒多久。而另外一名嫌疑人,被巴士司機目擊,曾出現在第三起兇殺案發生地附近。 第144章 被害人與加害者 我讓英石將馮警長懷疑的三個嫌疑人資料拿給我看,其中兩名確實都是有強jian前科,是刑滿釋放的人員,現在年齡都在六十歲以上。不過他們都有其中一兩期案件事發時的不在現場證明,馮警長敏銳的發現,他們倆的不在場證明沒有重合,不排除二人交替犯案的可能。 不在場證明這種東西總會發現能夠擊破的缺口,所以并不能夠徹底洗脫嫌疑人身上的嫌疑,而馮警長不愧是老刑警,竟然敏銳的懷疑不在場證明呈現交替性的兩名嫌疑人,有可能在時間上進行交叉犯案,以此來進行反偵查,擾亂調查進度和方向。 第三名嫌疑人叫做太日,有些特殊,四十來歲,智力有些問題。在案發后,有巴士司機目擊到他從兇案現場附近坐上巴士,身上還有可疑的血跡。 當時辦案的民警將太日列為了頭號嫌疑人,在他的屋內發現了沾有血跡被清洗過的衣服,便將他逮捕歸案,還將他帶到兇案現場進行指認。 當時太日十二歲的兒子說是他洗的衣服,他認為爸爸衣服上面的血是雞血,因為之前他一直嚷著要吃炸雞,說一定是他爸爸殺雞時沾到的血跡。 辦案民警沒有采納相信太日兒子的話,將太日關了起來,并進行粗暴的審訊。 當時的辦案民警,因為管區接連發生jian殺案,還有兇手的變態行徑,感到非常的憤怒,所以可以想象,審訊的手段會有多么的蠻橫粗暴。 已讓太日認罪的目進行的審訊,這違背了馮警長的做事理念,所以他堅決的表示了反對。但當時負責此案的主審警官,一心想要盡快結案,由此與他發生了爭端,馮警長離開了他原本的隊伍,開始一個人進行調查。 十幾年前的dna檢測還沒有像現在這么發達,鄉鎮的驗尸也沒有非常的精細,有關兇犯的數據并不完善。在證據并不十分健全情況下,心智有問題的太日,就因為和兇犯的血型相同,便在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認罪了。然后判決書很快就下來,太日被判處了死刑。 憶起這件事,馮警長顯得很難過,他說那時太日的兒子,堅稱是自己洗了父親那件帶血的衣服,不是他父親為了消滅證據而為,經常一個人跑到警局來哭訴,但是根本沒有人理睬他。 馮警長覺得沒有母親,又即將失去父親的男孩很可憐,而且他覺得太日也不是此案件的真正兇手。因為兇手做事謹慎細心,可見智商很高,而像太日這樣心智不健全的人,不可能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于是,馮警長以個人的名義,像檢察院遞交了資料和報告,給太日申請緩刑的機會。 檢察院將此事遞交到了法院,法院駁回了請求,但馮警長不死心,又繼續遞交申請,并補充更多的調查資料,這才給太日換來了一個緩刑的機會。 但是,第三起jian殺案發生后,兇手就好像是消聲滅跡了一般沒有再出現。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太日就是真正的兇手,所以他被關起來后,才會沒有再發生類似的案件。 被害人的家屬開始對此事進行施壓,要求剝奪太日緩刑的機會,立即處以死刑。 馮警長那時因為太日的關系,在警署被人孤立了,但他還是盡最大的努力,一邊查案,一邊想辦法保住太日的性命。 但是,在太日被關押了三年后,法院下達了對太日執行死刑的文書。 馮警長再次遞交申請緩刑的陳情書被駁回,但是他沒有因此放棄。就在判決書下達的第二天夜里,馮警長在兇手可能出現的地方進行巡邏時,發現了可疑嫌犯,并對其進行了抓捕。 但是因為雨天路滑,周圍太黑,馮警長摔下了斜坡,沒能成功將嫌疑犯抓捕歸案。不過,他在搏斗中,揪下了被害人的頭發, 將其帶回警局進行比對,發現與兇手遺留在現場的dna相同,因此證明了太日的清白。 