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何子衿送上給余太太的禮物, 笑道,“這次來的匆忙, 就給您帶了些沙河縣的土物, 一樣是我們沙河縣的香米,一樣是我自己做的紅參玉容膏, 這是一套, 除了這青花瓶的首烏膏是用來護發養發, 其它都是紅參的。我和我母親用著都還好, 就帶了一套孝敬您?!?/br> 余太太親自看了一回,命丫環接了, 笑道,“你們母女兩個都美人胚子一樣,看來在這上頭是極有心得的?!?/br> “在您面前就是班門弄斧了?!焙巫玉菩?,“以往家里貧寒, 也就是用些花露,后來日子漸漸好些了,就按古方配些桃花粉茉莉香之類的用,到了北昌府, 此地多有紅參貿易,紅參這東西,對養膚護膚皆是極難得的,遂就做了些,用起來很是不錯?!?/br> 余太太指了指自家大孫女,道,“這上頭,你同我家大姑娘肯定能說成塊兒,她在家也時常搗鼓這個?!?/br> 余姑娘笑,“我就是合些珍珠茯苓霜來用罷了?!?/br> 何子衿道,“珍珠不論是敷面還是服用,對皮膚都是極好的,且有安神鎮定的功效。茯苓多生于松柏之下,最是養人不過?!?/br> “何jiejie還精通醫理?” “不敢說精通,只是略看過一些醫書,把脈看病是不成的?!焙巫玉菩Φ?,“也就是調調香,認識一些香料藥材,皮毛也只是略知?!?/br> 余姑娘問,“jiejie都用什么香?” 何子衿道,“除了調花露時,我一般鮮少用香,室內多是養些花草,如桃杏茉莉薔薇等花,皆有各自花香。擺在室內,非但是天然花香,且對室內空氣也是極好的。就看老太太屋里這盆茉莉,有這么一盆,什么香都省了?!庇嗬咸@小花廳內擺著合抱大的一口青花大缸,缸中并未植奇珍異卉,就是一株極有年頭的茉莉花,今茉莉含苞,室內已是異香撲鼻。 余太太笑,“這花兒我年輕時就養的,出嫁的時候都帶著,后來回了閩地,就帶到了閩地,來了北昌府,就帶到了北昌府?!?/br> 這盆茉莉已是長到成年男子手腕粗經,再加上余太太擅于打理,雪白花苞更是千余不止,何子衿贊道,“真是一盆好花,您定沒少在這花兒上下功夫?!?/br> 一盆茉莉養到這等境界,倘換別人定是頗有一番自得的,余太太不同,余太太面上沒有半點驕色,只是望著花微微一笑,“是啊?!?/br> “祖母為了養這花,單單造了間暖房供著它?!庇喙媚镄Φ?,“也就是現下天氣暖了,不然祖母可是舍不得拿出來呢?!?/br> 何子衿不解道,“太太這屋里便是冬天想來也是暖若三春的,如何還要在暖房供養此花?” 余太太笑,“聽丫頭胡說,并不是為了這花。北昌府氣侯嚴寒,冬天沒有什么新鮮菜蔬,我看這里有些平民百姓是將房子半截建在地下,半截建在地上,這樣的房子,看著矮些,卻是冬暖夏涼。我倒命人仿照著建個暖房,不獨是為了養花,冬天種些菜疏,亦可供應?!?/br> 何子衿笑道,“我冬天也是在縣衙收拾了幾間空屋子,在屋里盤上一條大通炕,炕上不是暖么,再在上頭擺上大花盆。冬天把炕燒起來,屋里暖了,在盆里種些青菜,也還不錯。去年我種著還好,我還跟我娘說呢,叫她今年也學著試一試,并不用種什么金貴菜,就是尋常青菜、青瓜之類就成?!?/br> 余太太道,“很是,這盤炕的法子不錯?!?/br> 余姑娘問,“jiejie還懂種菜?” 余太太笑,“你這位jiejie何只是懂種菜!”拉著長孫女的手道,“你在帝都,也應該聽說過那萬金難求的綠菊吧?” “自然是聽說過的?!庇喙媚锏?,“只可惜我沒得一見。我聽聞綠菊到帝都的消息,央了姑媽帶我去娘娘那里開開眼界,可那會兒綠菊已經送到宮里去了?!闭f著,余姑娘又補充一句,“那會兒,娘娘還是王妃呢?!?/br> 何子衿自然聽出,余姑娘嘴里娘娘便是當今謝皇后無疑了。 余太太指著何子衿道,“那綠菊,就是你這位jiejie種出來的?!?