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節
何子衿笑道,“可不是么,她是六月生辰,到時阿曦及笄,讓孩子們都過去,也賞一賞北靖關的風光?!?/br> 李三姑娘忍不住道,“山長,上回阿曦回來說,北靖關可多打獵的地方了,是不是真的?” 何子衿笑道,“北靖關地方大,每年秋冬都有許多獵手出去狩鹿,阿曦她們小姑娘家,也就是騎馬出去打些兔子野雞之類,有一回她瞎貓碰死耗子的碰到一頭黃羊,回來炫耀好久?!?/br> 李三姑娘道,“阿曦都吹牛說她百發百中了?!?/br> 何子衿笑道,“你們去就知道了,到時讓阿曦帶你們認識一下北靖關的閨秀們,也可一道出去打獵跑馬?!?/br> 李三姑娘很想去的樣子,就瞅著祖母撒嬌道,“到時得聽祖母的,祖母讓我們去,我們才能去呢?!?/br> 李夫人笑道,“既想去,只管去就是。介時收拾好行禮,讓你們二哥送你們過去,你們山長家不是外處?!?/br> 李三姑娘很是高興,便是李大姑娘面兒上也添了幾分喜色,唯李二姑娘因是剛來,與江家并不熟悉,只是露出個略帶幾分客氣的微笑來。 說一回女孩子們及笄禮的事,兩人又難免說起興哥春闈之事,何子衿道,“念這么多年的書,興哥兒這一走,要是春闈不順,家里為他可惜,倘春闈順利,必要留在帝都的,我們這又往北靖關去了,我娘家該冷清了?!?/br> 李夫人勸她道,“誰不說你娘家兄弟有出息呢,大弟弟二弟弟都是進士,如今這老三,我看也是個出息人,只要他們有出息,即便一時不能見,心里也是高興的?!?/br> “是啊,就是我娘想得慌。阿冽家兩個兒子了,阿燦是生在北昌府的,還沒一周的時候,阿冽中了進士,就接了他們母女一道往帝都去了,阿冽家老二阿炫,就是生在帝都府,我爹娘都沒見過。如今俊哥兒媳婦也有了身孕,我娘是既高興,又想念的很?!焙巫玉频?,“也就幸而他們各自岳家都在帝都,我舅舅家也在帝都,不然,再放心不下的?!?/br> 這就是李夫人相中何家的原因了,雖是寒門出身,卻是一家子上進,親戚間雖無甚高官,在中低階層亦是安穩。李夫人也明白何家的意思,不喜李二娘是庶出,但長孫女,李夫人委實有些舍不得。 何子衿也只是這般略略一提,就轉移了話題,說到紀嬤嬤的事了,紀嬤嬤年紀不輕,眼下幫李夫人過渡接掌女學,如今是功成身退,想同何子衿去北靖關了。 李夫人笑道,“我實在舍不得紀嬤嬤,不過,她老人家也與我請辭好幾次,她上了年紀,也不好再煩她cao勞,只是以后倘有事,想來還是少不得麻煩她老人家的?!?/br> 何子衿笑道,“這是自然?!?/br> 李夫人設宴款待何子衿,還與何子衿說了不少女學的事,言語間對何子衿這位女學的前山長很是尊敬。只是阿曦沒來,李三娘有些失望,不過,在聞知阿曦會在北昌府多留些時日時,李三娘就歡喜起來。 何子衿是午后告辭的,李夫人命幾個孫女送何子衿,都是小女孩兒家,何子衿也只是讓她們在屋門止步,道,“外頭風大,你們都嬌弱,莫再送了,我又不是外人?!?/br> 待何子衿走了,李二娘同李大娘打聽,“大jiejie,這就是女學先時的江山長么?!?/br> “是啊?!崩畲竽镄Φ?,“山長極好的人?!?/br> 李二娘淺淺一笑,不復多言,同姐妹們到祖母那里說話,李夫人有些乏,就打發她們姐妹自去玩耍去了。李二娘遂辭了姐妹,回屋歇了。 李三娘看二姐回屋,不由嘟嘟嘴,李大娘道,“好端端的,撅什么嘴???” 