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何子衿先時開錯腦洞,好在她腦子不慢,第二個腦洞開得就很有道理,今上既是身子不大好,召阿念去,除了想見一見這位同母異父的兄長外,或者還有臨終托付之意。繼而,何子衿就想到謝太后的處境,謝太后的地位是需要何子衿仰望的,哪怕有著一生二世的經歷,何子衿在眼界上自是不錯,但要說政治上,她哪怕一生二世,也無法與謝太后這樣的人比擬一二的。這位太后娘娘可不是靠著男人一路寵愛登上皇后、太后寶座的傻白甜,據阿念說,先帝能登上帝王之位,多虧這位發妻輔佐。 這樣的一位女士,但,即便是這樣的一位女士,何子衿也能想像出這位太后要面臨的局面,今上一旦過逝,謝太后必然要升階為太皇太后,先不提尊號,尊號有時僅僅是一個名號。不說別個,謝太后與新君的關系能否像與今上這般融洽,就是最大的問題。 而阿念,他們一家因一向與朝云師傅親近,雖不是血親,卻勝似血親。朝云師傅又是謝太后唯一的舅舅,謝太后娘家就這么一個舅舅在世了,何子衿略加思量,就知道今上為何要召阿念相見了。不獨因兄弟之情,或者更因他們一家與朝云師傅的情分。這世間,能影響謝太后的人里面,朝云師傅肯定是算一個的。而另一方面,阿念與今上同母,有這層血親,偏生又不是皇族,這樣的身份,讓阿念與諸皇子有著天然的關聯,卻又與皇位無礙。甚至,于阿念自身的利益而言,今上兒子在位,對江家就是最大的保障。 今上一旦有個好歹,阿念的確是充當即位新君與謝太后之間的一位再好不過的調和人選。 而且,愿意見到今上后繼之君與謝太后關系平衡的人里面,阿念絕對算一個。 只是,如果今上是這樣的打算,何子衿擔心的就是,連今上這位同母弟弟,與阿念的情分也不深,至于今上那些出身尊貴的皇子們,又有幾人能將阿念這樣一位連身份都不能宣諸于口的叔叔放在眼里呢?人家知道你是老幾??! 一連串的問題在何子衿心中閃過,好在,讓何子衿放心的是,她與阿念一道長大,深知阿念為人,知道阿念不是圣父,想來若有不合常理之要求,阿念是不會答應的。 電光火石間,何子衿腦中已想過諸多可能。她想得雖多,也知現在得聽天由命了,她還是先安慰朝云師傅道,“師傅也不必太過擔心,我聽說帝都有個姓夏的神醫,還是咱們蜀人呢,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說不得就好了呢。我就是先時不曉得是因什么緣故,阿念走時也說不清楚,故而有些擔心。既是知道,我也就放心了。眼下還得先過年,東西不急著收拾,師傅你也放心吧,我去廟里給陛下燒柱平安香?!?/br> 朝云師傅難得迷信一回,令聞道取一千兩銀子,道,“也替我添些香油錢?!?/br> 何子衿點頭應了,想著,看來朝云師傅也是盼著陛下平安的。 阿曄做了回旁聽生,心中疑惑更多,回家忍不住悄悄問他娘,“娘,陛下龍體欠安,為何要召我爹去帝都啊?!?/br> 何子衿不是那種事事都瞞著兒子的,何子衿看屋里也沒旁人,就悄與阿曄說了,“你是家里長子,你眼下也大了,告知你也無妨,只是你不準說與別人聽。就是雙胞胎和阿曦也不要說?!?/br> 阿曄連忙應了。 阿曄一向可靠,何子衿就簡單的將阿念的身世與長子說了說,阿曄驚的都不曉做何反應。何子衿嘆道,“這都是長輩舊事,心里知道就算了。這些年,咱們在北昌府一家子和樂,陛下就是陛下,皇家就是皇家,與咱家是兩碼事,明白嗎?” 阿曄點點頭,他年紀尚小,而且,并不是喜攀附的性子,想來也知道,這事關乎他親奶奶與他們一家子的名聲,阿曄就問了,“娘,那我親祖父現在在哪兒呢?” “這誰知道,你親祖父親祖母都不是啥好人,我跟你說,你就當沒他們就行了?!焙巫玉频?,“就他倆那人品,真是負負得正,生出你爹來。