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節
可以說,全家人里對阿曄的期待,雙胞胎是最高的。他倆為了大哥的春闈,那真是盡心盡力的喝了九天的及第粥,而且,他倆已經確定大哥必然榜上有名了。 可想而知,得知貢士榜的名次后,雙胞胎受的打擊有多大了。 阿曄并沒有名落孫山,但是吧,這名次比孫山也強不了多少,二百八十七名,比孫山強十二名。 阿曄一看這名次,哪怕素來淡定,也不禁變了臉色。好在,他頭一次春闈,便是榜上無名,在別人看來了也沒什么稀奇。天底下這么些舉子,考到白頭的都有的是,阿曄今年多大,不過十七歲。 貢士榜這樣的排名,當然可以參加殿試,但,除非奇跡出現,不然,阿曄殿試名次二百名之內的可能性都不高。而二百名開外的殿試名次,將來仍可登杏榜,也可以稱為進士,只是進士前頭還要加個同字,同進士。 阿曄這樣的心氣,真是寧可棄考,也不能去做同進士。 于是,阿曄決定棄考殿試,三年后從頭再來。 阿曄還沒咋地,倒是雙胞胎,聽聞大哥不考殿試,今科等同于落榜后,雙胞胎哭的那叫個傷心哦。阿曄勸他們道,“我都沒哭,你們哭啥??!” 雙胞胎之一阿昀抽抽咽咽,“粥,白喝啦!” 雙胸胎之二阿晏哭的那叫情真意切,埋怨大哥道,“你以為你是為你一人考的嗎?你考不好,做不了大官,以后我倆沾誰光去??!” “是??!你咋這么不可靠哩!”阿昀一想到大哥落榜,以后做不了大官,做不了大官,誰給他們做靠山喲。這么一想,更是悲從中來,于是,雙胞胎抱頭痛哭。 阿曄…… 阿曄望著抱頭痛哭的雙胞胎,氣的:這倆小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ps:誰都沒有料到阿曄會落榜吧 ☆、第481章 帝都風云之三三 第481章 阿曄這成績實在是出乎家人意料之外, 因為, 不論阿曄考完后的態度,還是阿曄自己將考試的文章默給父親看后,便是一慣愛打擊兒子的阿念都說,“二甲應該沒什么問題?!庇X著兒子的文章雖未到渾然天成的境界,但今次考個二甲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 二甲上殿試后杏榜的說法。 但在貢士榜上,阿念認為, 起碼也在百名以內, 結果,是這么個名次。 阿曄自然難免受些打擊, 不過, 再看蘇二郎的名次, 嗬,還不如阿曄呢, 蘇二郎就是那個孫山。 姐夫小舅子這叫個晦氣喲,不參加殿試的決定, 就是倆人商量后做出了決定。實在太丟臉了, 考這么個名次, 還不如落榜呢。 這話真不是氣話, 完全是倆人的真心話。 但, 事已至此,名次就這樣,也沒啥好法子。好在, 雖未金榜題名,也能先洞房花燭的。 蘇二郎收拾收拾就準備迎接太岳丈太岳母了,蘇二郎太岳丈李巡撫任期已滿,奉詔回帝都述職,再謀新缺。當然,這回也打算把大孫女與三孫女的親事給辦了。 何家也打聽了李巡撫夫婦過來帝都的時間,準備著讓興哥兒過去迎一迎。 沈氏還特意叫了閨女回娘家,幫著看看給興哥兒準備的新房。在這上頭,沈氏這都是娶三兒媳了,自然經驗豐富。沈氏主要是勸一勸閨女,阿曄此次春闈失利,雖有些可惜,不過,阿曄還年輕呢。沈氏就是想尋個由頭勸一勸閨女,讓閨女放寬心,別鉆了牛角尖。 