李三娘道,“祖母給她安排的好親事,看她對山長不冷不熱的,心里怕是不樂意呢?!?/br> 李大娘道,“別胡說?!?/br> 李三娘低聲道,“山長興許也沒看上她?!?/br> 李大娘看meimei這口無遮攔的,忙拉了meimei去屋里說話,打發了丫環,說她道,“這親事自長是長輩之命,哪里輪得到咱們說話的,你也該改改這口無遮攔的毛病?!?/br> 李三娘道,“我也就跟jiejie說,那何家三郎今年就去春闈了,倘能得中,可是少年進士。我聽說,何家有家規,子弟都不得納小的,他家雖不是高官,以后事情也少,而且,姑嫂間就山長這么個大姑子,山長脾氣多好啊?!?/br> 李大娘笑,“那豈不是與山長做姑嫂,尷尬不尷尬啊?!?/br> 李三娘想想也笑了,道,“我就是覺著,jiejie你是長姐,祖父母論親事也該先說jiejie的?!?/br> 李大娘面兒上一紅,道,“快閉嘴吧。咱們畢竟是嫡出,她為庶出,眼下倘有她合適的,自然會先提她的。難不成還爭這個?咱倆的親事,自然不會比她差的?!?/br> 李三娘道,“這親事給她,真是可惜,我看她不似個樂意模樣?!?/br> “樂不樂意,不是咱們說了算的?!崩畲竽锏?。 李三娘嘟嘟嘴,沒再多言。 李三娘中同jiejie說庶出,殊不知李二娘也在同心腹丫環打聽江山長家的事,那丫環道,“江山長生得這般美貌,她嫡親的兄弟,聽說也是個極俊俏的舉人老爺?!?/br> 李二娘對江山長那極俊俏的舉人老爺的弟弟無興趣,倚在窗前軟榻問,“我聽說,就是這位江山長家的千金,定親給了北靖關大將軍的長子?!?/br> “是啊,這事兒奴婢聽別的jiejie們說過了,說江姑娘前年冬天定的親,那時還未滿及笄呢。定親時可熱鬧了,咱們老太太、還有這北昌府大大小小的官太太們都去了?!毖经h說起八卦就沒個完。 李二娘不禁一嘆,想著江家不過四品官宦之家,一位一言不合就推人下水的粗暴姑娘,就能嫁正一品大將軍之子,想她這般花容月貌,溫柔賢淑,祖母竟要給她說一位五品文官之子,李二娘不由又是一嘆,深覺自己命苦。 李二娘倘要知道何家根本沒看上她這庶出的,不知又做何感想了。 倒是李大娘李三娘邀阿曦來家里玩兒,阿曦很是令李二娘感到挫敗,李二娘雖說生得比姐妹都好,但她當真比不過阿曦。阿曦今年就十五了,少時稚氣漸漸褪去,她娘又很舍得打扮她,婆家也是富戶,后頭還有朝云祖父這個土豪,阿曦雖非珠玉滿頭,但那幾樣簡單的首飾,無一是俗品,尤其阿曦那明艷中帶了淡淡靈性的相貌,李二娘乍見之下,都不由暗道,怪道這推人入水的性子都能謀到那偌好親事,果然生得不俗。 生得不俗的阿曦,過來見自己朋友的同時,也不忘贊美一下她三舅的種種好處,鬧得李二娘越發心煩,李三娘越發動心。 ☆、第446章 北昌行之一三四 第446章 何子衿來北昌府一趟, 一些舊交家里都走動了一遍, 剛過初五,就同阿念回北靖關去了。阿曦與雙胞胎留在外祖家要住到上元節。何子衿與阿念,去的時候帶著三個孩子,回就倆大人回來了,以至于朝云師傅為此十分不滿, 覺著這對爹娘也太不負責任了。 何子衿道,“師傅你也真是喜新厭舊, 有了小的, 就瞧不上大的了?!?/br> 朝云師傅道,“胡說, 我是說上元節這樣的日子, 怎好叫孩子們在外祖家過得?!?/br> 何子衿道, “隨他們去吧,今年興哥兒過了上元節就去帝都春闈, 我祖母都想讓雙胞胎留在北昌府念書呢。我是怕她老人家太嬌慣雙胞胎,就沒應?!?