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阿曄哥也生得好?!?/br> “是啊,雙胞胎還小的時候,每回跟著他們大哥出門,就很高興,回家都與我說收到了很多東西。待大些,他們就不樂意跟著他們大哥出門了?!?/br> “因為那些女娘的東西都是給阿曄哥的,是不是?” 何子衿一笑,“那倒不是,雙胞胎說,東西不是給他們的還罷了,關鍵是,都是些巾帕香袋兒啥的不值錢的東西啊?!?/br> 宋然與雙胞胎認識兩年多了,深知雙胞胎有些小摳兒,雖然雙胞胎解釋為他們那是有條理的過日子,不過,聽江嬸嬸這么說,宋然還是覺著好好笑,不由哈哈大樂。 愛吃水產與燒烤的宋然童鞋與江嬸嬸越聊越投機,最后,宋童鞋認為,江嬸嬸才是他的知音啊。 事后,何子衿就雙胞胎這種吹牛行為進行了批評,何子衿說他倆,“人誰說把閨女嫁你們啊,你們就瞎說,這不是壞人家女孩兒名節么?!?/br> 雙胞胎之一阿昀道,“不就是爹的同僚,姓易的翰林。雖然爹沒同意,也有這事兒的,是吧?”也不全算吹牛。 雙胞胎之二阿晏道,“肯定是阿然跟娘你說的。娘你還說我們吹牛,阿然那家伙還說他以后會娶公主呢,你說,這不是更吹牛。我們班上的阿明,說自己以后要娶月亮上的嫦娥?!?/br> 何子衿:…… 何子衿哭笑不得,“你們在學里怎么凈說這種沒邊兒的事兒啊?!?/br> 阿昀道,“上回我們就是太實誠,說有人要把閨女嫁給我們,結果,排個最末。還有個姓董的同窗,自稱董永轉世,以后要娶織女,還要生一兒一女。下回我們就說,我們二郎神轉世?!?/br> 阿晏提醒他,“不成,二郎神是光棍兒?!?/br> 阿昀一揚下巴,道,“光棍兒怕啥,官兒大,還怕沒好媳婦?!?/br> 阿晏給阿昀鼓掌,“這個主意好?!?/br> 何子衿表示,她是不大懂少年們的世界了。說他們不懂事吧,雙胞胎已知慕少艾了,說他們懂事吧,又常說這種二百五話。何子衿道,“行啦,吹吹牛就算了?!蹦銈冏杂缮L去吧。 只是,雙胞胎的少年世界很快受到了打擊。確切的說,不是雙胞胎,而是雙胞胎之一阿晏。 阿晏近來往吳家去的勤,上到吳夫子下到吳小弟,都處得很好。就在阿晏覺著,他與吳jiejie也能說得上話的時候,吳jiejie的及笄禮到了,要不是他娘說沒有男孩子給女孩子及笄禮送東西的事兒,他還想用私房錢給吳jiejie備點兒禮呢。好在,他娘代表家里送了禮。 吳家是在休沐日辦的及笄宴,請的人并不多,卻也都是相熟之家。江家一家子都過來參加,然后,參加完吳姑娘的及笄宴,阿宴就受到了一萬噸的打擊。 因為,吳姑娘的未婚夫也來了。 人家未婚夫還不是外人,正是舅家表兄,曹公子。 親上加親且不說,關鍵,人家曹公子年不過十八,已是舉人功名。少年舉人已是難得,更難得的是,此人還有一幅爹媽給的好相貌。十八歲的少年,已是長身玉樹的身形,因自小生于富貴鄉,便天生多了一段精致富貴氣。較之十三歲還在長個子,臉型尚有些圓潤的雙胞胎,肯定更招丈母娘與女孩子喜歡啊。 關鍵,人家是名正言順的未婚夫。 阿晏回家晚飯都沒吃,何子衿去安慰小兒子,阿晏絕對是動了真情啊,還在mama的懷里哭了,抽抽咽咽道,“這回,只好去娶易家姑娘了,我看易翰林有點丑,希望他家閨女不像他才好?!?/br> 何子衿哭笑不得,摸摸小兒子的頭,道,“以后娘給你說個更好的,干嘛非得易翰林家的閨女啊?!?/br> “可是,要是阿昀都有心上人,就我沒有,我不是很沒面子么?!卑㈥虃挠^之際還要考慮自己的面子問題,也夠cao心的。 “你沒聽過一句老話么,好飯不怕晚。阿昀也沒譜兒哪,徐山長家里兒子都是進士出身,他現在連個秀才都不是,徐家根本不會考慮他?!?