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節
阿念非但愁,他簡直是悔啊,想著以后裝啥也不能裝病??! 阿念遇刺這事兒,家里一直不敢跟何老娘說,何老娘還是知道了。說到這事兒,沈氏就深恨鄭太太多嘴,也不知世間怎有這般的長舌婦,鄭太太一說,把何老娘嚇得半死,縱沈氏一直說阿念沒生命危險了,何老娘也是親自住了過來,幫著照顧孫女婿,還安慰自家丫頭片子,“大難不死,必有后福?!?/br> 何子衿怕嚇著老太太,也寬慰老太太,“竇大夫說,恢復的很好,再有半月,就有下床走一走了?!?/br> 何老娘道,“這就好?!弊屪约已绢^照顧阿念,她幫著管理內闈,讓阿曦阿曄去上學。何老娘一來,總算是把龍鳳胎趕到各自的學校去了,阿念偶爾也能偷偷的吃碗酸辣粉兒啥的。但案情的調查進展真不是人力可控制與想像的,周通判,周通判他查到朝云道長頭上去了。 線索是柳知府給的,柳知府還是很能為王提司出頭的。 柳知府提出的,“我知道一些事,與周通判說一說,有沒有用的,還得周通判去調查?!?/br> 周通判自然洗耳恭聽,柳知府就說了,“咱們江同知,眾所周知是寒門出身,就是江太太,也是寒門出身。的確,江太太近年來辦女學,賺了不少銀子。江同知都說江太太擅持家,但有一事,聽我那內子說,田夫人曾說過,江太太身上的衣裳是宮中所貢新品,其實,許多人都奇怪,江太太寒門出身嫁入寒門,哪怕現在做了誥命,卻也只是六品安人,她哪里來得這些宮中的料子呢?而江同知,寒門出身卻是國朝最年輕的探花郎,平日為人,何等高傲??!而江太太,不要說她的料子是田夫人都不能有的,聽說,就是她的首飾,有幾樣縱是萬金都是難得的。周通判,這是不是一條新的線索?” 同知太太有來歷不明的貴重衣物首飾,這自然是重要線索! 然后,周通判一查,就查到了朝云道長那里。 可據周通判了解,江家的孩子對朝云道長都是祖父輩的稱呼,而這位朝云道長,聽說是江太太少時認的師父。還有,江太太那些衣料子啥的,據說就是這位朝云道長給的。 唉喲,這哪家師傅這么衣料首飾的給女弟子啊,這倆人之間要是沒什么不可言喻的關系,周通判就算白做了這些年的通判。 只是,周通判又不愿意相信江太太是這樣的女人,那女學,可是江太太一手辦的??!他家孫女,還在女學念書哩!周通判不得不向自己的老妻了解下江太太為人,周太太道,“江太太啊,再和氣不過的人了,她娘家人也特別和氣,熱絡。當初咱們三郎同何家大郎不是還一道去帝都春闈么,可是沒少受人家照顧。這回一道登榜,一道入了翰林,也是緣法?!?/br> “我是說江太太為人?!?/br> “挺好呀!咱們三郎秋闈前,江太太還特意給了我一個金符,說是加持運勢的,三郎帶著去秋闈,可不就中了?!敝芴c江太太一向有交情,就是兩家關系也不錯,周太太問丈夫,“你怎么想起問這個了?” “隨便問問?!?/br> “江同知那案子查得如何了?” “有些頭緒,還不好說?!敝芡ㄅ袥Q定,還是要繼續在朝云道長這里深挖,因為越查他越是心驚,無他,朝云道長住的就是前北昌侯于家的祖宅,現在的朝云莊園,再者,這位沒有道錄司名碟上的道長,身邊頗有一些武功高強的侍衛! 這樣的高手,在北昌府可是不多見的! 周通判為了正式,那是龍潭虎xue都要闖一闖的。 結果,周通判還沒去朝云莊園拜訪,他派去監視朝云莊園的人就“失蹤”了。周通判可是坐不住了,立刻就親自去了一趟,聞道也沒為難這位通判大人,把失蹤人士還給了周通判,請周通判進去說話,一時,周通判就額間冷汗涔涔的退了出去,自此再不敢監視朝云莊園。 周通判心下大罵柳知府,這王八蛋,竟然挖坑給他跳! 這實在是冤枉柳知府了,柳知府根本不曉得這是個坑??! 而且,是個深坑。 周通判是不會信的,柳知府一向自詡名門柳國公府出身,你都名門了,你能不曉得朝云先生的來歷嗎?mmd,竟然把他往坑里引,他摔死了,姓柳的是不是認為就沒人再繼續調查江同知遇刺一事了! 周通判暗火中燒,偏生他品階不比柳知府,竟是沒法報仇!