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第43節

    石苞、陳騫坐定,開始滔滔不絕地說出那番已重復過無數遍的話。

    “昔日,太祖武皇帝撥亂反正,輔佐劉氏,后漢禪讓給魏,真乃天下盛況??!魏朝歷經多代,其間幾近傾覆,幸賴晉王匡扶。晉王對魏實在有再造之恩哪……”

    “陛下可知道古代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禹的故事?”

    “你們的意思朕全明白?!?/br>
    這番話,曹奐幾乎都能背誦下來,核心意思不外乎是勸曹奐禪位給司馬炎。近日來,想必朝廷公卿也免不了對曹奐吹風,可唯獨石苞和陳騫的勸諫被載于史冊。這意味著什么?二人身為魏國軍事力量最強的藩鎮重臣,分量自然比朝廷公卿要重得多,因此,由他們二人出面,基本上可以算作最后通牒了。

    與此同時,司馬炎任命他的親信羊祜(hu)(司馬師夫人羊徽瑜的胞弟)擔任中領軍,統領左衛、右衛、前軍、后軍、左軍、右軍、驍騎七營禁衛軍,全權負責皇宮內安全。又臨時在京都洛陽增置了四個新的護軍,負責統領駐扎在京畿一帶的中央軍諸營以備不測。京都局勢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因為很快,這里將要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曹奐頒布詔書:“晉王祖孫三代輔佐皇室,德勛澤被四海,朕決意將皇位禪讓給晉王……”

    司馬炎執意推辭。

    緊接著,以何曾、王沈為首的公卿大臣反復懇求司馬炎接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絕非虛情假意,因為倘若司馬炎不答應,他們這輩子就真算白忙活了。

    司馬炎沒讓大家太多費心。公元266年初,他終于接受。這份詔命已經讓司馬家族三代人苦等幾十年了。

    洛陽城外南郊建起了一座高壇。

    公元266年2月8日,高壇下會集了數萬朝廷官吏,高壇上,魏帝曹奐和晉王司馬炎迎面站立,一如四十六年前的那個冬天,漢獻帝劉協和魏王曹丕各自所處的位置。一切都結束了,解脫了,大魏國終成過眼云煙,埋沒在人們的記憶中。曹奐有些愧疚,但他也明白,這一切都是他無法阻擋的,而造成這一切的緣由,已不知道該追溯到哪一年、哪件事了。

    “魏朝天祿永終,歷數在晉!”伴隨著鐘鼓齊鳴和歡呼聲,歷經四十六年的魏國國祚終結,被晉取代。

    有人把司馬家族篡魏和曹氏篡漢相提并論,這多少有些不妥,客觀地講,早在“黨錮之禍”、黃巾黨起義以及暴臣董卓秉政的時代,東漢王朝就已瀕臨崩塌、名存實亡了。曹cao是東漢末期的權臣不假,但若沒有他,漢室應該更早壽終正寢。司馬家族卻不然,在他們奪權的時候,魏朝相當強大,更沒有傾覆的危險。但不可否認的是,恰如蜀漢的企業文化由劉備、諸葛亮建立一樣,曹cao也一手造就了魏國的企業文化——權臣篡國,正因為這種企業文化(或者可被稱為不健康的基因),司馬家族才有了成功的土壤??梢赃@樣概述,曹丕以九品中正制作為籌碼,換來了皇位,司馬家族則依靠九品中正制迅速做大,以利益驅使、控制士族,最終又將曹氏推向了覆滅。

    不過,即便是司馬炎稱帝這種對司馬家族百利而無一害的喜事,族人中竟也冒出了不和諧的聲音。司馬懿七弟司馬通有個兒子名叫司馬順,他在禪讓大典上口不擇言地發了句牢sao:“這和堯把帝位禪讓給舜根本不是一碼事,居然還敢大言不慚地稱為禪讓!”司馬順絕對算家里的異類,事后,他被罷黜官爵并流放。

    司馬炎稱帝后,重新追謚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司馬師為“景皇帝”,廟號“世宗”;司馬昭為“文皇帝”,廟號“太祖”。

    在這里,我們解釋一下廟號。所謂廟號,是指帝王死后供奉于皇室宗廟中的牌位名號。廟號有“祖”“宗”兩種,大體上,開創基業稱祖,守成明君稱宗。司馬懿毫無疑問是開創晉朝的“祖”,司馬師是“宗”。而司馬昭也稱“祖”,是因為他被魏朝冊封為晉王,也算開創基業。再補充一句,司馬炎死后,廟號同樣是“祖”,因為他是晉朝真正意義上的開國皇帝。