你哪里知道你爹當年受的苦,你祖母就放下五百兩銀子就把你爹丟下不管了,你爹辛辛苦苦考中探花,就想見見親生父母,見親爹,親爹說,我就這種人品,咱也不必相認。見親娘,親娘也沒好話?!焙巫玉葡氲阶约汗牌?,那也是沒好話的。 阿曄聽到他娘對親祖父親祖母的評價以及親祖父親祖母所為,也是無語了。 阿曄還問,“那萬一以后見面怎么辦???” 何子衿道,“先帝過逝時已令你祖母殉葬了,你祖父,這些年也沒消息。你擔心這個做甚?就是見面,他認得你嗎?他知道你是老幾呀?他從未與你爹相認,你也沒見過他,沒與他相處過,他對你而言,就如同路人甲一般,你以往未與他相識,以后也不必相識。這不是咱家冷情,亦是他所期盼?!?/br> 阿曄年紀尚小,一時難以理清這復雜的情感關系,只得點點頭。 何子衿感慨一回,阿曄問,“那爹和今上,感情深嗎?” 何子衿道,“我們都沒見過陛下,可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們這些年在北昌府順順利利的,一則你爹當差用心,從未有過紕漏。二則陛下對咱家多少有些照顧。雖從未相見,也得領陛下的情?!笨梢f親,也談不上,無非是兩兩相念,互不相見罷了。 阿曄點頭。 何子衿擺擺手,不提這些心煩的事了,笑道,“你這回來,也沒好生歇一歇,去休息一下吧。你那屋子自入冬我就讓人把炕燒上了,每天都有人打掃,就是被褥得換一換,想來這會兒也換好了?!?/br> 阿曄聽他娘的話,就去歇著了。 這回來不過大半天的時間,對阿曄的沖擊不可不大,阿曄給這一樁又一樁的秘聞鬧的,哪里還有歇著的心啊,他回屋光想自己家里事了,自他爹可憐的身世想起,阿曄覺著,他們家能有今天,絕對是當初他爹眼光好,娶了他娘的緣故啊。 阿曄很是歇了一宿,第二天才知曉外祖母有了身孕,阿曦去北昌府照顧外祖母的事的。 何子衿把給娘家和親戚的年禮都備好了,與長子道,“你歇好了就把年禮給你外祖母家送去,你這一出去就是一年,曾外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都惦記著你呢。還有重陽他們,都念著你。也別忘了去看看你三姨媽和阿仁舅,這里還有給李巡撫和蘇參政家的年禮,你一并送去吧?!?/br> 阿曄應了,道,“我爹去帝都的事,要不要跟外祖母說?!?/br> 何子衿想了想,道,“私下同你外祖父說一聲就是,就說是陛下秘旨相召,不好宣揚,別讓人往外說去?!?/br> 阿曄又在家歇了一日,因二郎也要過年回家,倆人就一道去的北昌府。 江家這里因阿念被急召至帝都之事難免擔心,到別個家,如紀家,就不是擔心,而是各種猜測了。 這事,哪怕陛下秘旨相召,也沒有不叫紀大將軍知道的理。事實上,這秘旨先是到的紀大將軍這里,畢竟阿念是紀大將軍手下,紀大將軍兼著宣慰使一職,副使出缺,正使得有所安排,以免引人猜疑。故而,紀大將軍是知道陛下這道秘旨的,他也知道陛下病久矣,這在朝廷并不是什么秘密,如紀大將軍這樣的身份,自然能知曉。 紀大將軍奇怪的是,這樣的時候,為何陛下會召江副使覲見呢。 經大將軍就與妻子說了,“先時我就覺著奇怪,江親家才學才干自是沒的說,看他為官,先時在帝都做了三年翰林,后來外放沙河縣,做了六年知縣,因守縣有功,連升兩級任北昌府同知,之后就是知府、按察使、宣慰副使一路升上來,三年便是半品。他這樣的升遷,在文官里極是罕見,可見陛下對其愛重??杀菹逻@般愛重,江親家做官多年,卻是從未去帝都述職,這件事,非但是我,想來北昌府官場也有諸多人不解?!?/br> 紀夫人也是個敏銳的,道,“那依你的意思,如何這回陛下急召,可是有什么緣故?” 紀大將軍輕敲幾案,緩志道,“就是這才想不通啊。