/br> 余姑娘頓時驚詫至極,直問何子衿,“jiejie竟是那位極有名氣的菊仙姑娘?” 何子衿謙遜道,“就是擺弄些花草罷了,也是機緣巧合?!?/br> 余姑娘連忙道,“jiejie不曉得,自從jiejie不再種那綠菊了,內務府花匠不大會管理,那花兒竟漸漸枯死了。我無福得見,不過也聽說是極難得極難得的珍品?!?/br> 何子衿道,“我與那花兒的緣分也淺?!?/br> 余姑娘問,“jiejie如何不再種了?” 何子衿笑,“自古至今,凡世間名品,不拘花木,如絕世神兵,如罕見異寶,皆要講究機緣的。就是現在再叫我種,我也種不出了。那花兒,只得三年罷了?!?/br> 何子衿說的神神叨叨的,余姑娘到底年少,給何子衿神叨的有些暈暈乎乎的,不過,因著何子衿菊仙姑娘的身份,余姑娘待她親近不少,還同何子衿請教了不少花草養植方面的事,何子衿皆說的頭頭是道,余姑娘再三贊道,“jiejie真不愧是種出綠菊那般仙品的人物,于這上頭,常人所不及?!?/br> 何子衿笑,“只是一些小訣竅罷了?!?/br> 余姑娘又說起帝都城如何對綠菊的追捧來,余姑娘的父親在帝都不算高官,主要是,余姑娘的父親還年輕,不過,余家是謝家正經姻親,余太太與謝皇后關系很不錯。聽余姑娘話里,她倒也時常能去宮里請安,故而,余家與帝都高門顯第結交不少,余姑娘說起些帝都高門也是如數家珍。這上頭,沈氏就不行了,聽著什么侯什么公的,沈氏就有些懵。何子衿也不大知道,不過,母女二人裝還是會裝一下的,都含笑聽著,余姑娘道,“阿薛極是喜歡jiejie種的這綠菊,可惜jiejie現在在北昌府,不然,我做東,咱們正可聚一聚?!?/br> 何子衿笑道,“待緣分到了,自然能見到?!?/br> 余姑娘又問,“jiejie現在在北昌府還種花么?” 何子衿笑,“我在家里種些花草做盆景用?!?/br> “jiejie這樣的本領,只種些尋?;ú?,豈不可惜?” 何子衿笑,“奇珍異卉太難打理,倒是尋?;ú?,潑辣著生長,既可賞景,亦可做胭脂,做吃食,用處頗多?!?/br> “jiejie還喜歡吃花???” “花卉自早就有入藥入食的記載,最有名的就是秋天的菊花鍋子,菊花宴。但其實,許多花都能入食,如玫瑰如茉莉如桃花梨花蘋果花,春天桃花可做羹,梨花可做酒,蘋果花可泡茶,都是極好的。如玫瑰茉莉,既可為茶為大雅,摘了未開的花苞炒雞蛋,雖有些俗,可炒起來既有花香又有雞蛋的香味兒,二者交融,味道極好。再有如萱草,鮮花苞時可用,待得曬干更可長久保存?!边@些事,何子衿皆是信手拈來。 余姑娘道,“jiejie莫不是花神投的胎?!?/br> 何子衿笑道,“不過是一些小道?!?/br> 余姑娘道,“我早不認識jiejie,我要是早認識jiejie,定邀jiejie入我們的詩社?!?/br> 何子衿連連擺手道,“我可不會做詩,沒那天分?!?/br> “jiejie這樣的雅人,入我們社,便不做詩也是好的?!?/br> 何子衿同余姑娘聊的投機,余太太同沈氏不由相視而笑。待得自余家辭了出來,沈氏在車上就同閨女道,“你看,余姑娘如何?” 何子衿道,“挺好的,只要余家是真心結親,給阿冽定下來也好。只是我看余姑娘話里話外惦記著帝都,她又自小在帝都長大,咱家在北昌府做官,一時怕是回不了帝都,就不知她愿不愿意留在北昌府了?!?/br> 沈氏不解道,“帝都雖好,可就是她在帝都嫁人,難不成就能留在帝都了?這么多官員,能留在帝都為官的有幾個?如余太太,還不是隨著余巡撫天南海北的走,要說出身,余太太當年出身不比余姑娘好啊。你看余太太這樣貴重之人,在北昌府不也住的好好兒的。余太太就沒說過一句北昌府的不好?!?/br> 何子衿想著自己到底有前世的觀念在,倒是母親所說,方是現在的主流思想,何子衿遂笑道,“我看這樁親事不錯,余姑娘雖年紀有些小,說話處事都不錯,畢竟書香世族出身,她又是在帝都長大,見識比尋常女孩子要好一些?!?