心下何其憋悶二字可表! 不過,周通判也沒憋悶太久,很快,朝廷派了欽差過來徹查北昌鹽課與江同知遇刺之事。而且,欽差隊伍是這般組成的,首席欽差乃新任左都御史謝御史,欽差組成員有戶部清吏司主事一名,刑部捕快五名,吏部侍郎一位,余下隨從,自然不少。 這次欽差配置之高,直接驚動了北昌府官場。 至于為什么打頭是御史臺,無他,給朝廷上折子的是顧御史??! 顧御史簡直受不了這種驚嚇了,江同知剛一調查鹽課之事就給人捅去半條命,顧御史再想立功,也還是惜命的!不過,他身為御史,北昌府發生同知遇刺之事,他自然有理由上書朝廷。而且,為了表示北昌府局勢之混亂,顧御史言辭間稍稍夸大了一些也是有的。 再加上,北昌府有朝云道長這么一位太后娘娘親舅舅的過氣權貴,遇刺的江同知又有些不可言說的身世,為安穩計,皇帝陛下就派出了這么一隊超豪華的欽差隊伍。 聽說欽差到了,阿念尋思著,自己也該自病床上起來了。 當然,這樣豪華的欽差隊伍,阿念也不禁輕擰雙眉,想著,朝廷對此事,是不是重視的有些過了。 ☆、第406章 北昌行之九十四 第406章 何子衿聽說朝里要來大官, 就跟阿念商量著, 阿念這傷是不是快些好起來。 阿念舀一勺酒釀小圓子吃了,愜意的靠著軟枕,道,“原也就該好了的?!?/br> 何子衿拿著朝廷的邸報跟阿念研究,“這位左都御史是姓謝的, 不知是不是太后的娘家人呢?!?/br> 阿念顯然比子衿jiejie熟悉官場,三兩口把小圓子吃完, 道, “這位謝御史正是宜安駙馬,也是太后娘娘嫡親的叔叔?!?/br> 嘩—— 何子衿沒想到朝廷把太后她叔給派出來了, 何子衿悄悄同阿念道, “你說, 是不是太后的叔叔來看太后的舅舅???” 阿念摸摸沒毛的下巴,尋思道, “主要還是來查案吧,也不可能只是為了過來看朝云師傅。要是來看朝云師傅, 派個什么人來不行啊?!?/br> “也是, 叔舅是同輩, 也沒有讓一個人來看另一個人的理?!焙巫玉频? “可我看宮財主記的那秘賬, 這鹽課上貪的銀子也不算太多?!?/br> “誒,我的jiejie,老巡撫這才走了多會兒啊, 一年都沒有呢,王提司就能弄這些銀子,再讓他呆下去,北昌府的百姓就吃不起鹽了。就是鹽商也深受其苦,不然,你以為宮胖子能把這賬給我?!丙}商送禮打點,但鹽課司也不能太過火,不然,真過了頭,早晚大家一處倒霉。 何子衿想了想,也是這個理。 阿念雖是漸漸“轉好”,依舊許多人過來探望,尤其沙河縣邵舉人與莊典史,沙河縣離府城遠,他們得信兒就晚,待得了信兒,立刻請了假,都是騎馬來的。邵舉人家不大寬裕,不過,現在日子較先前也好過許多,帶了許多滋補藥材過來,說是年前村里獵戶獵到一頭大鹿,邵舉人買了整頭鹿下來,邵舉人是個懂行的,家里吃了鹿rou,但如鹿筋、鹿葺、鹿尾、鹿鞭,都風干了存起來。這回悉數帶了來給江同知補身體。莊典史送了一根十幾年的參,是山里采藥人采的。 莊典史看江同知臉色不算太差,此方放下心來,接了丫環捧上的茶也顧不得吃,道,“聽說大人遇刺,把我驚的,也不敢同別人講,不然,家里婆娘啥的怕沉不住氣,到處胡亂說去。就與邵老弟連夜過來了?!庇謫柊缸硬榈萌绾?,可尋出兇手。 邵舉人也頗是關心江同知的身體,聽江同知說身體已無大礙,莊典史邵舉人二人都放下心來,只是,未能捉到殺手,二人難免不放心,再三叮囑同知大人出門一定要小心。莊典史還道,“大人身邊可需人手,別個沒有,咱們沙河縣好漢最多!”他管著縣里治安,琢磨著是不是送江同知幾個護衛。對于莊典史,江同知非但是曾提攜他的恩人,平日里兩家處的也不錯,就是以私交論,莊典史也盼著江同知平安。 江同知道,“勞你們想著,我這里已是無礙了。如今我倒盼著那刺客露頭,他再一露頭,我定要捉他個活的!” 邵舉人沉吟道,“大人遇刺之事既已傳開,尋常刺客都不會再動手,能請動這般刺客的,定非常人,大人還是要當心。只怕那人畏于現在風聲,一時偃旗息鼓,之后怕仍要作惡!” 