    再說謚號。當初,曹cao生前數度流露出想得到“文”這個謚號的意思,但死后卻被曹丕追尊為“武”皇帝,孫權在稱帝后也僅僅追尊亡兄孫策為王,而非皇帝。如今,司馬炎追尊伯父司馬師為皇帝,又把“文”這個謚號給了他爸爸司馬昭,他比起曹丕和孫權有著更為寬廣的胸襟。其實,甚至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國歷史,若論寬厚大度的帝王,司馬炎絕對能拔得頭籌。在后面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魏國消亡后,曹奐被封為陳留王(這是為了紀念當初曹cao在陳留郡起兵創業),食邑一萬戶,并且,他和當年的曹芳一樣,也被軟禁在洛陽西北角的金墉城里。后來,在西晉時期的多起宮廷政變中,又有多個司馬皇室成員被幽禁在此,金墉城遂成為專門安置失勢皇族的地方。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就在曹奐離開皇宮,前往金墉城的路上,一個須發雪白的老臣突然扯住了他的衣服?!氨菹?!陛下!”這老臣正是太傅司馬孚,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臣到死的那天,也依然是大魏國的純貞之臣??!”

    曹奐茫然地凝視著司馬孚,他早就聽說當年曹芳被廢、曹髦被弒時,這位老臣也是像現在這般悲傷。他有點不知所措:“司馬公快快請起?!闭f著,伸手將司馬孚攙扶起來。這些年,他目睹司馬孚為鞏固司馬家族權柄所做的努力,但除了哭之外,他從未見過司馬孚為曹氏社稷做過任何事。雖則如此,曹奐的眼眶還是不禁濕潤,心頭五味雜陳,涌現出異常復雜的情感。

    不遠處,司馬炎望著司馬孚的惺惺作態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他小聲嘀咕了句:“這位叔祖父,果真如父親形容的那樣,太入戲了?!?/br>
    又過了段時間,曹奐遷居鄴城,受到極高規格待遇,被獲準仍以皇帝的方式生活,一切按照魏國的慣例來進行,他的宮室猶若一個仿生態的飼養籠。不過,曹奐并不介意,他今年二十歲,自他出生之日起,便一直如軟禁般生活著(其實,他也的確一直被軟禁著),一切都和往常一樣,無任何不同。而后,曹奐再沒有離開過鄴城,活到五十八歲病逝。另外,那些被軟禁在鄴城的曹cao的子孫后代,其爵位全部由王降為侯,他們也和曹奐一樣,一如既往地生活著。

    那些可悲的曹氏藩王。

    “曹丕認為天下最危險的人就是自己的兄弟,他居然不信任自己的兄弟……”司馬炎沒有忘記司馬昭臨終前對他的告誡。幾天后,他開始對司馬氏的族人大肆封賞。他將司馬氏的藩王定為三個級別:大國食邑兩萬戶,統兵五千人;次國食邑一萬戶,統兵三千人;小國食邑五千戶,統兵五百人。其中,司馬榦(司馬懿第三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同母弟)、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司馬攸(乳名桃符,司馬炎同母弟)這四人按照第一等級封為大藩王,司馬炎的其他幾位叔伯、堂叔伯、弟弟、堂兄弟總計二十二人封為中藩王和小藩王。

    在這里,讓我們回顧一下曹氏藩王昔日遭受的苛刻待遇,再與司馬氏藩王做一番對比。燕王曹宇以五千五百戶食邑位列諸曹氏藩王之冠,這還是因為他兒子曹奐登上皇位,幾十年中屢次增加食邑的結果,而且,曹氏藩王受到諸多束縛,譬如不準入京、不準參政、不準離開藩國和頻繁更改封地、不準彼此溝通聯系,更無兵權,而司馬氏藩王全無這些限制。晉室和魏室對藩王的態度,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相當微妙,朝代的變革像蹺蹺板一樣,左右起伏不定,其中不乏矯枉過正,而真正的平衡往往轉瞬即逝。

    最后再補充一句,這些司馬家族的藩王,因為留戀京都的繁華與權勢,基本上都賴在京都不回自己藩國,他們中的很多人更直接參與政治,藩國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個位于遠方的取之不盡的錢庫。