/br> 沈氏笑,“是啊,我就喜歡有見識的女孩子,不小家子氣?!庇值?,“你爹是把咱們家從平民百姓之家帶進了官宦之家的門檻兒,可再往上走,我就希望能有個有見識的女子襄助你弟弟?!?/br> 何子衿掖揄道,“可見是給娘遇著了?!?/br> 沈氏笑,“我這也是沒想到的?!毙闹袑τH事已是十分愿意了。 今日見過余太太,第二日,母子二人又去張知府府上問安。張太太依舊和氣,張大奶奶妝容精致,只是自袖間露出的一雙手枯黃干瘦,何子衿把東西給張大奶奶送來了,張大奶奶含笑謝過何氏母女,再多的話也沒說。 待阿念這里公務干完,何子衿走動的也差不離了,還在北昌府看了幾間鋪面兒,到底未定下來,就與阿念回了沙河縣。 回到沙河縣,何子衿方同阿念說起余家這樁親事來,阿念亦有些訝意,道,“倘余家真心做親,這實在是一樁好親事?!?/br> “是啊?!焙巫玉菩Φ?,“以往見余姑娘,我總覺著她與我有些距離,這次見她,聊的倒是投機。我想著,她大約也是樂意的,不然,當不會與我這般親近?!?/br> 阿念笑道,“阿冽這小子,在娶妻上的福氣,也只略遜于我一些罷了?!?/br> 何子衿瞪阿念一眼,阿念挽住子衿jiejie的手,二人打了一通眉眼官司,最終相視一笑。 阿念那一番滋生人口的論述很得余巡無青眼,主要是,阿念確確實實的在解決北昌府整個州府男少女多的問題,用阿念的意思,就近從北靖軍里挑人就挺好。關于這個主意,紀將軍簡直是雙手雙腳的贊成,紀將軍還親自同余巡撫商議了一番,然后,將整個政策具體的落實下來,包括,如果北靖軍服役期滿的兵士就地安家,如何分派田地之事,二人干脆聯名上了一封奏章,請昭明皇帝批準。 自來邊界州府人口稀少就是個大問題,昭明帝很快就把折子批下來了,還在回批里贊揚了紀余二人一番,當然,出這主意的阿念也得了句“能干”的贊語。 待這折子比下來,時間就進了八月,連帶著折子一道下來的是,皇帝陛下將沙河香米點為貢米,令沙河縣令擇最適宜種植沙河香米的良田百畝,種香米,做貢品。至于被選中的良田,皇帝陛下也不虧待這些農人,非但按市價購買這些田地,還能補給同樣畝數的荒地。 好吧,阿念去給皇帝陛下買地啥的,然后發現,這地就是自家的啊,他家子衿jiejie買的,李家谷最好地段的兩百畝良田。 何子衿賣了一百畝給阿念,阿念也沒占皇帝陛下的便宜,就算的市價,并未多算。 何子衿問阿念,“這些地就是皇帝陛下的了???” “嗯,算是個小皇莊吧?!卑⒛罘堑脼榛实郾菹沦I地,以后還得管著雇人撥種收割然后上貢啥的。當然,這給皇莊為佃可是再好不過的差使,在皇莊做佃戶,非便不必納稅,每月還有二兩銀子可拿,這也是皇帝陛下的恩典了。故此,皇莊的事還未辦妥,李家谷就不少人家想著去皇莊做佃戶的事了。阿念選了幾家老實本分有經驗的農人,將種香米的事交給了這些人。 何子衿這邊與段太太、江贏也確定了紅參玉容露的最終配方,另外,還做了些香皂在鋪子里放著賣,意外的是,香皂竟是賣的最好的。 北昌府八月即飛雪,何子衿與江贏、何老娘、余嬤嬤在屋里烤手連帶烤山芋時還說呢,“我當初想的,就隨便做些香皂,不想香皂賣的這樣好?!?/br> 江贏笑,“是啊,我也沒想到?!?/br> 何老娘則一副盡在老娘掌握之中的模樣,道,“傻了吧,你那些膏啊露啊散啊粉啊的,那一套得十兩銀子,哪里是尋常人用的起的。香皂不一樣,胭脂水粉用不起,不用就是,平常洗臉總要用香皂的。香皂是尋常物件,人人都要買,而且,你定的價錢不算太貴,狠狠心的,也就能買上一塊?!?/br> 何子衿笑,“看來是人們用的越尋常的東西,越是好賣?!?/br> “是這個理?!焙卫夏锬弥L鉗將絲網上烤山芋翻個個兒,問自家丫頭,“今年收益如何?” “還成吧?!焙巫玉频?,“段太太接了個大單子,有北涼那邊的人采購了一百套?!?/br> 何老娘驚嘆,“這可是個財主?!?/br> 何子衿笑,“財主不財主的,慢慢來吧?!?