/br> 朝云師傅道, “這是, 孩子跟誰都不如在父母身邊好?!?/br> 別說, 甭看朝云師傅是原裝古人, 教育上很有些超越時代的眼光。 當然, 朝云師傅是不會提雙胞胎在他這里常住的事的。 無奈,上元節只得四個大人一道過,阿念完全不介意兒女去住岳家, 在阿念看來,岳家跟自家也沒什么差別嘛,沒了電燈炮們兒,阿念晚上與子衿jiejie手拉手逛燈市,甭提多高興了,沒有小家們伙在邊兒上一會兒要這個一會兒要那個,阿念與子衿jiejie買了一對鴛鴦燈,一人一只提回去的。羅大儒都打趣,“這不是鴛鴦燈,這是蜜糖燈啊?!碧鹚纻€人哪。 夫妻倆都是偌厚臉皮,阿念笑,“羅叔你說是就是?!?/br> 朝云師傅還惦記孩子們呢,問,“孩子們該接回來了吧?!?/br> 何子衿道,“不必接,他們自己就能回來,留了車又留了人?!?/br> 朝云師傅覺著,他的女弟子絕對是世間最心寬的母親了,朝云師傅可沒這樣心寬,還著聞法帶人去接了一回。阿曦覺著,朝云祖父太cao心啦,雙胞胎則深覺有面子,回家也沒進自家門,直接又往祖父那里住去了。當然,也有一種說法,阿曦認為雙胞胎是過年收了大紅包,不想泄露自己私房,所以今年把私房都放祖父那里了。當然,甭管阿曦如何說,雙胞胎是死都不認的。 阿曦是長女,較之雙胞胎可靠百倍,她回家跟父母說了些外祖家的事,還有三舅興哥兒和大寶哥往帝都科舉的事,阿曦都同父母說了一回。之后就是何子衿準備長女及笄禮的事,家里就阿曦一個女兒,又是及笄禮這樣的大日子,自然要鄭重以待。 一般時下女孩兒,都是過了及笄禮方議親的,不過,阿曦這個親事早就定下了,算是比較提前的了。何子衿提前四個月就開始讓阿曦選及笄禮穿的禮服,用什么料子,什么樣的繡花,什么樣的款式,三姑娘專門派了個繡莊的管事給阿曦,三姑娘的話說,“咱們幾家子,就阿曦一個女孩兒,多做幾身禮服?!?/br> 不得不說,自從阿曦到北靖關,三姑娘何琪的繡坊銷量都直線上升。在北昌府時,阿曦就是只穿姨媽繡坊的衣裳,她本就生得好,會打扮,在女學的同窗,皆是非富即貴的女孩子,甭看阿曦念書不算上好,倒是很會引領女學風尚。相對于慣常愛模仿帝都樣式或江南樣式的繡坊,阿曦經常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些帝都或江南傳過來的衣裙,也不見得都是好的?!?/br> 這回過及笄禮,之所以要提前預備,就是因有些衣裙要刺繡,那不是一時一刻能做好的。 紀夫人那里也很關心阿曦的及笄禮,兩位親家見面時,紀夫人還格外問了一句,何子衿笑道,“禮服已在做了,介時也就是些親戚朋友過來?!?/br> 紀夫人很有些猶豫的問起婚期,實在是,她兒子已經十八了,而且,紀珍還是紀夫人與紀容將將不惑之年生得兒子。何子衿甭看平時好說話,人也和氣,在這上頭是寸步不讓的,還同紀夫人普及了一下女孩子太早成親的壞處,一則于身體不利,二則于生育不利,風險太大。何子衿道,“阿珍現下正好趁年輕,用心當差任事?!?/br> 何子衿這樣說,紀夫人也沒法子,畢竟當初江家早就把不希望閨女太早成親的話說在前頭了。只是難免同閨女念叨幾句,江贏道,“這也急不得,與其早成親讓何jiejie擔心,倒不若晚兩年,何jiejie那里也高興,咱們這里也省得落埋怨?!?/br> 紀夫人嘆道,“我跟你義父都一把年紀了?!?