何子衿道,“我并沒什么,阿曄我看也還好,雖則春闈沒中,他與阿冰的親事就在眼前,他這會兒凈忙成親的事了?!?/br> 沈氏笑,“那就好?!?/br> 何子衿道,“先時在北昌府,阿曦常約阿冰到家里玩兒,我看阿曄也沒什么特別上心的地方,這倆人親事一定吧,阿曄那叫個上心,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先得給阿冰送一份兒去?!?/br> 沈氏欣慰道,“這才好呢。先時咱們與蘇家只能算同僚,阿冰是阿曦的朋友,阿曄做哥哥的,又是男孩子,自然不好多親近。這既做了親,以后要過一輩子的,他們能性情相投,再好不過?!?/br> “是,阿冰也很會心疼阿曄,給阿曄做的荷包,精致的了不得。阿曄這回落榜,阿冰還過來瞧他了,倆人不曉得說了些什么,阿曄第二天就沒事了?!焙巫玉菩?,“他們倆和睦,可見這親事結得對,我也就放心了?!边@個年代,除了何子衿與阿念這自小在一處的,許多親事都是父母之命,如阿曄的親事,何子衿問過阿曄的意思??僧吘箓z人先時沒有相處過,何子衿就擔心親事定了,倆人突然發現相處不來。好在,阿曄運道不錯,與蘇冰性子相投。阿曄親事和順,在何子衿心里,倒比阿曄中了狀元更叫何子衿高興。畢竟,狀元只是一時的榮耀,婚姻卻是一世的相處。 說一回阿曄的親事,何子衿難免說起興哥兒來,何子衿笑道,“今年咱家喜事多,興哥兒阿曄都要成親,家里阿媛添了閨女,阿幸阿杜都是今年的日子。添丁進口,都趕這一年了?!?/br> “我就盼著她們倆不論誰也給我添個小孫女呢?!鄙蚴犀F在真不差孫子了,在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是重兒子的,可兒子多了,就開始盼閨女,何家亦是如此。 何子衿笑道,“孫子有孫子的好,孫女有孫女的好,關鍵是得把孩子教導好?!?/br> 母女倆說著話,看了一回興哥兒的新房,就到何老娘屋里說話去了,說的還是興哥兒的親事,何老娘提前跟自家丫頭定下,“你倆弟妹都有身子,我跟你娘上了年紀,到時興哥兒成親,女眷這里就得你挑大梁了?!?/br> 何子衿笑道,“這有何難,不叫我來我也得來?!?/br> 何老娘就愛聽這話,笑呵呵道,“到時阿李進門兒,叫她給你這做大姑子的好生敬茶?!?/br> 大家均是一樂。 阿曄春闈失利之事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去了,雖然阿念時常私下同子衿jiejie念叨,“阿曄的文章,縱不比我當年,也不該出百名以外的,我看了貢士榜頭名的文章,要論穩健,的確勝咱們阿曄兩分,可要論文采,阿曄絕不輸他。何況,阿曄的文章,也未一意求新。竟然二百名開外,也不知是哪個瞎子判的!”好吧,這事兒在阿曄那里都過去了,一向愛打擊長子的阿念這里卻一時半會兒過不去,覺著兒子此番失利實屬稀奇。阿念為長子鳴不平,偏生他這不平沒處說去,只得見天的跟子衿jiejie叨咕。 何子衿聽阿念絮叨都大半個月了,聽得耳朵里長繭子,何子衿道,“這興許就是阿曄運道不好,遇著個不會欣賞他文章的考官?!?/br> 阿念再三,“委實可惜,阿曄這次答得挺好?!?/br> 何子衿道,“沒準兒下回考一狀元呢?!?/br> 阿念更加郁悶,“就是有狀元的文采,他出身官宦之家,怕也得不了狀元。