    以上二十六位司馬氏藩王,卻不包括司馬孚。

    那么,這位大魏國的“純貞”之臣——司馬孚得到什么樣的待遇呢?他可以定義為超級大藩王,食邑是大藩王的兩倍,竟高達四萬戶,官拜晉朝太宰(位階最高)、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中央軍最高軍事統帥)。每逢新年的朝會,司馬孚乘坐車駕上殿,司馬炎則親自走下臺階相迎,對他施以晚輩之禮。當時,司馬孚的兒子司馬望官拜司徒,像這樣父子并列為朝廷上公的情況,亙古未有。

    晉朝開國后的第七年,也就是公元272年,司馬孚九十三歲高齡,即將壽終正寢了。臨死前,他寫下一封遺書:“大魏國貞潔之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意思是不做伊尹、周公旦這樣的首輔權臣),不夷不惠(意思是不做伯夷、柳下惠這樣的隱遁避世者,行事中庸),立身行道,終始若一,今素服簡葬?!?/br>
    想當初,司馬孚最早被曹植選為幕僚,以忠言規勸曹植被人稱道,可當曹丕成為世子后,他就迅速轉投到曹丕門下,絲毫沒有因為和曹植的瓜葛受到排擠。同樣,在晉取代魏的道路上,司馬孚也是扮演著類似的角色。他盡心盡力協助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維護著家族的利益??墒?,他用三次痛哭掩蓋了所有的一切。第一次哭,是在曹芳被廢時;第二次哭,是在曹髦被殺時;第三次哭,是在曹奐禪位時。有人說,或許司馬孚真的沒有參與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篡奪曹氏社稷的陰謀,可是,包括當年的“司馬八達”,以及司馬家族的眾多子侄輩中,唯有司馬孚獲得如此高的優待,這又能說明什么呢?難道是因為他對魏室的忠誠?這難道不荒謬嗎?一言以蔽之,這位既得利益者,在史書中的形象是溫厚而忠貞的。

    司馬孚太入戲了,他以畢生演繹了一個忠臣的角色?;蛟S,他確實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出戲。

    “怎樣扮演一個忠臣呢?”

    “我本來就是個忠臣啊……”

    成功者

    那些曾經是魏國的臣子,多年來輔佐司馬家族,如今都成了晉國的開國元勛和佐命功臣,他們在司馬炎稱帝后均被加官晉爵,賺得個盆滿缽滿。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晉朝開國時立于權勢頂峰的重臣(基本上都是老面孔),也順便給這些跟對了老板的成功者做個階段性總結,他們大多數被授予最高等的公爵(五等爵制度,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不再贅述,我們只看官位和權勢。

    以下排名按照官位從高到低為序。

    太宰:司馬孚。兼都督中外諸軍事,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七年后,司馬孚裹著魏朝忠臣的外衣去世。

    太傅:鄭沖。前文曾三次講到過他;第一次,他聯合司馬昭、司馬孚、高柔奏請郭太后,以王侯之禮安葬曹髦;第二次,他率群臣懇請司馬昭晉爵;第三次,他逼迫阮籍撰寫《勸進表》,助司馬昭登上晉公之位。這位儒學巨匠在史書中留下不干涉政事的名聲,實則為司馬家族侵蝕魏室貢獻出巨大力量,也是一個演技派高手。鄭沖于九年后去世。

    太保:王祥。這位瑯邪王氏成員,以孝道成就了坦蕩的仕途,同樣又以孝道化身為司馬氏政權的道德楷模和精神領袖。當時,王祥已經年逾八十,很少出席朝會,且屢次上表請求遜位。有公卿認為王祥經常不參加朝會理應免去官位,司馬炎回道:“王公德行高筑,是朝廷興隆教化的楷模,免王公官位這事以后誰都不準再提?!辈贿^王祥還是堅持辭職。司馬炎無奈,只好答應。王祥畢生清廉,連個宅邸都沒有,他的政治謀略旨在經營自己崇高的名聲以及為瑯邪王氏家族構筑堅實的根基。三年后,王祥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被世人評價為“清澈達觀”。

    太宰、太傅、太保這三個官位最早出現在西周,從西漢、東漢再到魏朝只有寥寥數人擔任,位次比三公還要高,稱為“上公”。司馬炎為了顯示對功臣的尊重,所以把這三個古代“上公”尊位全搬了出來。繼續往下看,在三位“上公”之后,是兩個我們很熟悉的最高武官。