/br> “可是,起碼他有了努力的方向呀?!?/br> “要不,你先努力呢,娘幫你尋個方向?!?/br> “那娘你可得給我尋個好的?!?/br> “成?!?/br> “娘你跟我約定個時間,可不能誑我?!?/br> “就明年春吧,春天節氣好,春暖花開,適合尋親?!?/br> “好吧,那我就再忍幾個月?!卑㈥堂忝銖姀姶饝?。 阿晏被他娘安慰好后,足足吃了兩碗飯來醫治自己失戀的心靈。 阿晏原本想著,自己這樣優秀的少年,再怎么也不能缺老丈人哪。跟吳jiejie,這是有緣無分,君生他未生,他生君已定親去。但,阿晏一向認為,就是同吳jiejie無緣,起碼,他還有個易姑娘兜底。 但年后,在阿晏十四歲的時候,他忽然明白了世態炎涼的含義,因為,一向見了他就笑瞇瞇把他當半個女婿的易翰林,突然就不來他家了。不來他家倒沒啥,可能是人家差使忙呢??稍诖蠼稚弦娭?,他過去打招呼,易翰林一幅咱倆根本不熟的樣子是怎么回事?之前什么兩家的親事,更是提都不提了!非但如此,學里好些同窗,以前跟他倆挺好的,現在也遠著他們啦。更有些曹家的狗腿子,原來早給雙胞胎“折服”了的,如今重又掛上欠捶的嘴臉。雙胞胎哪怕年紀小,不知朝政,也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仇家要發達的節奏啊。 雙胞胎都能察覺到世態炎涼的時候,已是世態炎涼到一定程度了。因為,今年初,陛下甫一親政,便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放生母曹太后出壽康宮。第二件,給生母上尊號。第三號,給外家復公爵位,當然,第三件沒干成。不然,怕雙胞胎體會到的就不只是世態炎涼啦! 作者有話要說: ps:悶熱傍晚第一更~~~~~~~~~~~~~~ ☆、第509章 帝都風云之六一 第509章 阿念早知道朝中的事兒了, 小舅子過來時與他說的, 阿念倒是尋常,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陛下要如何,誰也沒有辦法。咱們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就夠了?!?/br> 阿冽道, “真不知道陛下這是不是孝,要說孝, 難道只孝順生母, 置太皇太后于何地?陛下初登基時那幾年,可都是太皇太后與內閣主持朝政, 咱們縱官小職微, 可總讀過幾本史書, 若無太皇太后與內閣制衡,陛下親政焉能如此順遂?論對皇室的功績和在皇家的地位, 太皇太后哪樣不強于曹太后?陛下如此不顧及太皇太后的意愿,只論血緣親近, 當真令人心冷?!?/br> 要說以往許多人還只是對曹家不滿, 如今朝中許多人, 似阿冽這樣官職不高的人, 卻是因皇帝陛下親政以來對母族的所作所為而不滿了。聽阿冽這話, 阿念頓時明白,以往陛下未親政,政務皆由太皇太后與內閣處置, 故而,但凡有事,大家習慣性的會看慈恩宮與內閣的應對。故而,陛下年輕疏狂,于女色上未有節制,可還是阿念經常說的那句話,畢竟是年輕人,何況,小皇帝與曹氏女之事,還有個最大的始作俑者曹太后,這一切,都令人對未親政的陛下有了無數開脫的理由。如今卻是不同了,陛下已親政,一應政令,皆出自陛下之口,但凡政令有所不妥,自然便是陛下的責任。 蠢才不管事還罷,這一管事,簡直是暴露智商啊。 阿念早對小皇帝死心了,要說阿念對親情的認知,簡直是與小皇帝完全相反的兩個極端,小皇帝對親娘真是剖心剖肝,眼瞅著江山不知什么時候都得給這對蠢母子禍禍的倒了灶。