狀元一向是給寒門子弟的?!?/br> 何子衿不過隨口一說,不想阿念竟當真了,可見阿念嘴上常打擊阿曄,心下對長子的冀望不可謂不深。何子衿心下好笑,寬慰阿念道,“自來哪里有一帆風順的,多少有才之人,就絆在這科舉上。要我說,阿曄這遭春闈不利,也不是沒好處,你看,雙胞胎讀書倒格外用功了?!?/br> 阿念一想到自家這對奇特雙胞胎就好氣又好笑,“倆小東西說大哥指望不上了,得指望自己個兒了,這不玩兒命念書呢?!?/br> 何子衿也是笑,“你說雙胞胎這是聰明還是笨哪?!?/br> 阿念笑,“他倆是俊杰投的胎,太識時務了?!?/br> 雙胞胎時不時就鬧些笑話出來,不過,雖然,大家都笑,雙胞胎可不覺著自己好笑。 而且,雙胞胎也到了懂事的年紀,見家人都笑他們,雙胞胎還有些生氣來著,覺著家里人都不理解他們。還好,雙胞胎自己挺能理解自己,阿昀道,“要不屈原都說呢,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自古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br> 阿晏給他做校正,“后頭兩句是李太白說的?!?/br> 阿昀,“我就是這么個意思?!?/br> 阿晏感慨道,“幸虧咱倆是雙胞胎,心靈相通,志向相同,要不,倘世間只有咱倆當中的一個,那不得寂寞死?!?/br> “可不是么?!?/br> 于是,從這一刻起,他倆非但是雙胞胎,還成敢彼此的知己。 雙胞胎正談心呢,冷不防聽到一聲笑,倆人回頭,見小唐大人正瞇著眼睛憋笑呢。小唐大人與江家交情不錯,尤其喜歡雙胞胎,再加上小唐大人出向豪門,出手闊綽,時常給雙胞胎些小玩意兒。故而,在雙胞胎心里,小唐大人是位很不錯的長輩。 尤其,長輩里能做了偷聽人談話的,也就是小唐大人啦。 雙胞胎嘴巴很甜,起身喊,“小唐爺爺,你怎么來啦?!?/br> “我過來聽你們吟詩唄?!毙√拼笕诵χ^去與他倆一道坐亭子里,“好久沒見你們過去我那里玩兒,阿吉說你們現在念書可用功了,都沒空玩兒了。咋這么忙???”阿吉是小唐大人的長孫,與雙胞胎是同窗。 阿昀道,“我們也不想忙啊,念書可累了,不念又不行,以后沒飯吃?!?/br> 小唐大人笑,“你倆原不是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會兒靠爹,將來靠哥嗎?”小唐大人喜歡雙胞胎就是覺著這倆小孩兒有趣的緊,有時小唐大人還會專門過來看他們,與雙胞胎說話。 阿晏惆悵道,“我哥春闈沒中,以后怕是靠不上了,我姐是丫頭家,還得指望著我們呢,哎,可不就得靠我們自己個兒了嘛?!?/br> “不是還有你們爹嘛?!?/br> “爹現在就一把年紀了,現在勉強靠一靠,再過個幾十年,還得靠我們孝順呢?!?/br> 小唐大人感慨道,“你倆比我強啊,我是在我爹死后才明白這個道理的,你倆現在就明白了,以后定是前途無量?!焙冒?,小唐大人之所以看雙胞胎順眼,大概也有這位大人自小就立志啃老的原因所在。 阿昀道,“小唐爺爺你不是有好幾個哥哥嗎?”他倆只有一個哥哥,選擇性唯一,哥哥春闈失利,雙胞胎這才擔心起自己以后前程。像小唐爺爺這樣的,家里兄弟數人,哪里還用擔心喲。 