    大司馬:石苞。兼任揚州都督。他奔喪時說的那句話——“基業都到了這個地步,怎能再以人臣的身份下葬”,絕對是一字千金。

    大將軍:陳騫。兼任荊州都督。這位以智謀著稱于世的名臣,并沒有辜負父親陳矯臨終前的期許,終于將家族發揚壯大。

    以上兩位憑借實力,成為晉吳邊境兩個重要戰區的軍事統帥,而且以勸曹奐禪位的功績官拜最高武官。在大司馬和大將軍之下,是前面多次講到的三公。

    太尉:何曾。在司馬炎繼王位到曹奐禪位這短短三個月里,他曾官拜晉國丞相,司馬炎稱帝后取消丞相制,這和當年鐘繇、華歆的境遇如出一轍(鐘繇、華歆這兩位魏國初代名臣,也都短暫地擔任魏國丞相,曹丕稱帝后取消丞相制,二人轉任三公)。

    司徒:司馬望。他是司馬孚次子,早先過繼給司馬朗當養子,蜀國滅亡前,他擔任雍涼都督八年,在宗室中聲望極高。補充一句,自西晉開始,各地中正官(品評士人的地方官)的選拔最終均要過司徒這一道手,無須多言,司馬望肯定沒少撈。當司馬望死后,人們發現他家里的金銀堆得比山還高。

    司空:荀(yi)。這位東漢名臣荀彧的兒子,而今已成為潁川荀氏中輩分和資歷最高的宗族大佬,可他的道德cao守,和其亡父根本是天壤之別。

    上公(太宰、太傅、太保),最高武官(大司馬、大將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這八個至高官位被稱為西晉“八公”,全部位居一品。歷朝歷代幾乎從未有過如此多的顯赫官位齊聚一堂。這是因為功臣實在太多,司馬炎尊崇不過來。不過,縱然“八公”顯貴,但僅算官位榮耀,除了手握兵權的司馬孚、石苞、陳騫和負責中正官的司馬望之外,其他人沒太大實權。那么,西晉開國時的實權派又是誰呢?

    在司馬氏和曹氏歷經數十年的權力之爭中,京都禁軍的兵權始終是爭奪的焦點,鑒于此,先說說西晉開國初期執掌京都兵權的重臣,他們無疑也是最受司馬炎信任的人。

    驃騎將軍:王沈。這位太原王氏族人,統領著京都驃騎營兵,成為洛陽城外圍的防御屏障,同時,他也兼錄尚書事(監管尚書臺政務)。很多年前,曹髦曾親切地稱呼他為“文籍先生”,可如今,這個稱呼早如過眼云煙被人遺忘了。

    車騎將軍:賈充。統領京都車騎營兵,成為洛陽城第二道防御屏障。關于這位司馬家族的親信寵臣,后面還有很多故事。

    中領軍(晉朝時,中領軍一度更名為中軍將軍、北軍中候,后又改回中領軍,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我們就一直沿用中領軍這一稱呼):羊祜。身為司馬師的未亡人——羊徽瑜的同母弟,且是名門羊氏的新銳代表,統領皇宮內七營禁軍。不過,羊祜的人生還遠未達到巔峰,不久后,他將邁向中國歷史較為重量級的名臣之列。

    中護軍:王業。統領皇宮外圍禁軍。這位東漢群雄之一劉表的外孫,在曹髦發動兵變時,義無反顧地和王沈一起向司馬昭告密。兩年后王業病死,司馬炎不忘兒時戲言,又提拔摯友羊琇做了中護軍。

    以上這五個人(算上后來繼任的中護軍羊琇),組成了護衛京都、朝廷以及皇宮的重要力量。

    再來說政權方面,沿襲漢魏時期的尚書臺和中書省依然是兩個最主要的行政機構。

    尚書臺最高統領尚書令:裴秀。他推行五等爵,又幫司馬炎爭取到世子之位,因而由尚書臺二把手升任一把手。當時盛傳一句民諺:“賈、裴、王,亂紀綱;賈、裴、王,濟天下?!辟Z指賈充,王指王沈,裴指裴秀。這句話的意思是,三人禍亂了魏室,卻成就了晉室。河東裴氏家族是中國歷史上名聲顯赫的頭等望族,到西晉初年,經由裴秀的努力,其家族勢力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來,裴秀官拜司空,被世間譽為當世名公。裴秀對中國制圖學的貢獻頗值得一書,他著有《禹貢地域圖》十八篇,被稱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遺憾的是,裴秀也和眾多魏晉時期的士大夫一樣嗜好五石散(寒食散),前文講過,服這種藥后需要喝熱酒化解,但裴秀大概是想玩得更high,居然喝了冷酒,導致暴斃,死時四十八歲。往后,河東裴氏家族的后代,包括裴秀的兒子還會在故事中占據重要戲份。