江同知道,“馬上就不用怕了,朝廷的欽差就要來咱們府城調查鹽課之事?!?/br> 莊典史性子粗豪,聞此事不由大喜,道,“謝天謝地,欽差一到,那姓王的就蹦噠不了幾天了?!鼻f典史聽聞江同知遇刺之事,也是細打聽過的,莊典史管著縣里的治安刑偵,就認為這事兒是王提司干的,故而,雖然他與王提司,天上地下,但,莊典史又不認得王提司,莊典史受江同知深恩,頗有些同仇敵愾的意思。 邵舉人對欽差既將來北昌府之事亦深覺鼓舞,認為王同知很快就會大仇得報,邵舉人感慨,“陛下圣明??!” 江同知見了邵舉人不由多問一句,“今科春闈我想著,你怎么都要下場的,結果,卻是沒去帝都,誤了這一科?!?/br> “原也想去來著,只是咱們縣學剛見成效。大人定也知曉,今年秀才試,咱們沙河縣秀才就有十五位?!鄙叟e人說著,眉宇間露出極是欣慰歡喜的神色。 “他就是這樣,成天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的?!鼻f典史與江同知道,“先是放不下弟妹和侄子侄女們,我說讓他只管去,家里有我幫他照應呢。這又放不下學里的學生們,拖來拖去的,可不就誤了?!闭f著,很替邵舉人惋惜。 邵舉人或者是曾遭斷腿之禍,經歷過人生低谷,性子極為恬淡灑脫,笑道,“咱們沙河縣的縣學,先時由大人出銀出力,林教諭田訓導他們一并用心用力,方有如今模樣?!闭f著不由嘆道,“咱們縣,還是舉人進士少啊,我若一走兩三年,實在放心不下縣學。再者,我那文章也還欠些火侯,我想著,即便去春闈,也就是考個進士,既不負多年所學,待得回鄉繼續教學,也能多為縣學盡一份心力?!?/br> 莊典史雖大字不認得幾個,但對邵舉人這般志向是極為敬佩的,說著還與江同知道,“有件喜事一直想跟大人說,先時都沒得機會來府城,這回同大人說,我與邵老弟,做了回兒女親家?!?/br> 江同知聞言亦是滿面歡喜,先恭喜了二人,連忙問,“定的老幾?”知道莊典史家兒子多。 莊典史笑道,“我厚著臉皮給我家老三求的,難得邵老弟不嫌老三笨,還不大會念書?!?/br> 邵舉人笑道,“結親原是為了兩姓之好,再者,人品比學問更為重要,我看三郎就很好,極穩重的孩子?!?/br> 莊典史現在說起這親事都是眉開眼笑的,聽親家公這般贊自家兒子,更是歡喜,笑道,“主要是在學里跟著老弟你念了幾年書,識了些道理,不然,哪里有那小子的今日?!?/br> 就是何子衿聞知這事亦是歡喜,聽說兩家已定過親了,還是收拾出了一對比目佩,說是補送的定親禮。又問成親的日子,知是在年底,何子衿記下了,道,“那會兒我們不一定有空過去,就算我們沒空,也定要打發人去吃喜酒的?!?/br> 莊典史深覺有面子,私下與邵親家道,“咱們江大人,一家人都重情重義?!?/br> “是啊?!鄙叟e人道,“如江大人這樣的好官,都險有性命之憂,哎?!睂@個世道,唯有一聲嘆息了。 “放心吧,我看欽差一來,必能抓住那刺客的?!?/br> 親家二人都是縣里有公職的人,不能久待,見江同知的確是好轉了,在江家留一宿,第二日就辭了江同知,回沙河縣去了。 雖然來訪者不斷,何老娘卻是早就不怎么急了,因為自家丫頭早就偷偷的告訴了她,阿念的傷并不要緊,只是裝出個傷重模樣,不然,怕刺客還會再來行刺。 何老娘一聽是裝的,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只是,她老人家嘴巴實在不嚴,看著阿曄阿曦擔心父親,一不留神就把事同阿曄阿曦說了,不過,何老娘不愧活了一把年歲的人啦。她老人家還是把阿念包裝成一位智勇雙全的好人來教導重外孫重外孫女的,何老娘還說,“做人就得有心眼兒,我這告訴你們,你們可不準在外露了餡兒,要是有人問你們,你們爹傷的咋樣啦,知道怎么說不?” 阿曄就很是上道,“就說還動不了呢?!?/br> 何老娘很是欣慰,覺著重外孫子這般有智謀,完全是像了她老人家??! 阿曦這實誠人有些猶豫,“重陽哥、大寶哥也不能說實話么?!?