小唐大人惆悵道,“不行啊,哥哥們養我倒是沒啥,難道還能叫哥哥們幫我養媳婦?那可不是咱們男子漢大丈夫該做的事。何況,我還生了好幾個兒女,現在孫子就有四個,孫女有三個,總不能都叫哥哥們幫我養吧?!?/br> 雙胞胎聽了小唐爺爺的話,道,“我們倒是沒媳婦,就是哥哥太少?!?/br> 小唐大人忍笑,“阿曄不是要成親了么,待你倆大了,難不成不娶媳婦?” 阿昀道,“我有阿晏呢,娶媳婦干嘛?!?/br> 阿晏也說,“我跟阿昀娘胎時就在一處了,娶媳婦不就是找個人在一張床上睡覺么,我跟阿昀一直在一張床上睡覺啊?!?/br> 小唐大人道,“不對不對,兄弟是兄弟,媳婦是媳婦。阿曄阿曦也是娘胎里就在一塊兒,他倆到了年紀就該娶的娶該嫁的嫁了,是不是?” 江家環境單純,故而,雙胞胎在這上頭有些懵懂。小唐大人叨叨一通,他倆也沒有太明白,阿念就過來了,阿念笑道,“小唐叔要給我家雙胞胎說親???”老遠就聽到娶啊嫁啊的,小唐叔你不要亂教我家孩子啊。 小唐大人道,“待雙胞胎大些,一準兒給他們說門好親?!?/br> 小唐大人顯然心情不錯,不過,他管著內務司,一向忙碌,如今過來,自然是有事的。阿念請小唐大人書房說話,小唐大人笑瞇瞇的,自懷里摸出張大紅燙金帖子來遞給阿念,笑道,“我娘九十五大壽,到時你帶著孩子們過來吃杯壽酒?!?/br> 阿念連忙雙手接過,笑道,“老壽星的好日子,一定去一定去?!庇终f,“小唐叔你打發個人送就是,怎么還親自來,倒折煞小侄了?!敝饕?,小唐大人這身份,官職品階高阿念四級,親自送請帖,的確是大禮了。 小唐大人道,“這如何是一樣,我娘九十五大壽呢!再說,也不是家家都我送,得我瞧著順眼的我才親送呢。阿素那里我已是送過了,這帖子你收著,我今兒還有三家要去?!?/br> 阿念親自送小唐大人到大門口,回頭將請帖拿給子衿jiejie道,“小唐叔真是至情至性之人?!?/br> 何子衿聽聞小唐大人這等身份親送請帖,想一想小唐大人的性子,的確當得起“至情至性”四字。 憑小唐大人今時今日之地位,還有他在帝都的人緣兒,唐老太太九十五壽辰那日,唐家當真是車水馬龍、熱鬧暄囂,就是太皇太后也很給唐家面子,除了慣常賞賜,還寫了個壽字賜下,此等體面榮耀,便是帝都的世族豪門都是少見的。 不過,大家各種羨慕的同時想一想,倒也覺著這事兒不算稀奇。無他,唐家與慈恩宮關系不一般哪。小唐大人乃太皇太后心腹,便是已過逝的老唐大人也曾任仁宗皇帝的首輔數年。所以,太皇太后對唐家格外恩典,亦是情理之中了。 太皇太后此等厚賜,于唐老夫人壽宴自然是錦上添花。 唐老夫人別看這把年紀,精神頭兒也很不錯,陪著諸賓客坐了大半個時辰,方讓孫媳婦扶她回屋歇著了。她老人家這等壽數,就是回去歇著,也沒人說什么,都說老人家有福氣,出身官宦之家,嫁入世族豪門,丈夫在時,是一品相輔。丈夫去了,幾個兒子都有出息,尤其小兒子,深得慈恩宮信重。 唐老夫人壽宴開五日,江家雖官職不高,卻是被當排在了正日子。只是一樣,正日子來的多是顯貴之家,江家這四品侍讀之家,就著實有些不大顯眼了。來唐家賀壽的人極多,阿念帶著兒子們在前院,阿念與同僚八方交際,阿曄與雙胞胎去少年們呆的軒館。至于內宅,就是何子衿與其他賀壽的太太奶奶們在一處,阿曦去了姑娘們的聚集地。 