/br> 江贏道,“待我回家時,我帶些回家,也給北靖關那些太太奶奶們用一用,倘她們覺著合用,必會再買的。她們可不在意十兩二十兩的銀錢?!?/br> 何子衿應了,“好?!睉馉庁攽馉庁數?,甭看大頭兵就只能吃兵晌,當官的不一樣,一旦在軍中有了職司,來錢的地方就多了。 江贏很能跟何家祖孫說到成塊兒,像烤山芋這樣的吃食,江贏也很喜歡吃,江贏還道,“我記得小時候,吃個烤山芋都是極難的。我祖母嫌我是個丫頭,就是烤了山芋,也是叔叔家的堂哥堂弟的先吃,最小的才給我。后來到了李家,吃食上倒是豐盛了,我想吃烤山芋,又怕被人瞧不起,也不敢要著吃?!?/br> 何老娘道,“小孩子家,臉皮兒薄哪?!?/br> “是啊,現在我就不怕人說了?!?/br> “管他呢,咱們痛快了為先?!焙巫玉频?,“要怕人說,還不活著了?!庇值?,“等這大雪停了,咱們去河里冰釣,那才有意思哪?!?/br> 江贏高高興興的應了。 江仁一行就在這樣大雪紛飛的日子,拖家帶口的回了沙河縣。 ☆、第347章 北昌行之三十五 第347章 真的是拖家帶口,而且不是一家, 還有三姑娘胡文一家, 兩家孩子都小,最大的重陽不過九歲, 小的也不過兩歲,雖說比當初何家帶著龍鳳胎來北昌府時龍鳳胎還不到一周的年紀要大些, 但當初何家是春初趕路,越走越暖的, 如今卻是秋冬趕路, 越走越冷,及至到北昌府, 比帝都的冬天還要冷些。 重陽與大寶都大些, 穿著厚棉衣厚皮裘戴著大毛的帽子大毛的耳扣, 手上還帶著厚棉手套, 腳上都是鹿皮小靴里套著大棉襪子,渾身上下, 也就露出一雙眼睛。三姑娘與何琪抱著自家二小子,也圍的嚴實,就是三姑娘何琪兩個也是穿的厚實的了不得,倆人都只是把頭發簡單的編了個辮子垂在腦后, 方便戴帽子。江仁父母與祖父母更是如此,江仁與胡文好些,也是裹著毛葺葺的,是的, 在北昌府,只有棉衣是無法過冬的,都是棉衣外加皮大氅或是皮褂子,不然不卻寒。 何老娘一見都回來了,連忙芋頭也顧不得烤了,招呼著親戚們屋里來。 何老娘這屋里暖和,既燒著炕又籠著炭盆,花幾案上供著新開的水仙,甜香裊裊。大家進了屋方敢脫了外頭的大毛衣裳,何子衿令丸子去廚下做些姜糖水蛋來,給大家伙暖暖身子。一群親戚廝見過,孩子們都上炕,何老娘挽著江仁祖母的手也坐炕上去了,江太爺坐太師椅上,腳下放下腳爐,手里握著個手爐,江太爺笑,“可沒這么冷,親家這屋里暖和?!?/br> 三姑娘何琪坐炕沿上,也說何老娘這炕上熱乎,何老娘笑道,“頭晌一把柴,下晌一把柴就暖得很。這北昌府都是睡炕,當地人盤炕的手藝比帝都好?!?/br> 三姑娘道,“來前阿仁說讓我們多做幾身大厚棉衣,又做了皮袍皮襖,我還說哪兒有這么冷。真是不來不曉得,連中秋都沒到,這就跟冬天似的?!?/br> 何老娘笑呵呵地,“在北昌府,這就是冬天了?!庇謫?,“凍壞了吧?” 何琪也說,“路上車里都升了炭盆,天兒好的時候,我們就帶著孩子們下車走一走,也活一活血脈。我們還好,提前都準備著呢。還去藥堂開了幾幅驅寒的藥,路上時常就喝一劑。一路打尖住店,真遇到過有路上病了的。我跟師妹就是擔心孩子們,不想孩子們倒比大人還精神頭兒好?!?/br> 一時,丫環們將糖水蛋端上來,大家都吃了一碗,如大寶這種挑食不愛吃姜味兒的,也被他娘按著吃光了。重陽說大寶,“一年年的不長個兒,還挑食呢你?!?/br> 大寶相對于虎頭虎腦一看就結實的重陽來說,身量苗條,臉白細致,大寶說話也是個斯文的,不急不徐道,“我長了,誰說我沒長。你高是因為你比我大?!?/br> 重陽哼一聲,從炕上下去了,三姑娘道,“你就在炕上暖和著吧?!?/br> 重陽自己把鞋穿好,道,“娘,我不冷?!庇謫柡巫玉?,“姨媽,龍鳳胎哪?” 何子衿笑,“他們去朝云師傅家了,已讓人去接他們了。還有你興小舅和阿珍。阿珍你沒見過,就是這位江姨姨的弟弟,你也得叫小舅舅?!?/br>