要說重臣,朝中多少陛下心腹之臣,江親家這種十幾年未曾面君的自然不能與朝中大員相比??善谶@種時候,陛下召江親家去帝都陛見?!?/br> 紀夫人尋思一二,道,“這事兒,的確奇異。若陛下龍體不安,就是相召,也當是你或是李巡撫這樣的邊關重臣吧?!?/br> 紀大將軍搖頭,“夫人這話就錯了,倘陛下龍體有礙,我們這樣的守關之臣是再不能動的。我就是想不通江親家這樣不上不下的中階官員,北昌府北靖關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我一直覺著,這里頭定是有什么咱們不知曉的緣故?!?/br> “你先時不也說何余兩家聯姻聯的稀奇么?”紀夫人道。 “這自然是稀奇,現在何家不過五品文官之家,當時聯姻之時,何家不過從六品門第,彼時余氏女,父為侍郎,祖父為一地巡撫,那是嫡長女,說與這么一個寒門出身的低品官員之家,自然稀奇?!?/br> 紀夫人道,“何家雖官階不高,人品都是極好的?!?/br> 紀大將軍道,“這我自然知曉,咱家與何家也一向交好,只是,我就事論事,那高官之家難道就沒人品好的了?” 紀大將軍沉吟道,“要說以往猜不透這其中緣故,若我所料不錯,這緣故定在江親家身上?!?/br> “難道不是因那位道長?”紀夫人給丈夫提個醒。 “雖有道長緣故,卻并非主因?!奔o大將軍道,“道長雖是謝太后的親舅舅,余老夫人還是謝太后親姑祖母呢。若我猜的不錯,當初余家想聯姻的也不一定是何家?” “可要依你這般說,余家為何不與江家聯姻?就是那時江家孩子們尚小,待得幾年,如今阿曄也大了,再往下還有雙胞胎也都是招人疼的孩子?!?/br> “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奔o大將軍雖是坐在榻間,依舊是身姿筆挺,道,“何家實在沒有聯姻的理由,卻聯姻了。江家這里,余家反而也未曾太過親近?!?/br> 紀夫人道,“要依你的意思,那就是余家對江家必然要處在一個,想親近,卻又不能過度親近的位置。故而,余家不聯姻江家,而是聯姻與江家關系極為親密的何家?!?/br> 紀大將軍突然道,“當初太宗皇帝晚年,立先帝為太子后,聽聞太宗皇帝忌諱謝太后母族為輔圣一脈,無番猶豫太子妃之事。當時,有一種說法就是,太宗皇帝遇到親家母,說是親家母當年還進過宮,太宗皇帝極喜她人品……” 紀大將軍這八卦還沒說完,就被紀夫人直起身子斥了去,“胡說八道,咱家與江家相交多年,親家母什么樣的人品,我還是曉得的?!?/br> “你聽我說啊,我并非那個意思?!奔o大將軍忙遞了盞茶過去安無妻子,道,“你忘了,當初你隨我去帝都述職,還見過江親家他們呢。那會兒他倆年紀尚小,就好的跟什么似的,自然不會有那事??捎H家母有兩個瓔珞,一個是當初還是皇子妃的謝太后所賜,另一個是太宗皇帝生母胡貴太妃所賜。我想著,當初親家母曾進宮之事,不一定是空xue來風。只是有一點我想不通,如果說當初親家母于謝太后有益,偏生先帝在位時,江親家官運平平,待得今上登基,江親家官運順遂非常?!?/br> 紀夫人道,“會不會是今上繼位,太后娘娘說的話,今上不敢不聽?!?/br> “那不能。先帝臨終都要為太后除去今上生母,先帝對太后的情分,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br> 紀夫人望向丈夫,“那事情就不是因親家母的緣故?!倍?,紀夫人輕聲道,“相對于親家母這樣父母雙全,身家清白之人。江親家無父無母,身上不解之處,豈不更多?” 紀大將軍冷峻的臉上不由浮現一絲凝重。 阿念去帝都之事,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知道的,且身居高位的,都各有自己的一番解讀。 