/br> “娘你也別急,要我說,你看何jiejie一生就是雙生胎,義父家里,不是說義父當年也有個龍鳳胎的meimei么。阿曦雖要晚兩年成親,可到時說不得一生就是倆呢?!?/br> 紀夫人先道,“你義父這事不許再提?!崩^而笑道,“要是應你這話,我給平安寺菩薩都重塑金身?!?/br> 江贏寬慰了母親幾句,想著自己自從生下長女后,連得三子,再無閨女,先時丈夫與江家定親的親事,怕是沒緣法了。 紀夫人雖有些遺憾江家不舍阿曦太早過門,不過,及笄禮是大日子,特意命人送了兩匣子寶石給阿曦,讓她挑著用,不必客套。 阿曦都覺著太過貴重,親自過去謝了婆婆一回。紀夫人笑問她些及笄禮的準備情況,與她道,“那也不獨是給你及笄禮使的,未及笄前,還是小女孩兒,隨便打扮都行。這及笄,就是大人了,衣裳頭面都要穿戴起來,以后打首飾的時候用得著呢。你也莫與我客套,我這些東西,早晚是要傳給你們的?!?/br> 阿曦有些害羞的,還是道,“伯娘的東西多存一些給阿珠吧,阿珠還小呢。我娘早就教我說,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伯娘疼我,我也一樣疼阿珠呢?!?/br> 紀夫人與阿曦說些話,中午留阿曦在家與她一道用飯,阿曦下午方回的自家。 阿曦除了準備及笄禮的事,她自己的事也不少,阿曦手上是有一些自己的私房產業的。何子衿從來不介意兒女拿私房做些投資什么的,當然,現在投資也單調的很,無非就是買房置地,至于開商鋪的事,阿曦短時間內還沒什么打算。但阿曦自己也有幾百畝田地呢,春耕秋收什么的,雖有管事,阿曦自己也要cao心呢。 待得三月三,阿曦收到阿曄托鏢局送來的禮物,一對沉香木的如意簪,還有給家里的信,信中說這如意簪是給阿曦的及笄禮。阿曄信上也說了不少自己路上的事,信寄出來的時候,阿曄與蘇二郎已到了魯地,魯地臨海,據阿曄信中說,吃了許多海中魚蝦,其滋味之美,把雙胞胎饞的夠嗆。 雙胞胎也收到了兄長的禮物,阿曄親手用貝殼給雙胞胎拼的一艘大船,據阿曄說,這些貝殼都是被他吃掉鮮貝后收集起來的,非常有紀念意義。 雙胞胎表示,“送些干貝來也好啊?!彼麄z又不喜歡大船。這叫什么大哥喲,送的禮物一點兒不合心,還不如補送倆過年紅包呢。 阿曦原本想用阿曄送的如意簪做及笄禮的簪子呢,結果紀珍也在阿曦及笄禮前送了一對桃花簪,這桃花簪是用一塊白玉雕成,說來也巧,那白玉一端微染胭脂紅,雕成桃花簪,正得相宜。紀珍還在信里說這簪子如何如何難得,如何如何寄托了他的一番情義,總之,rou麻的了不得,以至于阿曦都懷疑紀珍是不是跟她哥學做小酸詩了,下年多不見,rou麻功力大漲。 阿曦就有些為難了,用哥哥的,覺著有些辜負阿珍哥,用阿珍哥的,叫大哥知道,一準兒說她見色忘兄。阿曦正為難呢,興哥兒與大寶倆新科進士都錦衣還鄉了,倆人錦衣還鄉的時間有限,在家呆不久的,怕是不能參加阿曦的及笄禮了,不過,也給阿曦準備了禮物。好在,倆人準備的不是簪子。興哥兒送的是自己畫的仕女圖,據說是畫的阿曦,但由于當下時人審美的原因,一直將審美停留在素描階段的何子衿是看不出這仕女圖哪里像阿曦來。不過,據阿念說,畫的很不錯。興哥兒的畫,大寶題的字,算是倆人合送。 阿曦當天就掛自己屋了。 興哥兒既得中進士,就得開始議親了,為他這親事,何子衿還特意回了趟娘家,幫著預備興哥兒定親之事。 這事說來也好笑,原本李家是想李二娘與何家聯姻,何家不喜李二娘庶出身份,相中的是李家大娘子。