    中書省最高統領中書監:荀勖(xu)。潁川荀氏族人,算司空荀的族侄,素以品行卑劣著稱。

    中書省副統領中書令:庾純。潁川庾氏族人。這個新面孔后文馬上會講到。

    可是,僅僅靠尚書臺和中書省彼此制約還不夠,一個創新的構想在司馬炎腦海中漸漸成形。他讓侍中、散騎常侍組成了一個新的行政機構——門下省,以此和尚書臺、中書省相互制約。侍中、散騎常侍相當于皇帝的顧問,他們不像尚書臺、中書省那樣直接負責政務,卻因為是皇帝近臣,掌握著最核心的機要,故擁有極大的隱性權力。

    說說西晉初年的門下省要員,當時最具影響力的,乃是以直臣之名著稱的首席侍中任愷,下面即將講到他的故事。除了任愷之外,司馬炎也讓包括“八公”在內的部分重臣兼任侍中、散騎常侍,成為門下省成員。其中,石苞、陳騫、荀兼任侍中;王沈、賈充、羊祜兼任散騎常侍。

    從此以后,門下省、尚書臺、中書省這三個行政機構分權而治,彼此制衡,史稱“三省制”。

    講到這里,讓我們再重新梳理一下漢朝到晉朝權力架構的變革。

    西漢初期,丞相權過重,漢武帝劉徹將丞相一拆為三,權力架構逐漸向三公制過渡。光武帝劉秀任命近臣構建尚書臺,進一步削弱三公的權力。魏朝時,曹丕又任命近臣構建中書省,以削弱尚書臺的權力,三公至此完全淪為榮譽養老官。晉朝(西晉)時,司馬炎再次起用近臣構建門下省,削弱中書省和尚書臺的權力。后來到東晉時期,皇帝詔書必須通過門下省方能頒布,也即是說,門下省擁有“封駁權(審核、推翻詔書的權力)”,往昔皇帝授意中書省可直接頒布詔書的傳統被打破了。門下省不僅分割尚書臺和中書省的權力,也削弱了皇權,這大概是司馬炎始料未及的。

    從漢、魏到晉這五百年政治演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皇帝派那些跟自己一個鼻孔出氣的近臣掌權,近臣一旦掌了權,又不可避免地跟皇帝越走越遠,漸漸變成能跟皇權分庭抗禮的外臣。于是,皇帝只好再派近臣組建新部門……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人對于權力追求的必然結果。雖然每次政治架構的變革無一不是在執政者為給自己謀求更多利益的前提下發起,但結果,往往會令權力進一步分散乃至平衡。

    司馬炎構建門下省,創建“三省制”,導致權力分散,政治體系朝著良性方向發展。這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最終演變成權力更加分散的“三省六部制”。權力的博弈就是這樣客觀地推動著歷史前進的步伐。

    寬仁為本

    想當初,魏國名臣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給士族帶來數之不盡的利益。司馬家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因為有九品中正制的保障。不過眼下,司馬炎已經坐上了皇帝寶座,當然不再需要依靠九品中正制來維護自家權益??删牌分姓频穆毮軈s沒有改變,它依舊是士族力量的源泉,依舊是皇權的最大威脅……

    尚書郎劉毅上疏:“中正官對本地士人隨意品評,手握士人的榮辱前程,他們剝奪了本應屬于朝廷的權力,一門心思經營自家勢力,臣為社稷深感憂心……”接著,他一口氣列舉了八項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其一: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庶族。