/br> 何老娘道,“要是重陽大寶兒問,你就說好多了。要是外人問,你就哭喪著臉說,還不能下床呢,知道不?” 阿曦不知道哭喪個臉是個什么表情,何老娘很是教導了她一般,阿曦方恍然大悟,原來哭喪個臉,就是要哭不哭的樣子??!于是,在曾外祖母的教導下,阿曦這實誠人都飛快的往影后方向發展了。 隨著阿念病情漸好,親戚們總算是放下了心,該干啥干啥去了,其實,大人們心里都有數,只是不敢叫孩子們知道罷了。至于孩子們,阿曄阿曦是補何老娘泄露過消息的,好在,二人都會裝個樣兒,也沒人會去懷疑孩子的話。 阿念能下床遛達幾步的時候,欽差隊伍終于到了北昌府。 阿念還跟著田巡撫一行去迎了欽差,田巡撫本來想江同知在家養傷的,江同知堅持自己傷勢已是無礙,跟著一行人出迎欽差。阿念這裝傷之事,原就是沒有瞞著朝云道長的,朝云道長身邊,都是朝廷安排的人。所以,阿念認為,自己裝傷之事,是沒有瞞著朝廷的。 故此,欽差過來,自當出迎。 當天中午,阿念都沒能回家吃飯,他是傍晚才回的家,何子衿看他面有倦然,道,“如何累成這般?” 阿念道,“欽差一來自然先問案情?!睋Q了家常衣裳,洗了臉后才精神好了一些。 何子衿道,“謝欽差既是太后的叔叔,肯定年紀不輕了,你這正當年的都累成這樣,欽差得累成啥樣???” “沒,我是跟刑部、吏部,還有戶部的人在一處?!睔J差隊伍構成相當復雜,那問題是一撥接一撥的交待,阿念饒是受害者,都累得不輕。何子衿聽這話不禁問,“合著你沒見著欽差大人哪?” “在接風亭見了一面,欽差大人還問我傷勢如何了。之后,欽差自然是同田巡撫李參政他們說話?!卑⒛钇冯A太低,還不夠欽差親自接見。但人家欽差特意問一句他的傷勢,阿念也怪榮幸滴。 何子衿就有些好奇,“欽差長啥樣?俊不?我聽說這位謝駙馬當年也是探花出身,遂尚了公主?!?/br> 阿念一聽子衿jiejie跟他打聽別的男人俊不俊的事兒,想都沒想便道,“俊什么啊,老的掉渣了都?!?/br> “這把年紀了啊?!焙巫玉频?,雖然是太后的叔叔,也不會老到掉渣吧? “可不是么?!卑⒛钣斜亲佑醒鄣?,“你想想,太后娘娘的叔叔,太后娘娘都五十出頭了呢。她叔叔,七八老十了?!?/br> “謝欽差老成這樣,怎么還到咱們北昌府來查案啊,這也忒辛苦了?!?/br> “他不是左都御史么,這次又是顧御史上書朝廷說北昌府的事情,在其位謀其政,自然是都察院打頭兒了?!卑⒛町斖硭跋催^臉后還用了些子衿jiejie的紅參護膚膏,照鏡子足有一刻鐘,看著鏡子里自己,也沒覺顏值下降啊,怎么子衿jiejie就打聽起別個男人俊不俊來了。 阿念心中一時頗為煩惱,覺著男人果然不能只有內涵啊,亦要注重外在方可。 阿念突然之間愛惜起容貌來,你說把子衿jiejie郁悶的,原本她就比阿念大兩歲,阿念這還見天兒的臭美,不知道女人老的比男人快么。再這么下去,她就不像阿念的妻子,而像他老娘了。于是,子衿jiejie也愈發注重起穿衣打扮來,爭取不做黃臉婆。 江同知夫妻越發光鮮起來,李參政太太私下都說,“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江同知這回,可是因禍得福啊?!?/br> 李參政笑,“小夫妻本就正是年輕的時候,光鮮著些才好,不然,一個個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叫人瞧著,還以為咱們北昌府的官場怎么著了呢?!?/br> 李參政夫妻說江同知夫妻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們夫婦何償不是如此,當田巡撫得知鹽商獻上的秘賬是李參政江同知一并上呈欽差大人,頓時如墜冰窟。 真個漁翁得利,不想他與柳知府相爭,最后反是便宜了李參政江同知二人! ☆、第407章 北昌行之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