兩家正為人選較勁兒呢,結果,誰也沒料到,最終是與三姑娘成了。 何子衿聽說這事兒一時都不能信,倒是阿曦道,“這也不稀奇啊,我去李巡撫家做客,他家三姑娘常與我打聽三舅舅的事呢?!?/br> 何子衿問,“都打聽什么?” 阿曦道,“就是三舅舅平日里愛吃什么做什么,還悄悄問我三舅舅屋里有沒有通房丫頭。娘你不是與我說三舅舅再正經不過的人么,我就把三舅舅逐丫頭的事與李家三meimei說了。她當時就說,三舅舅是個正經人。當初我還以為她是為李家大jiejie問的呢,原來是替自己問的呀?!?/br> 何子衿笑道,“他家三位姑娘年紀都相仿,這三姑娘也好,爽俐大方,你三舅舅性子有些悶,說個爽俐的,正相宜?!?/br> 阿曦道,“就是我以前都叫她meimei的,以后要改叫小舅媽了?!?/br> 何子衿莞爾。 這年代人們生育的子女多,這樣的事還當真不稀奇。何子衿笑道,“當初你還給江姑娘叫小姨呢,如今可不改口叫jiejie了?!?/br> 阿曦素來大方,對于親事什么的,其實并不如何害羞。她又問起什么時候去外祖家的事,小舅舅這既是回家,肯定要趁著進士之喜把親事定下的。何子衿道,“家里事安排安排,你就與我同去?!?/br> 阿念離不得衙門,只得讓妻女先過去,待定了定親的日子,阿念介時再請假去岳家吃定親酒。 待回了娘家,果然里里外外一派喜慶,沈氏何老娘都是一幅喜上眉梢的模樣。何老娘還悄與自家丫頭道,“李家三姑娘,好爽俐的姑娘,興哥兒也很是高興?!?/br> 說到興哥兒,何子衿都覺著稀奇,先時如老僧一般,都不多看姑娘家一眼的,這定了李家親事,興哥兒就仿佛立刻開竅了。何子衿還專門私下問了興哥兒一回,興哥兒還覺著他姐問的稀奇呢,興哥兒道,“先時又沒成親的意思,我得一門心思念書呢,等閑無事看人家姑娘做甚,多不尊重啊。如今爹娘給我定下親事,我自然歡喜?!?/br> 好吧,估計興哥兒這想法當真是這年代最正統的士大夫的想法了。 按興哥兒的意思,先時不議親,看姑娘也是白看,今親事已定,他其實也認得李三姑娘,主要是李三姑娘與外甥女是同窗,興哥兒多少也見過幾回。雖則輩份上要變一變,興哥兒心下還是很滿意父母給自己定的親事的。 說來,興哥兒這親事還頗有些小坎坷,沈氏笑道,“李夫人約我去廟里上香,她帶了家里三位姑娘,我帶了興哥兒。她家三位姑娘,李二姑娘生得最好,我猜度李夫人可能是想著你弟弟少年心□□美色什么的。不想興哥兒倒是同李三姑娘看對了眼,別看興哥兒平日里話不多,心里有數的很?!焙苄牢績鹤記]相中李二姑娘,覺著兒子有眼光。 何子衿笑道,“這也是他們的緣法?!?/br> “是啊,先時要去廟里,我就同興哥兒說了李家大姑娘穩重,不想他更喜歡活潑些的?!鄙蚴闲Φ?,“興哥兒當真是個穩重性子,要是換了俊哥兒,說不得就看中二姑娘了?!?/br> “俊哥兒眼光只要更高的,當初在北昌府給他說了多少閨秀,難道沒有生得好的?他總是不樂意?!焙巫玉撇庐敵蹩「鐑汗烙嬍鞘馨①挠绊?,或者想大哥娶得名門貴女,自己自然也想娶個差不多的,不然,俊哥兒親事當初何以耽擱好幾上呢。 沈氏一想,笑道,“他們三個,阿冽最是穩重,俊哥兒性子好強,興哥兒是個心里有主意的?!?/br> 何子衿想想,也笑了,還真是這么個理。 興哥兒與李三姑娘這親事,李家其實也有些個,嗯,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