    其二:中正官都想推薦自己人,導致朋黨林立,同僚私怨頻生。

    其三:才德優劣的立意不明,根本沒有嚴格評判標準。

    其四:中正官任意褒貶,無所顧忌,導致士人怨聲載道。

    其五:很多士人流落他鄉,本籍貫的中正官連他們的面都沒見過,卻還要負責品評,結果肯定不準確。

    其六:下品士人政績突出,上品士人不堪其任的情況屢有發生,士人的能力和名聲不匹配。

    其七:人各有優劣長短,以品級擇錄官吏勢不能盡其所用。

    其八:中正官各隨喜好,養成了士人不重才德,只鉆營關系的惡習。

    司馬亮(司馬昭的弟弟)和衛瓘(guàn)也上疏:“魏朝時設九品中正制是權宜之計,如今朝野安定,建議摒棄這項過時的法度?!?/br>
    對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司馬炎心里跟明鏡似的,但他能獲得今天的地位,純粹是仰賴士族鼎力支持,這項制度牽扯了太多人的利益,過河拆橋的事他不想干,也不敢干。于是,九品中正制只能繼續沿用,一直到三百多年后的隋朝才被科舉制度取代。

    我們還是回到一片喜氣洋洋的晉朝,司馬家族作為士族領袖,歷經多年艱辛、隱忍,用盡權謀……時至今日,終于建立了一個士族的天堂。而司馬炎,則集尊敬功臣、寬容大度于一身,單就這兩點,實在是絕大多數老板都難以企及的優良美德。細數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均免不了屠戮功臣、興文字獄、壓迫前朝遺老遺少、搞政治鎮壓等。這些惡行,司馬炎一樣都沒做。無論是對于功臣、士族、沒落的前朝貴胄乃至老百姓來說,司馬炎都相當夠意思。

    公元266年2月,司馬炎剛稱帝沒幾天便頒布詔書,賜予山陽公劉康(漢獻帝劉協的長孫)、安樂公劉禪的子弟擔任駙馬都尉。此舉,表明晉室對東漢和蜀漢這兩個已經亡國的皇族子嗣的優待。過了兩個月,司馬炎正式解除對東漢皇族劉氏的禁錮(魏朝嚴禁劉氏皇族出仕)。甚至,他連魏國曹氏皇族的禁錮也一并解除了,也就是說,雖然曹氏剛剛被司馬氏推翻,但他們依然可以在晉朝做官。如此寬容的政策,絕對是歷朝歷代都難得一見的。

    公元266年,司馬炎追尊景帝司馬師的首任夫人夏侯徽為景懷皇后。這件事,根據《晉書》記載,是在羊徽瑜(司馬師第三任夫人)再三建議下實施的。盛傳夏侯徽被司馬師毒殺,那么,羊徽瑜究竟為什么要替夏侯徽出頭呢?事實上,羊氏與夏侯氏兩家來往甚密,羊徽瑜的弟弟羊祜娶了夏侯霸的女兒,堂妹則嫁給夏侯氏成員,既然那些令人尷尬的往事都過去了,羊徽瑜自然希望夏侯氏今后能重整旗鼓。

    同樣是這一年,夏侯佐病死。這人乃是魏朝元老——曹cao的左膀右臂——夏侯惇的嫡孫。夏侯惇當年受封高安鄉侯,夏侯佐是這個爵位的唯一繼承人。然而,夏侯佐沒有兒子,自夏侯惇傳下來的高安鄉侯面臨斷絕的危險。鑒于此,司馬炎下詔:“夏侯惇是魏朝元勛,功績著乎竹帛。朕受禪于魏,不能忘記魏朝功臣。故,朕決定將高安鄉侯之爵位特封給夏侯劭?!毕暮钲渴窍暮钭粜值艿膬鹤?,屬于旁系,按理說不能繼承夏侯惇的爵位。司馬炎這么干,算恩賜,賣了夏侯氏一個很大的人情。

    再怎么說,夏侯氏也算是有黑背景的家族,而司馬炎接連為夏侯氏做了兩件好事,在曹魏剛剛被取而代之的敏感時期,這無疑有助于緩解夏侯氏族人的緊張情緒。

    當初,夏侯尚這一支,因為其子夏侯玄被夷滅三族日漸沒落。但魏國初代名將夏侯淵(夏侯惇的族弟)的后裔則依舊繁盛,尤其是夏侯淵第四子夏侯威的子嗣頻繁跟司馬氏、羊氏聯姻,相當顯赫。夏侯威的孫女夏侯光姬后來嫁給司馬懿的孫子——瑯邪王司馬覲,夏侯光姬的兒子在未來可是一位建立大成就且很有故事的人??傊?,夏侯氏作為魏晉時期地位頗微妙的一支豪族,跟司馬氏之間充滿了復雜的糾葛。