阿曦很快就見到了蘇冰,蘇冰與蘇家女孩子們在一處,一見阿曦就拉她與自己同坐,還有女孩子打趣,“可見是姑嫂親,這就離不得了?!?/br> 蘇冰落落大方,笑道,“我們自小在一處,慣了的?!?/br> 原本,人唐家大喜的日子,小姑娘們大都是跟著長輩一道來的。個個打扮的喜慶,過來說的也都是吉祥好話。偏生,阿曦就聽到了幾句不中聽的,且,她根本不認識那姑娘,倘不是那姑娘瞟她一眼,她都不知道那是說她的。因為,那姑娘說的話委實不與她相干,那姑娘說的是,“看到老夫人這樣的端莊慈和,我才曉得咱們做女孩兒的該是什么樣的規矩法度。只可惜,現在的世道,多以柔媚惑人為美,視端莊賢淑為愚,長此以往,豈不禮法崩壞,人心不古?!?/br> 阿曦聽著就覺好笑,要這話是六七十歲的老夫子說出的,倒不算稀奇。如今,這話是與她年紀相仿的女孩子說的,阿曦就覺著這話委實矯情了些。不過,人家愿意說什么就說什么唄,不與她相干。阿曦原不欲理會,只是,那女孩子說著這話,還一個勁兒瞟她,這是什么意思? 阿曦悄悄問蘇冰,“那是誰???” 蘇冰回帝都的時間比阿曦還短,她也不大認得,倒是一畔的蘇凝悄聲道,“曹家姑娘?!笨窗㈥剡€懵懂著,蘇凝道,“就是薛顯的未婚妻?!?/br> 阿曦立時就明白曹姑娘的話是什么意思了。 這曹姑娘裝模作樣的說了一番“高論”后,立刻就有狗腿子接話道,“可不是這樣么,要不說,現下是狐媚當道?!惫吠茸右渤㈥乜?,種種眼神暗示,只要不瞎的都看出來是說阿曦的了。 阿曦搖一搖手中那蝶戀花的團扇,轉頭與蘇冰道,“前兒我讀莊子,看莊子寫的一則趣事,特有意思。說的是,南方有一種鳥,叫鳳凰。這鳳凰鳥振翅于南海,要飛去北海,一路上,非梧桐樹不棲息,非竹食不吃,非甘甜的泉水不喝。然后,一只正在吃腐臭老鼠的烏鴉見鳳凰飛過,就以為鳳凰要跟它搶這臭老鼠,便仰頭朝鳳凰大叫起來。jiejie你說,這烏鴉好不好笑?!?/br> 蘇冰笑,“委實可笑?!?/br> 阿曦瞥那曹氏女一眼,笑與蘇冰道,“初看此書時,我還不信世間有此蠢人,如今見著活的了,才覺莊子智慧,千年不破啊?!?/br> 顯然,曹氏女也不是好纏的,那曹氏女道,“我也聽說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家子閨秀,平日里開口說自己書香門第,閉口說自己清凈潔白,可一出門哪,既不乘車也不坐轎,非露出臉來引得人爭相瞧看,艷名遠播,方得心滿意足?!?/br> “其實,這露臉啊,也不是人人都有這臉可露的,像有些人,倒是想露一露,奈何那臉上不得臺面兒,露出去也是一張狹隘嫉妒的臉孔,何其丑陋?!卑㈥販\淺一笑,“我也聽得一則趣事,說是有一戶豪門公子,定下一戶人家千金,兩家商量聘禮時,女方貪財,必要男方重金為聘。男方問女方要多少聘金,女方答,非千金不可。那豪門公子掐指一算,笑道,我在青樓梳攏個清倌人也不過千金之數。遂許兩千金為聘,不為別個,總不能讓未婚妻子與青樓女一個價碼,是不是?” 曹氏女頓時臉都氣白了,冷笑道,“江姑娘真不愧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出身,連青樓、梳攏這樣的事都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