阿念完全不同,阿念對生父生母冷酷到比路人甲還不如的地步,至于與小皇帝的親緣,阿念能與這小皇帝有什么親緣啊。阿念看的,不過是先帝的面子,還有就是阿念身為人臣,身為讀書人的良心。 但,人欲作死,神仙難救。 早在柳氏女去庵里祈福,小皇帝一意將曹氏女留在身邊時,阿念就徹底對小皇帝死心了。 如今聽阿冽這般說,阿念道,“陛下這樣親近外家,雖則曹家復爵沒能成,可韋相攔一次怕攔不了第二次第三次,曹家必然要張狂一段時間的。你們都小心些,就曹家這等小人,長久不了?!毕鹊叟R終前給大兒子安排的三座依仗,小皇帝如此維護生母,違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又不是只他一個孫子?至于柳家,柳氏女都去庵里了,柳家卻一直沒動靜,這可不是什么好的信號。別看小皇帝親政,阿念半點兒不看好帝黨。便是韋相,與慈恩宮共掌朝政時,都能被慈恩宮壓上一頭,縱如今慈恩宮退居后宮,陛下親政,內閣權力無所動搖,只是,難道這就意味著內閣能掌控朝局嗎?實際上,韋相一介首輔,不是連區區曹家都無計可施么? 阿念雖不在朝中,可不知為什么,或者就是因他不在朝中,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旁觀者清了。 阿念非但讓阿念小心著些,便是子衿jiejie進宮教導大公主與嘉純郡主功課,阿念除了親自相送外,也是千叮嚀萬囑咐。何子衿道,“放心吧,宮里有太皇太后呢?!?/br> 何子衿一向心寬,結果,卻是不幸被阿念言中了。 何子衿是教導完大公主與嘉純郡主當日的課程,出宮時,遇著一位宮人帶著兩位內侍半路相攔,請她去壽康宮,說是曹太后宣她過去說話。何子衿哪里肯去,何子衿道,“我現在要去慈恩宮,容后再去壽康宮吧?!?/br> 那宮人笑道,“太皇太后這個時辰正在用膳,恭人不如先與我去壽康宮,再去慈恩宮不遲?!?/br> 何子衿道,“慈恩宮的差使,實在是不敢耽擱?!?/br> 那宮人冷了臉,喝道,“何恭人是要違逆太后娘娘的懿旨嗎?” 何子衿也冷了眼,“少拿著雞毛當令箭,你即說懿旨就拿出來給我瞧瞧!我既不認得你,更不曉得你是不是壽康宮人,誰曉得你是不是謊稱壽康宮人的細作,故意敗壞壽康宮的名聲!” 那宮人能被派出來做事,也是個伶俐之人,只是,在宮里再如何伶俐,也是規矩之內的伶俐。何子衿又不傻,她家阿念抽了曹太后她爹一記大耳光,曹太后把她找去,萬一給她兩巴掌,她也是白挨著。她反正咬定主意,就是不去。那宮人對兩個內侍一使眼色,“請何恭人去壽康宮坐坐?!本鸵脧?。 要何子衿說,這宮人也是腦子有坑,她是什么人,當然,她是四品恭人,這個誰都曉得。但,何子衿同樣也是被太皇太后指給大公主與嘉純郡主的武先生,或者有人覺著,她這位武先生的水分很大,可實際上,何子衿是真的會武功,而且,何恭人的武功雖遠不及江侯爵可一劍斬殺敵方大降的水準,但放倒一位宮人與兩個內侍是綽綽有余。何子衿卻沒動手,她擔心動手給人留下把柄,她索性一提裙子,撒腿就跑。何子衿是常年緞練身體的人哪,她三十幾年,打五歲起,就每早練拳,風雨不輟?,F在更是與阿念兩人,晨間漫步,偶爾爬山,那身體緞練的,宮人自不必說,剛沒跑幾步就被甩得老遠,兩個小內侍倒是在宮里鍛煉多年,只是,他們鍛煉多是鍛煉著怎么服侍人,這種長距離快速奔跑,四條腿加起來都追不上何子衿。要是這時候有個八百米跑步項目,何子衿定能拿滿分,她一口氣跑到慈恩宮,倆小內侍追到慈恩宮附近,沒敢再追。 何子衿經常出入慈恩宮,她進去很容易,太皇太后在用午膳,宮人沒讓她立刻進去,而是引她到偏殿,還給她上了一份四菜一湯的午餐,何子衿連忙起身謝過。