    公元268年,由賈充、鄭沖、荀、荀勖、羊祜、王業、杜預等十四人編纂的律法終于頒布天下。因當時正值泰始年間,這部晉朝律法也就被稱為“泰始律”。漢朝和魏朝的律法均以嚴苛煩瑣聞名,《泰始律》則以寬簡著稱,因其編纂者俱是當世儒學名家,故此,律法與儒家禮教觀契合甚密。該年年底,司馬炎又頒布五條詔書:“一正身,二勤百姓,三撫孤寡,四敦本息末(逐本舍末),五去人事(避免官僚派系斗爭)?!蓖蟮暮芏嗄昀?,司馬炎頻施善政,并于洛陽東、西市分別修筑兩座糧倉,名為“常平倉”,規定在豐年收購糧食,荒年出售糧食,穩定糧食價格,竭力避免谷賤傷農和谷貴傷民的情況發生。

    這里要補充一句,司馬炎的寬仁,很大程度上是受他母親王元姬和姥爺王肅的影響,而王氏所追求的寬仁,早在王肅的父親——魏國初代名臣王朗身上便有所體現了。史書中記載了鐘繇、王朗二人各有千秋的政治理念——鐘繇務求明察,王朗則務求寬恕。史書還詳細描寫了二人針對rou刑(rou刑指割鼻、臉上刻字、斷趾、砍足、宮刑等酷刑)展開的一場辯論:鐘繇倡議恢復漢朝以前的rou刑,其目的是為了在保證人口繁衍的同時,增加刑罰的威懾力;王朗則不同意恢復rou刑,認為太殘忍。當時參與辯論的公卿多站在王朗一邊。毋庸置疑,王朗這種為政理念絲毫不差地傳給了后代,并最終影響到司馬炎。

    從此,西晉王朝便在以寬仁為本的政治風氣中邁開了步伐。

    淮南是非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憑借權術,以狠辣的手腕開創了晉朝,司馬炎卻沒有秉承父祖輩這個特點,他以寬容仁厚的形象展現于世人面前。正得益于此,西晉初年竟沒有發生過一起企圖復辟魏朝和蜀漢的事件。

    這段時間原本平淡無奇,可突然有一天,朝廷望氣者(主管星相占卜的官員)的一句話意外激起了波瀾。望氣者對司馬炎奏道:“臣觀測天象,東南方恐怕會有兵亂興起?!?/br>
    這句話引起了司馬炎的警惕。

    東南方……莫非,又是淮南?

    淮南,位于京都洛陽的東南方向,在這二十年中,有三任揚州都督相繼舉起反叛的旗幟,實在是個不祥之地。繼諸葛誕死后至公元268年,晉室最大的功臣——石苞已經在這里任揚州都督九年有余了。

    這段時間,淮南不知怎的興起一句童謠:“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瘪R暗指司馬,石暗指石苞,這是說石苞功高震主。在那個時代,童謠通常被當作讖語,喻示天下大事。實際上,無非是政治局勢在民間流傳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蛇@童謠有點言過其實,石苞功高不假,但還遠談不上震主。如果猜得沒錯,很可能像二十幾年前令狐愚為楚王曹彪造勢時散布的那句“白馬素羈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一樣,也是別有用心者故意編造出來的。

    那么,這個別有用心者到底是誰呢?

    答案是淮北監軍王琛。就在童謠流傳的同一時期,王琛暗地里給司馬炎寫了一封奏表:“臣聽說大司馬石苞和吳國暗通,似有謀反之意。而且淮南童謠言道,‘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臣不敢妄自揣測,還請陛下謹慎斟酌?!蓖蹊∠蛩抉R炎暗示石苞圖謀不軌,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這純屬無事生非。石苞官拜大司馬,被授予公爵高位,若叛逃到吳國,還能獲得比現在更高的地位不成?王琛為何要中傷石苞?這僅僅是因為他看不起石苞卑微的身世。

    并非說出身寒門就永無出頭之日,當時很多寒門子弟都憑借才學為自己贏得士人的身份,并通過鄉里中正官的品評踏上仕途??墒叩穆穮s和其他人大相徑庭。

    他是個人見人愛的超級大帥哥?!笆偃荩ㄊ种偃荩?,姣無雙”這句話在當時膾炙人口,史書中更以“偉麗”“無雙”形容他的相貌,足見不是一般的帥。石苞正是憑著長相受到眾多名士的矚目,在一系列機緣之下,擺脫商販的身份,踏入仕途,而后又成為司馬師的幕僚,從此扶搖直上。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