馮警長說當時負責調查此案的人非常多,有人手腳不干凈,偷換了嫌疑犯的部分dna線索,但是他自己進行調查得到的線索和兇犯dna,都有先見之明的進行了謹慎的保管,這才得以證明太日的清白。也因為警局有人偷換證據,馮警官懷疑,東井連環jian殺案之所以這么長時間沒破獲,就是因為內部的腐敗和證據的破壞。 執法機關若是存在腐敗行為,這將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墒?,這種腐敗在古今中外都無法避免,所以才會有冤假錯案發生。 也許,并不是警局內部真的就存在腐敗問題,而是追查兇案的警員,想要盡早結案,才會一時腦袋熱的搞了一些把戲。卻沒有仔細的想想,這么做,將會葬送一條無辜的性命,另一個家庭破碎,甚至令其子女永遠抬不起頭來。 不過還好,被冤枉的太日能夠重見天日,但馮警長說起此事時,卻是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原來,太日在出獄時,被堅信他就是兇手的被害人老公給捅死了,就在馮警長和太日兒子的面前。 被害人成為了加害者,東井連環jian殺案,令無數家庭破碎,令很多人成為了無辜的被害人,也令很多人,成為了加害者! 太日死了的一個星期后,東井鎮附近再次發生類似的jian殺案,人們這才開始相信太日不是真正的兇手。不過有些被害人的親屬,更愿意相信,第四起案件,只不過是模仿案件而已,真的兇手,已經死掉了。 但是接下來再次發生的兩起案件說明,東井連環jian殺案的兇手,還沒有落網,仍在繼續犯案。 東井連環jian殺案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色旋渦,牽扯進去了太多人。不過,勇氣過人的馮警長,一直穩穩的站在旋渦中心,想要通過正義的力量,驅散黑色旋渦,找到暗藏在其中的真相! 因為他堅信,這是,刑警的責任! 第145章 性倒錯 馮警長一直沒有放棄調查這起東井鎮連環jian殺案,曾經鎖定了多名犯罪嫌疑人,但是找不到確切的證據,這案件就被擱置了下來,直到最近又發生了第七起案件。 聽完馮警長的講述,我們對東井鎮連環jian殺案有了一些了解。胖子不明白,兇手的罪案時間非常不規律,時間跨度有時很大,有時很短暫,如此混亂的作案時間,到底是此案為不同人所為,還是兇手存在一些隱情? 我和李茜都覺得這是兇手用來反偵查的手法,此案件的兇手,是一個智商相當高的人。 根據馮警長調查的結果來看,兇手是一個非常堅韌沉穩的人。而從被害人致命傷的鑒定報告來看,兇手下手非常狠辣,所以頸部的勒痕深而清晰,沒有一絲猶豫的現象。 被害人的尸體都受到了施暴和凌辱,說明兇手有“性心理障礙”,也就是“性變態”。馮警長說他也曾經懷疑過兇手患有“性倒錯”。 英石問我們什么是“性倒錯”? 我告訴他這是性變態的舊稱,他便有好奇的問我道:“性變態不是罵人的話嗎?” 我笑著對他解釋,性變態是一種精神類心理障礙疾病,其中包括戀尸癖、戀童癖、異性裝扮癖,還有露陰癖等,像是性虐待也是性變態的一種,包含受虐癖和施虐癖。 英石一臉崇敬的看向我,我則是看向馮警長對他說:“前輩,對于兇手的年齡問題,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可以說一下嗎?” 馮警長目光凜冽的看向我,我沒有退縮,一直保持著謙和的笑容與他四目相視,片刻后,他笑了:“我倒要聽聽,你有什么更高明的見解!” 我笑著表示自己哪里有什么高明的見解,只是根據以往案例的經驗,結合一些心理犯罪的常識,說一下淺薄的看法。 兇犯在實施強.暴后,都會將一些異物插入被害人的下.體,說明罪犯對異性的性器官有著很深的著迷,這也同時說明他性經驗很少,可見他應該是未婚。