慈恩宮的宮人,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沉靜,這位宮人姓紀,聽說是以前服侍紀嬤嬤的人,后來紀嬤嬤出宮,紀宮人就留在了宮里。紀宮人道,“恭人先用飯,一會兒倘太皇太后有宣召,我過來與恭人說一聲?!?/br> 何子衿道,“麻煩jiejie了?!?/br> 紀宮人笑道,“恭人客氣了,嬤嬤待我如同母女?!北阄丛俣嘌?,轉身去了。 紀宮人待尋了機會將何子衿之事的龍去脈都說與了太皇太后身邊的女官紫藤姑姑聽,紫藤說與太皇太后知道,太皇太后聽到說何恭人是一溜煙甩脫了壽康宮的人跑到慈恩宮來的,微微一笑,道,“何恭人跑得倒是挺快?!?/br> 紫藤笑道,“以往江伯爵也說過何恭人神氣完足,雖不是一等武功,也是摸到了武功門檻兒的人?!?/br> 太皇太后翻過一頁書,問,“何恭人用過午膳沒?” 紫藤道,“小紀取了一份例飯給何恭人,這會兒已是用好了?!?/br> “那宣她過來說話吧?!碧侍蟠艘幌驅捄?,當然,這也得是能入太皇太后眼的人。何子衿福身一禮,太皇太后指了指手邊的一把椅子,道,“坐下說話?!?/br> 何子衿過去坐下,正思量如何開口,太皇太后已道,“外頭人看皇家,多是覺著迷霧幢幢、高不可攀,其實,皇家與外頭百姓家,差別也不大。外頭的人,有智者,有賢者,也有愚者。你看皇家,也是一樣,蠢的,因接觸權力,只會更蠢?!?/br> 何子衿險沒笑出來,她連忙道,“這幸而有太皇太后,要不,我們這樣的人,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br> 太皇太后道,“你這樣機伶就很好,那幾個手長腳長的,慎刑司已去處置了。以后再有你的課程,就來我宮后頭的小校場上吧,那里雖略小些,也是樣樣齊全,我早上晚上用,平日都是不用的?!?/br> 何子衿很是感激,道,“皆是因為我的緣故,令娘娘這樣cao心?!?/br> 太皇太后正色糾正,“是因為你這個人,值得我cao心?!?/br> 何子衿真心認為,許多剖心之言,其實并非豪言壯語,雖然她依舊覺著是沾了阿念身世的光,卻是對太皇太后充滿感激。 何子衿出宮后,阿念就在外頭車畔等著呢,一見子衿jiejie,連忙幾步快走地去,拉著子衿jiejie的手問,“不是說晌午就出來,怎么到了這會兒,可是出事了?” “沒有,我好著呢?!贝齻z人到了車上,何子衿方與阿念說曹太后著人截她的事,何子衿道,“我又不傻,曹太后定是沒安好心,我連忙跑太皇太后那里去了?!卑烟侍筇幹貌芴髮m人內侍的事也與阿念說了。 阿念咬牙切齒,“這殺千刀的婆娘!”已是將曹太后恨的不行。要不是江家沒啥權勢,阿念都想親自上陣弄死曹太后。 何子衿寬慰他道,“何必生這樣的氣,太皇太后說了,以后就在慈恩宮教大公主和嘉純郡主武功,我看太皇太后與曹太后是徹底撕破臉了。不過,曹太后再張狂,宮里的事,皆是太皇太后說了算的,就是曹太后身邊的人,太皇太后一句話便處置了?!?/br> 阿念感嘆,“虧得還有太皇太后?!?/br> 好在,接下來雙胞胎的秀才試頗有斬獲,讓阿念暫時放下如何悄無聲息弄死一國太后的課題。如徐山長所言,秀才有望,廩生就比較難了。 雙胞胎便是如此,秀才考是考上了,只可惜沒能排上廩生。 阿念有些遺憾,何子衿完全不在乎什么廩生不廩生的,廩生主要是每月能得六斗米,現在家里又不缺米吃,主要是,雙胞胎現在就是小秀才了。多光彩啊,才十四歲,要知道雙胞胎是冬天的生辰,說是十四歲,其實還差半年才十四歲整。唉呀,因為阿念基因出眾,三個兒子都是文科小神童啊。 何子衿很是喜悅,阿曦過來時,還與阿曦說呢,“你上學那會兒,在班里也成績很好?!?