北靖關如此,帝都城,更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贈小劇場一個: 誰是本文的開腦洞小能手? 答曰:子衿jiejie~ ☆、第449章 帝都風云之一 第449章 北靖關到帝都, 正常一個月的行程, 被阿念一行人日夜兼程半月即趕到了帝都城。 這座巍巍皇城,十幾年再來,阿念有種不自覺的時光恍惚感。 留給阿念恍惚感慨的時間不多,即是陛下秘旨特召,阿念就得直接隨這些侍衛入宮覲見。到帝都的時間是上午, 阿念得以陛見已是在下午了,好在, 宮中對于等待陛見的人都有一份午餐, 阿念還不至于餓著肚子等。 阿念初時是以為皇帝陛下事務煩忙,他排號排到下午陛見, 但, 待到陛下寢宮, 那濃重藥香讓阿念行過大禮后不禁抬頭往御座上望了一眼,那一眼讓阿念瞬間明白, 陛下怕是到現在方能勉力支撐見他。 以往阿念都覺著,對陛下這種不能訴諸于外的血緣親人, 委實淡薄的可以, 他以往就是將陛下視為陛下, 并無兄弟之情??扇缃? 見御榻之上男子消瘦病容, 竟已到病骨支離的地步,阿念先是震驚,繼而心中竟驀然涌出巨大酸楚。這種酸楚竟令一向自制力出眾的阿念難以自抑, 頃刻間覆頂而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兄長不必如此傷感,我也只是較常人先走一步罷了?!?/br> 這虛弱而平靜的聲音似是喚起阿念的理性,阿念驚覺時已是淚意難抑,眼中滾下淚來,只是,他也明白,不要說在陛下面前落淚合不合適,哪怕對著病人,這樣落淚也會引得病人傷感。阿念側頭拭去眼淚,輕聲道,“臣失儀了?!?/br> “坐?!北菹轮噶酥赣脚系囊粡埨C凳,待阿念過去坐了,方察覺陛下眼中亦似有微微濕意,顯然,這位陛下雖年紀較阿念略小幾歲,但論及情緒的控制,是遠勝于阿念的。 阿念輕輕別開臉,低聲道,“我一直以為,陛下很好?!?/br> 有些人,你也許一生一世不愿相見,但依舊是盼著他能好的。 陛下對于阿念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不同于陛下有著皇室這些血親,阿念的血親,除卻兒女,也唯有這么一位同母兄弟罷了。 皇帝陛下這一生,聽過無數好話,但唯獨這樣一句“我一直以為,陛下很好”,不禁讓陛下動情。陛下輕嘆,“我這一生,生于王府,長于錦繡,后更是坐享萬里江山,雖與生母緣淺,也不算不好了?!?/br> 這個時候,能說什么呢? 起碼,情緒收斂后,阿念是不曉得說什么合適的。 于是,皇帝陛下說了,陛下道,“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我就是母后所出,后來,漸漸長大,方知,我另有生母?;适抑?,唯有生母十分低微,方會將子女由別的妃嬪養育。我是另一種情況,生母在生下我時已是王府側妃,只是,她不愿意撫育我,母后不忍我無人撫育,遂將我抱至身邊養育。之后,我就一直留在母后身邊,生母一直對我非常冷淡。這種冷淡當然是有原因的,她很早就看出王府形勢,母后無子,偏生父皇對母后極為敬愛,到后來,更是不染二色,這就表示母后會對將來的太子人選產生巨大影響,我身為唯一養育在嫡母身邊的庶出皇子,雖則在兄弟中排行最末,卻因這個原因受到許多清流支持,只是,我畢竟不如王兄們年長,盡管是養在嫡母身邊,但,我因年紀的原因,終是最后一個入朝當差的皇子……” 沉默許久,皇帝方繼續道,“父皇病中,仍是在我與大王兄中難以抉擇。最后,父皇問生母與大王兄的生母蘇昭容,他百年后,當如何?蘇昭容未明白父皇之意,生母則立刻答,愿陛下百年后相殉。隔日,陛下立我為太子?!?