而從他輕松制服被害人,還有被害人頸部的勒痕來看,兇手很有力量,這說明,他應該很年輕。 我見馮警長露出嗤之以鼻的神色,便舉例提起以前看到過的一些花邊新聞,說有些年輕的女孩因為下.體被放進異物去醫院進行救治,通常這些異物包括牙簽,火腿腸,筆帽等物。而這些異物,基本上都出自女孩們不具有性經驗的男朋友之手。 這是沒有性經驗的兩性男女,有時會干出來的事情,所以,我懷疑兇手在第一次行兇的時候,年齡很有可能都沒有超過十八歲。也就是說,他現在的年齡,大概還沒有到三十五歲。 聽我這么說,馮警長有些動搖了,他問我若是兇犯的年齡這么小,為什么第一次行兇,會選擇一個七十歲的老太太動手。 我告訴他,jian殺案的兇手,通常被害人的年紀越小,往往兇手的年紀越大,相反的,被害人的年紀越大,而兇手的年紀會越小。沒有經驗,年齡又小的兇手,第一次作案的時候,會挑選容易控制,年齡比較大的被害人。等到成功之后,他們會變得自信起來,然后挑選的被害人的年紀,也會隨之變小。 胖子說根據側寫分析來看,兇手不會輕易的收手,一日沒有抓到兇手,他便會再次繼續犯案,直到他被抓捕歸案時,這種噩夢才會停止。 馮警長聽我們提到側寫,便問側寫是什么? 我對他進行了解釋,告訴他所謂的側寫,就是根據以往發生過的案件留下來的經驗,結合犯罪心理學,以及被害人的資料,尸體的狀況,現場遺留下來的線索,進行推斷。 馮警長覺得這很兒戲,覺得我們是在玩偵探游戲,光憑這種猜測,根本無法破案。 李茜笑著告訴他這是有根據的猜測,是經驗和科學的結晶。還告訴他我們三分隊在成立后,依靠側寫分析,破獲了很多案件,我們是這方面的行家。 馮警長不管我們是不是側寫行家,他只想要盡快破案,抓獲令東井鎮人心惶惶的兇犯,早日讓大家出行能夠得到平安無憂。 我們和馮警長的意見有分歧,他堅持兇犯年齡很大,現今最起碼也在六十歲左右,而我們則是認為,兇犯的年齡很輕。 沒有馮警長的配合,我們無法在東井鎮組織開展調查工作,這對偵辦案情很不利。于是我對馮警長說,想要見一下第七起案件的被害人。 馮警長猶豫了一下同意了,讓石英給被害女孩打電話,請她的父母帶著她來一趟警局。 女孩的父母十分不情愿的帶著女孩來到警局,馮警長對她們表示了抱歉,并言明是上面來了“工作組”,所以才會麻煩他們再來一次。 我覺得馮警長這個人挺有意思的,便對被害女孩介紹我們是上面來的工作組,希望她聽幾首歌,回答我們幾個問題。 女孩似乎還沒有從創傷之中恢復過來,她的身體語言對我表現出了排斥,我便看向李茜,示意由她來與女孩進行溝通問話。 李茜帶著女孩走向一邊比較清靜的地方,我和女孩的母親也跟著走了過去。李茜讓女孩放松的坐在沙發上,并送給她一盒機器貓造型的棒棒糖,然后對她說:“感覺心里苦悶的時候,吃一顆糖,會頓時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很美好,你可以試一試?!?/br> 女孩微微點點頭,李茜便問她叫什么名字? 女孩回答說她叫“小卷”,因為一出生就長著自來卷,父母便給她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李茜說卷頭發很可愛,看上去好像洋娃娃一樣,還省去了燙發的錢。 小卷聽李茜這么說,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李茜接著告訴小卷,其實她也是卷發,小的時候經常被男孩子嘲笑,然后問小卷有沒有被班上的男孩子欺負過? 小卷搖頭,說班上的男孩子不欺負她,因為她跟他們是哥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