/br> 何家擺了一日酒,宴請親戚。親戚間亦覺榮耀,很為雙胞胎高興,都說雙胞胎有出息。消息傳到聞道堂,雖然在聞道堂,秀才實在是多的爛大街了,要在聞道堂見一讀書人都沒有秀才功名,那都是聞道堂的恥辱??申P鍵是雙胞胎這樣的年紀,還是頭一次考秀才,直接就考上了,雖不是廩生,但說一聲“少年才子”啥的,也不算夸張啦。 尤其徐太太,看阿昀的眼光那叫一個柔和喲。 吳夫子也很是夸了雙胞胎一回,還有阿晏,非但有考試運,還接著迎來了戀愛的曙光。這事兒得自吳家說起,先時說過,吳家姑娘自小定了曹家表哥的親事,這位曹表兄說來也是才貌雙全之人,聽聞家中父親亦在外地任著州官兒,家里也是當地大族。曹表兄為人八面玲瓏,比姑丈兼岳父的吳夫子強百倍,說句實在的,翁婿倆的性情不是很相合。 但,怎么說呢。 畢竟是定了親事的,吳夫子縱不怎么待見女婿,索性眼不見為凈,少與女婿來往罷了。反正曹女婿在聞道堂附近置了豪宅,又不住在吳家。 吳夫子完全是為了閨女,才能忍著曹女婿些。 卻不想,曹公子辦了件讓吳夫子忍無可忍的事,倒不是曹公子吃花酒對未婚妻不忠誠啥的,曹公子早就有通房在身邊服侍。吳夫子一直對此很有些意見,卻也不至于因通房就同女婿翻臉。吳夫子翻臉是因為,有一日,曹公子來到姑媽家,一臉得瑟的同姑媽姑丈說起與帝都曹家連宗之事。 是的,帝都曹家,就是大家想的那個曹家,曹太后的娘家,曹家。 曹公子眉飛色舞的說起兩家淵源,道,“說來,祖上原是一支,后來因著我們這邊的老祖宗遷去了冀州,曹太爺這一支去了陜地,就此斷了聯系,其實,說來祖上原是一家人。我與曹家長房嫡長孫相識,說著說著,說到祖上,論起親緣來,委實不是外人。我已給父親去信,父親今年正因任期將滿,要來帝都述職,倘能與陜地曹家重續宗親,也是一樁喜事?!?/br> 曹公子滿面歡喜,唇角微翹,玉一般的臉龐神采飛揚,吳夫子聽的已是勃然大怒,啪的摔了手里的酒盞,指著曹公子就是一通罵,怒道,“好個沒見識的小子,你家原也算清白的人家,焉何要攀附那種裙帶阿諛之族,只嫌家里祖宗名聲好是不是?” 這吳夫子的性子也是不招人待見,你有事兒說事兒,女婿兼內侄兒哪里做得不好,你是細細的與他分說便是,你可翻什么臉哪? 曹公子涵養算不錯了,敬著這是長輩,因有姑媽親自解勸,也只是臉色十分難看的告辭了。吳夫子還放了狠話,“你家要是與那種無恥之家聯宗,咱們兩家一刀兩斷,恩斷義絕,再不來往,你與阿靜的親事也到此為止!我絕不會將閨女嫁給攀附小人!” 曹公子氣的,臉都青了,回家很是發了通脾氣,把姑丈罵了大半個時辰才算消氣,心說,你算老幾呀!他身邊美姬通房都有,又自恃才學,雖表妹貌美,也不是非表妹不可。曹公子把吳夫子的話再添油加醋的寫了信著仆人送回家去,吳夫子也給大舅子寫了信,直接就說了,你家要是跟帝都曹太后娘家聯姻,咱兩家一刀兩斷,親事也不必再提。反正,怎么罵曹公子的,吳夫子就怎么寫給曹大舅的。 可想而知曹家接到這兩封信的反應,吳夫子因科舉蹉跎,曹家不是沒意見,覺著當初嫁閨女真是嫁虧了。就是因兩家實在親戚,有吳太太的面子,曹大舅心疼外甥女,這才想著繼續親事。其實,因吳家越發沒落,曹大太太早不樂意這樁親事了。今有此良機,曹大舅也很是氣惱,曹大太太豈有不趁機挑撥的。 曹大太太在曹大舅耳朵邊使勁兒,阿晏也沒放過這等千載良機。雙胞胎中秀才后,就算從官學畢業了,因他們中秀才的年紀小,雖然名次一般,官學還給了一人五十兩銀子的獎勵。雙胞胎得了銀子,今亦有功名在身,便很是榮耀的就搬到父母這邊兒住了,方便就近努力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