/br> 阿念頭一次聽說這等皇室秘辛,一陣徹骨寒意自脊背升起,他竟不自覺打了個寒噤。 皇帝陛下仿佛未聞,道,“有時朕時常想,朕生于這宮闈,未必有兄長生于民間更快活?!?/br> 阿念道,“收養我的人家很好,比我跟在她身邊要更好?!?/br> 皇帝陛下唇角微微勾起個弧度,道,“母后待朕也很好,她縱使留朕在身邊,依她的性子,也不會待朕如母后那般好的?!?/br> 兄弟二人又是一陣沉默,有一種感情,是不能訴諸于口的,就如同二人的生母這樣的存在,這真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甚至,其所作所為如果被剖開放到太陽底下,不知有多少人會批判這樣道德上有失的女人。如兄弟二人,各有機緣,最終一為帝王一為官員,甚至,在他們的生命中,各有合適人選充當了他們母親的角色??墒?,親生母親的欠缺,是不是在他們少年時的偶然的一點不經意的時光中,會不會想起,如果我的母親,我的生母當年肯養育我,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哪怕沒有現在的權力地位,但,跟著生母,會是何等樣的人生? 這樣的想法,對于有恩于自己的養母自然不公平,可這種骨血里的牽絆,是真真正正存在過的。 沉默之后,仍是皇帝陛下率先開口,皇帝道,“父皇是看透了她。父皇過逝后,她哀求于我,不欲為父皇殉葬。如果我那時年輕些,怕真會允了她?!?/br> “少年人與成年人,眼界是不一樣的?!被实鬯剖歉锌裁?,良久方道,“我原以為,我總較兄長小幾歲,想來今生不必相見的。今我恐不久于人世,不得不召兄長相見了?!?/br> 阿念微微欠身,“臣實在惶恐?!?/br> “兄長不必惶恐。你不在帝都,怕是不知曉我這里的事?!被实勰强菔莸哪樕现饾u浮現一絲帝王威嚴,他的聲音依舊不大,但就是有一種令人俯首的帝王的氣勢,皇帝陛下道,“朕有七位皇子,皇長子為曹淑妃所出,如今不過十二歲,其他皇子更小?;屎笥猩?,若皇后產下嫡子,朕會立嫡子為太子。若皇后產下公主,朕就需要在七位皇子中選一位?!?/br> 皇帝陛下話至此處不由微微喘息了一時,阿念知皇帝陛下接下來的話必是重中之中,不由正色恭聽?;实郾菹侣孕诵?,方繼續道,“如果皇后產下公主,朕就會立皇長子為太子?;书L子年紀尚小,一直由生母曹淑妃所養育,曹氏柔媚,做后妃還罷,她是撐不起一朝太后責任的。但,她身為新君生母,定會成為另一位太后,而且是對新君影響巨大的太后。朕,不能像當年先帝處置凌貴妃一般處置曹氏,那樣立刻會有人挑撥母后與新君的關系。母后對朕有大恩,新君是朕的兒子,朕不愿看到這種局面?!?/br> 阿念哪怕一直在北昌府呆著,對皇家之事知之不深,到底不是笨蛋,他輕聲道,“皇后娘娘所懷,是一位公主吧?” 皇帝陛下眼中閃過一抹贊許,眉宇間卻又帶著深深遺憾,“如果夏神醫沒診錯的話?!?/br> 阿念心中就有數了,許多話并不需要訴諸于口,蘇家自太宗皇帝時就是帝都名門,不說蘇文忠公輔佐太宗皇帝一朝,而今蘇文忠公之子蘇不語就是刑部尚書,內閣為相。在北昌府的蘇參政,便是蘇不語長子。就是皇帝陛下的發妻都姓蘇,這位蘇皇后得叫蘇不語一聲二叔祖,蘇家勢大,蘇皇后為陛下正宮,陛下哪怕已知蘇皇后所懷多半是位公主,但,一日公主未落地,一日不能明言立皇長子之事。 阿念心中已將蘇皇后排除在權利中心之外,他的大腦急遽思考,除了蘇皇后所懷為公主,陛下于皇長子這里這般踟躕,恐怕還有一點,那就是謝太后與曹氏之間,恐怕并不算親近。 阿念有些不解,既然謝太后與曹氏并不親近,那何不立一位與謝太后親近的皇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